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证治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延铭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8期251-252,共2页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此种炎症使易感者对激发因子具有呼吸道高反应性,引起呼吸道缩窄,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以呼气性为主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进一步发展可并发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此种炎症使易感者对激发因子具有呼吸道高反应性,引起呼吸道缩窄,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以呼气性为主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进一步发展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2岁前开始发病者居多;大多数好发于秋冬季,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哮喘发作时能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良好。中医治疗本病有独特疗效,现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病因证治
下载PDF
皮肤病病因证治
2
作者 秦发中 《河北中医》 1983年第2期13-14,共2页
皮肤病是中医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病虽然病发在体表,但与内脏密切相关。致病因素皮肤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但主要的有风、寒,暑、湿、燥、火、虫、毒等。风:风邪致病,如《素问·风论篇》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 皮肤病是中医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病虽然病发在体表,但与内脏密切相关。致病因素皮肤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但主要的有风、寒,暑、湿、燥、火、虫、毒等。风:风邪致病,如《素问·风论篇》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特点,发病快、分布广、且有剧烈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病因证治 病因 风邪致病 中医外科
下载PDF
浅谈尿血的病因证治
3
作者 陈国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6年第5期12-34,共2页
尿血,又叫溺血、溲血,是指血从小便而出,尿色因之而淡红,鲜红,甚则夹有血块。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其尿色以眼观之虽无改变,但查尿发现尿中有血,此亦应属尿血范畴。尿血之病因不同,伴发症状各异,治法亦殊。兹将尿血的病因证治浅述如下。
关键词 夹有血块 病因证治 白茅根 凉血止血 脾胃湿热 输尿管结石 大黄黄连泻心汤 桃仁承气汤 导赤散 伴发症状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元标引的《通俗伤寒论》“病因脉证治”辨治体系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侯鉴宸 杨凤 +5 位作者 张瑶 付兴 周冉冉 李明 李芊芊 陶晓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80-286,共7页
[目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通俗伤寒论》“病因脉证治”辨治体系进行梳理与展示,探析俞根初的临证思维和学术思想。[方法]采用知识元标引方法,将《通俗伤寒论》证治各论内容解析到知识元、语义层次,并建立语义关联,将标引所得内容转... [目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通俗伤寒论》“病因脉证治”辨治体系进行梳理与展示,探析俞根初的临证思维和学术思想。[方法]采用知识元标引方法,将《通俗伤寒论》证治各论内容解析到知识元、语义层次,并建立语义关联,将标引所得内容转变为结构化数据,经共指消解、语义消歧等步骤后,导入Neo4j图数据库中构建知识图谱,通过标引数据及图谱,对书中所蕴含的辨治体系进行探析。[结果]《通俗伤寒论》证治各论共提取89个知识体,其中包含1778个知识元、6288个语义、1765条语义关联,知识密度较大,知识元以辨证、方剂、治法、病机、主脉最多,语义以证候表现、药物、病因病机、方剂、剂量最多,语义关联以药制量关系、辨治关系、证象关系、方药关系、脉机关系最多,并以之为基础构建包含5364个节点、8651个关系的知识图谱。[结论]《通俗伤寒论》以层次分明的病证结构为中心,因、舌、脉、症合参细化辨证,并进行灵活的分层次、分阶段治疗。知识元标引与知识图谱结合可实现书中动静态诊疗知识的精准获取、整合与展示,为挖掘俞氏辨治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伤寒论 知识元标引 知识图谱 病因 俞根初 绍派伤寒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病、因、证、治思维模式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欣 庄曾渊 柏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运用中医原创思维,以病因证治思维模式指导临床。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内因为血虚肝旺、痰火头风,由外邪、五志、饮食、劳倦等诱因引起发病。基...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运用中医原创思维,以病因证治思维模式指导临床。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内因为血虚肝旺、痰火头风,由外邪、五志、饮食、劳倦等诱因引起发病。基本病机是血瘀,脉络瘀阻。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从气、血、水、火角度,全方位进行辨证论治,使诊疗思路清晰,辨证、用药恰当,治疗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中医诊疗 病因证治思维模式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探讨“补气解毒法”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可彬 马莲 +1 位作者 杜雅薇 吴圣贤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54-558,共5页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在于辨证论治。