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病害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建鹏 涂国信 +3 位作者 孔暄 和瑞花 王卫国 杨江风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6期93-95,共3页
由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造成的核桃病害在大理州危害严重.2006-2009年连续4年的研究表明:在越冬期进行清园,核桃萌芽前、展叶后和座果后(错开花期)分别喷施5°、0.5°、0.3°的石硫合剂,发病期喷施80%的甲基托布津与... 由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造成的核桃病害在大理州危害严重.2006-2009年连续4年的研究表明:在越冬期进行清园,核桃萌芽前、展叶后和座果后(错开花期)分别喷施5°、0.5°、0.3°的石硫合剂,发病期喷施80%的甲基托布津与90%百菌清混合剂(按1∶1混合)1 200倍液,通过清园、预防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并辅以合理营林措施,能有效防治该病原菌的危害并迅速恢复核桃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病害 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欣 卢声洁 +5 位作者 程宇豪 刘思睿 王坤英 赵兴丽 罗林丽 周玉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明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为茶轮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和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生长的最适... 【目的】探明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为茶轮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和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生长的最适温度、pH、培养基和碳氮源。【结果】菌株SQ-20-1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其次为OA培养基;碳源以乳糖,氮源以L-丙氨酸对菌丝生长最佳;菌株在19~28℃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pH 6~11均能生长,pH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轮斑病 棕榈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抗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生物农药复配组合筛选 被引量:8
3
作者 饶家瑞 周玉锋 +2 位作者 张金锋 张欣 余用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74-80,共7页
【目的】探明对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联合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的复配生物农药组合,为茶树茶轮斑病生物防控和茶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5种生物农药在不同浓度下对... 【目的】探明对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联合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的复配生物农药组合,为茶树茶轮斑病生物防控和茶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5种生物农药在不同浓度下对茶轮斑病的抑制率及EC_(50),筛选活性较高的中生菌素和四霉素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并测定其对茶轮斑病的抑制率、EC_(50)、共毒系数及联合毒力。【结果】5种生物农药在100~6.75μg/mL浓度下对茶轮斑病的抑制率均随药剂浓度的减小而降低,且各浓度间均达极显著差异;5种生物农药对茶轮斑病病原EC_(50)以枯草芽孢杆菌最优,为4.07μg/mL。中生菌素和四霉素按不同比例复配的9组药剂中,以中生菌素∶四霉素=9∶1复配药剂对该病原的抑制率最高,为90.97%;EC_(50)最低,为12.03μg/mL;共毒系数最高,为310.51;联合毒力表现为增效。【结论】中生菌素∶四霉素为9∶1复配药剂的EC_(50)(12.03μg/mL)优于单一中生菌素(15.19μg/mL)和四霉素单剂(44.24μg/mL),活性增效明显,可参考用于茶园茶轮斑病生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轮斑病病原菌 药剂复配 生物农药 EC_(50) 茶树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月华 颜小平 +1 位作者 江利沙 郝玉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76-180,共5页
目的了解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素及控制院内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尿路感染就诊患者尿液标本3802份,采用MicroS... 目的了解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素及控制院内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尿路感染就诊患者尿液标本3802份,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美国SIEMENS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539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411株,占比76.25%;革兰阳性菌128株,占比23.75%;其中前5位的菌株416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94株(54.55%)、粪肠球菌46株(8.53%)、肺炎克雷伯菌38株(7.05%)、屎肠球菌23株(4.27%)、奇异变形杆菌15株(2.78%)。前5位3种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及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50.0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40.00%,庆大霉素为35.71%,其余均在30.00%以内;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为52.63%,其次是头孢唑林为42.11%、头孢噻肟为36.84%、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均为31.58%,其余均在30.00%以内;奇异变形杆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为60.00%,其次环丙沙星为53.33%、妥布霉素为46.67%,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和氨曲南均为33.33%,其余均在30.00%以内。前5位2种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最高为86.96%,其次红霉素为76.09%、利福平为54.35%,环丙沙星为32.61%、左旋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均为30.43%,其余均在30.00%以内;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为100%,其次青霉素G为95.65%、莫西沙星为91.30%、利福平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为82.61%、四环素为65.22%,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4.35%,其次为利奈唑胺为5.26%、呋喃妥因为8.70%。结论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加强与实验室合作,重视尿路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结合实验室病原学报告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遏制细菌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病原菌分布 药敏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5
