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螟幼虫感染玉米螟微孢子虫(Nosema furnacalis)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时启宏 吴斌 李健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5-48,共4页
利用玉米螟微孢子虫侵染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对患病幼虫的各组织器官进行解剖和显微镜观察,并对病变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复染后光镜观察并拍照。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的马氏管、丝腺、涎腺、神经、消化管为易感组织,感染后期可在玉米螟气管... 利用玉米螟微孢子虫侵染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对患病幼虫的各组织器官进行解剖和显微镜观察,并对病变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复染后光镜观察并拍照。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的马氏管、丝腺、涎腺、神经、消化管为易感组织,感染后期可在玉米螟气管管壁细胞、中肠外纵肌等组织中也能发现微孢子虫,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能被感染的组织(细胞)有体壁的真皮细胞、体壁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并查明了上述各组织中微孢子虫的侵染顺序和细胞的病理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玉米螟微孢子虫 病理感染
下载PDF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病理学研究
2
作者 任立群 范志民 +1 位作者 李广生 赵志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的机理。方法 :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尸检 ,并对其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 ,观察结果。结果 :发现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了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双重病毒感染...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的机理。方法 :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尸检 ,并对其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 ,观察结果。结果 :发现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了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双重病毒感染。结论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可并发双重病毒感染 ,除巨细胞病毒外 ,可并发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 巨细胞病毒感染/病理 柯萨奇病毒感染/病理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偶发分支杆菌暴发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余英豪 韩明其 +2 位作者 王德春 黄金生 曾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431-2433,共3页
目的:对一起因肌肉注射引起的59例偶发分支杆菌(MF)暴发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细菌学检验、组织病理学观察,PCR-膜芯片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等方法进行诊断,结合化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 目的:对一起因肌肉注射引起的59例偶发分支杆菌(MF)暴发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细菌学检验、组织病理学观察,PCR-膜芯片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等方法进行诊断,结合化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9/45例(81.3%)标本中分离出快速生长MF。5/5例石蜡组织PCR-膜芯片反向斑点杂交阳性。54份活检标本组织学改变多样化,但有其独特表现。按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3~4种进行治疗,疗程648个月,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本组为迄今最大宗的皮肤软组织MF暴发感染的病例报告,根据临床病理特点、细菌学鉴定及反向斑点杂交可以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治疗上则强调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病因学 软组织感染/微生物学 软组织感染/病理 注射 肌肉内/副作用
下载PDF
家蚕幼虫对四川浓核病毒感染病理学的研究
4
作者 杨新宝 胡永瑶 《四川蚕业》 1992年第4期1-3,62,共4页
本试验以浓核病毒(四川株DNV)为材料,研完了它对家蚕幼虫不同龄期的感染性和引起病征、病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龄期蚕对四川株浓核病毒的感染性不同,小蚕期感染抵抗性最弱,随着蚕龄期增加,感染抵抗性增强;家蚕幼虫感染四川株浓核病毒后... 本试验以浓核病毒(四川株DNV)为材料,研完了它对家蚕幼虫不同龄期的感染性和引起病征、病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龄期蚕对四川株浓核病毒的感染性不同,小蚕期感染抵抗性最弱,随着蚕龄期增加,感染抵抗性增强;家蚕幼虫感染四川株浓核病毒后,表现出的典型症状是空头、空身,中肠组织病变为园筒型细胞核膨大,孚尔根反应为添毒后48小时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幼虫 四川浓核病毒 感染病理 研究
下载PDF
外耳道乳头状瘤与HPV感染的病理学及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程默羽 汪旭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乳头状瘤(PEAC)的病因机制,分析外耳道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集的130例PEAC手术切除标本,采用HE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低危型病毒(HPV6/1... 【目的】探讨外耳道乳头状瘤(PEAC)的病因机制,分析外耳道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集的130例PEAC手术切除标本,采用HE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低危型病毒(HPV6/11)DNA感染和高危型病毒(HPV16/18)DNA感染情况。【结果】PEAC伴挖空细胞低危型HPV6/11DNA感染率(79.52%)显著高于PEAC不伴挖空细胞(P〈0.05),而PEAC伴挖空细胞HPV16/18 DNA感染率(17.54%)高于PEAC不伴挖空细胞(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HPV6/11DNA感染率(80.21%)显著高于女性(47.06%)(P〈0.05),而男性和女性在HPV16/18 DNA感染率(21.87% vs 14.71%)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表皮轻度角化或重度角化,表层有角化不全细胞散在,中心结缔组织有淋巴细胞浸润,表皮浅层或中层细胞可见大量挖空细胞,真皮乳头部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PV6/11阳性呈现细胞核阳性,而HPV16/18阳性主要呈现细胞质阳性。【结论】PEAC的致病机制可能由HPV病毒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病理 耳肿瘤/遗传学 乳头状瘤/病理 乳头状瘤/遗传学 乳头状瘤病毒科 肿瘤病毒感染/病理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人工感染猪病理学观察
6
作者 陈海斌 夏冬 《兽医导刊》 2018年第16期90-90,共1页
2016年11月~2018年3月,选取170头患病仔猪实施细菌分离培养试验,同时对断奶仔猪通过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株进行人工感染,以此研究该病原的病理学特点。经实验结果显示,在170份病例中,有88份病理分离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其阳性率... 2016年11月~2018年3月,选取170头患病仔猪实施细菌分离培养试验,同时对断奶仔猪通过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株进行人工感染,以此研究该病原的病理学特点。经实验结果显示,在170份病例中,有88份病理分离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其阳性率为51.7%;副猪嗜血杆菌在秋冬季节发病率明显高于春秋季节,并且日龄为31~50的猪发病率最高;在仔猪全身组织器官中,均能分理处副猪嗜血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流行病学研究 人工感染病理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增殖性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被引量:3
