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4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睡眠质量及症状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淑梅 周丽 +5 位作者 陈华茂 朱梅冬 黄颖华 黄小红 汤志远 邹莉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研究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睡眠质量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入的COP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 目的研究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睡眠质量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入的COP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喘憋[(2.51±0.87)d]、咳嗽[(4.11±1.02)d]及肺部啰音时间[(4.65±1.32)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各项得分包括运动锻炼[(82.33±2.31)分]、改变生活方式[(85.18±2.24)分]、饮食[(88.25±2.42)分]、服药[(90.59±2.7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R5与R20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R5[(0.39±0.06)kPa·L^(-1)·s^(-1)]与R20[(0.23±0.03)kPa·L^(-1)·s^(-1)]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该项评分[(9.31±1.0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能够更好地控制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呼吸功能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 呼吸功能 睡眠质量 症状改善
下载PDF
问:我是个养鸡户,最近产蛋鸡出现歪脖子和一些神经症状。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2
作者 贾俊元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7期120-120,共1页
答这是鸡的非典型新城疫,其主要特点是:多发生于有一定抗体水平的免疫鸡群,病情比较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高;产蛋鸡群临床表现以歪头、扭脖或呈仰面观星状等神经症状多见;产蛋量突然下降5%~12%,严重者可达50%以上,并出... 答这是鸡的非典型新城疫,其主要特点是:多发生于有一定抗体水平的免疫鸡群,病情比较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高;产蛋鸡群临床表现以歪头、扭脖或呈仰面观星状等神经症状多见;产蛋量突然下降5%~12%,严重者可达50%以上,并出现畸形蛋、软壳蛋和糙皮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状 产蛋鸡群 养鸡户 原因 治疗 非典型新城疫 免疫鸡群 抗体水平
下载PDF
成人脑胶质瘤患者症状群、症状困扰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游 周元 +6 位作者 袁慧 李菊花 童孜容 陈华玉 王瑶 郭安娜 钱美玲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调查成人胶质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症状群变化特点,并分析引起症状群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1例脑胶质瘤患者,参考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BT)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症状群进... 目的调查成人胶质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症状群变化特点,并分析引起症状群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1例脑胶质瘤患者,参考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BT)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症状群进行调查,并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将严重程度评分≥5分的患者作为严重组,<5分的患者作为非严重组,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症状群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一般症状群中,术前发生率最高的为苦恼,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疼痛;术后1周发生率最高的为疼痛,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嗜睡;术后1个月发生率最高的为疲乏,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不安。脑肿瘤特异性症状群中,术前发生率最高的为癫痫,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注意力不集中;术后1周发生率最高的为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半边身体虚弱无力;术后1个月发生率最高的为腹泻或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注意力不集中;干扰项目中,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一般症状群和脑肿瘤特异性症状群干扰患者最多的均为情绪。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胶质瘤患者家庭收入<6万元/年[OR=3.299,95%CI(1.103,9.872)]、肿瘤病理分级Ⅲ~Ⅳ级[OR=3.349,95%CI(1.198,9.363)]及KPS评分≤70分[OR=3.234,95%CI(1.155,9.057)]是症状群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脑胶质瘤患者症状群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轨迹变化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应对存在症状群加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症状 症状困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热点和趋势
4
作者 倪菲 袁东超 +3 位作者 杨茗茜 陈彦君 于睿 李可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 围绕“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展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探索近15年来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与标准化领域的发展状况、热门观点和研究态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从2007—2022年收录的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与标准化研究的... 目的 围绕“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展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探索近15年来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与标准化领域的发展状况、热门观点和研究态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从2007—2022年收录的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与标准化研究的相关文献,选取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发表文献类型、作者合作关系、关键词聚类以及突现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研究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后共纳入97篇文献,通过计量分析得出文献高产机构和代表性研究者及其团队。最后结果表明,突现强度最高的3个关键词分别是“规范化”“症状单元”和“中医状态”。由此显示,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症状学、语言学、真实世界疾病、本体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展示出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研究热点,术语英译和真实世界临床疾病中医症状将是未来标准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文献计量学 中医症状术语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与血清半必需氨基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董莹莹 李君 +5 位作者 马青艳 贾敏 姜文慧 马现仓 高成阁 王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目的通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说明精氨酸及组氨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 目的通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说明精氨酸及组氨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同期在雁塔社区入组的7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进行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测定。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分析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与病程、发病次数以及PAN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精氨酸(P<0.001)及组氨酸(P=0.0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与发病次数(r_(s)=-0.410,r_(s)=-0.262)、PANSS总分(r_(s)=-0.298,r_(s)=-0.256)、阳性因子(r_(s)=-0.299,r_(s)=-0.234)及认知缺陷因子(r_(s)=-0.251,r_(s)=-0.296)均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血清精氨酸水平与焦虑抑郁因子(r_(s)=-0.269,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且与总体精神症状、阳性症状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而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精氨酸水平呈负相关。提示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检测可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半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 组氨酸
