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拉玛佐夫兄弟》与《财主底儿女们》中人物病态性格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温艳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60-63,67,共5页
《卡拉玛佐夫兄弟》与《财主底儿女们》中人物病态性格的比较温艳华被称为“病态天才”的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我国抗战时期著名作家路翎,分别在他们的代表作《卡拉玛佐夫兄弟》和《财主底儿女们》中着意刻画了一... 《卡拉玛佐夫兄弟》与《财主底儿女们》中人物病态性格的比较温艳华被称为“病态天才”的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我国抗战时期著名作家路翎,分别在他们的代表作《卡拉玛佐夫兄弟》和《财主底儿女们》中着意刻画了一些具有病态性格的典型人物。稍加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主底儿女们》 病态性格 卡拉玛 陀思妥耶夫斯基 路翎 精神崩溃 俄罗斯民族 兄弟 精神病人 信仰
下载PDF
从弗吉尼亚·沃尔夫作品探其病态性格
2
作者 李杏枝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1-72,78,共3页
弗吉尼亚·沃尔夫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她一生写过很多作品,初看其中的一部分会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别开生面之感。但综合其多部作品来看,却又千篇一律,单调乏味。文中人物性格怪异,充满矛盾。造成这一结果的... 弗吉尼亚·沃尔夫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她一生写过很多作品,初看其中的一部分会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别开生面之感。但综合其多部作品来看,却又千篇一律,单调乏味。文中人物性格怪异,充满矛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其性格又有很大关系,本文仅从《蛾之死》和《丘园》两部作品分析其脆弱、忧郁而又倔强的矛盾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沃尔夫 《蛾之死》 《丘园》 病态性格
下载PDF
病态性格的自我矫治
3
作者 沈加兰 《医药与保健》 1998年第10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病态性格 偏执性格 躁狂性格 分裂性 性格倾向 癔病性 控制自己 自我矫治 思想迟钝 从事实出发
下载PDF
病态性格的自我矫正
4
作者 康健 《养生月刊》 2002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病态性格 偏执性格 性格倾向 癔病性 分裂性 控制自己 从事实出发 人际关系紧张 性行为 情绪低落
原文传递
论性格二重组合的整体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再复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6年第3期1-13,共13页
性格二重组合的一元化人物性格的二重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不是单一结构,凝固结构,也不是分裂结构.性格二重组合原理,一方面要求作家应当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性格的整体性,即在性格的二重组合中保持一种... 性格二重组合的一元化人物性格的二重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不是单一结构,凝固结构,也不是分裂结构.性格二重组合原理,一方面要求作家应当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性格的整体性,即在性格的二重组合中保持一种统一的定性,一种决定性格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更细致地说,在空间角度上,性格运动一方面表现出异向性,但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定向性.在时间角度上,性格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性格 二重组合 人物性格 二重人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复杂性 黑格尔 二重结构 作家 杜勃罗留波夫
下载PDF
关于孔乙己性格问题的一点质疑
6
作者 徐新民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建国三十多年来,《孔乙己》一直作为范文选入中学课本。许多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学工作者对它作了深入的研究,我们从中得到很多教益。但也有个别论点,尚可商榷。现不揣浅陋,提出来以求教正。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分豆给孩子们吃,不拖欠酒... 建国三十多年来,《孔乙己》一直作为范文选入中学课本。许多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学工作者对它作了深入的研究,我们从中得到很多教益。但也有个别论点,尚可商榷。现不揣浅陋,提出来以求教正。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分豆给孩子们吃,不拖欠酒钱三件事说明了什么?有些论者这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病态性格 语文教学 封建教育 酒钱 悲惨遭遇 鲁迅作品 振兴中华 拖欠 社会病态
下载PDF
淑·布雷赫德性格的心理分析
7
作者 田占敏 《文教资料》 2008年第6期25-26,33,共3页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原理对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女主角淑·布雷赫德自相矛盾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她内心深处鲜为人知的扭曲的心理以及病态的性格的形成、变化原因.
