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与单纯后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在脊柱结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永贵 刘江涛 +1 位作者 庄正陵 邱晨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4期382-382,384,共2页
脊柱结核患者由于结核常累及椎管,进而对脊髓、神经根产生一定的压迫,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截瘫,严重影响预后水平。近年来,多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但选择何种术式较好,至今仍存有争议。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一期... 脊柱结核患者由于结核常累及椎管,进而对脊髓、神经根产生一定的压迫,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截瘫,严重影响预后水平。近年来,多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但选择何种术式较好,至今仍存有争议。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一期前后联合入路与单纯后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在脊柱结核的疗效,特选取在我院2015—07—2016—11收治的82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一期单纯后路 前后联合入路 脊柱结核 疗效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棚菲 张杰 +2 位作者 徐强 霍玉龙 张民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8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分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前后联合...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分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大(P<0.05)。术后,观察组的CRP水平、ES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恢复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脊柱结核 腰骶角 椎间隙高度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小武 刘昌昊 +2 位作者 施建党 牛宁奎 丁惠强 《骨科》 CAS 202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评价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23例化脓性脊柱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为(59.36&... 目的评价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23例化脓性脊柱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为(59.36±17.33)岁(32~88岁)。病变位于腰椎者14例,位于胸腰段者5例,位于胸椎者4例。分析术前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采用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评价病人手术前后的感染控制情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病人手术前后局部疼痛缓解情况,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运动功能分级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病变椎体Cobb角评价病人脊柱后凸矫正,X线片、CT扫描、MRI检查评价病灶融合情况。结果病人手术时间为(177.46±49.13)min(120~260 min),术中出血量为(371.78±94.14)ml(200~600 ml),随访时间为(25.82±12.82)个月(12~48个月),截至末次随访没有复发。病人术后1、3、6个月的ESR分别为(41.09±29.63)mm/h、(18.65±16.21)mm/h、(10.57±3.04)mm/h,CRP分别为(19.15±20.29)mg/L、(4.67±5.45)mg/L、(2.25±0.47)mg/L,术后6个月的ESR及CRP均降至正常。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74±0.96)分、(2.43±0.66)分、(1.21±0.73)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病人神经功能较术前恢复,13例恢复至E级、2例恢复至D级。术后1、3个月的Cobb角分别为8.83°±2.33°、7.61°±2.04°,与术前Cobb角(17.48°±7.37°)比较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X线片及CT提示22例病人已融合,1例病人融合欠佳。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胸腰段化脓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胸腰椎 化脓性脊柱炎 疗效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宋晓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0期34-34,43,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效果。方法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采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随访及术后后凸成角矫正改善情况。结果20例切口均Ⅰ期...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效果。方法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采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随访及术后后凸成角矫正改善情况。结果20例切口均Ⅰ期愈合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6年。植骨融合率95.7%(22/23)。植骨愈合时间2.5~88.2个月。治愈率90.0%(20/22)。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下载PDF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
5
作者 龙巧仙 朱华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5例胸腰椎结核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5例胸腰椎结核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护理并发症。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护理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刘树仁 李卓 +3 位作者 王连波 赵桂松 贾晨光 付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胸腰椎结核手术失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446例,均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随访期间发现内固定失败者48例。收集所...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胸腰椎结核手术失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胸腰椎结核患者446例,均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随访期间发现内固定失败者4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以是否发生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为因变量,建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术前存在并发症、病灶范围、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及术后正规化疗、手术部位严格制动、合并脊柱外结核、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前术后合并症、术后结核药物耐药,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作为自变量,以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范围、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及术后正规化疗、手术部位严格制动、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后结核药物耐药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范围(多椎体)、手术方式(前路)、术前及术后未正规化疗、手术部位未严格制动、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后结核药物耐药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有较高的内固定失败风险,病灶范围(多椎体)、手术方式(前路)、术前及术后未正规化疗、手术部位未严格制动、术前合并后凸畸形、术后结核药物耐药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结核 胸腰椎结核 内固定 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附13例报告)
7
作者 包肖肖 潘强强 +3 位作者 苏锴 张振辉 梅伟 王庆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神经功能分级(ASIA)。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无切口感染、窦道形成、神经症状加重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情况。13例患者术前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48.9±21.4)mm/h、(40.2±33.9)mg/L、(8.1±1.2)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14.2±2.9)mm/h、(2.8±1.2)mg/L、(2.2±0.7)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与术前相比,P均<0.05。13例患者中,有神经损害症状的5例患者的ASIA分级由治疗前的D级恢复至E级,无神经损害症状的8例患者的ASIA分级未发生变化。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椎体感染指标得到控制、疼痛评分下降、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 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后并发症 椎体感染 病灶清除 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未愈的相关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明 桂燃燃 孔德胜 《当代医学》 2023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未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本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未愈与愈合患者年龄、性别、营养...