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证-治结合的核心方证研究思路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悦 金子轩 +3 位作者 罗富锟 刘巍 王朋倩 熊兴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5-2629,共5页
病证关系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根据侧重不同,病证结合又可以分为以证为纲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以病为纲的同证异治、异证同治2种模式。现代医学辨病结合中医学辨证及核心病机的研究思路是当前主流模式。然而,研究发现,... 病证关系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根据侧重不同,病证结合又可以分为以证为纲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以病为纲的同证异治、异证同治2种模式。现代医学辨病结合中医学辨证及核心病机的研究思路是当前主流模式。然而,研究发现,在当前病证结合及核心病机的研究中,存在病证异质及证治分离趋势。鉴于此,提出核心方证的研究思路与模式。根据方证对应理论,核心方证是对既往核心病机研究的深化,是在现代医学明确诊断疾病的前提下,抓住主要矛盾,凝练、总结得出疾病的最常见方证诊断。核心方证研究包括方证诊断标准研究,疾病的方证分布规律研究,方证基础上的药证演变规律研究,方证合方规律研究以及方证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证诊断标准研究,即通过对古代文献、临床经验、医案等筛选,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通过破译经典医籍中的方证记载、临床运用经验及相关药证,进而凝练提出的包含疾病、症状、体征、病理生理等关键信息在内的方证诊断信息。疾病的方证分布规律研究,是指在方证诊断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及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总结凝炼而成的疾病所包含具体方证类型。方证基础上的药证演变规律,即在明确的方证诊断基础上,通过文献与临床研究,探索其所合并出现药证的规律。方证的合方规律研究,是指某疾病的核心方证常固定性地与其他方证合方出现。方证动态演变规律是指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出现的方证之间不断转变过程。核心方证的提出有利于实现病-证-治三者统一,有利于深化病证结合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方 对应 《伤寒论》 经方 病-证-治结合
原文传递
基于现代中医医案文献分析的胃食管反流病辨治特点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付灵玉 吴荣焕 +3 位作者 张海燕 吴皓萌 郑欢 黄绍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686-2693,共8页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医案文献中胃食管反流病的辨治特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现代中医医案文献中356例胃食管反流病医案患者的一般信息、症状、舌象、脉象、诊断...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医案文献中胃食管反流病的辨治特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现代中医医案文献中356例胃食管反流病医案患者的一般信息、症状、舌象、脉象、诊断、证候等进行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35~64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以反酸、烧心、嗳气为主症,常伴纳少、口苦、口干口渴等症;舌色以舌红、舌淡红、舌淡为主;舌形舌质特点为胖大、齿痕;舌苔特点为苔黄、苔薄、苔腻、苔白;脉象以弦、细、滑、数脉为主,沉、弱、缓、涩、濡脉也占一定比例。胃食管反流病在中医临床以吐酸、吞酸、食管瘅、反酸、胃痞、胃脘痛等为常见病名,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痰气郁结证、胃气上逆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寒热错杂证、胆热证、脾胃湿热证、气滞血瘀证、痰热内扰证等为其主要证型。【结论】现代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采用病-症-证结合的辨治模式,以病为参,以症为靶,辨证论治,具有较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文献研究 胃食管反流 症状 舌象 脉象 数据挖掘 --结合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