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络刮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上肢表面肌电图及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志强 赵宁 +2 位作者 苏昭元 苏稼夫 吴强 《康复学报》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络刮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图及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口服巴氯芬片治疗,综合组在口服... 目的:探讨经络刮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图及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口服巴氯芬片治疗,综合组在口服巴氯芬片基础上对上肢阴经及阳经进行经络刮疗,治疗期间2组均接受相同的康复训练。经络刮疗和康复训练均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在患侧肘关节屈曲、伸展最大等长收缩时记录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肉收缩的积分肌电值,计算肘关节屈伸力矩及相应的协同收缩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肘关节活动度及Fugl-Meyer测评法评价患侧屈肘痉挛上肢肱二头肌肌张力改善程度、肘关节活动度变化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患肘屈曲、伸展力矩均高于治疗前(P<0.05),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协同收缩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综合组患侧肘关节伸展力矩增加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肱二头肌协同收缩率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患侧肱二头肌痉挛程度、肘关节自主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综合组患侧肱二头肌痉挛程度、肘关节自主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经络刮疗结合康复训练能增强脑卒中偏瘫痉挛上肢伸肘力量,改善肘关节屈伸运动的协调性,降低患侧肱二头肌肌张力,增大患侧肘关节主动活动度和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上肢 经络刮疗 康复训练 表面肌电图 动力学
下载PDF
康复延伸护理结合舒筋解痉方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上肢的影响
2
作者 吕勤 王和强 +5 位作者 陈冰 李锦嫦 姚玉兰 吴煜坚 梁嘉妍 张世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7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延伸护理结合舒筋解痉方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上肢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东莞市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痉挛上肢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将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A组... 目的观察康复延伸护理结合舒筋解痉方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上肢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东莞市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痉挛上肢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将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A组,n=30)、康复延伸护理结合舒筋解痉方护理组(B组,n=30)两组,予以相应的方法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评估每组患者的上肢肌张力等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腕关节活动度、肘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后两组的整体疗效等参数。结果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本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张力等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腕关节活动度、肘关节活动度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B组与治疗后的A组比较,其整体疗效、上肢肌张力等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腕关节活动度、肘关节活动度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延伸护理结合舒筋解痉方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上肢情况,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延伸护理 舒筋解痉方 脑卒中恢复期 痉挛上肢
下载PDF
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刘样 胡蓉 +2 位作者 唐森 邓杰 柳筱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1-0054,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和仅使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时肌张力阻力矩的变化,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及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高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对比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和仅使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时肌张力阻力矩的变化,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及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高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29例,观察组有27例。对照组是采用现代康复的常用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改善上肢的肌张力,观察组是在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芒针透刺法,取穴为患侧上肢的臑会与天井,四渎与外关,肩髃与臂臑,阳溪与透温溜等,两组的治疗都是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观察4个疗程。最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患侧上肢的肌肉紧张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估量表评分和FAM量表评分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治疗的综合作用对中风后患者的上肢痉挛性瘫痪有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芒针透刺法和Bobath技术综合作用有关,因此有必要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芒针透刺结合治疗结合Bobath技术的推广,发挥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透刺 BOBATH技术 中风 上肢痉挛
下载PDF
近5年脑卒中后上肢痉挛针刺取穴研究进展
4
作者 汪玲 赵利 赵正恩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193-197,共5页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为常见的并发症。此文从近5年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文献中进行针刺选穴的综述。针刺取穴包括阳经取穴、阴经取穴、督脉取穴、经筋取穴、拮抗肌取穴、特殊部位取穴。研究表示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效果显著。...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为常见的并发症。此文从近5年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文献中进行针刺选穴的综述。针刺取穴包括阳经取穴、阴经取穴、督脉取穴、经筋取穴、拮抗肌取穴、特殊部位取穴。研究表示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效果显著。针刺取穴以三阳经及拮抗肌取穴居多。但是文献报道多数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少。各个选穴方法的优劣点未进行详细阐述。后期在临床上需进一步探索不同取穴方法的优势,为卒中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及对皮质血氧的影响
5
作者 雷俊芳 范晓华 +2 位作者 臧姝琦 张承栋 汤继芹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31-238,247,共9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rTMS)与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皮质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rTMS组、DMS组、联合组各20例...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rTMS)与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皮质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rTMS组、DMS组、联合组各20例,四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rTMS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DMS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给予DMS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联合rTMS与DMS治疗,四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分、大脑氧合血红蛋白(O2Hb)水平。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的MBI、FMA-UE、MAS评分及O2Hb水平变化的S积分与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联合组MBI、FMA-UE、M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1);rTMS组、DMS组、联合组大脑O2Hb水平变化S积分均优于针刺组(P<0.05),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P<0.01);rTMS组、DMS组、联合组大脑O2Hb水平变化均值均优于针刺组(P<0.01),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DMS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rTMS与D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痉挛状态,提高大脑皮质血氧水平可能为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针刺 重复经颅磁刺激 深层肌肉刺激 皮质血氧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研究进展