关键词 心理分析 病态性格 婚姻制度 恋父情结
下载PDF
青春期的五种病态心理
8
作者 药利秀 《解放军健康》 2011年第3期40-40,共1页
许多人具有病态性格而不自知,这样的性格不仅会常常伤及他人,对自身健康也极为不利。如果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性格,并随时加以自我心理调节和矫正,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处世心态,自我完善。
关键词 病态心理 青春期 病态性格 自我心理调节 自身健康 文化素养 自我完善 健康水平
下载PDF
“歧路”的诗学:先锋诗人自杀的文化透析
9
作者 罗振亚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49,共4页
先锋诗人自杀并非像人所说完全是缘于文学创作带来的精神苦闷,而和爱情、贫困、婚恋纠葛等具体事件相关;深层原因则是由诗人诗歌的边缘化处境、诗人们的死亡意识和病态的精神特征等因素共同促成;先锋诗人自杀构成了对人类历史和生存样... 先锋诗人自杀并非像人所说完全是缘于文学创作带来的精神苦闷,而和爱情、贫困、婚恋纠葛等具体事件相关;深层原因则是由诗人诗歌的边缘化处境、诗人们的死亡意识和病态的精神特征等因素共同促成;先锋诗人自杀构成了对人类历史和生存样态的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诗人自杀 爱情与贫困 边缘化 死亡意识 病态性格
下载PDF
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素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6期48-52,共5页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无数爱情故事,却几乎没有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曹雪芹以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创造了宝黛两人一段美丽的情缘,却又亲自宣判这爱情的死亡:他把林黛玉送给了死神,又把贾...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无数爱情故事,却几乎没有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曹雪芹以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创造了宝黛两人一段美丽的情缘,却又亲自宣判这爱情的死亡:他把林黛玉送给了死神,又把贾宝玉送出红尘当了和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习惯于常规思维的人因此很难接受宝黛爱情不得善终的结局,在扼腕之余只能求助于脸谱化手段,把一顶顶荆冠套在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宝钗等人头上,把他们当作破坏宝黛爱情的刽子手,以求得心理的满足、平衡。但这样一来却有悖于作者本意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疑是两个迷人的人物。仅以那非常人可比的美貌、才气就足够让人倾心,何况他们精神境界又如此清纯脱俗,在糜烂成风,“除了两只石狮子还干净罢了”的贾府,他们就象两枝出污泥而不染的出水芙蓉,尤其在于宝黛之间“任凭弱水三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病态性格 贾宝玉 宝黛爱情 体质 王夫人 曹雪芹 薛宝钗 爱情故事 王熙凤
下载PDF
评福克纳“A Rose for Emily”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雪娥 《惠州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97-100,106,共5页
关键词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福克纳 叙事艺术 人物性格 时序颠倒 新批评派 病态性格 二十世纪 小说 喧哗与骚动
下载PDF
浅谈如何应对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日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29期249-250,共2页
刚上初中的孩子,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这个时候,老师常常会发现个别学生难管教;许多家长也会抱怨孩子越来越任性。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 刚上初中的孩子,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这个时候,老师常常会发现个别学生难管教;许多家长也会抱怨孩子越来越任性。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在当前,逆反心理是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很有可能出现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更严重者可能出现犯罪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反心理 青春期学生 个别学生 心理状态 心理现象 病态性格 犯罪心理 青少年
下载PDF
阿Q典型三维观
13
作者 贺建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5-81,共7页
作为艺术信息的物化形态,阿Q典型的复杂、丰富、深邃,不仅在其所蕴涵的艺术信息量的丰富性:具有多种性格元素,概括了大容量的社会关系,包含着社会的历史的经济、政治、伦理、法制以及心理、哲理等种种内涵,凝结着作家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作为艺术信息的物化形态,阿Q典型的复杂、丰富、深邃,不仅在其所蕴涵的艺术信息量的丰富性:具有多种性格元素,概括了大容量的社会关系,包含着社会的历史的经济、政治、伦理、法制以及心理、哲理等种种内涵,凝结着作家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因其艺术信息的组织与传递的特异性:诸多性格元素形成特殊的结构与表现方式,可说是达到了一种最优化的组合,体现出作家的艺术独创性。而典型的创造又是一个过程,开始于作家从生活中吸取社会信息塑造典型,完成于读者在欣赏中接收艺术信息产生感应形成理解与评价。本文试从几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阿Q典型的塑造方法、主导性格和层次结构,探求对于这一典型纷纭理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 精神胜利法 病态性格 雇工 三维观 封建传统 国民 鲁迅 性格特征 思想性格
下载PDF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14