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未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本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未愈与愈合患者年龄、性别、营养情况、术前抗结核时间、病灶清除情况及术中、术后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结果未愈与愈合患者年龄、性别、术中大血管损伤情况、术中神经损伤情况、术中输尿管损伤情况、术后血沉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愈患者营养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6个月、病灶未完全清除、术后未接受规范化疗、术后未及时发现处理积液、术后脊柱不稳定发生率均高于愈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6个月、病灶未完全清除、术后未接受规范化疗、术后未及时发现处理积液、术后脊柱不稳定是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未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引起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未愈的相关因素较多,主要与患者术前抗结核治疗措施不足、医护人员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营养补给、脊柱制动、规范化疗措施未落实相关,医护人员需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不愈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 术后不愈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不同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晓魏 颜志坚 +2 位作者 麦伟 张维成 方文焕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9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及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两...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及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前入路(n=22例)和后入路(n=21例),两组患者术后按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融合时间和术后1年Cobb角的平均值和红细胞沉降率及术后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前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后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融合时间、术后1年Cobb角和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入路组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1.82%,后入路组优良率为71.4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81,P>0.05).结论 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均具有可靠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前后入路 疗效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治疗多发胸椎结核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玉光 江伟 +2 位作者 叶蜀新 余游 樊元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期412-413,共2页
目的对多发胸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胸椎结核临床患者病例24例,给予单钉棒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这患者的治疗效... 目的对多发胸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胸椎结核临床患者病例24例,给予单钉棒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这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16-30个月,平均25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手术后Cobbs角0-15度,平均7度,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对多发下胸椎结核患者实施单钉棒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给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持续置管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志刚 曾祥彬 +2 位作者 成仕亮 刘建标 杨常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S1期44-45,共2页
目的评价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持续置管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独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对在院治疗确诊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6例,A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B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持续置管化疗(INH:25 m... 目的评价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持续置管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独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对在院治疗确诊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6例,A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B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持续置管化疗(INH:25 mg/ml,4 ml/d),并对A、B 2组的结核杆菌采用BACTEC MGIT 960 SIRE进行药敏试验。对于A、B 2组复发的患者设为C组,采用再次病灶清除植加局部持续置管化疗(局部持续置管化疗药物INH加倍)。结果B组术后植骨融合时间上均比A组短;术后复发率:A组4例,B组1例,A、B 2组复发的患者经C组治疗未有复发。A、B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局部持续置管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脊柱结核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局部持续置管化疗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耐药结核杆菌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丽菊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9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患者资料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患者资料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脊柱后凸畸形角度、术后ASIA评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SIA评级A级、B级、C级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级、E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不但能明显降低脊髓损伤程度,还可提高脊柱畸形矫正效果,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综合护理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王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09-112,共4页
研究分析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对其采取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影响作用。方法 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腰椎结核患者随机选择74例,均在其接受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期间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抽签决定组别,对照组护理措施... 研究分析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对其采取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影响作用。方法 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腰椎结核患者随机选择74例,均在其接受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期间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抽签决定组别,对照组护理措施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护理措施采用优质护理,效果分析。结果 评测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后可见除术后即可,剩余时间节点均以研究组评分略低(P<0.05),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研究组、对照组相比,前者较良好(P<0.05),经调查,研究组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组别间略高(P<0.05)。结论 腰椎结核使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在其就诊期间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可改善其术后个人状态,使其手术安全得到维护,护理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腰椎结核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文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0期3742-3744,共3页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64例腰椎结核患者,在全麻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并实施饮食护理、抗结核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观察比较术...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64例腰椎结核患者,在全麻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并实施饮食护理、抗结核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改善情况及脊柱后凸畸形角度.结果 术后未有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钉情况,卧床时间2~4周,平均3周.术后的ASIA分级:A级4例,B级9例,C级14例,D级29例,E级8例,脊柱后凸畸形角度(15.7±5.9)°,术前的ASIA分级:A级10例,B级15例,C级22例,D级17例,E级0例,脊柱后凸畸形角度(32.8±1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t分别为-3.75,11.70;P<0.05).结论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可缓解患者因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感,为患者脊柱提供坚固的固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脊柱后凸畸形得到较好的矫正,减少术后卧床休息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护理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腰椎结核
