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0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理论阐释及临床思路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斯瑶 于永铎 +2 位作者 柳越冬 陈萌 齐颖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于永铎认为,痈为火毒生,下利脓血为热毒本质,提出“病由毒起,热毒伤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邪踞火毒”“湿热毒邪”“正虚伏毒”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病机演变规律,体现热毒伤肠络,毒邪由实致虚,虚实夹杂的病邪转变过程。结合从... 于永铎认为,痈为火毒生,下利脓血为热毒本质,提出“病由毒起,热毒伤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邪踞火毒”“湿热毒邪”“正虚伏毒”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病机演变规律,体现热毒伤肠络,毒邪由实致虚,虚实夹杂的病邪转变过程。结合从肠黏膜屏障损伤、免疫功能紊乱、细胞自噬、凋亡、焦亡的病变特点及交叉转化的因果联系,提出以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治法,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清热利湿、解毒消痈,健脾益气、托毒消痈等辨治策略,并结合临床验案进行分析,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痢 溃疡性结肠炎 论治
下载PDF
基于“毒热致痈”理论探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临床研究
2
作者 龚枭雄 陈教华 +4 位作者 胡晓阳 余绪超 张全辉 陈光华 郭昌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毒热致痈”理论探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 目的观察基于“毒热致痈”理论探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内镜下黏膜形态(Barcon)评分、安全性评价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在中医证候评分及内镜下黏膜形态(Barcon)评分改善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消痈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热致”理论 清热消止泻汤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型
下载PDF
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3
作者 娄莹莹 徐伟超 +5 位作者 李佃贵 霍永利 孙润雪 李燕 王思月 杨倩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6,56,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化浊解毒消痈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然后采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作用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化浊解毒消痈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然后采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作用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的核心靶点,再利用Cytoscape的ClueGO插件进行基因本体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共有81个活性成分和20个关键蛋白靶点,包括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1(PTGS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B细胞淋巴瘤2(BCL2)、细胞促凋亡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等;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主要涉及膜微结构域、膜区、囊泡腔、核染色质等,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氧化应激、细胞对抗生素的反应等,分子功能涉及细胞因子活性、核受体活性、受体配体活性、蛋白激酶调节剂活性、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等;主要富集于IL-17、PI3K-Akt、TNF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免疫反应、细胞凋亡、抗病毒感染、抗癌等发挥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模型组中小鼠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结肠组织中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经过化浊解毒消痈方干预后,小鼠血清IL-6、TNF-α以及结肠组织Bcl-2、Caspase-3蛋白均表达下降。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的潜在作用机制,揭示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复杂作用过程,初步推测并验证了化浊解毒消痈方治疗UC的主要靶蛋白与通路,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浊解毒消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乳痈消方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45例
4
作者 杨真 林旭丰 曲冬梅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349-350,共2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自拟乳痈消方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MMT)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脓肿期PCM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自拟乳痈消方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MMT)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脓肿期PCM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8~46岁,平均(38.48±7.95)岁;病程14~128d,平均(75.89±8.19)d;病灶直径在1~7.5cm,平均(4.58±1.13)cm;病位在左侧29例,右侧14例,双侧2例;初发36例,复发9例。观察组年龄26~45岁,平均(38.73±8.68)岁;病程15~130d,平均(76.28±8.23)d;病灶直径在1~7.8cm,平均(4.62±1.14)cm;病位在左侧28例,右侧15例,双侧2例;初发37例,复发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件号:(2022)临伦审第(KY-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方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脓肿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下载PDF
清化痰湿方对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孙佳晔 万华 +5 位作者 吴雪卿 冯佳梅 高晴倩 瞿文超 邵士珺 谢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1764,共4页