作者 谢南斗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凡是读过这两位作家的作品的读者,都可以发现这两位大师的创作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但与此同时,又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剖析两位作家创作的异同时,首先我们必须联系他们生活的社... 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凡是读过这两位作家的作品的读者,都可以发现这两位大师的创作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但与此同时,又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剖析两位作家创作的异同时,首先我们必须联系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他们的世界观进行考察。但是我们如果单纯用思想分析和社会分析的方法,也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一复杂的艺术课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必须按照文学艺术的内部规律,来层层深入地分析两位大师在创作方面异常复杂的情况,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陀思妥耶夫斯基 阿Q 小人物 作家创作 作品 孔乙己 魏连殳 病态性格 病态心理
下载PDF
春天精神一年好
15
作者 安子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7年第4期51-51,共1页
中国有句老话:"菜花黄,疯子忙。"这句话听起来搞笑,实际上话粗理不粗,春季的确是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要想一年精神好,就要在春季早早做好预防心理疾病的准备。
关键词 心理疾病 春季 精神病院 预防 病态性格 粗理 季节 菜花 老话 工作任务
下载PDF
动机的深层根源与性格性质的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维峰 《才智》 2013年第15期155-156,共2页
以一个具体行为为例,讨论了推动行为的基本动机以及基本动机背后的深层动机与终极动机,从因果链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了行为的深层根源;分析表明每种基本动机之后都存在深层恐惧与深层渴望两种性质的终极动机;文章指出基本动机相同,但性... 以一个具体行为为例,讨论了推动行为的基本动机以及基本动机背后的深层动机与终极动机,从因果链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了行为的深层根源;分析表明每种基本动机之后都存在深层恐惧与深层渴望两种性质的终极动机;文章指出基本动机相同,但性格性质不同的深层根源正在于终极动机的性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动机 终极动机 消极病态性格 积极健康性格
原文传递
简析李贺之病态与唐文人之命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毅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
李贺出生于一个旁支远裔、家境破落的宗室之家。在他生活的时代,仕进是读书人的惟一出路,考取进士又是仕途中最重要的门径。但李贺因避家讳,不能举进士,所以这对既有皇孙的优越、又自负才华出众的李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从而铸... 李贺出生于一个旁支远裔、家境破落的宗室之家。在他生活的时代,仕进是读书人的惟一出路,考取进士又是仕途中最重要的门径。但李贺因避家讳,不能举进士,所以这对既有皇孙的优越、又自负才华出众的李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从而铸造了他的病态性格。而唐文人也缘于争名者和科举名额有限等诸多原因,仕途偃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性格 诗人 李贺 唐代 文人 进士科 命运
原文传递
贾宝玉新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金钟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6-73,共18页
对于贾宝玉,论者们说的似乎已经够多了。然而,要问贾宝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论者们也是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综观各家之说,似乎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同时我们也感到,有些文章对于贾宝玉的形象未免有所拔高,略嫌言过其实。因此,我... 对于贾宝玉,论者们说的似乎已经够多了。然而,要问贾宝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论者们也是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综观各家之说,似乎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同时我们也感到,有些文章对于贾宝玉的形象未免有所拔高,略嫌言过其实。因此,我们试图从《红楼梦》的客观实际出发,以期对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艺术形象 《红楼梦》 人性 病态性格 潜意识 “意淫” “垮掉的一代” 曹雪芹 精神胜利法
原文传递
勇敢些,孩子
19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08年第6期31-31,共1页
问: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些,但我的孩子胆子却很小比如,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就会感到害怕,怕黑,怕鬼怪,等等。我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及病态性格的出现。
关键词 惧怕心理 父母 心理障碍 个性发展 病态性格 恐惧感 培养孩子 消除 成年人 接受
原文传递
“铁裤衩案”的制造者
20
作者 佟维功 《健康》 1998年第3期12-12,共1页
癫狂世界,无奇不有。去年,北京某区曾披露一起骇人听闻的虐待妇女案。 被告何某与原告李某为夫妻。何某,男,46岁,工人。自幼性情孤癖、固执、胸襟狭窄、敏感多疑、争强好胜、好与人诡辩,常说的口干舌燥也不罢休。自1997年初,何某经常无... 癫狂世界,无奇不有。去年,北京某区曾披露一起骇人听闻的虐待妇女案。 被告何某与原告李某为夫妻。何某,男,46岁,工人。自幼性情孤癖、固执、胸襟狭窄、敏感多疑、争强好胜、好与人诡辩,常说的口干舌燥也不罢休。自1997年初,何某经常无中生有地认定其妻李某有外心,并暗中监视李某的一举一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者 偏执状态 骇人 胸襟 外心 思维内容障碍 病态性格 性格缺陷 陈述的理由 口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