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经》厥证名与现代病证名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国琪 陈晓 李海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3,6,共4页
关键词 《内经》 现代中医 阳厥 风厥 病证名
下载PDF
《灵枢·痈疽》病证名与现代病证名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国琪 王丽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灵枢 痈疽 病证名
下载PDF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医病证名英译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姚欣 盛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74,共3页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中"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的翻译观,对《伤寒论》两种英译本中病证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借用西医术语,实现功能对等;调整或增补语义,力求接近对等;采用音译,达到特殊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能为准...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中"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的翻译观,对《伤寒论》两种英译本中病证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借用西医术语,实现功能对等;调整或增补语义,力求接近对等;采用音译,达到特殊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能为准确翻译中医病证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 中医 病证名 英译
下载PDF
从译文可接受性角度探讨《伤寒论》病证名的英译 被引量:3
4
作者 白雅雯 麻春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1-1393,共3页
《伤寒论》中病证名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伤寒论》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具有多义性、抽象性、模糊性、文学性、专业性等文本特点。译者在翻译《伤寒论》的病证名时需要考虑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对译文可接受性的影响,灵活运用直译法、直... 《伤寒论》中病证名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伤寒论》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具有多义性、抽象性、模糊性、文学性、专业性等文本特点。译者在翻译《伤寒论》的病证名时需要考虑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对译文可接受性的影响,灵活运用直译法、直译法结合注释法、意译法、音译法结合注释法等多元化的翻译方法,以准确完整地翻译词义进而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可接受性 病证名 英译
下载PDF
基于“厥(证)”相关术语分析中医病证名英译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满雪 刘更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利用文献学方法,明确"厥(证)"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通过分类对比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007年)等五种中医英译工具书中相关术语的英译,结合"厥(证)"的不同含义,归纳分析出针... 利用文献学方法,明确"厥(证)"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通过分类对比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007年)等五种中医英译工具书中相关术语的英译,结合"厥(证)"的不同含义,归纳分析出针对"厥(证)"相关术语英译的三条思路,继而探讨中医病名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 中医病证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金匮要略》病证名英译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茅瑛琦 裘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3-386,共4页
在中医药走向世界浪潮下,中医典籍英译问题显得尤其突出。《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受到的英译研究却并不多。本文从蕴含"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探讨《金匮要略》两译本病证名英译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 在中医药走向世界浪潮下,中医典籍英译问题显得尤其突出。《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受到的英译研究却并不多。本文从蕴含"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探讨《金匮要略》两译本病证名英译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金匮要略》病证名英译应针对不同类型病证名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策略,建议附上音译与注释。并对中医典籍的英译展开展望,认为作为中心的译者需加深对典籍的理解与双语水平,深入了解读者群体的需求,为中医国际化发展略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生态翻译学 病证名 中医英译
下载PDF
语言国情学视阈下《金匮要略》病证名英译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曲琳琳 张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1464,共4页
中医病证名词简意奥,饱含医学和文学色彩,给中医典籍英译带来诸多障碍。故此,文章以《金匮要略》病证名为例,立足语言国情学视角,通过归类其命名特征,剖析病证术语国情文化特质,提出病证名翻译应遵循"追本溯源,正解病名"和&qu... 中医病证名词简意奥,饱含医学和文学色彩,给中医典籍英译带来诸多障碍。故此,文章以《金匮要略》病证名为例,立足语言国情学视角,通过归类其命名特征,剖析病证术语国情文化特质,提出病证名翻译应遵循"追本溯源,正解病名"和"尊重国情,力保特色"两大要点,并结合实例对比分述了借译、直译、音译、意译、增译5种译法在"文化共核"和"文化空缺"两类病证名英译中的应用,以期促进病证术语医学内涵和文化内涵的等效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国情学 金匮要略 病证名 英译
原文传递
论《正续一切经音义》病证名兼考“癫痫”“痰饮”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育林 李曌华 于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3,共5页
《正续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音义》)是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一百卷(以下简称《慧琳音义》)和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十卷(以下简称《希麟音义》)的合刊本,书中保存了丰富的医学资料。本文就其中的病证名进行了搜集整理并... 《正续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音义》)是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一百卷(以下简称《慧琳音义》)和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十卷(以下简称《希麟音义》)的合刊本,书中保存了丰富的医学资料。本文就其中的病证名进行了搜集整理并以"癫痫"和"痰饮"为例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续一切经音义 病证名 癫痫 痰饮
原文传递
森立之《本草经考注》《枳园丛考》病证名考据
9
作者 史双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4-737,共4页
《本草经考注》和《枳园丛考》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汉方医学考据学家森立之的重要著作。对两部书籍中病证名考释进行梳理,可以窥见森立之在病证名考据学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学者正确理解中医病证名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森立之 本草经考注 枳园丛考 病证名 考据
原文传递
癖疾病证名考辨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同泽 王育林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5-59,共5页
癖疾有很多名目,但其命名多遵从一般病证名的命名规律,或根据病因病机,如酒癖、水癖;或根据临床症状,如癖黄、坚癖。同时,对于相似病,其命名上的辨别也细致入微,如痰癖与饮癖,寒癖与冷癖。因此,了解癖疾命名特点,有助于理清思路,明辨词... 癖疾有很多名目,但其命名多遵从一般病证名的命名规律,或根据病因病机,如酒癖、水癖;或根据临床症状,如癖黄、坚癖。同时,对于相似病,其命名上的辨别也细致入微,如痰癖与饮癖,寒癖与冷癖。因此,了解癖疾命名特点,有助于理清思路,明辨词义,更好地继承前人学说,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癖疾 病证名 规律