7
作者 蔡亦红 高荣保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在体外增殖性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方法在长成单层的Balb/c新生乳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培养物上,接种TCID50为5×103/3ml的HCMVAD169株感染的HF细胞上清液。通过相差显微镜、PCR、RT-PC...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在体外增殖性感染新生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方法在长成单层的Balb/c新生乳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培养物上,接种TCID50为5×103/3ml的HCMVAD169株感染的HF细胞上清液。通过相差显微镜、PCR、RT-PCR、间接免疫荧光、TCID50、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和鉴定HCMV在神经细胞内的感染状况。结果接种病毒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在感染后第1天即可观察到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病变逐渐加重;HCMVIE和UL83DNA及mRNA检测均可见阳性条带;HCMVpp65蛋白免疫荧光检测亦为阳性,蛋白质表达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明显提高;TCID50检测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病毒滴度逐渐上升;在神经元胞浆内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病毒颗粒。结论HCMVAD169株可能具有增殖性感染乳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病理 大脑皮质/细胞学 大鼠
下载PDF
胃复春联合维生素C对HP感染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8
作者 李息友 邱晓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34-0137,共4页
探究胃复春联合维生素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为研究地点、2021.07~2022.06为研究时限、HP感染胃粘膜病理改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探究胃复春联合维生素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为研究地点、2021.07~2022.06为研究时限、HP感染胃粘膜病理改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自研究对象中纳入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HP根除治疗为A组、在PH根除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胃复春、维生素治疗为B组,各60例,为期6个月,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①临床总有效率:B组(96.67%)较A组(81.67%)高,HP根除率高于A组(均P<0.05);②PTEN、P-Akt及COX-2改善程度:B组较A组高(P<0.05);③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改善时间:B组较A组缩短(均P<0.05);④用药安全方面:A、B组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胃复春联合维生素C方案的疗效更理想,且安全可靠,经调节PTEN、P-Akt及COX-2等表达水平,促进病情恢复,缓解症状体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感染胃粘膜病理改变 胃复春 维生素C 效果观察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在支原体感染孕妇中的意义
9
作者 刘敏 贾忠兰 许丽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5989-5990,共2页
目的:探讨在支原体感染的妊娠妇女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1例解脲脲原体(UU)阳性胎停育组与50例UU阳性正常发育组孕妇血清PAPP-A浓度。结果:孕妇血清PAPP-A浓度在UU阳性正常发育组均明显高于U... 目的:探讨在支原体感染的妊娠妇女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1例解脲脲原体(UU)阳性胎停育组与50例UU阳性正常发育组孕妇血清PAPP-A浓度。结果:孕妇血清PAPP-A浓度在UU阳性正常发育组均明显高于UU阳性胎停育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孕妇血清PAPP-A浓度与支原体感染后胎儿发育情况有关,可反映胎儿宫内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血液/病理生理学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血液 妊娠 胎儿发育 人类
下载PDF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郑鹏生 崔满华 李守柔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199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然而,关于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诊断等问题均尚在研究中。本文将就其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关系等问题作以综述。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病因学 子宫颈肿瘤/病理 乳头状瘤病毒 癌前状态/病理 肿瘤病毒感染/病理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白介素-8和嗜中性粒细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向垣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60-1461,146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白介素-8(IL-8)和嗜中性粒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威斯康辛上呼吸道症状调查(WURSS)-21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检测并比较三...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白介素-8(IL-8)和嗜中性粒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威斯康辛上呼吸道症状调查(WURSS)-21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检测并比较三组鼻腔灌洗液中IL-8和嗜中性粒细胞含量,并分析其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784例患者中轻度137例、中度339例和重度308例。轻度、中度及重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IL-8水平、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依次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IL-8和嗜中性粒细胞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01;r=0.28,P=0.002)。IL-8和嗜中性粒细胞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流鼻涕(r=0.13,P=0.001;r=0.18,P=0.003),鼻塞(r=0.15,P=0.003;r=0.14,P=0.028)、喷嚏(r=0.02,P=0.001;r=0.01,P=0.031)、声音嘶哑(r=0.02,P=0.017;r=0.03,P=0.034)。【结论】IL-8和嗜中性粒细胞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间鼻部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病理生理学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12