原文传递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廖恒 赵萍 +2 位作者 杨燕 陆涛 邓海涛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采用I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应用I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植骨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针对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采用I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应用I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植骨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针对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正规抗结核治疗、呼吸及大小便功能训练等,术后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消化道、切口引流管等护理,个体化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结核治愈,2例患者随访复查肝肾功见肝功能损伤经保肝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经调整药物后好转,1例患者出院后伤口出现窦道,经换药及调整抗结核药物后2月窦道愈合。无复发病例,无压疮、坠积性肺炎、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8.1%。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十分重要,应加强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心理护理以确保患者临床疗效性的提高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期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 脊柱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下载PDF
60例胸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8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临床疗效,术后随访植骨融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我院收治胸椎结核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比较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植骨融合及并发症...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临床疗效,术后随访植骨融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我院收治胸椎结核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比较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植骨融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随访1~5年,42例前路椎体间植骨病例骨性融合时间平均为(3.8±1.2)个月。43例有后凸畸形者,后凸平均矫正度数为(27.5±2.6)°。结论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质破坏 节段稳定性 病灶清除钉棒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卫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14期54-55,共2页
目的:对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58例胸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结核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 目的:对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58例胸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结核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用药时间、术后病灶治愈时间以及术后后凸成角矫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用药时间、术后病灶治愈时间以及术后后凸成角矫正情况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共12例,包括出血4例,肺部感染2例,血气胸5例,暂时性肋间神经痛1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平均10d后好转。结论: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用药时间、术后病灶治愈时间以及术后后凸成角矫正改善明显,术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病灶清除钉棒系统内固定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下载PDF
单纯脓肿引流与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张明顺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脓肿引流与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采用单纯脓肿引流法和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手术法治疗脊柱结核的病例各10例,统计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采用Pearsonχ2检验,检验两种方法的疗效有... 目的探讨单纯脓肿引流与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采用单纯脓肿引流法和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手术法治疗脊柱结核的病例各10例,统计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采用Pearsonχ2检验,检验两种方法的疗效有无差别。结果采用单纯脓肿引流法的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分别为7例和3例;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手术法的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分别为9例和1例。结论单纯脓肿清除引流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脓肿清除彻底,对结核毒性反应强、体质差不能耐受大手术或骨性病灶破坏轻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治疗脊柱结核能及早的纠正后凸畸形,预防复发,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椎间融合,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取得大多数患者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单纯脓肿引流 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改良式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矫学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5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一期后路微创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应用于胸腰椎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97例为研究资料,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的进行分组,分为后路组51例(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术... 目的探讨改良式一期后路微创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应用于胸腰椎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97例为研究资料,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的进行分组,分为后路组51例(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和前路组46例(应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后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脊髓损伤JOA评分、后凸畸形矫正度数和6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后路组后凸畸形矫正度数(8.95±2.41)°、VAS评分(3.26±0.84)分显著低于前路组,JOA评分(15.41±1.48)分显著高于前路组(P均<0.05),后路组总并发症率(5.88%)显著低于前路组(17.39%)(P<0.05)。结论改良式后路微创病灶清除术联合传统打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胸腰椎结核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神经功能能力,并发症较少,有理想的后凸畸形矫正角度,适用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后路病灶清除打压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对脊柱结核患者ESR、CRP影响
20
作者 薛书生 《大医生》 2019年第2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对淮安解放军第82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 目的探究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对淮安解放军第82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观察组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持续观察30 d。统计2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7 d ESR值、CRP水平以及Cobb角变化和疼痛情况。结果手术后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植骨融合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术后7 d 2组ESR值、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术后7 d 2组Cobb角平均值均降低,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 2组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脊柱结核患者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不仅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手术中出血量及疼痛,还能明显改善其病灶活动情况与后凸畸形矫正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入路 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 脊柱结核 血沉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