下载PDF
“信达切”原则下中医典籍病名英译分析
11
作者 贺娜娜 李苹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24-26,共3页
基于“信达切”原则,通过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病名的翻译进行案例评析,论述了中医典籍翻译遵循“信达切”原则的重要性,得出“信达切”原则对中医典籍翻译的启示:中医典籍具有医学科学性,翻译要坚持忠实性,既要保全原文含义,又要... 基于“信达切”原则,通过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病名的翻译进行案例评析,论述了中医典籍翻译遵循“信达切”原则的重要性,得出“信达切”原则对中医典籍翻译的启示:中医典籍具有医学科学性,翻译要坚持忠实性,既要保全原文含义,又要使译文通顺易懂;中医典籍信息性、逻辑性强,语言文体达到“雅”的程度较难,基于此,“信达切”原则在科技语言翻译中更加适用。中医典籍的病名术语是中医名词术语的重要来源,规范中医典籍名词术语的翻译,对实现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化和标准化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达切 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病证名 翻译
下载PDF
中医病证名的英译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宇飞 张子菱 +1 位作者 李晓莉 吴青 《中医教育》 2020年第3期51-54,66,共5页
中医病证名词术语是中医术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语义丰富,文化烙印深厚,且与西医学病名术语不能完全对应,其英译路径虽有学者关注但鲜有深入研究。以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为代表性病证名,尤其是以"断泄"一词为例,通过查找... 中医病证名词术语是中医术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语义丰富,文化烙印深厚,且与西医学病名术语不能完全对应,其英译路径虽有学者关注但鲜有深入研究。以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为代表性病证名,尤其是以"断泄"一词为例,通过查找文献,追溯其源头,分析其在原文中的概念内涵,并将现有译本中英译选词进行对比分析,从翻译"信"原则出发,以"最佳近似度"为翻译标准,探索中医病证名的英译路径,并尝试提出中医翻译"3W"课堂教学模式,对中医术语英译路径应用于中医翻译的实践与教学进行了初步思考。供学界探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中医病证名 英译路径
原文传递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山海经》中医病症名词英译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雯琼 张晓雯 +1 位作者 张晓枚 陈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9期65-6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山海经》中医病症名词英译的整理和分析,来探求如何将中医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促进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方法本论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从《山海经》中整理出来的比较难处理的病症名词翻译作为切入点... 目的通过对《山海经》中医病症名词英译的整理和分析,来探求如何将中医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促进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方法本论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从《山海经》中整理出来的比较难处理的病症名词翻译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医文化的英译,分析比较《山海经》2个最新的英文全译本—安妮·比勒尔1999年的译本和王宏2010年的译本,总结《山海经》中的中医药病症名词的英译现状,并根据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直译,意译和音译的英译策略。结果王宏和比勒尔的译本各有异同,也皆有不足。结论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应突破形式的限制,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等翻译策略,使读者更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功能对等 中医病证名 英译
下载PDF
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维增 李俊彪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8-530,共3页
本文从病证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实验研究六方面对慢性尿酸性肾病(chronic uric acid nephropathy,CUAN)近年来的中医药研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肾 中医药研究 概述 病证名 论治
下载PDF
血证证治源流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晓勇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源流考 病证名 血液 气虚 失血 古今 狭义 广义
下载PDF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纪要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锋 麻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术会 会议纪要 中医 血液 病证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关格的辨证论治
17
作者 赵继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格”一词为病证名,始见于《内经》,即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的病证。张仲景在《平脉法》篇中说:“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属于危重证候。
关键词 论治 关格 小便不通 《内经》 病证名 张仲景
下载PDF
睡着出汗,醒来不出汗,或是疾病信号
18
作者 柏秀红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第11期28-28,共1页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夜里睡着时出汗,当醒来以后就不出汗了。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盗汗”症状。盗汗是一种病征,分轻中重三型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指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夜里睡着时出汗,当醒来以后就不出汗了。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盗汗”症状。盗汗是一种病征,分轻中重三型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指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名 盗汗 汗出异常 出汗 轻中重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肝衰竭
19
作者 孙克伟 《肝博士》 2023年第2期45-46,共2页
我们经过40多年的研究,建立了“阳黄-阴阳黄-阴黄”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现结合我们的研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1.发现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化趋势,提出“阴阳黄”病证名,建立“阳黄-... 我们经过40多年的研究,建立了“阳黄-阴阳黄-阴黄”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现结合我们的研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1.发现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化趋势,提出“阴阳黄”病证名,建立“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ACLF中医治疗ACLF参照黄疸辨证论治。黄疸辨证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与瘀热为主,属热属实;阴黄以寒湿与虚寒为主,属寒属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黄 阴黄 慢加急性肝衰竭 虚寒 瘀热 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 病证名
下载PDF
盗汗的中医治疗
20
作者 曹元成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4年第4期50-51,共2页
大家都听过盗汗,而且常常是在西医的结核等疾病中听闻。不过事实上,它却是中医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的特点,可谓十分贴切。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盗汗 汗出异常 病证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