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安全性及疗效对照研究
1
作者 徐昆明 雷佳雨 +2 位作者 李水彬 成钢卫 曹裕民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3例及对照组(... 目的研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不同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3例及对照组(内科药物治疗)24例。患者出院后连续随访1个月以上,比较两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加重的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管狭窄加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随访期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血管内支架置入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优化血管的狭窄程度,预防血管狭窄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药物治疗 血管内治疗 安全 疗效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韩丽丽 陈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4年我院收治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74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结果 2组1次手术穿刺成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4年我院收治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74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结果 2组1次手术穿刺成功率及临床预后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鞘管置入时间明显延长,置入鞘管至球囊扩张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还能保证临床预后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褚纪发 詹仁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5例,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根据入路途径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经股动脉途径治疗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 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5例,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根据入路途径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经股动脉途径治疗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治疗情况、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情况、并发症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穿刺成功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和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经桡动脉途径 经股动脉途径
下载PDF
椎动脉彩超在无症状椎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建芬 金涛 +1 位作者 刘凌华 胡智慧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彩超在无症状椎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无症状椎动脉中度狭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规范化药物治疗+健康指导,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均行椎动脉多... 目的:探讨椎动脉彩超在无症状椎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无症状椎动脉中度狭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规范化药物治疗+健康指导,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均行椎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彩超)。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椎动脉管径,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前后入组患者的椎动脉管径及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形态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PSV、EDV、PI、RI指标有所好转,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彩超在无症状椎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治疗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规范化药物治疗+健康指导可以有效控制无症状椎动脉中度狭窄患者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多普勒彩色超声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中度狭窄 治疗监测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巧玉 刘嘉慧 +1 位作者 徐琳颖 季晓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4-930,共7页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血管相比,其走形更为迂曲、狭窄部位血管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所致卒中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更高,治疗更具挑战性,但在临床上却很少被关注,最佳的临床决策尚不明确。其主要的治...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血管相比,其走形更为迂曲、狭窄部位血管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所致卒中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更高,治疗更具挑战性,但在临床上却很少被关注,最佳的临床决策尚不明确。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危险因素管理、降脂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本文对上述治疗方式作一综述,旨在为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颅内基底动脉狭窄 药物治疗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被引量:17
6
作者 姜卫剑 王拥军 +5 位作者 杜彬 戴建平 王素香 王保国 王桂红 金旻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对侧椎动脉仅供血小脑后下动脉区域 ,1例为基底动脉狭窄 (孤立性后组循环 ) ,1例为狭窄的椎动脉直接与小脑后下动脉延续。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部 10例 ,位于颅内段 6例 ,1例患者为椎动脉近端 2处狭窄。MoriA型病变 12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平均狭窄率从 73.2 % (5 0 %~ 95 % )下降到 5 .1% (0~ 30 % ) ,P <0 .0 1。在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4 .4个月 ) ,按Malek评分 ,疗效极好 15例 ,疗效较好 1例。结论 对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进行内支架成形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诊断 症状基底动脉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比内科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刚 《中国综合临床》 2018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比内科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0例,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比内科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0例,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10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缺血性脑血管时间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管狭窄程度分别为(72.81±11.99)%与(68.31±12.35)%,治疗后分别为(24.58±1.24)%与(56.01±3.30)%。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790,P〈0.05;t=0.45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0.842,P〈0.05)。(2)随访期间,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7.5%(7/40),对照组为37.5%(1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5)。(3)随访1年时,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6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提高症状性椎动脉患者临床疗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钙
原文传递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介入诊断及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斌鸽 焦德让 +4 位作者 翟宝进 薛德友 徐飞 王实 白晶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08-109,共2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伴有头晕、耳鸣、复视、跌倒、困乏、四肢无力等,严重者可同时伴有脑干、小脑、枕叶腔隙性梗塞,甚至出现严重的闭锁综合证。常规的病因学诊断及药物治疗对于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不能...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伴有头晕、耳鸣、复视、跌倒、困乏、四肢无力等,严重者可同时伴有脑干、小脑、枕叶腔隙性梗塞,甚至出现严重的闭锁综合证。常规的病因学诊断及药物治疗对于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不能获得持久满意的疗效,有些甚至无效。近几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开始应用于颅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基底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介入诊断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血管支架成形术 颅脑血管疾病 腔隙梗塞
下载PDF
37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剑 金奕 纪红 《天津护理》 2013年第4期298-299,共2页