作者 卢文洁 尹桂芳 +3 位作者 隆文杰 李程鹏 孙道旺 王莉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 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GY3的孢子形态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相似,菌株GY3的rDNA–ITS及TUB2联合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2个菌株(ZK1–1、ZK5–5)的序列聚在同一分支,鉴定认为金荞麦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Y3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以PDA培养基培养GY3,菌丝生长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云南
下载PDF
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复配对4种病原菌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晓静 梁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25-127,170,共4页
为了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柑橘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4种病菌的毒力,通过交互测定法测定了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毒... 为了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柑橘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4种病菌的毒力,通过交互测定法测定了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毒性比例和增效系数。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棉花枯萎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拮抗或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苹果轮纹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48.7的混剂对棉花立枯病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6;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20.2的混剂对柑橘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生物碱 茶皂素 植物病原菌 联合毒力
下载PDF
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燕红 张勤 +1 位作者 钟庆 宋凤莲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3期267-275,共9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对CRBSI组患者行病原菌种类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信息,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构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93例,其中CRBSI组38例、非CRBSI组255例。38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珠,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50.00%(26/5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23%(10/52)、表皮葡萄球菌7.69%(4/52)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比44.23%(23/52),以大肠埃希菌17.31%(9/52)、肺炎克雷伯杆菌13.46%(7/52)为主;真菌占比5.77%(3/52),均为白色念珠菌。CRBSI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静脉营养液输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者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CRBSI组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BMI、合并糖尿病、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时间长、输液类型为静脉营养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表明,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均能用于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919、0.975(P<0.05)。结论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CRBSI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多见,同时CRBSI的发生与年龄、BMI、置管天数、置管部位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鱼腥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丽 孙建鹏 巴其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5,6-环氧-3-羟基-β-紫罗兰酮(2)、黑麦草内酯(3)、pubinernoid A(4)、槲皮苷(5)、槲皮素(6)、阿福豆苷(7)、4-甲氧基苯-1,2-二醇(8)、4-羟基苯甲醛(9)、苯甲酸(10)。化合物1~4为首次从鱼腥草中分离得到的降碳倍半萜。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40 mg/mL浓度下,化合物5~7对禾谷镰刀菌、褐枝孢菌、番茄灰霉病菌、瓜类球腔菌和棉花枯萎病菌抑菌率介于38%~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分离鉴定 降碳倍半萜 抗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鹏飞 武海博 +2 位作者 张丽 王海洋 包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323-325,共3页
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治疗难度大、花费高、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研究显示总体感染率在2%~7%之间,颅脑外伤和脑出血多为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过长.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急诊手术 颅内感染 预后差 预后分析 颅脑手术后 分布及耐药性 病原菌
下载PDF
桃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种质)室内抗病性评价
10
作者 王丽 涂洪涛 +3 位作者 侯珲 周贝贝 孟帅 堵墨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0-989,共10页
【目的】明确桃枝枯病的病原菌以及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方法】观察桃枝枯病田间症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扩增测序其ITS、EF-1α和TUB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分离物进行致... 【目的】明确桃枝枯病的病原菌以及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方法】观察桃枝枯病田间症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扩增测序其ITS、EF-1α和TUB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验证。选取优势病原菌种类,采用离体有伤接种枝条的方法测定37个桃品种(种质)对其的抗性,并根据病斑长度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进行分级和评价。【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获得54株分离物,经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有3个种,其中:35株为桃拟茎点霉(Diaporthe amygdali),5株为甜樱间座壳(Diaporthe eres),14株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 dothidea)。致病性测定试验表明,对接种后发病的病斑再分离鉴定,均能得到与原病原菌一致的菌株。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根据病斑长度利用聚类分析将37个桃品种(种质)分为4类,类型Ⅰ有5个、类型Ⅱ有11个、类型Ⅲ有15个、类型IV有6个。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种质)中,免疫3个(光核桃、红花山桃和帚形山桃),占8.10%;抗病2个(白根甘肃桃和红根甘肃桃),占5.40%;中抗11个,占29.73%;感病15个,占40.54%;高感6个,占16.22%。【结论】无锡桃枝枯病的病原菌有3种分别为:D.amygdali、D.eres和B.dothidea,其中D.amygdali为优势种,分离频率为64.81%,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桃拟茎点霉菌的抗性不同,筛选到2个免疫品种(种质)、3个抗性品种(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枝枯病 病原菌 鉴定 抗病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血培养阳性患儿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免疫功能分析