目的探讨清化痰湿方对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清化痰湿方)、激素组(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组(清化痰湿方+皮质类固醇激素),每组34例,疗程30 d,并随访6个月。检测总有效率、复发率、新发率、痊... 目的探讨清化痰湿方对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清化痰湿方)、激素组(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组(清化痰湿方+皮质类固醇激素),每组34例,疗程30 d,并随访6个月。检测总有效率、复发率、新发率、痊愈率、中医证候评分、疼痛NRS评分、乳房外形、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P<0.05),与联合组接近(P>0.05),并且痊愈率最高;3组复发率、新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高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2个月内,联合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其他2组(P<0.05),但之后中药组更有长远优势(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乳房外形美观率高于激素组(P<0.05),与中药组接近(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神经兴奋程度、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清化痰湿方可安全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中医证候评分,对缓解疼痛具有长远优势,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时对乳房外形评价有向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痰湿方 皮质类固醇激素 围手术期 粉刺性乳
下载PDF
温阳通络法联合小切口引流术治疗粉刺性乳痈患者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梦婷 薛晓红 +3 位作者 张馨月 李思雨 沙珊焱 季亚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341-346,共6页
目的 观察温阳通络法联合小切口引流术治疗阳虚痰凝证型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期间就诊于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的粉刺性乳痈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目的 观察温阳通络法联合小切口引流术治疗阳虚痰凝证型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期间就诊于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的粉刺性乳痈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予手术治疗,治疗组予温阳通络加减方联合小切口引流术。治疗4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乳房外形、SF健康调查简表积分、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49%(55/5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4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外形JCR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乳房外形JCR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健康简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F-36健康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IL-6、IL-8、TNF-α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症IL-6、IL-8、TNF-α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IgA、IgG、IgM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免疫IgA、IgG、IgM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对两组治疗有效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0%(9/45),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45%(3/5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络法加减联合小切口引流术治疗阳虚痰凝证粉刺性乳痈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能够顾护正气,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力,同时对患者乳房外形保留程度更好,生活影响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络法 小切口引流术 阳虚痰凝证 非哺乳期乳腺炎 粉刺性乳 乳房外形评分 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芪贝消痈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婧 秦燕鸿 +1 位作者 刘刚 李国霞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基于氧化应激反应、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贝消痈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HP阳性胃溃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基于氧化应激反应、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贝消痈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HP阳性胃溃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芪贝消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胃镜检查指标(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及再生上皮面积)、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NF-κB阳性表达率,比较治疗后1个月HP根除率及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4周后,两组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胃脘灼烧感症候积分、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及周围黏膜充血面积、血清MDA、TNF-α、IL-8、MMP-9、TIM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生上皮面积、血清SOD及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为22.92%,低于对照组的43.75%(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HP根除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后12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芪贝消痈汤能通过减弱氧化应激反应、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达,改善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的炎性反应,进而促进溃疡修复,减少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阳性胃溃疡 芪贝消 氧化应激反应 NF-ΚB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溃疡修复
下载PDF
1例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未经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治愈过程的个案护理
8
作者 李谦 刘畅 +1 位作者 陈小晶 钟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754-756,共3页
总结1例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未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治愈过程的护理经验,经多科室会诊后确诊,家属拒绝做VSD,选择保守治疗,经多次清创,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坏死及脓性组织完全剔除,创面长出新的肉芽组织,直至出... 总结1例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未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治愈过程的护理经验,经多科室会诊后确诊,家属拒绝做VSD,选择保守治疗,经多次清创,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坏死及脓性组织完全剔除,创面长出新的肉芽组织,直至出院时创面已基本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胸腔积液 脓肿 清创 护理
下载PDF
肠痈Ⅱ号合剂外敷提升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9