椎一基底动脉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1]。在后循环血管狭窄中,41.5%的病变位于椎动脉颅内段,41.8oA的病变位于基底动脉[2]。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解剖结构较为特殊,位置较深,穿支动脉较多,毗邻脑干神经等重要结... 椎一基底动脉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1]。在后循环血管狭窄中,41.5%的病变位于椎动脉颅内段,41.8oA的病变位于基底动脉[2]。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解剖结构较为特殊,位置较深,穿支动脉较多,毗邻脑干神经等重要结构。选择血管搭桥术,对术者手术技术要求高,且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但随着近年来血管介入技术及介入材料的发展,应用支架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成为改善脑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05月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的颅内椎一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3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颅内-基底动脉狭窄 支架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英文)
10
作者 刘建民 黄清海 +4 位作者 邓本强 洪波 许奕 张永巍 张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症状性狭窄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将球囊扩张性支架通过椎动脉起始段狭窄部位 ,扩张球囊释放支架使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结果 :1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 ,均...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症状性狭窄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将球囊扩张性支架通过椎动脉起始段狭窄部位 ,扩张球囊释放支架使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结果 :1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 ,均成功地采用支架成形术 ,术前术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 72 .5 %和 13.3%。临床随访 3~ 15个月 ,15例症状完全缓解 ,2例好转 ,1例症状无改善。血管造影随访 3~ 12个月无 1例发生内膜撕裂或血栓栓塞形成 ,未发现有再狭窄及内膜过度增生。结论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但需要有长期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症状动脉起始部狭窄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可行 近期疗效 球囊扩张支架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现状评价
11
作者 魏欣 谢晓东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522-52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症状基底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成形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12临床分析
12
作者 盂军鹏 孟林 +1 位作者 赵佩 侯有荣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45-246,共2页
据统计,后循环脑卒中大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5%,其中大约20%~25%是由椎动脉起始段或椎动脉闭塞造成。我院已成功开展12例椎动脉支架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成形术 狭窄
原文传递
Wingspan支架在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尹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在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应用Wingspan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均采用Wingspan支架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最初终止事件(卒中或者死亡)发生率为5%;并... 目的探讨在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应用Wingspan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均采用Wingspan支架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最初终止事件(卒中或者死亡)发生率为5%;并发症发生率7%;术后1 a再狭窄发生率10%;术后1 a血管狭窄程度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 Wingspan支架技术应用于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重症患者中能够降低终止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降低血管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gspan支架 重度症状-基底动脉狭窄
下载PDF
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卫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09年第21期66-66,共1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有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在早期通常采用抗血小板或全身抗凝治疗,但卒中发生率依然很高。一项研究表明,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即使接受正规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仍... 椎基底动脉系统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有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在早期通常采用抗血小板或全身抗凝治疗,但卒中发生率依然很高。一项研究表明,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即使接受正规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仍有50%的患者复发。而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预后极差,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血管内介入治疗使药物难治性的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狭窄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就我院治疗的VBA狭窄2例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基底动脉狭窄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系统 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颅内血管狭窄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晓峰 王亚冰 田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28例,均展开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共放置球囊扩张支架35枚,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动...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28例,均展开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共放置球囊扩张支架35枚,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动脉颅内段残存狭窄率显著低于术前,随访时狭窄率逐渐降低。结论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治疗中采用支架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 支架治疗 造影检查
原文传递
Wingspan支架对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晓锋 佟小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3年第2期16-2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wingspan支架对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情况,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8例,观察其技术成功率、狭窄率的改变、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wingspan支架对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情况,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8例,观察其技术成功率、狭窄率的改变、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28例患者共置入29枚wingspan支架,技术成功率100%。(2)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证实,狭窄率由(77.4±8.2)%降为(21.4±7.9)%。(3)2例(7.1%)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考虑为穿支动脉闭塞。(4)28例患者术后随访6~21个月,按照malek评分,分别评价术后当时(24h内),术后1个月及最近时间预后情况,术后当时malek评分:1分26例(92.9%),4分2例(7.1%);1个月后评分:1分25例(89.3%),4分2例(7.1%),5分1例(3.6%)(术后2周死于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最近随访术后6个月到21个月,平均(12.7±3.4)个月:1分24例(85.7%),3分1例(3.6%),5分2例(7.1%)(另一患者术后7个月死于脑出血),失访1例(3.6%)。结论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gspan支架 症状颅内基底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呈像在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前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绍发 梁柯 +3 位作者 巫颖 李登星 黄志志 李廷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S1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脑血管呈像(CTA)在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5月—2016年7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255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所以患者术前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脑血管呈像... 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脑血管呈像(CTA)在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5月—2016年7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255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所以患者术前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脑血管呈像(CTA),经评估后分别行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入路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型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5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达100%(255/255)。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4.5%。结论 CTA诊断椎动脉狭窄准确率高,对于介入手术的入路选择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呈像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