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arm导航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清华 孙旭 +5 位作者 朱泽章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刘臻 邱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O-arm导航系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应用O-arm导航系统行PVP 9例(11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临床资料。男3例,女6... 目的:探讨应用O-arm导航系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应用O-arm导航系统行PVP 9例(11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临床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54.7±11.0)岁(36~70岁)。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第2天复查X线及CT评估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病椎椎体高度。术前及术后3天、末次随访用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单侧椎弓根注射骨水泥7个椎体,双侧椎弓根注射骨水泥4个椎体,每椎骨水泥注射量(3.3±0.7)ml(2.5~4.5 ml),每椎手术时间(38.2±8.1)min(30~50 min)。术后第2天X线、CT显示骨水泥填充病灶良好,分布均匀,1例有病椎前缘少量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6±4.2)月(3~15个月),未发现病椎塌陷和肿瘤复发。术后VAS评分逐渐下降,术前VAS评分(5.9±0.8)分,术后第3天(2.4±1.1)分,末次随访(0.4±0.7)分,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病椎椎体高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O-arm导航系统可达到精确经皮穿刺,在其导航下行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rm导航系统 经皮成形术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被引量:4
2
作者 汪礼军 胡侦明 郝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57,共2页
1984年Galibert等[1]首次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即经皮椎体成形术(D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l例长期疼痛的C2椎体阻管瘤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后PVP和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在欧洲... 1984年Galibert等[1]首次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即经皮椎体成形术(D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l例长期疼痛的C2椎体阻管瘤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后PVP和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广泛开展,并逐步推广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椎骨髓瘤、脊惟转移性肿瘤合并顽固性疼痛的患者[2-4]。我科于2007年1月~2010年6月采用PVP治疗16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患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经皮成形术 治疗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顽固疼痛 疗效满意 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华生 郭惠智 +4 位作者 詹晨光 李永贤 张顺聪 杨志东 唐永超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3期65-70,共6页
椎体血管瘤是脊柱常见肿瘤之一,通常椎体血管瘤并不会导致症状的出现,但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局部疼痛及神经症状,针对这部分患者,临床上并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意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学习及理论探讨,对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诊治新进... 椎体血管瘤是脊柱常见肿瘤之一,通常椎体血管瘤并不会导致症状的出现,但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局部疼痛及神经症状,针对这部分患者,临床上并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意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学习及理论探讨,对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诊治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拟定出症状性血管瘤的诊疗流程,希望为临床上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综述 临床特点 影像学 治疗
下载PDF
脊柱微创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4
作者 高琨 杨隆秋 +1 位作者 胡美琴 王勤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03-200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科采用同期椎体成形术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技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患者均经临床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确诊,其中...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科采用同期椎体成形术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技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患者均经临床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确诊,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8~68岁,平均(53.23±11.47)岁。采用JOA、VAS及Oswestry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8例腰腿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JOA评分由术前(20.10±4.20)分增加至术后12个月的(28.10±2.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由术前(7.50±1.20)分减少至术后12个月的(1.60±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westry评分由术前(18.30±11.20)减少至术后12个月的(7.20±6.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脊柱微创技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并安全的方法,手术要点在于准确穿刺定位及镜下熟练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成形术 间盘突出症 间孔镜术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5
作者 张鸿祺 凌锋 +4 位作者 吉训明 缪中荣 宋庆斌 秦晓红 任祖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4-536,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例患者共 7个症状性椎体血管瘤。采用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注射无水酒精消融和骨水泥椎体成形等治疗方式。术后进行 1年以上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例患者共 7个症状性椎体血管瘤。采用经皮穿刺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注射无水酒精消融和骨水泥椎体成形等治疗方式。术后进行 1年以上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本组操作成功率 10 0 % ,无重要并发症 ,术后 2 4h症状均有缓解 ,5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2~ 5 0个月 )显示原有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未出现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血管瘤无复发。结论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并根据具体情况配合无水酒精消融等方法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它不仅可以解除椎管内压迫、防止复发 ,还可以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预防压缩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成形术 手术治疗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安全 有效
原文传递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一例
6
作者 何丽 任庆云 +1 位作者 刘斋 王伟秀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47,共1页
患者 女,46岁。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2月余。体检: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Chaddock征阳性,自T7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双下肢振动觉减退,脊柱T7棘突轻度压痛,Romberg征阳性,直线行走不稳。
关键词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BABINSKI征 CHADDOCK征 双下肢无力 行走不稳 下肢肌力 双上肢
原文传递
椎体血管瘤的诊疗进展
7
作者 肖傲 李凯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S01期180-182,共3页
椎体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脊柱良性病变。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可观察到栅栏状;CT轴位图像上,典型表现为“斑点”或“圆点”外观,在矢状位和冠状位,可见“灯芯绒”征;MRI图像上,典型的椎体血管瘤存在血管通道... 椎体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脊柱良性病变。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可观察到栅栏状;CT轴位图像上,典型表现为“斑点”或“圆点”外观,在矢状位和冠状位,可见“灯芯绒”征;MRI图像上,典型的椎体血管瘤存在血管通道和脂肪过度生长和骨小梁增厚。椎体血管瘤一般无症状,偶尔可表现为疼痛,如有神经根脊髓压迫,可导致神经症状。当出现疼痛或神经症状时,应给予相关治疗,目前临床中存在多种治疗案,如放射治疗、动脉栓塞术、无水乙醇注射、椎体成形术、开放手术等。由于发病率相对低,对于最佳的方案,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侵袭血管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脊髓
8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脊髓横断伤 颈髓肿 外科治疗 骨瓣后颅窝扩大成形术 脊髓空洞症 Chiari畸 经皮穿刺成形术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