11
作者 郭巍巍 赵梦川 +3 位作者 严小桐 刘颖业 刘腾 崔晓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330-1335,共6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儿童医院血培养阳性患儿病原菌的分布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患儿974例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其中468例患... 目的了解河北省儿童医院血培养阳性患儿病原菌的分布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患儿974例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其中468例患儿进行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排除混合感染和共同感染,最终纳入219例单纯血培养阳性患儿作为病例组,250例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血流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2022年血培养分离菌株中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5.20%)、人葡萄球菌(11.20%)、金黄色葡萄球菌(9.00%)、肺炎链球菌(7.00%)和肺炎克雷伯菌(6.40%);2023年血培养分离株中居前五位的血培养阳性菌株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3.21%)、人葡萄球菌(17.93%)、肺炎克雷伯菌(11.60%)、金黄色葡萄球菌(7.59%)和大肠埃希菌(6.7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和血培养阳性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外周血总T细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双阴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B淋巴和NK细胞百分比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外周血总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双阴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和双阳性T淋巴细胞、B淋巴和NK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儿均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现象。但是,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儿不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儿还存在体液免疫和固有免疫功能的异常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血培养 儿童 病原菌
下载PDF
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冬艳 程领 薄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98-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7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根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未感染组(n=54)。分析感染组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对比... 目的研究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7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根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未感染组(n=54)。分析感染组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筛选出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创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列线图的预测性和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72例患者出现了18例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5.00%。18例感染总共分离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62.85%),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9株(25.71%),以金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株(11.42%),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与未感染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术前FEV1≤80%、手术时间≥150 min、多叶切除以及术中出血量≥200 mL等占比更高(P<0.05);年龄、吸烟史、术前FEV1、手术时间、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均是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结果提示,年龄≥60岁为52分、有吸烟史为65分、术前FEV1≤80%为68分、手术时间≥150 min为49分、多叶切除为78分、术中出血量≥200 mL为70分,经验证,其模型预测风险的精准性及区分度较高。结论肺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吸烟史、术前FEV1、手术时间、切除范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创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肺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采后常温储存红树莓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3
作者 杨晓娜 徐玲 +1 位作者 张翼飞 陈自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红树莓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严重影响红树莓果实的品质。本研究以云南种植的西班牙品种Adilita红树莓果实为试材,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对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果实表面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筛选,采用传统真菌形... 红树莓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严重影响红树莓果实的品质。本研究以云南种植的西班牙品种Adilita红树莓果实为试材,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对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果实表面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筛选,采用传统真菌形态学显微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明确红树莓腐烂过程中的病原菌种类和病原菌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从自然发病腐烂的样本红树莓果实中分离得到6株病原真菌,分别为1株木霉属(Trichoderma sp.),2株镰刀菌属(Fusarium sp.),2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1株曲霉属(Aspergillus sp.)。2株镰刀菌属(Fusarium sp.)和2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分别有两个不同种的病原菌。相关研究结果对红树莓采后病害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为后期红树莓的保鲜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4835株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14