下载PDF
骨振子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疗效评估
6
作者 兰莉 杨可婕 +9 位作者 黄维 叶清 陶方英 王志鹏 王敏 曹祖威 刘宇清 杨雪 宋洪兰 韩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手法复位成功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患者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科门诊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进行手法复位后... 目的 探讨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手法复位成功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患者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科门诊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进行手法复位后有残余症状的93例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门诊随访1周,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评价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手法复位成功后的BPPV患者残余症状的疗效。结果 复位前,对照组和治疗组DHI评分及V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DHI总分、躯体分值、情感分值、功能分值、VSI评分低于复位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位成功后应用骨振子乳突振荡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残余症状,缓解患者恐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乳突振荡
下载PDF
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特点及绝经激素治疗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7
作者 王丽 李芬 +4 位作者 于学文 杨文方 白娥 王青 邓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36,共8页
目的 调查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及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的认知状况。方法 选择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绝经相关症状的619例更年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探讨更年期女性对... 目的 调查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及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的认知状况。方法 选择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绝经相关症状的619例更年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探讨更年期女性对MHT的认知状况及疗效。结果 371例围绝经期女性中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疲乏(69.81%)、失眠(66.85%)、潮热出汗(58.22%),248例绝经后女性中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潮热出汗(64.11%)、骨关节痛(60.89%)、疲乏(56.85%)。绝经后女性的失眠、疲乏发生率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女性(P<0.01),而骨关节痛、泌尿系感染、阴道干涩性交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围绝经期女性(P<0.01)。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的Kupperman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评分程度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绝经期女性轻度占比最高,绝经后女性中度占比最高。绝经后女性的不同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绝经方式之间Kupperma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年龄越早、绝经年限越短Kupperman评分越高;手术绝经者Kupperman评分显著高于自然绝经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54岁、退休或无业、配偶疾病或去世、性生活不正常、文化程度高是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收入高、>3次/周的运动是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更年期女性对MHT了解途径占比最高为网络(39.92%),对MHT的担忧占比最高为肿瘤(33.67%)。465例(89.77%)无MHT禁忌证的更年期女性,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显著,年龄越早、绝经年限越短及手术绝经者症状更为严重,应关注绝经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的影响并增加专业医师指导,提高MHT使用率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绝经相关症状 绝经激素治疗(MHT) 调查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的构建
8
作者 彭莉 彭小琼 +5 位作者 谢鹏 刘敏 闵亮 李娜 肖万莲 黄天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53-2858,共6页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症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症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第1轮、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0~0.249和0.163~0.344。构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症状评估量表包括4个维度(特异性症状、一般生理症状、治疗及并发症相关症状、心理症状),共31个症状条目。结论:构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工具,为个性化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症状 量表 德尔菲法
下载PDF
非肿瘤科护士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现状分析
9
作者 李玉雪 郑蔚 +3 位作者 宋利芳 李俊玲 史小艳 程瑞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非肿瘤科护士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某三甲医院参与化疗的101名非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人员化疗性消化道症状管理临床实践活动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 目的:分析非肿瘤科护士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某三甲医院参与化疗的101名非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人员化疗性消化道症状管理临床实践活动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1名护士的医护合作情况总得分(22.39±3.12)分,化疗消化道症状知识态度总得分(48.25±8.77)分,临床实践活动总分(98.20±28.74)分,临床实践活动各维度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非药物管理维度、药物管理维度、健康教育维度、评估维度;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化疗消化道症状知识态度和护士实施化疗是否要求其接受过化疗培训是其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肿瘤科护士消化道症状管理处于偏低水平,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癌症化疗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管理方案,制定标准化的培训方案,提高护士对癌症症状管理的健康教育水平,以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非肿瘤科 护士 消化道症状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安宁疗护对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敏 蔡余琴 徐增进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6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诊疗模式对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不适症状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安宁疗护的舒...