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部感觉异常258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化国 黄礼锋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年第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咽部感觉异常 病因分析 咽异感症 2004年 1998年 常见症状 咽部异物 异常感觉 病因治疗 病例资料 病症病因 正确治疗 综合征 原发病 临床
下载PDF
我国先秦时期中医外科的主要成就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子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71-72,共2页
先秦时期我国中医外科的主要成就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①对外科疾病的认识。其内涵包括对外科病症的命名、症状的描述以及对有关外科病症病因的探索。②当时医家对外科病症的实际诊疗成果及其预防对策。表明中医外科在先秦时期已有相当... 先秦时期我国中医外科的主要成就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①对外科疾病的认识。其内涵包括对外科病症的命名、症状的描述以及对有关外科病症病因的探索。②当时医家对外科病症的实际诊疗成果及其预防对策。表明中医外科在先秦时期已有相当发展,从而对整个先秦医学作出更为全面而恰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 先秦时期 医学史 外治法 病症病因
下载PDF
慢性肾衰病理生理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24期15-15,共1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肾脏疾病的晚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出现代谢紊乱及一系列临床表现。有关慢性肾衰病理生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涉及面很广。
关键词 慢性肾衰 病理生理 病症病因
下载PDF
论病理学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郑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38,共5页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教育学教科书和教育科学研究总试图描绘出理想的教育及其各部分的轮廓,从理想的状态出发论述一个“健康”的教育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对教育教学中的病症少有提及。本文旨在结合病理学方法对教育病症的分类、教育系统的...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教育学教科书和教育科学研究总试图描绘出理想的教育及其各部分的轮廓,从理想的状态出发论述一个“健康”的教育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对教育教学中的病症少有提及。本文旨在结合病理学方法对教育病症的分类、教育系统的患病性、教育病症治疗中的作用与副作用、教育病症的病因学和发病学进行粗略分析,提出问题,探讨教育科学研究借鉴病理学方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育病症 教育病症的发病学/病因 教育系统的患病性
下载PDF
颈椎病手法复位后致疑病性神经症2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伊怀成 秦嘉 +1 位作者 赵德锋 王艳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4期8531-8531,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病/治疗/并发症 手法 骨科 病症/病因 病例报告 人类
下载PDF
汉唐时期牛疫的流行与防治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毅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0-87,共8页
汉唐时期约发生了21次传染性较强的牛疫,其中东汉时期6次,两晋时期2次,南北朝时期4次,唐代8次,五代1次,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地区。牛疫种类主要有急性牛疫、牛疥癣病、牛黄热病和牛漏蹄病等。牛疫的发生和流行对汉唐社... 汉唐时期约发生了21次传染性较强的牛疫,其中东汉时期6次,两晋时期2次,南北朝时期4次,唐代8次,五代1次,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地区。牛疫种类主要有急性牛疫、牛疥癣病、牛黄热病和牛漏蹄病等。牛疫的发生和流行对汉唐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不仅引起耕牛的大量死亡,而且造成畜力短缺,威胁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而引起历代政府、医学家、农学家、星占学家、道家等不同社会阶层的关注和重视。防治牛疫的措施主要有医学措施和经济措施两方面,尤其是医学本草、方书、农书等类著作中记载的方剂,对于有效控制牛疫的流行发挥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牛疫的流行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的耕牛大量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救济职能的完善、农业耕作方式的更新和新式农具的出现,成为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牛疫 病因病症 医学措施 经济措施
原文传递
健脾补肾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冬梅 《黑龙江中医药》 2010年第2期27-28,共2页
针对妇科疾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了健脾补肾理论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明确了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认为脾肾双亏是诸多妇科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关键词 健脾补肾 妇科疾病 病因病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