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谱系、形象与病的隐喻——当代诗歌对兰波的接受与过滤
1
作者 傅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当代诗歌对兰波的接受可从三方面考察:经由译介与阅读兰波从革命的谱系进入知识的谱系;在诗歌创作中兰波形象从仰视的圣化到平视的还原;在对兰波童年经验与青春迷狂的"病的隐喻"接受中,当代诗人与之精神契合,更多接受其先锋... 当代诗歌对兰波的接受可从三方面考察:经由译介与阅读兰波从革命的谱系进入知识的谱系;在诗歌创作中兰波形象从仰视的圣化到平视的还原;在对兰波童年经验与青春迷狂的"病的隐喻"接受中,当代诗人与之精神契合,更多接受其先锋与现代因子。在这一接受与过滤中,兰波不仅呈现出不同面目,同时作为象征主义元素丰富了当代诗歌的现代性维度,成为了中国新诗富有活力的理论资源与诗学新传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波 当代诗歌 接受 过滤 谱系 病的隐喻
下载PDF
都市欲念衰退、病的隐喻与自我修行的失效——王宏图《无所动心》读后 被引量:1
2
作者 战玉冰 《上海文化》 CSSCI 2023年第2期44-49,共6页
王宏图小说《无所动心》一方面通过对主人公徐生白“人过中年”的生理年龄与社会地位的设定,既延续又有别于作者过去作品中主人公的“忧郁”特质,而呈现出某种都市欲念衰退的主体转变迹象。另一方面作为隐喻的癌症在小说中既解释了主人... 王宏图小说《无所动心》一方面通过对主人公徐生白“人过中年”的生理年龄与社会地位的设定,既延续又有别于作者过去作品中主人公的“忧郁”特质,而呈现出某种都市欲念衰退的主体转变迹象。另一方面作为隐喻的癌症在小说中既解释了主人公欲念衰退乃至精神滑坡的原因,同时又构成了一种新的都市感觉方式及表现形态。而对于以《庄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则凸显出作者创作上的某种新变方向,以及这种精神力量在当代社会自身的限度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宏图 《无所动心》 都市书写 病的隐喻
原文传递
病室的隐喻与现实的批判——巴金《第四病室》与契诃夫《第六病室》比较探究
3
作者 赵文菲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5-58,共4页
在关于"病室"的描写上,小说《第四病室》和《第六病室》是颇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中,巴金和契诃夫都通过"病室"一词却隐喻出风格各异的主题倾向,以及据此引申出社会政治文化的批判,令人深思。两部作品主要运用现... 在关于"病室"的描写上,小说《第四病室》和《第六病室》是颇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中,巴金和契诃夫都通过"病室"一词却隐喻出风格各异的主题倾向,以及据此引申出社会政治文化的批判,令人深思。两部作品主要运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种不同文学背景下的不同表现手法,通过三个具体环节即病室之境、病室之病和病室之药将虽然背景不同但一样黑暗的政治文化环境、小人物肉体和精神所经受的病态折磨以及作者所赋予社会的人道主义药方一一表现出来。由此,由病室引出的对病态社会的批判和对小人物的同情与救赎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的隐喻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主题批判 态社会
下载PDF
“心理疾病”的借喻与“他者”的拯救之旅——严歌苓小说《人寰》解读
4
作者 王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严歌苓的小说《人寰》改名《心理医生在吗?》重新出版,这一重新命名传达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它表明该小说不仅是一个关于"病的隐喻"的文本,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关于文化身份建构的实验文本。小说呈现了严歌苓作为海外华人作家向&q... 严歌苓的小说《人寰》改名《心理医生在吗?》重新出版,这一重新命名传达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它表明该小说不仅是一个关于"病的隐喻"的文本,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关于文化身份建构的实验文本。小说呈现了严歌苓作为海外华人作家向"他者"寻求文化"疗救"的努力和思考,并试图从"言语—权力"关系中透视历史深处,这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小说 严歌苓 《人寰》 《心理医生在吗?》 病的隐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