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诊疗模式对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不适症状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安宁疗护的舒适护理及心理慰藉。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镇痛效果、心理评估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诊疗可以有效控制癌症生命终末期患者的不适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具人文特色的诊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癌症 不适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症状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琳 邬青 +4 位作者 张静 毛芳莹 余璐 任艺婷 方婷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61-464,469,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病人症状感知现状,并分析症状感知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468例老年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人入院72 h内于心血管内科病房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病人症状感知现状,并分析症状感知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468例老年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人入院72 h内于心血管内科病房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心衰病人症状感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68例老年心衰病人平均年龄为(73.70±8.04)岁,症状感知总分为(43.11±8.69)分。文化程度、配偶、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起搏器、合并疾病个数、社会支持、健康素养、抑郁是老年心衰病人症状感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心衰病人症状感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医务人员要重视病人的症状感知情况,可以从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为病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力衰竭 症状感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有/无鼻窦炎症状的牙源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12
作者 郑铭 吴健有 +2 位作者 司马宇彤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5,共7页
目的比较牙源性鼻窦炎(odontogenic sinusitis,ODS)患者中有鼻窦炎症状和无鼻窦炎症状群体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内镜鼻窦手术的92例ODS患者的临床资料,77... 目的比较牙源性鼻窦炎(odontogenic sinusitis,ODS)患者中有鼻窦炎症状和无鼻窦炎症状群体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内镜鼻窦手术的92例ODS患者的临床资料,77例有鼻窦炎症状(sinusitis symptoms,SS组),15例无鼻窦炎症状(non-S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史、症状、病因、内镜检查和鼻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结果non-SS组患者相比SS组患者的病程更短[(4.9±3.4)个月vs(10.4±11.0)个月,P=0.048],首诊口腔科比例更高(100%vs 24.7%,P=0.035)。两组患者报告牙痛、牙齿松动症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9%vs 53.3%,P=0.133;18.2%vs 35.3%,P=0.085)。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riodontal-endodontic combined lesions,PECL)、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titis,AP)、牙周炎(periodontitis,PE)、医源性占SS组和non-SS组患者病因的比例分别为53.2%vs 20%(P=0.024)、28.6%vs 33.3%(P=0.76)、11.7%vs 26.7%(P=0.215)、6.5%vs 20%(P=0.119)。鼻窦CT显示,与non-SS组患者相比,SS组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筛窦、额窦有更高比例的受累(83.1%vs 26.7%,P=0.000;80.5%vs 20%,P=0.000;41.6%vs 0%,P=0.002)。结论耳鼻喉科与口腔科的多学科合作,可以早期发现无鼻窦炎症状的ODS,及时诊治PECL等牙齿相关性疾病,减少内镜手术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鼻窦炎 临床特征 鼻窦CT 症状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13
作者 乔雨晨 常红 +3 位作者 范凯婷 于海婷 魏娜 王金丽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0,89,共5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行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情绪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NPI、CMAI、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AD患者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可有效降低其激越行为的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训练 多感官刺激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基于立体脑电图定位的扣带回癫痫患者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临床研究
14
作者 刘亚丽 郭强 +5 位作者 王璐 王小强 杨文桢 史雪峰 张新定 韩彦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7-272,279,共7页
目的探讨扣带回癫痫的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及发作传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2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已被立体脑电图(SEEG)证实,手术后效果良好的10例扣带回癫痫患者,分别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及相... 目的探讨扣带回癫痫的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及发作传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2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已被立体脑电图(SEEG)证实,手术后效果良好的10例扣带回癫痫患者,分别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及相应的传播模式。结果4例前扣带回癫痫、2例中扣带回癫痫头皮脑电图能为致痫灶定侧定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例后扣带回癫痫头皮脑电图难以提供较为有意义的定侧定位价值,且往往容易被误导,因此10例患者均行SEEG评估,明确致痫灶。前扣带回癫痫主要表现为带有恐惧的复杂运动症状;中扣带回癫痫表现为目标导向的运动行为及强直性姿势;后扣带回癫痫为伪颞叶症状。前扣带回主要累及情绪网络;中扣带回主要累及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等运动网络;后扣带回主要传播至颞叶及顶下小叶引起颞叶症状。结论扣带回癫痫虽然临床症状多变、定位和诊断困难,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熟悉扣带回不同分区及功能连接是正确诊断及定位该区癫痫的前提。在扣带回癫痫的诊断中,SEEG对其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脑电图 扣带回 电生理特征 发作症状 传播模式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症状管理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果 洪旖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了解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症状管理的现状,旨在为完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①症状体验:多重症状困扰、部分症状未... 目的了解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症状管理的现状,旨在为完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①症状体验:多重症状困扰、部分症状未引起重视;②应对现状:应对方式单一、自主寻求其他途径帮助、自我照护操作欠佳;③支持需求:提前宣教、及时沟通、提供个性化对策。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症状管理现状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构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症状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症状管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盆底手术治疗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肠道症状改善的作用
