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临床结局和病毒学特点
1
作者 段国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病毒学特点 临床结局 肝衰竭 美国 HBVDNA阳性 HBV基因型 HBV感染 实验数据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学及病毒学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政 赵敏 +6 位作者 聂为民 金磊 姜天俊 汤紫荣 王建 张林琦 王福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过程中免疫学及病毒学的动态变化特点,并评价培养的细胞体系抗病毒活性。方法采集14例HIV感染者和6名健康人的PBMC,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每3天观察细胞增殖情...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过程中免疫学及病毒学的动态变化特点,并评价培养的细胞体系抗病毒活性。方法采集14例HIV感染者和6名健康人的PBMC,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每3天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同时检测细胞表型、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和病毒载量。结果培养的健康人PBMC在(35±5)d最大增殖(61±8)倍;7例培养成功的HIV感染者PBMC在(21±6)d最大增殖(17±13)倍,另7例HIV感染者PBMC培养失败;同时发现HIV感染者PBMC体外培养最大增殖时间与其培养前外周血基础CD4/CD8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表型分析发现,培养的PBMC为优先CD8细胞增殖的异质T细胞群,主要由CD4、CD8及CD3CD56细胞组成;部分HIV感染者PBMC培养期间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α、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0等细胞因子能力较高;而11/12例HIV感染者PBMC体外培养初期可扩增出大量病毒,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病毒载量逐渐降低甚至低于检测限。结论体外大量扩增基础CD4/CD8比值较高的HIV感染者外周血PBMC是可行的,扩增的细胞具备较强的Th1细胞免疫反应能力,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的免疫细胞治疗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细胞体外培养 免疫学 病毒学特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感染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 (TNF)-Α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情况 肿瘤坏死因子 体外大量扩增 免疫反应能力 病毒载量 病毒活性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艾滋病期HIV感染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毒学和血清学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立洋 唐诗 +3 位作者 周莹 刘沛 李明准 闻颖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77-778,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当疾病进展至艾滋病期时,常因严重免疫缺陷而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率通常以筛查CMV IgG的阳性率表示,HIV感染者中其阳性率高达9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当疾病进展至艾滋病期时,常因严重免疫缺陷而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率通常以筛查CMV IgG的阳性率表示,HIV感染者中其阳性率高达9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艾滋病期 巨细胞病毒 病毒学特点 血清学特点
下载PDF
植物病毒学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云锋 郝兴安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30期160-160,共1页
作为生命科学发展前沿领域的病毒学,内容多抽象难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病毒学教学中面临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病毒的抽象性。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病毒性状,我们尝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来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具体的做法包括教学... 作为生命科学发展前沿领域的病毒学,内容多抽象难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病毒学教学中面临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病毒的抽象性。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病毒性状,我们尝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来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具体的做法包括教学动画制作、平面图示制作和类比教学。通过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抽象艰涩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联想记忆,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开发和挖掘适合于本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不断改革、总结和深化,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学特点 教学动画制作 平面图示制作 类比教学 学生兴趣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诊断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炜 宋宗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92-296,共5页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目前存在的主要致盲病之一。现今对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因此其病原学诊断是临床工作者关心的一个焦点。至今人们已应用病毒培养、涂片检查、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核酸杂交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目前存在的主要致盲病之一。现今对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因此其病原学诊断是临床工作者关心的一个焦点。至今人们已应用病毒培养、涂片检查、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循环抗体的检测等多种方法。本文就各种方法的特点总结了目前有关HSK的病原学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病原学诊断技术 溃疡 病毒学特点 免疫技术 理化特性
下载PDF
2017年舟山地区流行性感冒病毒学监测分析
6
作者 于倩 王晔恺 +3 位作者 姚燕珍 殷秋芳 罗雯斌 鲍舟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2017年舟山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学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地区三甲医院门诊收治的疑似流感患者1785例,荧光PCR法检测病毒分型。结果甲型流感病毒阳性例数峰值月份在7月-8月,乙型流感病毒阳性例数峰值月份在12月份... 目的探讨2017年舟山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学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地区三甲医院门诊收治的疑似流感患者1785例,荧光PCR法检测病毒分型。结果甲型流感病毒阳性例数峰值月份在7月-8月,乙型流感病毒阳性例数峰值月份在12月份。流感就诊百分率和病毒分离率高峰基本吻合。甲型流感病毒在0岁~10岁年龄组中的阳性率(8.57%),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7,P<0.01)。乙型流感病毒在0岁~10岁年龄组中的阳性率(63.93%),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34,P<0.01)。甲型流感病毒在男性和女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8.79%、3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1)。结论7月、8月、12月份暴发季节的毒株变化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荧光PCR 病毒学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