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立克病病毒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的混合感染及在传代过程中的重组 被引量:3
1
作者 宿靖伟 滕蔓 +5 位作者 罗俊 迟佳琦 余祖华 禹乐乐 胡博 张改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旨在了解国内鸡群马立克病病毒(MD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混合感染及自然重组状况,探讨两种病原的基因重组对MDV病原学特性的潜在影响及危害。利用PCR扩增、序列测定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来自河南商品蛋鸡群的17个MDV分... 旨在了解国内鸡群马立克病病毒(MD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混合感染及自然重组状况,探讨两种病原的基因重组对MDV病原学特性的潜在影响及危害。利用PCR扩增、序列测定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来自河南商品蛋鸡群的17个MDV分离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两个毒株HNGS206和HNXZ103的病毒基因组中存在REV—LTR的重组插入。进一步的IFA结果显示,HNGS206和HNXZ103并非MDV与REV的自然重组流行毒株,这两个毒株基因组中LTR的插入发生于临床病例鸡混合感染后的病毒分离及传代培养过程中。结果提示,虽然目前国内鸡群中MDV和REV的混合感染较为普遍,但MDV与REV自然重组毒株的流行状况仍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病毒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 流行病学 混合感染 病毒传代 基因重组
下载PDF
鸡源禽腺病毒的LMH细胞传代及细胞传代毒株对SPF鸡的致病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魏燕鸣 龚文孝 +3 位作者 杨影 马季 邹忠 金梅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为建立禽腺病毒4型的禽源细胞感染模型,并考察细胞培养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将实验室2014-2017年间分离的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接种鸡肝癌细胞(leghorn male hepatocellular cells,LMH)并盲传,选取各病毒的LMH细胞培养物,按一定剂量经腿部... 为建立禽腺病毒4型的禽源细胞感染模型,并考察细胞培养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将实验室2014-2017年间分离的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接种鸡肝癌细胞(leghorn male hepatocellular cells,LMH)并盲传,选取各病毒的LMH细胞培养物,按一定剂量经腿部肌肉注射接种4周龄SPF鸡;记录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剖检采集发病或死亡鸡的脏器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并分析病毒细胞培养物感染SPF鸡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在LMH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时开始出现I群禽腺病毒所致的特异性细胞病变,提取培养物中病毒核酸并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大小约564 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表明病毒能在LMH细胞上稳定增殖。选取各病毒第10代细胞培养物进行SPF鸡回归试验,发现细胞培养上清接种4周龄SPF鸡后第3天开始,有部分鸡开始精神沉郁,食欲消退、卧地不起瘫痪并迅速死亡,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HB-1、HB-2、HB-3和SD-1毒株保持对4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病死鸡中能观察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对照组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LMH细胞可用于禽腺病毒增殖传代,是开展禽腺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鸡肝癌细胞 包涵体 心包积水 病毒传代 细胞感染模型 灭活疫苗 弱毒活疫苗
下载PDF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SD0803株细胞传代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春清 邓宇 +4 位作者 张宏彪 龙进学 韦祖樟 童光志 袁世山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2-28,共7页
为研究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生物学特性,将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SD0803毒株在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上连续传40代,提取第40代病毒基因组RNA,设计扩增及测序引物,用RT-PCR... 为研究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生物学特性,将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SD0803毒株在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上连续传40代,提取第40代病毒基因组RNA,设计扩增及测序引物,用RT-PCR方法分5段扩增第40代病毒基因片段,并进行全长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及分析,与亲代病毒SD0803序列比对分析;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第1、10、20、30和40代细胞上清中的病毒复制效率,并绘制多步生长曲线。测序结果表明,第40代病毒与亲代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其中有23处发生核苷酸突变,14处为有义突变,氨基酸变化主要集中在E2和NS5B区域。多步生长曲线显示,传代病毒和亲本病毒均能在MDBK细胞上获得较高的复制效率,并有着相似的生长特性,复制效率基本一致。本次研究为研制猪源BVDV疫苗做好了物质储备,为下一步研究其致病性和抗原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病毒 病毒传代 全长测序 REAL-TIMEPCR 多步生长曲线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SA_(14)-14-2弱毒株在狗胎肾细胞传代适应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寿贵 俞永新 +3 位作者 郑庆纹 张大全 贾丽丽 李玉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9-51,共3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SA_(14)-14-2弱毒株经原代狗胎肾细胞连续传递4代以后,其病毒滴度稳定在7.5~8.0 log TCID_(50)/0.2ml。传代后的各代病毒(命名为 SA_(14)-14-2PDK-CD)对三周龄小鼠脑内无毒力、皮下无致病力、弱毒力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SA_(14)-14-2弱毒株经原代狗胎肾细胞连续传递4代以后,其病毒滴度稳定在7.5~8.0 log TCID_(50)/0.2ml。传代后的各代病毒(命名为 SA_(14)-14-2PDK-CD)对三周龄小鼠脑内无毒力、皮下无致病力、弱毒力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等特性与原 SA_(14)-14-2 株相同。以该株病毒和原代狗肾细胞制备的活疫苗,经全面检定完全符合现行《乙型脑炎活疫苗规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14-2弱病毒 原代狗胎肾细胞 病毒传代适应 乙脑活疫苗