作者 尹毅 贾元红 姚向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的表达水平,探讨IL-35在HCV持续感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1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IL-35水平,...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的表达水平,探讨IL-35在HCV持续感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1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IL-35水平,并对不同临床诊断的HCV患者间的IL-35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IL-35与ALT、AST、TBIL、ALB和HCVRNA的相关性。结果:HCV感染者血清IL-35水平明显增高,高于健康对照者,其中HCV相关的肝癌IL-35水平最高3926.1(297.2-4129.1)pg/ml,明显高于肝硬化2497.1(117.2-3491.3)pg/ml和慢性肝炎组1987.6(89.69-2987.3)pg/ml。结论:HCV感染者血清中IL-35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35在HCV持续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HCV感染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介素-35/分析 病毒感染/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中药复方的筛选(二报) 被引量:6
13
作者 史万玉 李呈敏 +3 位作者 包永占 高玉红 季晓明 张磊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2期8-9,共2页
采用人工感染病理模型对由常山、柴胡、青蒿、地榆、黄芪、绞股蓝等 6味中草药组成的抗鸡球虫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1%和 5 %提前 3d给药预防组的抗球虫效果最好 ,ACI分别达到了 14 4 90和14 2 70。而该组方用于治疗的效果却较差 ... 采用人工感染病理模型对由常山、柴胡、青蒿、地榆、黄芪、绞股蓝等 6味中草药组成的抗鸡球虫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1%和 5 %提前 3d给药预防组的抗球虫效果最好 ,ACI分别达到了 14 4 90和14 2 70。而该组方用于治疗的效果却较差 ,即使是 5 %添加 ,ACI也只有 85 5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驱中药 中药复方 人工感染病理模型 抗球虫指数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海琴 汤燕 +4 位作者 张欣 魏玄辉 王虎清 张文婷 张桂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脑梗死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Hp抗体浓度,全血血小板...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脑梗死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Hp抗体浓度,全血血小板表面活化依赖的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和各凝血指标的水平,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CD62p表达水平和凝血功能。结果:①脑梗死组Hp-IgG和Hp-Ca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血小板表面CD62p阳性率高于脑梗死组Hp阴性患者及对照组(P<0.05)。③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PT、PTR及INR与Hp阴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APTT、TT及FIB差异显著(P<0.05),其中Hp阳性患者APTT、TT较Hp阴性患者缩短,而FIB含量高于Hp阴性患者。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其凝血功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病理生理学 脑梗死/病因学 脑梗死/微生物学 血小板活化 P选择素/血液 血液凝固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肝脏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光清 蔡凯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6期6333-6334,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162例腹泻患儿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肝功能,并按照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肝功异常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L...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162例腹泻患儿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肝功能,并按照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肝功异常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LT升高与临床脱水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常合并肝脏损害,≤1岁患儿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病理 肠炎/病理 肝/病理
下载PDF
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永红 李宝祥 +2 位作者 齐曦明 张丹 李昨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4837-4837,共1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慢性胃炎患者,取胃窦黏膜进行HE染色及Hp检查,计算黏膜及黏膜下的完整和脱颗粒MC数。结果:Hp阳性组黏膜内MC脱颗粒者多于Hp阴性组(P<0.01);MC计数在活动性...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慢性胃炎患者,取胃窦黏膜进行HE染色及Hp检查,计算黏膜及黏膜下的完整和脱颗粒MC数。结果:Hp阳性组黏膜内MC脱颗粒者多于Hp阴性组(P<0.01);MC计数在活动性炎症组高于非活动性炎症组(P<0.01)。结论:MC可能在Hp相关性胃炎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生理学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病理生理学 胃炎/微生物学 人类
下载PDF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n Chickens Artificially Infected with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17
作者 史秋梅 董淑珍 +1 位作者 沈萍 沈文静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454-1456,共3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chickens artificially infected with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 [Method] Through ar- tificial injection of allantoic liquid contain...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chickens artificially infected with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 [Method] Through ar- tificial injection of allantoic liquid containing ILTV into chickens to induce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the clinical symptoms in infected chickens were observed; tissues of trachea, lungs, heart, liver, kidney and spleen were collected from dead chickens, and prepared into paraffin sections, followed by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under a microscope. [Results] This disease occured in the inoculated chickens 3d later, with a morbidity rate of 95%. The main symptoms were dyspnea, asthma and coughing up of bloody exudate; yellowish-white pseudomembrane was observed on dissected larynx trachea; swelling, haemorrhage, and further erosion were observed on the in- fected tracheal mucosa, resulting in death of chickens, with the mortality rate of 25%;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parenchymal organs exhibited exuda- tive inflammation; swelling, degeneration, necrosis and shedding of epithelial cells were observed; disturbance of blood circulation occured.[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 vides reference ba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fectio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HISTOPATHOLOGY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COX-2的表达