作者 张雪玉 何改霞 张东梅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观察肠痈Ⅱ号合剂外敷提升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阑尾周围脓肿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2例)和试验组(n=73例),对照... 目的 观察肠痈Ⅱ号合剂外敷提升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阑尾周围脓肿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2例)和试验组(n=73例),对照组为抗生素治疗,试验组为抗生素联合肠痈Ⅱ号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住院天数、疼痛、舒适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 d、出院当天疼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肠痈Ⅱ号合剂外敷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显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舒适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同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号 外敷 阑尾周围脓肿
下载PDF
自拟消肿溃痈方结合中药坐浴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10
作者 赖日昌 陈汉生 黄丽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882-1884,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消肿溃痈方结合中药坐浴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肛周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及实验组(n=32)。对照组采用中药坐浴治疗,实验组中药坐浴结合消... 目的:探讨自拟消肿溃痈方结合中药坐浴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肛周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及实验组(n=32)。对照组采用中药坐浴治疗,实验组中药坐浴结合消肿溃痈方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周围组织水肿、肉芽形态、分泌物、肛门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肿溃痈方结合中药坐浴应用在肛周脓肿术后较佳,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坐浴 消肿溃 肛周脓肿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研究
11
作者 倪小凤 周欢 +1 位作者 周文文 蔡玉娟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中药组、排乳组、联合组各46例。中药组给予通乳消痈方治疗,排乳组给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联合组给予通乳... 目的:观察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中药组、排乳组、联合组各46例。中药组给予通乳消痈方治疗,排乳组给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联合组给予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3组各治疗5 d。比较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炎症指标水平;比较3组临床疗效、通乳时间、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中药组82.61%、排乳组86.96%(P<0.05);联合组通乳时间、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中药组、排乳组缩短(P<0.05),中药组、排乳组总有效率、通乳时间、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临床症状评分、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各炎症指标低于中药组、排乳组(P<0.05);中药组、排乳组临床症状评分及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乳消痈方联合中医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通乳消 中医手法排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消痈清化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临床观察
12
作者 郭宁 程璐瑶 +2 位作者 石岳 杨小红 何帅纬 《山西中医》 2024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消痈清化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的5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治疗组予消痈清化汤口服,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观察周期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 目的:观察消痈清化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的5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治疗组予消痈清化汤口服,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观察周期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肿块体积减小差值,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WBC、NEU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体积减小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痈清化汤疏肝化痰、化瘀消痈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肿块期 清化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消痈散外敷联合砭石熨摩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马红 刘仰东 +2 位作者 朱海滨 欧翠萍 刘晓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消痈散外敷联合砭石熨摩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砭石熨摩,研究组给予消... 目的 探讨消痈散外敷联合砭石熨摩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砭石熨摩,研究组给予消痈散外敷联合砭石熨摩,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睡眠指数、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3、5 d后,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指数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消痈散外敷联合砭石熨摩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改善睡眠、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敷 砭石熨摩 急性乳腺炎
下载PDF
蒲公英为“乳痈要药”的内涵探析
14
作者 秦敏 刘仁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中医研究指出,蒲公英具有抗菌、抗炎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其治疗乳痈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分析蒲公英善治乳痈的科学内涵,阐释蒲公英善治乳痈的药理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乳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蒲公英 乳腺炎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釜底抽薪法论治外吹乳痈探微
15
作者 余青红 徐楚楚 +1 位作者 宋佳青 高秀飞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32-133,共2页