作者 蔡璇 何飞 +4 位作者 李娟 汪倩钰 冯丽娜 黄韵 李从荣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1期1707-1710,171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的分析,总结尿路感染的特点与耐药变化。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尿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4853株,经Bruker质谱仪鉴定细菌类别和Phoenix 100进行药敏,用WHONET 5.6软件进行... 目的通过对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的分析,总结尿路感染的特点与耐药变化。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尿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4853株,经Bruker质谱仪鉴定细菌类别和Phoenix 100进行药敏,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占64.2%),其中前3位的为大肠埃希菌(占39.0%)、肺炎克雷伯菌(占10.0%)、铜绿假单胞菌(占3.8%);革兰阳性菌占比28.5%,主要为屎肠球菌(占12.7%)和粪肠球菌(占9.1%);革兰阴性菌对黏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敏感率较高,一般可达90.0%以上。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及时总结分析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合理用药
下载PDF
T细胞活化谱对脓毒症患者病原菌类型的鉴别效果
15
作者 李晓宁 刘懿 +3 位作者 林婷 邢斌瑜 申存毅 杜加录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活化谱鉴别脓毒症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于门诊进行体检的3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T细胞活化谱鉴别脓毒症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于门诊进行体检的3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患者入院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简称阴性菌组,46例)和革兰氏阳性菌组(简称阳性菌组,54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38^(+)HLA-DR^(+)T细胞区分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和革兰氏阳性菌脓毒症的能力。结果阴性菌组和阳性菌组的外周血中CD4^(+)CD38^(+)CD69^(+)T细胞和CD8^(+)CD38^(+)CD69^(+)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各亚组外周血中CD4^(+)CD38^(+)HLA-DR^(+)、CD8^(+)CD38^(+)HLA-DR^(+)T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并且阴性菌组大于阳性菌组(P<0.05)。鉴别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和革兰氏阳性菌脓毒症时,CD4^(+)CD38^(+)HLA-DR^(+)T细胞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 0.837~0.965),特异度为0.867,敏感度为0.836;CD8^(+)CD38^(+)HLA-DR^(+)T细胞的AUC为0.927(95%CI 0.872~0.982),特异度为0.778,敏感度为0.933。结论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参与了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活化的关键免疫反应,并能区分脓毒症不同病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活化谱 脓毒症 病原菌
下载PDF
2017—2021年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6
作者 邱丽君 郭燕艺 +1 位作者 陈东杰 林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了解近5年老年患者分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7—2021年老年(≥65岁)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2017—2021年老年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菌株共132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03株(占27.2... 目的了解近5年老年患者分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7—2021年老年(≥65岁)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2017—2021年老年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菌株共132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03株(占27.2%);革兰阴性菌8836株(占66.8%);真菌790株(占6.0%);真菌2020年、2021年的占比分别为14.4%和8.1%,较2017—2019年的(1.7%~3.1%)明显升高。排名前4位的革兰阳性菌分别是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年间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菌株,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3.4%,且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排名前4位的革兰阴性菌在5年间排序均无变化,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为0.7%~2.2%;肺炎克雷伯菌2018—2020年间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持续下降,分别由28.3%、29.5%下降为12.9%、13.0%,但2021年又回升至21.3%、21.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8.8%~42.1%;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由79.1%下降为56.8%。真菌中以白念珠菌为主,其次是热带念珠菌,两者对三唑类有不同程度耐药,但耐药率均<20.0%。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分离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近两年分离率有所提高,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持续下降,但2021年又回升,需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黄肉猕猴桃‘金实4号’果实采后蒂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17
作者 李忆 尹全 +2 位作者 张瑶 孙雷明 庄启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1-96,共6页
