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中流行的流感病毒来自何处
1
作者 陈国民 《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5,4,共3页
针对我国出现H7N9感染病例的状况.作者从流感病毒演化传播及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上展开分析。并提出推行对H7N9大范围预防之依据不充分。预告流感要有流行的证据链。不能单凭实验室的某些病毒检测结果下结论。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残留病毒复燃 跨物种感染 流感病毒演化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100%基因图成功解析
2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4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基因图 基因重组 病毒演化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综合防制策略
3
作者 杨霞 卢中华 《预防兽医学进展》 2000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疱疹病毒演化 免疫失败 综合防制
下载PDF
转录后加工及修饰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元少春 葛永 +1 位作者 凌韬 徐安龙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95-1612,共18页
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乙肝病毒、登革病毒等给人们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抗病毒天然免疫一直是免疫学及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宿主免疫系统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来感知这些病原体并启动针对感染... 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乙肝病毒、登革病毒等给人们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抗病毒天然免疫一直是免疫学及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宿主免疫系统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来感知这些病原体并启动针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感染的同时修复受损组织,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包括转录后加工和修饰在内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帮助机体启动抗病毒免疫并维持免疫稳态的同时,促进了病毒与宿主的协同演化.本文重点关注转录后加工和修饰,包括选择性剪接、选择性多聚腺苷化、RNA修饰和编辑等,如何在RNA层面调节宿主抗病毒免疫功能的发挥及病毒基因的表达.基于这些研究进展,本文探讨了病毒如何修改或利用转录后加工和修饰过程来逃避宿主免疫监测,以及转录后加工和修饰如何塑造宿主-病毒相互作用并介导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最后,讨论了转录后加工修饰在病毒感染及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疗以及mRNA疫苗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后加工和修饰 病毒天然免疫 免疫逃逸 宿主-病毒协同演化
原文传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然重配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向东 王永山 +5 位作者 欧阳伟 潘群兴 毕振威 李月华 范红结 王笑梅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从具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QL和ZZ—ll,对4周龄SPF鸡的致死率分别为94%和86%。为分析该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2个病... 从具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QL和ZZ—ll,对4周龄SPF鸡的致死率分别为94%和86%。为分析该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2个病毒株基因组A节段长度为3260bp、B节段长度2827bp。病毒演化分析结果显示2个病毒基因组A节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强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8.1%和96.9%~98.4%,处在IB—DV超强毒株分支上;而B节段与已发表的弱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7%~90.4%和90.0%~90.7%,位于弱毒株分支上。IBDV超强毒株和弱毒株序列特征氨基酸残基与基序分析表明,QL和ZZ—11两个病毒株的A节段VP2基因的氨基酸残基为222A、249Q、253Q、254G、256I、294I和299S,七肽基序为SWSASGS,均符合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而B节段777~782位核苷酸序列为GGTGCC,没有KpnI酶切位点,具有弱毒株的序列特点。以上分析结果表明,QL和ZZ—11为IBDV自然重配株,A节段源于超强毒株,而B节段源于弱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病毒演化 重配病毒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追溯与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国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以2019年末在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背景,探讨了冠状病毒家族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来源,阐述了病毒与具有免疫系统的长期宿主的共存机制,在免疫压... 本文以2019年末在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背景,探讨了冠状病毒家族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来源,阐述了病毒与具有免疫系统的长期宿主的共存机制,在免疫压力下长驻病毒群的演化机制,跨物种演化与病毒家族的形成,常驻病毒群和外源病毒群与疾病的关系和致病机制;指出了SARS-CoV-2当属人类冠状病毒的突变株而非源于蝙蝠经多重变异的冠状病毒。因不同的病毒来源对人类有着不同的感染机制、流行规律、致病机制、以及随之相应的临床转归与防治措施。明确SARS-CoV-2的来源对病毒性疫情防治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病毒演化 免疫毒性 常态病毒
原文传递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a 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被引量:6
7
作者 LI Zan QI XiaoLe +3 位作者 REN XianGang CUI Lei WANG XiaoMei ZHU Pi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731-738,共8页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poultry industry. Viral protein 2 (VP2), the major struc- tural protein of IBDV, has been subjected to frequent mutations that have imparted...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poultry industry. Viral protein 2 (VP2), the major struc- tural protein of IBDV, has been subjected to frequent mutations that have imparted tremendous genetic diversity to the virus. To determine how amino acid mutations may affect the virulence of IBDV, we built a structural model of VP2 of a very virulent strain of IBDV identified in China, vvIBDV Gx, and performed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rulence site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that distinguish vvlBDV from attenuated IBDV (H253Q and T284A) favor a hydrophobic and flexible conformation of β-barrel loops in VP2, which could promote interac- tions between the virus and potential IBDV-specific receptors. Population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IBDV strains prevalent in East Asia show a significant signal of positive selection at virulence sites 253 and 284. In addition, a signal of co-evolution between sites 253 and 284 was identifi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ges in the virulence of IBDV may result from both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co-evolution of multipl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virulence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very virulent strain VIRULENC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molecular evol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