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及肝癌组织中HBV前C区1896位突变株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宁 黄祖瑚 唐保元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878-880,共3页
为了解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株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关系,采用错配引物PCR(m少PCR)扩增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检测了83例HBsAg阳性HCC患者血清样本中的HBV前C区突变株,并与66份HBsAg(+)的慢性乙型肝炎... 为了解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株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关系,采用错配引物PCR(m少PCR)扩增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检测了83例HBsAg阳性HCC患者血清样本中的HBV前C区突变株,并与66份HBsA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对照。结果发现:HCC组有47例检出HBV前C区基因(56.6%),其中16例存在HBV前C区突变株(34.0%);慢性乙肝组有33例检出HBV前C区基因(50.0%),其中仅4例存在HBV前C区突变株(12.1%),两组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为进一步研究HBV前C区突变株在HCC患者中的状况,同步检测了8例HBsAg阳性HCC患者肝癌组织和血清中HBV前C区突变株,发现在HBV前C区基因阳性的肝癌组织、癌周组织和血清中HBV前C区突变株分别为3/8(37.5%)、3/7(42.9%)和1/5(20.0%),均比慢性肝炎组高,提示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珠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前C区突变
下载PDF
献血者中低水平HBsAg乙肝病毒感染者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晓绚 叶贤林 +5 位作者 王霞 李彤 赵钰 李然 刘衡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17~2018年100363(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收集HBsAg酶联免疫试验(ELISA)阳性核酸检测(NAT)阴性献血者标本,用...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17~2018年100363(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收集HBsAg酶联免疫试验(ELISA)阳性核酸检测(NAT)阴性献血者标本,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复检HBsAg,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再做NAT单人份复检,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病毒BCP/PC和S区,用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病毒载量。结果本中心2017~2018年HBV DNA(-)的低水平HBsAg献血者(标本)的检出率0.054%(60/100363),其中HBsAg ELISA试剂1检出比例90%(54/60),试剂2检出比例95%(57/60);60例中有33个可做HBV基因分型的标本,B型占87.9%(29/33),其中3.4%(1/29)为血清型ayw1、96.6%(28/29)血清型adw2;C型占12.1%(4/33),均为血清型adqr+。巢式PCR扩增:在B型S基因区发现影响HBsAg检测Q101R、Q129H、T131I、M133L/T、F134L、G145R、V168A、L175S和V177A变异株,在BCP/PC区发现减少HBV复制的高频突变C1799G(87.5%,21/24)。qPCR测得病毒载量中位数49.6(0~628)IU/ml。结论ELISA检测低水平HBsAg且NAT阴性献血者标本中存在少数未能被目前ELISA方法检出的HBV。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的HBsAg和NAT检测方法可提高检出HBV突变株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血液筛查 献血者 酶联免疫试验 核酸检测 化学发光法 病毒株突变
下载PDF
SARS-CoV-2重组S1和S蛋白疫苗诱导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曼云 王继伟 +3 位作者 李颢泽 王瑞华 刘云 李亚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重组S1蛋白和S蛋白疫苗对SARS-CoV-2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SARS-CoV-2重组S1蛋白和S蛋白分别联合氢氧化铝佐剂以0.1μg/只、1μg/只、5μg/只、10μg/只不同剂量接种6~8周BALB/c纯系健康雌性小鼠。...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重组S1蛋白和S蛋白疫苗对SARS-CoV-2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SARS-CoV-2重组S1蛋白和S蛋白分别联合氢氧化铝佐剂以0.1μg/只、1μg/只、5μg/只、10μg/只不同剂量接种6~8周BALB/c纯系健康雌性小鼠。第二次免疫后采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效价,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比较免疫小鼠血清对SARS-CoV-2野生型株(WT)、英国株(B.1.1.7)、巴西株(P.1)、印度株(B.1.617.2)、Mu毒株(B.1.621)和南非株(501Y.V2-1)六种假病毒毒株中和活性效价,取脾细胞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SARS-CoV-2重组S和S1蛋白都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IgG抗体水平。免疫S1蛋白的小鼠血清对SARS-CoV-2野生型株、英国株、巴西株有明显的中和活性,免疫S蛋白的小鼠血清除了对SARS-CoV-2野生型株、英国株、巴西株有明显中和活性之外,对印度株也有明显的中和活性,两种蛋白质免疫的小鼠血清均对野生型株中和效果最强。S蛋白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能够显著诱导出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的产生。S蛋白诱导产生的IgG抗体、中和抗体、细胞免疫水平均高于S1。结论:SARS-CoV-2重组S蛋白疫苗能够诱导产生较强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S蛋白 S1蛋白 新型冠状病毒突变 保护性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