以猕猴桃新品种‘金实4号’采后病果为试材,取果实果蒂病组织分离腐烂病病原菌,按照柯赫氏法则确定分离病株的致病性,同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明确黄肉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期引起腐烂的病菌种类,以期... 以猕猴桃新品种‘金实4号’采后病果为试材,取果实果蒂病组织分离腐烂病病原菌,按照柯赫氏法则确定分离病株的致病性,同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明确黄肉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期引起腐烂的病菌种类,以期为黄肉猕猴桃采后腐烂病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共有8种软腐病病原菌被鉴定,分别是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间座壳菌(Diaporthe cotoneastri)、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链格孢(Alternaria sp.)、镰刀菌(Fusarium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实4号’猕猴桃 腐烂病 病原菌 鉴定
下载PDF
蓝莓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18
作者 白建波 张晋 +2 位作者 杨伟 孔琼 周银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3,共6页
为明确云南蒙自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出防治蓝莓叶斑病的有效杀菌剂,以采自云南蒙自的蓝莓叶斑病叶片为材料,对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致病性测定。采用病原菌形态学结合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的方法鉴定病原菌,以6种杀菌剂为对象... 为明确云南蒙自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出防治蓝莓叶斑病的有效杀菌剂,以采自云南蒙自的蓝莓叶斑病叶片为材料,对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致病性测定。采用病原菌形态学结合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的方法鉴定病原菌,以6种杀菌剂为对象,研究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发现,引起云南蒙自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Y1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不同类型杀菌剂对菌株Y1的生长抑制存在较大差异;室内毒力测定效果最好的是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EC_(50)值为1.152 mg/L;其次为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EC_(50)值分别为1.624、2.149 mg/L;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在6种供试药剂中最差,EC_(50)值为524.237 mg/L。结果可为交链格孢引起的蓝莓叶斑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叶斑病 链格孢 毒力测定 病原菌分离测定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19
作者 韦慧玲 杨俊伟 杜金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136-4139,共4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72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4例)和非感染组(118例)。记录患者感染时间和感...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72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4例)和非感染组(118例)。记录患者感染时间和感染类型。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离鉴定病原菌,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患者肾移植术后常见肺部感染(51.85%)和泌尿感染(31.48%),术后2~6个月为感染高峰。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8.3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9.44%)、肺炎克雷伯菌(16.67%)和表皮葡萄球菌(15.28%)。主要致病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度较高。主要致病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和舒普深等抗菌药物较为敏感,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临床可根据医院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对症用药,以提高治疗效率,尤其在术后2~6个月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影响因素分析及病原菌分布特点
20
作者 毛雨河 肖丹 +1 位作者 邓声京 薛少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PD)治疗并规律复查的25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DAP将患者分为PDAP组(n=10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PD)治疗并规律复查的25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DAP将患者分为PDAP组(n=102)和非PDAP组(n=155)。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透出液5~10 mL,采用血培养法进行病原菌鉴定。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文化程度、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豢养宠物或家禽、体质量指数(BMI)及透析龄等一般资料。于确诊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钾、血磷、血钙水平,并记录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及尿素清除指数(UC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结果102例PDAP患者共发生PDAP 217例次,病原菌培养阳性124例次,培养阳性率为57.14%;共分离出1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4株(66.14%),革兰阴性菌39株(30.71%),真菌4株(3.15%)。培养出的84株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25株(29.76%),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20.24%),溶血葡萄球菌12株(14.29%),沃氏葡萄球菌8株(9.52%),唾液链球菌10株(11.90%),血链球菌5株(5.95%),其他7株(8.33%);39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0株(51.28%),铜绿假单胞菌6株(15.38%),鲍曼不动杆菌6株(15.38%),肺炎克雷伯菌5株(12.82%),阴沟肠杆菌2株(5.13%);4株真菌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株(75.00%),光滑念珠菌1株(25.00%)。PDAP组与非PDAP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文化程度、BMI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AP组豢养宠物或家禽患者占比高于非PDAP组,透析龄长于非PDAP组(P<0.05)。PDAP组与非PDAP组患者的血磷、血钙、eGFR、U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AP组患者的Hb、ALB、血钾水平显著低于非PDAP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豢养宠物或家禽、透析龄长是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P<0.05);高Hb、ALB水平是PD患者发生PDAP的保护因素(P<0.05);血钾与PD患者发生PDAP无相关性(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为PDAP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豢养宠物或家禽、透析龄长是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高Hb、ALB水平是PD患者发生PDAP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病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