乳痈是指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乳房炎症性疾病^([1]),发生在哺乳期称之为外吹乳痈,西医称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产后4周内的初产妇^([2])。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红肿热痛,可伴有或者不伴感染,并通常有大便燥结等阳明腑热之象。吾师高秀飞... 乳痈是指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乳房炎症性疾病^([1]),发生在哺乳期称之为外吹乳痈,西医称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产后4周内的初产妇^([2])。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红肿热痛,可伴有或者不伴感染,并通常有大便燥结等阳明腑热之象。吾师高秀飞在治疗乳痈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善于在肿块化脓前期利用釜底抽薪法泄腑热、通乳汁,逆转病势,疗效显著,现就其治疗外吹乳痈思路介绍如下,与同道共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吹乳 哺乳期乳腺炎 阳明腑热 釜底抽薪法
下载PDF
基于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检测评价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
16
作者 杨真 林旭丰 曲冬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NPM)对患者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20年8月—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丽水中医院收治的88例肿块期NPM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4例)和联合中药组(44例)。西药组采用甲磺酸... 目的研究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NPM)对患者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20年8月—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丽水中医院收治的88例肿块期NPM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4例)和联合中药组(44例)。西药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进行治疗,联合中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采用乳痈消方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统计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症状体征积分、实验室检测指标、炎症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乳房脓肿、乳房肿物、乳房瘘管、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头凹陷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总补体(T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降低,联合中药组乳房脓肿、乳房肿物、乳房瘘管、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头凹陷评分及血清TC、IL-6、TNF-α、CRP、外周血WBC、N、NK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_(4)^(+)水平升高,联合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乳痈消方治疗肿块期NPM,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肿块期 消方 甲磺酸溴隐亭 症状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易维真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撷要
17
作者 李洋 易维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粉刺性乳痈多发生于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妇女,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该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困扰。易维真主任基于粉刺性乳痈“痰瘀”的基本病机,确立以“消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中心的治疗原则,肿块期佐以... 粉刺性乳痈多发生于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妇女,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该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困扰。易维真主任基于粉刺性乳痈“痰瘀”的基本病机,确立以“消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中心的治疗原则,肿块期佐以疏肝清热、温阳散结;成脓期佐以托毒外出;溃疡期注重生肌敛疮;恢复期注重扶正固本。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变化,灵活化裁,使肿块渐消,创面渐愈,效果优于单纯分期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刺性乳 易维真 痰瘀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姜云武针灸治疗外吹乳痈经验
18
作者 王寒 黄培冬 姜云武(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756-759,共4页
总结姜云武教授针灸治疗外吹乳痈的临证经验。外吹乳痈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中医疗法因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姜云武教授在35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将传统针灸理论与耳穴理论相结合,治疗外吹乳痈,常从调气调... 总结姜云武教授针灸治疗外吹乳痈的临证经验。外吹乳痈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中医疗法因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姜云武教授在35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将传统针灸理论与耳穴理论相结合,治疗外吹乳痈,常从调气调经、以通为用,治神调神、以疏为法,以形和气、柔补为度三个方面入手,形成了经络辨证与耳穴相结合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吹乳 针灸 耳穴 姜云武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消痈愈溃汤治疗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19
作者 贺晓宇 王智慧 +2 位作者 吕祺超 牛兴东 高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66-170,共5页
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治疗难点,其中医病性乃本虚标实。脾阳亏虚,久则及肾;太少两感,久则累及厥阴,三阴合病,阳气大伤;湿热、浊毒、寒凝、食滞等邪气外侵内袭,伏于肠络,瘀阻化热,熏蒸脂膜而成内疡。正虚无力托疮是发病之本,肠络瘀... 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治疗难点,其中医病性乃本虚标实。脾阳亏虚,久则及肾;太少两感,久则累及厥阴,三阴合病,阳气大伤;湿热、浊毒、寒凝、食滞等邪气外侵内袭,伏于肠络,瘀阻化热,熏蒸脂膜而成内疡。正虚无力托疮是发病之本,肠络瘀滞是发病之标,“瘀”作为主要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始终。采用托疮祛瘀的思路论治,自拟消痈愈溃汤托疮生新,祛瘀消滞,燮理寒热,以扶正托毒,祛瘀通络,使邪去正安,内疡愈合,临证治疗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发型 托疮祛瘀法 愈溃汤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乳痈的辨治思想探讨
20
作者 韩晓霞 曹利鹏 +1 位作者 刘文康 李葆林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乳痈为外科常见病,病机复杂,治法多变,临床医家对其认识多有不同。本病或因内生邪气,或为外邪侵袭,导致乳络阻塞,郁而成痈,常为虚实夹杂之证,病程邪正变化各不相同,治疗以“通”为主,以“消”为贵,攻补兼施。本文依据病因辨析、分期论... 乳痈为外科常见病,病机复杂,治法多变,临床医家对其认识多有不同。本病或因内生邪气,或为外邪侵袭,导致乳络阻塞,郁而成痈,常为虚实夹杂之证,病程邪正变化各不相同,治疗以“通”为主,以“消”为贵,攻补兼施。本文依据病因辨析、分期论治、验案举隅,对乳痈的辨治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念 分期 辨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