“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因多种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经治疗1个月以上,愈合进展缓慢或仍未愈合的创...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在于辨证论治。“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因多种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经治疗1个月以上,愈合进展缓慢或仍未愈合的创面,多种疾病的过程中皆可出现“慢性难愈合创面”,主要包括创伤性溃疡、糖尿病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压迫性溃疡,亦包括消化性溃疡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等,中医同属“溃疡”的范畴。虽发病机制复杂,其辨证总属“气虚毒损证”。故文章以“异病同治”为指导,系统论述“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因证治,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 补气解毒 慢性难愈合创面 溃疡 病因证治
下载PDF
肝郁气滞证之探析
7
作者 王晓林 《光明中医》 2007年第10期5-7,共3页
肝作为调节全身气机的重要脏器之一,其对机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一旦其功能失常,肝失条达,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
关键词 肝郁气滞/病因证治讨论
下载PDF
论治痰饮
8
作者 吴锦荣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1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痰饮 病因证治 水液 体内
下载PDF
暑秽的自我防治
9
作者 郭选贤 王新志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4年第5期37-37,共1页
暑秽俗名「发痧」,与现代医学「中暑」病的湿热型非常相似,多发于夏季。明确暑秽病的病因证治,对于防治该病,实属必要。 暑秽的病因,是感受了暑湿秽浊之气。这种致病邪气与高气温和空气高湿度有关。夏季雨量充沛,湿气弥漫,又加暑热当令... 暑秽俗名「发痧」,与现代医学「中暑」病的湿热型非常相似,多发于夏季。明确暑秽病的病因证治,对于防治该病,实属必要。 暑秽的病因,是感受了暑湿秽浊之气。这种致病邪气与高气温和空气高湿度有关。夏季雨量充沛,湿气弥漫,又加暑热当令,天暑下逼,地湿升腾,暑湿交蒸,滋生秽浊之气,使暑湿秽浊混杂空间。由于夏季炎热,人体毛窍开张,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正气亏乏,暑湿秽浊之气便可乘虚而入,导致暑秽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秽 现代医学 病因证治 中医外 中成药 芳香辟秽 高气温 湿热型 秽浊 高湿度
下载PDF
口臭能治吗?
10
作者 陈国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8年第6期7-7,共1页
口臭,即口中出气发臭。其臭有自己感觉者,也有自己不觉而他人所闻者。由于产生原因和程度不同,所以臭味不一,浓淡各异。据笔者临证观察,口臭以腥臭、胶臭、酸臭、食臭、秽恶者为多见。罹此病者与人接触,易使对方扫兴,令人厌恶,患者也常... 口臭,即口中出气发臭。其臭有自己感觉者,也有自己不觉而他人所闻者。由于产生原因和程度不同,所以臭味不一,浓淡各异。据笔者临证观察,口臭以腥臭、胶臭、酸臭、食臭、秽恶者为多见。罹此病者与人接触,易使对方扫兴,令人厌恶,患者也常为交际、洽谈而苦恼。为了帮助患者消除口臭,笔者将口臭的病因证治,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产生原因 病因证治 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 清燥救肺汤 大便秘结 感觉者 酸枣仁汤 小陷胸汤
下载PDF
谈谈中医的气虚
11
作者 陈国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5年第5期8-8,共1页
在中医诊断室里,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医大夫说“气虚”二字。这是中医经过望、闻、问、切,并将所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之后,给患者所下的诊断,也是中医常用的术语之一。然而,究竟什么是气虚呢?气虚是如何产生的呢?怎样对气虚进行辨... 在中医诊断室里,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医大夫说“气虚”二字。这是中医经过望、闻、问、切,并将所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之后,给患者所下的诊断,也是中医常用的术语之一。然而,究竟什么是气虚呢?气虚是如何产生的呢?怎样对气虚进行辨证论治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笔者特结合自己30余年的医疗实践,将气虚浅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病因证治 气虚 肺气虚 中医大夫 肾气虚 心气虚 肝气虚 中气不足
下载PDF
话感冒综合征
12
作者 王顺治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感冒综合征 病因证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丹溪治法心要》腰痛篇浅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晓 杨雯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1128-1129,共2页
《丹溪治法心要》[1]又名《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元代朱丹溪述,明代高叔原校正。共8卷,涉及内、外、妇、儿多科。病因证治论述精简,文微义奥,且多论及前贤之未明,是丹溪学派内容比较全面的代表作之一。近日研读《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1]又名《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元代朱丹溪述,明代高叔原校正。共8卷,涉及内、外、妇、儿多科。病因证治论述精简,文微义奥,且多论及前贤之未明,是丹溪学派内容比较全面的代表作之一。近日研读《丹溪治法心要》,书中腰痛章节论述精辟、贴近临床,但尚需进一步发挥使之更符合现代临床应用,并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溪法心要》 腰痛 临床应用 病因证治 丹溪学派 朱丹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