16
作者 庄新荣 李杰 +2 位作者 张雅丽 高秀娟 张桂香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肠道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手术治疗的2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进行随访,对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肠道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手术治疗的2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进行随访,对随访结果中的肠道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OP患者的术前肠道症状发生率为43.6%(102/234),肠道困扰症状发生率为22.2%(52/234);术后56.9%(58/102)的患者肠道症状得到改善,39.2%(40/102)的患者肠道症状持续存在,肠道症状加重者仅为3.9%(4/102),其中梗阻性排便功能障碍术后6个月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急、排便/排气失禁、排便疼痛、直肠脱垂的肠道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应用手助排便和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ARDI-8)评分可见肠道症状评分术前8.3分(2.8~22.2分),术后5.6分(2.1~11.1分),其中梗阻性症状评分术前25分(8.3~58.3),术后8.3分(0~25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失禁性症状及疼痛/刺激性症状评分术前与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阴道后壁脱垂3~4度是术前出现手助排便(OR=3.10,95%CI为1.31~7.34)和排便不尽感(OR=2.63,95%CI为1.15~5.99)症状的高危因素,术前存在肠道症状是术后发生肠道症状的高危因素(OR=20.98,95%CI为10.26~42.93)。重建性手术与封闭性手术在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OP患者中肠道症状较常见,梗阻性排便功能障碍在阴道封闭术和盆底重建性手术后均可得到显著改善,其他肠道症状术后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肠道症状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氧化应激因子与焦虑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胡瑾瑾 朱洁琳 +1 位作者 沈仲夏 崔力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31-834,839,共5页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氧化应激因子与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GAD患者101例和健康体检者100名(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静脉血氧...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氧化应激因子与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GAD患者101例和健康体检者100名(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静脉血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HD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皮质醇、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程度。结果GAD组MDA、皮质醇、LPO水平、HAMA评分和HAMD-17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OD、GSH-Px、C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HDL、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AD组MDA、NO、LPO与HAMA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SOD、GSH-Px与HAMA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性别、年龄、BMI和教育年限等因素后,MDA是GA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AD患者存在氧化应激失衡,MDA水平升高是GAD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氧化应激 焦虑症状
下载PDF
癌症患者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佳媛 刘丽 周郁秋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0-384,共5页
患者求助行为对促进早期症状发现和早期诊断以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及时就医已成为癌症防治的关键环节,但是在癌症患者中就医延迟行为仍较普遍。近年来,癌症症状求助行为(help-seeking behaviour for cancer symptom)越来越引起研究... 患者求助行为对促进早期症状发现和早期诊断以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及时就医已成为癌症防治的关键环节,但是在癌症患者中就医延迟行为仍较普遍。近年来,癌症症状求助行为(help-seeking behaviour for cancer symptom)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相继被报道。本文将对癌症患者的癌症症状求助行为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针对性干预与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癌症症状求助行为 概念 影响因素 干预现状
下载PDF
体质与围绝经期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杨丹华 陈超 +2 位作者 李秀燕 李中洲 章松娟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体质与围绝经期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244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应用中医体质检测仪并参照《...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体质与围绝经期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244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应用中医体质检测仪并参照《体质判断标准表》进行体质信息采集和体质判断,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围绝经妇女进行围绝经期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体质与围绝经期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偏颇体质(OR=7.192)、慢性疾病(OR=2.829)是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178,P<0.01);平和质、偏颇质的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得分为(99.44±10.00)分、(94.40±13.58)分,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P=0.005)。结论偏颇体质、患有慢性病加重围绝经期症状,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与妇女生活质量负相关。加强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病的监测及治疗,积极调理其偏颇体质,可能对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症状 中医体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成人症状性平足步行支撑相髋关节生物力学的观察研究
20
作者 张静 刘四维 +1 位作者 李建钧 王谦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症状性平足患者步行支撑相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2022年6月至7月在我院康复医学中心招募21例成人症状性平足患者和9例正常足受试者。通过三维步态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在步行支撑相髋关节角度、力... 目的探讨成人症状性平足患者步行支撑相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2022年6月至7月在我院康复医学中心招募21例成人症状性平足患者和9例正常足受试者。通过三维步态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在步行支撑相髋关节角度、力矩和做功峰值的变化,观察步行支撑相髋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症状性平足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与正常足受试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步态支撑相末期,症状性平足患者髋关节旋转角度峰值、屈曲内力矩峰值和内收内力矩峰值均显著小于正常受试者(P<0.05)。在支撑相末期纵向地反力峰、踝关节蹬地力矩和做功峰值小于正常受试者(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观察步行中成人症状性平足患者髋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发现在步行支撑相末期,患者以髋策略调控为主,髋策略在改善症状性平足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提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症状性平足 步态分析 髋关节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