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病昏呃痉厥证治综谈 被引量:2
1
作者 孟澍江 《江苏中医药》 CAS 1980年第6期1-3,共3页
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有昏迷、呃逆、痉厥等特殊性的症状出现。它们的病因、病机各有所别,因此。
关键词 温病 下焦 湿温 外感病 三焦 湿瘟 神昏 痉厥 气分 逆传心包 热陷心包证 宣痹汤 祛风湿剂 吴鞠通 血结 新制橘皮竹茹汤
下载PDF
论《温病条辩》对热病痉厥的证治
2
作者 刘应柯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6-7,共2页
痉厥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证。一般以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痉,或称动风;神志不清、四肢厥冷者为厥,但二者常可并见,故合称痉厥。其成因颇多,而总以温热病引起的痉厥为常见。早在《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对痉和厥就有所论述... 痉厥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证。一般以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痉,或称动风;神志不清、四肢厥冷者为厥,但二者常可并见,故合称痉厥。其成因颇多,而总以温热病引起的痉厥为常见。早在《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对痉和厥就有所论述,在后世医家中,对痉厥证治的论述,则以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较为详尽。吴氏认为,温病出现“神昏痉厥,舌蹇烦躁,统而言之为厥阴病,然有手经足经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厥 温热病 吴鞠通 伤寒杂病论 阴病 《温病条辨》 四肢抽搐 神昏 拘急 手经
下载PDF
余国珮从燥湿辨治痉厥证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雪原 李兵 +2 位作者 佟琳 张伟娜 李鸿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1期156-157,共2页
痉厥证的主要症状为神昏抽搐,手足厥逆。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先生从燥、湿两端阐释病机,明辨虚实,再析寒热,对症施治。其治疗以燥者濡润,湿者宣化为总则,并注重顾护阴液,调畅气机。根据不同证型又以救阴缓肝、清润滋补、苦辛通降、通闭... 痉厥证的主要症状为神昏抽搐,手足厥逆。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先生从燥、湿两端阐释病机,明辨虚实,再析寒热,对症施治。其治疗以燥者濡润,湿者宣化为总则,并注重顾护阴液,调畅气机。根据不同证型又以救阴缓肝、清润滋补、苦辛通降、通闭开泄等方法选方夺药。本文从痉厥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几方面阐述余国佩论治此病的特色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厥 燥湿 医案 余国珮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叶天士辨治热病痉厥特色浅析
4
作者 胡雪原 李兵 李鸿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2期2199-2201,2207,共4页
痉厥是现代临床危急重证。古代医家对此病常分而论之,自清代叶天士起,方有痉厥之名。其病因繁杂,以外感热病引起的痉厥居多。热病痉厥发病迅速,病情严重,若失治误治则预后不良。在热病早期叶氏注重截断病机,治疗以清热开窍和滋阴潜阳为... 痉厥是现代临床危急重证。古代医家对此病常分而论之,自清代叶天士起,方有痉厥之名。其病因繁杂,以外感热病引起的痉厥居多。热病痉厥发病迅速,病情严重,若失治误治则预后不良。在热病早期叶氏注重截断病机,治疗以清热开窍和滋阴潜阳为主,并注意固护正气。具体证候还需审证求因,选方对症加减化裁。本文从热病痉厥的概念、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方面探析叶天士治疗热病痉厥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热病痉厥 病因病机 治法
下载PDF
高热痉厥治验
5
作者 杨彩霞 薛秀英 《河南中医》 2003年第10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高热痉厥 阳明病 清热解毒 凉血通便
下载PDF
论薛生白对痉厥证治的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牟克祥 《中医文献杂志》 1996年第1期20-21,共2页
论薛生白对痉厥证治的贡献洪雅县中医院(四川,612360)牟克祥关键词:薛生白,痉厥薛生白.清·康熙吴中名医,撰有《湿热病篇》等书,多方论及湿热痉厥,见解高妙,阐议周详.对湿热痉厥的病因病机、证类分型、治法方药颇... 论薛生白对痉厥证治的贡献洪雅县中医院(四川,612360)牟克祥关键词:薛生白,痉厥薛生白.清·康熙吴中名医,撰有《湿热病篇》等书,多方论及湿热痉厥,见解高妙,阐议周详.对湿热痉厥的病因病机、证类分型、治法方药颇有贡献。兹归述于下:对湿热痉厥病因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生白 痉厥 辨证论治 名医类案
下载PDF
胡翘武老中医高热痉厥识证用药经验介绍
7
作者 胡国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9期1-3,共3页
