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1
作者 孟锐 王雪 +1 位作者 石文娜 王洪斌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6-19,共4页
选择已完成胃镜检查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为急诊组40例和择期组40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其病因的诊断率、止血成功率、临床输血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结果发现急诊胃镜组比择期组患者的年龄平均更小,急诊组血红蛋白明显... 选择已完成胃镜检查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为急诊组40例和择期组40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其病因的诊断率、止血成功率、临床输血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结果发现急诊胃镜组比择期组患者的年龄平均更小,急诊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择期组,急诊组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率高于择期组,急诊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择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发现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率更具有优势,并且住院花费低、住院天数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胃镜 病因诊断率 诊治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在86例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史世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CT及重建技术在肠梗阻的诊断及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荣昌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各类型肠梗阻患者86例,将术前CT检查与术后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前CT的病因诊断率为93.02%,实际病因诊断率为82... 目的探讨多层CT及重建技术在肠梗阻的诊断及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荣昌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各类型肠梗阻患者86例,将术前CT检查与术后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前CT的病因诊断率为93.02%,实际病因诊断率为82.56%,假阳性率为12.79%,假阴性率为16.28%。结论多层CT检查不仅能提高肠梗阻确诊率,而且可以提高肠梗阻的病因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多层CT 病因诊断率
原文传递
急诊胃镜检查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雪梅 彭冬倩 +3 位作者 丁晓玲 唐媛媛 李玉珍 白飞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5-557,共3页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急诊行胃镜检查对及时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意义重大。本研究回顾性选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9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胃镜检查的时间分为择期和急...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急诊行胃镜检查对及时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意义重大。本研究回顾性选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9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胃镜检查的时间分为择期和急诊胃镜组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发现,急诊胃镜组病因诊断率、出血控制后1周内和1个月再出血率、住院时间、输血量、住院费用均优于择期胃镜组[91.3%(94/103)比81.8%(77/95)、6.8%(7/103)比23.2%(22/95)、5.8%(6/103)比20.0%(19/95)、9.50 d(8.82 d,10.18 d)比10.75 d(10.06 d,11.43 d)、286.27 mL(204.19 mL,368.36 mL)比484.21 mL(366.16 mL,602.26 mL)、10340.65元(9526.03元,11155.27元)比11644.64元(10638.25元,12651.0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10.583、9.001,Z=-2.754、-2.445、-2.404,P均<0.05)。总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行胃镜检查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应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胃镜 病因诊断率 疗效 再出血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