18
作者 冯晓亮 刘伟 黄升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鼠及A549细胞(人肺腺癌上皮细胞)COX-2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COX-2在RSV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1×106PFU/mlRSV感染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在感染后8、16和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鼠及A549细胞(人肺腺癌上皮细胞)COX-2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COX-2在RSV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1×106PFU/mlRSV感染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在感染后8、16和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以1×106PFU/mlRSV滴鼻感染Balb/c鼠,在感染后24、48和96h,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COX-2蛋白表达,并对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以未感染病毒的Balb/c鼠及A549细胞作正常对照。采用生物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进行COX-2定量检测。用TRIzol提取肺组织和A549细胞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细胞对照组中,A549细胞COX-2 mRNA和蛋白有微弱表达,经由RSV感染后,A549细胞COX-2 mRNA和蛋白有高水平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增加。正常鼠肺组织中COX-2 mRNA和蛋白仅有微弱表达,RSV感染后,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E染色显示肺组织炎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加重,且COX-2的表达水平与肺组织炎症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RSV感染可诱导肺组织及A549细胞高水平表达COX-2 mRNA和蛋白,并可能参与RSV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氧化还原酶类/遗传学
下载PDF
残胃患者泌酸功能的检测分析
19
作者 严艳 应力 +1 位作者 张丽梅 姜春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研究胃远端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泌酸功能及其与黏膜病理改变、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 h pH监测仪测定51例残胃患者空腹胃内pH值,根据24 h胃内平均pH值分为低泌酸组(pH≥3)和正常泌酸组(pH<3)。胃镜观... 目的:研究胃远端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泌酸功能及其与黏膜病理改变、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 h pH监测仪测定51例残胃患者空腹胃内pH值,根据24 h胃内平均pH值分为低泌酸组(pH≥3)和正常泌酸组(pH<3)。胃镜观察残胃黏膜以及Hp检测。结果:低泌酸组患者35例,其中29例黏膜呈重度萎缩;正常泌酸组16例,其中4例呈重度黏膜炎症(P=0.006)。胆汁反流率在低泌酸组和正常泌酸组分别为37.4%和18.7%(P=0.014)。两组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62.7%的患者胃酸分泌减少,但却接受抑酸药物治疗。结论:24 h动态胃pH监测可有效评价残胃患者胃黏膜泌酸功能。胆汁反流和残胃炎程度与黏膜泌酸功能有明显相关性。约1/3残胃患者保持正常胃酸分泌功能,临床上有大量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抑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螺杆菌 幽门 胃粘膜/病理 螺杆菌感染/病理 胆汁返流/病理 人类
下载PDF
Chronic hepatitis B serum promotes apoptotic damage in human renal tubular cells 被引量:26
20
作者 Cun-Liang Deng Xin-Wen song +3 位作者 Hai-Jun Liang Chen Feng Yun-Jian Sheng Ming-Yong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752-1756,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on apoptosis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and to study the role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transforming gro...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on apoptosis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and to study the role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HBV-GN). METHODS: The levels of serum TGF-β1 were measured by specific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HBV DNA was tes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n 44 patients with CHB ,and 20 healthy persons as the control. The normal 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cell (HK-2) was cultured together with the sera of healthy persons, CHB patients with HBV-DNA negative(20 cases) and HBV-DNA positive (24 cases) for up to 72 h. Apoptosis and Fas expression of the HK-2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er. RESULTS: The apoptosis rate and Fas expression of HK-2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BV DNA positive serum group 19.01±5.85% and 17.58±8.35%, HBV DNA negative serum group 8.12±2.80% and 6.96 ± 2.76%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4.25±0.65% and 2.33 ± 1.09%, respectively (P 〈 0.01). The apoptosis rate and Fas expression of HK-2 in HBV DNA positive seru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BV DNA negative serum (P 〈 0.01). Apoptosis rate of HK-2 cells in HBV DNA positive serum grou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HBV-DNA (r = 0.657). The level of serum TGF-β1 in CHB group was 163.05 ± 91.35 μg/L, signifi- cantly higher as compared with 81.40 ± 40.75 μg/L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CONCLUSIO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promotes apoptotic damage in human renal tubular cells by triggering a pathway of Fas up-regulation. HBV and TGF-β1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mechanism of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HBV TGF-Β1 APOPTO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