高热痉厥是急诊常见的病证之一,因其发病迅速,症情险恶,辄有朝不保夕之虞。胡老对此机因研讨颇深,临证十分慎审,选方择药精炼中肯,常融伤寒温病方子一体,得心应手之效,每挽狂澜于反掌之间。对“舍三宝而无他法”之论从不苟同,且起恃三... 高热痉厥是急诊常见的病证之一,因其发病迅速,症情险恶,辄有朝不保夕之虞。胡老对此机因研讨颇深,临证十分慎审,选方择药精炼中肯,常融伤寒温病方子一体,得心应手之效,每挽狂澜于反掌之间。对“舍三宝而无他法”之论从不苟同,且起恃三宝待毙之例不乏其人,尝谓“三宝固为高热痉厥急救之品,但必适其证而用其药。殊不知高热痉厥并非皆热入营血,扰其心神,动其肝风,由标寒郁遏,机枢不利,痰浊蔽蒙,胃肠结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经验 神昏 痉厥 高热 发热
下载PDF
试论小儿痉厥
8
作者 李志刚 张成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5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痉厥 小儿 阴阳偏盛偏衰 儿科病证 《素问》 伤寒论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痉厥辨治规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雪原 李鸿涛 +2 位作者 赵阳 张晓丽 李兵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8期19-24,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痉厥医案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叶天士治疗痉厥的经验,为现代医学临证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卷七》中的68则痉厥医案,对治疗痉厥使用药物的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进行统计分析,运... 目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痉厥医案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叶天士治疗痉厥的经验,为现代医学临证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卷七》中的68则痉厥医案,对治疗痉厥使用药物的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中医学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8则医案,涉及证候19种,中药118味,其中高频药物(使用频次≥6次)共27味;使用频次≥4次的药物功效类别共12类,使用频次由多到少排序: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常用药物的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其中寒性药物最多。药味主要为甘味、苦味、辛味,以甘味药最多。归经包括心经、肾经、肺经、肝经、脾经等,使用频次由多到少排序:心经>肾经>肺经>肝经、脾经。关联分析得到14组药对,并将使用频次≥6次的26味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得到5类有意义的药组。结论:叶天士治疗痉厥的治法主要有清热养阴法、祛风通络法、清润滋补法、通闭开窍法、滋阴潜阳法等。根据不同病机随证变法,其所用的经典药物和辨证选方的思想为现代临床医生遣方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痉厥 辨治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厥症
10
作者 徐坤三 《针灸临床杂志》 2002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针灸治疗 痉厥
下载PDF
针推儿科病证治验举隅
11
作者 张红珺 程振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01年第S1期70-,共1页
关键词 小儿疳积 小儿癃闭 小儿痉厥 针推
下载PDF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中医治疗概况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健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45,30,共5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淤斑、淤点、颈项强直,甚或神昏谵语、痉厥抽搐等。本病发病急,变化快。
关键词 治疗概况 神昏谵语 脑膜炎双球菌 化脓性脑膜炎 颈项强直 痉厥 清热解毒养阴 卫气营血 安宫牛黄丸 清瘟败毒饮
下载PDF
产后篇——程门雪遗稿之六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时希 《中医杂志》 1987年第2期7-8,共2页
《金匮》产后病,首标三证,即病痉、病郁冒、病大便难也。产后不只三证,而独以此三证为言者,以其每易相因同见,而为产后病之大纲也。后人不察三证为三大法,如太阳之麻桂青龙焉,实为错误。盖三证之本固同。
关键词 郁冒 清魂散 汗出 当归生姜羊肉汤 芍药散 仲景 产后病 虚寒 寒证 痉厥 汗多 产后血虚 三证 阳盛 味厚
下载PDF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玉皆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7-47,共1页
