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含混的文化民族主义:叶芝早期文化取向的症候式分析 |
赵越
刘立辉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
|
图书馆管理症候式分析之员工沉默 |
罗泽宇
|
《河南图书馆学刊》
|
2009 |
4
|
|
3
|
蓝棣之“症候式分析”:透视生命深渊的“第三只眼” |
税海模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4
|
“打工文学”的症候式分析 |
华金余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5
|
“症候式分析”研究综述 |
毛靖宇
陈婉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6
|
茅盾译诗的症候式分析 |
赵思运
|
《关东学刊》
|
2016 |
3
|
|
7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思路——以《嬗变》、《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为例 |
白春超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8
|
《家》的悲剧性和批判性的症候式分析 |
李映杏
陈溅星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9 |
0 |
|
9
|
《小城三月》的症候式分析 |
降红燕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2 |
0 |
|
10
|
“底层文学”的症候式分析 |
段永建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人类游戏精神的复活——对影片《美丽人生》的症候式分析 |
王素芳
|
《写作》
|
2010 |
0 |
|
12
|
奇异的自尊心——对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症候式分析 |
孙瑞雪
蓝棣之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3
|
消费时代的波普狂欢——“山寨文化”及其症候式分析 |
戴哲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9 |
2
|
|
14
|
城乡夹缝中的爱情——对梁生宝婚事的症候式分析 |
王科州
|
《商洛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5
|
人生原初究竟有何意义——《日光流年》的一种症候式分析 |
赵三军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6
|
症候式分析法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 |
许宇光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症候式分析”与文学批评 |
陈亚琼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8
|
中国文化产业建设的症候式分析 |
彭富春
|
《社会观察》
|
2006 |
2
|
|
19
|
对女性的人文关怀--电影《相爱相亲》的症候式分析 |
赵晓菲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20
|
症候式分析:文学增值批评——兼析蓝棣之文学批评个性 |
胡丘陵
|
《理论与创作》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