下载PDF
G1P[8]型轮状病毒HN15D2株在Vero细胞上适应及传代稳定性的研究
5
作者 寇桂英 关文竹 +5 位作者 王云瑾 火文 王名强 包红 周旭 李雄雄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12-17,共6页
目的 将G1P[8]型轮状病毒HN15D2株适应于Vero细胞,评价其在Vero细胞上的传代稳定性。方法 将从MA-104细胞上分离纯化的HN15D2毒株按照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0.01、0.05和0.10分别接种Vero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目的 将G1P[8]型轮状病毒HN15D2株适应于Vero细胞,评价其在Vero细胞上的传代稳定性。方法 将从MA-104细胞上分离纯化的HN15D2毒株按照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0.01、0.05和0.10分别接种Vero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cytopathogenic effect, CPE),采用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50%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CCID_(50))检测病毒滴度并绘制病毒增殖曲线,确定HN15D2在Vero细胞上的最适MOI。在病毒传代过程中,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检测病毒基因带型;通过全基因测序分析病毒在MA-104细胞和Vero细胞中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电镜观察HN15D2毒株病毒形态;将HN15D2毒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15代后分析各代次病毒滴度及基因电泳带型变化。结果 HN15D2毒株感染Vero细胞后形成明显的细胞病变;当MOI为0.05时,获得的病毒收获液滴度最高,为5.75 lgCCID_(50)/mL,确定病毒接种的最适MOI为0.05;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种细胞培养获得的病毒11个基因节段同源性在99.7%~100.0%;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HN15D2毒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15代,病毒基因带型未发生变化,滴度稳定在5.25~5.75 lg-CCID_(50)/mL。结论 轮状病毒HN15D2毒株成功适应于Vero细胞,在连续传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VERO细胞 病毒适应 病毒传代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临床低传代病毒株UL142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
6
作者 郭梦杰 胡兢晶 +4 位作者 王波 苏海浩 伍苑宾 蔡丽君 谭琪琪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720-725,共6页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病毒株UL142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儿科就诊的10例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将从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尿液...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病毒株UL142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儿科就诊的10例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将从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毒株进行多重PCR鉴定,对UL142基因全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扩增并将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并与GenBank收录的其他10株HCMV病毒株的UL142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从广州地区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尿液中成功分离2株HCMV临床病毒株,分别命名为HCMV D2和D3;克隆测序后由GenBank收录,收录号分别为DQ180384和DQ180370。各HCMV病毒株的UL142基因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UL142基因序列较保守,有69处碱基发生变异,且均为点突变,无插入及缺失突变;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为306个,序列也较保守,其中28处点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其余点突变均未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不同HCMV病毒株中UL142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变异率为0.9%-6.5%。各HCMV病毒株UL142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的氨基酸数目不同,但所有HCMV病毒株UL142基因编码蛋白的等电点均在6.48-8.27。结论 广州地区HCMV临床低传代病毒株ULl42基因序列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均较为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这提示UL142基因在HCMV感染与致病机制的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临床低传代病毒 UL142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