一般资料 300例中,男性147例,女性153例。1~3岁者55例,4~5岁者95例,6~11岁者150例,临床症状均典型和较重。治疗方药基本方:黄芩、连翘、僵蚕、夏枯草各9克,玄参12克,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桔梗、薄荷(后下)、马勃各3克,法夏7克,大贝... 一般资料 300例中,男性147例,女性153例。1~3岁者55例,4~5岁者95例,6~11岁者150例,临床症状均典型和较重。治疗方药基本方:黄芩、连翘、僵蚕、夏枯草各9克,玄参12克,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桔梗、薄荷(后下)、马勃各3克,法夏7克,大贝8克。每日一剂,水煎内服。伴高热加生石膏30克(先煎),大青叶12克,山栀9克;腮部漫肿较硬者加昆布、海藻各9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4.5克(后下)或玄明粉9克(冲);并发睾丸肿痛者加龙胆草4.5克,荔枝核、延胡索各9克,水通3克;伴见痉厥昏迷者加珍珠母50克,钩藤15克,地龙9克,并加服紫雪丹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济消毒饮 治疗方药 法夏 紫雪丹 水煎内服 荔枝核 基本方 痉厥 临床症状 大便秘结
下载PDF
医方集锦 被引量:1
15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3,共1页
痛经案 王孟英治赵听樵妹,每讯至腹胀呕吐,腰脊酸痛,两腿肿痛,筋掣脘痛,甚至痉厥,多药不效。孟英以金铃子散合左金加二陈、竹茹、枳实、桂、苓数剂而愈,用苁蓉、菟丝、淫羊藿、杜仲、桑葚、木瓜、续断、香附、芍、归、茴、楝调之,讯至... 痛经案 王孟英治赵听樵妹,每讯至腹胀呕吐,腰脊酸痛,两腿肿痛,筋掣脘痛,甚至痉厥,多药不效。孟英以金铃子散合左金加二陈、竹茹、枳实、桂、苓数剂而愈,用苁蓉、菟丝、淫羊藿、杜仲、桑葚、木瓜、续断、香附、芍、归、茴、楝调之,讯至如期,略无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孟英 金铃子散 二便不通 气奔 痉厥 腰脊 喘咳 香附 黄锦 续名医类案
下载PDF
试述加减复脉汤在临床上的运用
16
作者 曾恒香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184-184,共1页
加减复脉汤,出自《温病条辨》,是由《伤寒论》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组成,故名加减复脉汤,方取地黄、阿胶、白芍、麦冬滋养肝肾之阴,炙甘草扶正,麻仁润燥,共奏滋阴退热养液润燥之效,在临床中,作者常用此方治疗热性病变中出现... 加减复脉汤,出自《温病条辨》,是由《伤寒论》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组成,故名加减复脉汤,方取地黄、阿胶、白芍、麦冬滋养肝肾之阴,炙甘草扶正,麻仁润燥,共奏滋阴退热养液润燥之效,在临床中,作者常用此方治疗热性病变中出现营阴亏耗,心大上火或血液伤极的病症,常取得较好疗效,此方对于防治或截止中风痉厥这一危重病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脉汤 滋养肝肾 此方 炙甘草汤 《温病条辨》 润燥 痉厥 热性病 伤寒论 危重病
下载PDF
产后病验案四则
17
作者 宗书成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30,共2页
产后病验案四则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宗书成关键词产后病失眠抑郁阴吹痉厥1产后失眠邰某,女,27岁,职工。1994年10月19日诊。患者大产时出血较多,产后月余来,夜寐乱梦纷纭,甚至彻夜难眠,形体日渐消瘦,伴头... 产后病验案四则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宗书成关键词产后病失眠抑郁阴吹痉厥1产后失眠邰某,女,27岁,职工。1994年10月19日诊。患者大产时出血较多,产后月余来,夜寐乱梦纷纭,甚至彻夜难眠,形体日渐消瘦,伴头昏乏力,心悸频作,纳谷不香,乳水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病 失眠 抑郁 阴吹 痉厥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钩藤汤”治验五则
18
作者 陈世昊 《西部中医药》 1989年第1期31-32,共2页
“钩藤汤”是笔者根据《通俗伤寒论》(清·俞根初著)中的“羚羊钩藤汤”去羚羊角而拟定的方名。原方有“凉肝熄风,增液止痉”之功,用于热盛动风之痉厥证。羚羊角价高难求,又为大寒之品,非急性热证不宜轻投,所以,改用变通方“钩藤汤”
关键词 钩藤汤 治验 热盛动风 熄风 痉厥 增液 梦交 脉弦滑数 狂证
下载PDF
艾片(左旋龙脑)
19
《光明中医》 2016年第9期1317-1317,共1页
性味:辛、苦,微寒。归经:归心、脾、肺经。功能: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主治: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用法与用量:0.15~0.3g.人丸散用。外用研粉点敷患处。
关键词 气郁暴 艾片 热病神昏 流脓 清热止痛 痉厥 归经 微寒 肺经 开窍醒神
下载PDF
中医急症用药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宋一亭 《内蒙古中医药》 1994年第S1期143-146,共4页
中医急症用药的研究进展宋一亭1。熄风开窍药:1.1.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针):水溶性。功能:清热解毒,镇心安神,有醒神,解痉,镇静,解热作用。主冶:邪毒内陷心包而引起的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可用于中风,肺脑,肝昏迷,... 中医急症用药的研究进展宋一亭1。熄风开窍药:1.1.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针):水溶性。功能:清热解毒,镇心安神,有醒神,解痉,镇静,解热作用。主冶:邪毒内陷心包而引起的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可用于中风,肺脑,肝昏迷,感染高热,癫狂,痫症,癔病性抽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急症 醒脑静注射液 解热作用 开窍药 神昏谵语 熄风 痉厥 邪毒 生脉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