6
作者 段振兴 李强 +1 位作者 林翠茹 王立存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痉挛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且上肢痉挛较下肢多见,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具有独特优势。该文主要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中风 针刺治疗 灸法治疗 推拿治疗 中药治疗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
7
作者 乔琦琦 胡依依 +1 位作者 王伊静 周慧青 《医疗装备》 2024年第7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医院7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康...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医院7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指标[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指标[Fugl-Meyer评定量表中上肢部分(FMA-UE)评分]和肌电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电积分值(IEMG)]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U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二头肌IEMG低于治疗前,肱三头肌IEMG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肱二头肌IEMG低于对照组,肱三头肌IEM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改善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IEMG,从而减轻上肢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上肢康复机器人 上肢功能 肌电图
下载PDF
王颖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经验
8
作者 杨文鑫 王颖 +3 位作者 计海生 段冕 何洋 韩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总结王颖主任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证经验。王颖主任认为卒中后上肢痉挛发病之根本在于阴阳失衡,神机失用;所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失和,经筋失养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当以通调阳气,舒筋解痉为原则,基于“形神一体观... 总结王颖主任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证经验。王颖主任认为卒中后上肢痉挛发病之根本在于阴阳失衡,神机失用;所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失和,经筋失养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当以通调阳气,舒筋解痉为原则,基于“形神一体观”及“通督调神”理论提出针刺督脉穴结合夹脊穴,振奋周身阳气,恢复神机功能,以求形神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痉挛 针刺 督脉 夹脊穴
下载PDF
基于洛书数理理论探讨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研究
9
作者 王俊涛 吕文亮 戚宪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0-494,51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洛书数理指导下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完... 目的探讨基于洛书数理指导下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完成研究。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针刺及相关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屈伸肌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予以洛书数理模型配比结合屈伸肌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均以连续治疗6 d休息1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Fug1-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关节活动度(ROM)、上肢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变化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AS分级、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FMA-UE评分、关节ROM、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52/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1%(41/56)(P<0.05)。结论基于洛书数理理论运用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上肢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书数理 低频穴位电刺激 卒中后上肢痉挛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慢速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肢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樊北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体外冲击波联合慢速牵伸训练后,对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体外冲击波联合慢速牵伸训练后,对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康复训练和慢速牵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对比两组腕屈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上肢肢体功能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5min后,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阻尼振动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两周后腕关节活动度和肘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慢速牵伸训练,有助于优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腕屈肌张力,提高肘关节、腕关节活动度,减轻后上肢肌肉痉挛程度并提高患者上肢肢体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腕屈肌张力 关节活动度 上肢肢体功能
下载PDF
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机制
11
作者 谢淦全 梁智跃 +5 位作者 付晴 廖仲波 周锐钧 张振钊 胡斌彬 周光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 目的:探讨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刘氏毫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2、4、8周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第2、4、8周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治疗第2、4、8周,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观察组FMA-U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观察组NHI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两组血清TC/HDL-C、Apo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刘氏毫火针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有效修复神经缺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TC/HDL-C、Apo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毫火针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瘫痪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B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范凌燕 陈丽雪 +3 位作者 曾清平 祝丽松 罗小军 钟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目的 分析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1于对照组2... 目的 分析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1于对照组2基础上加以热敏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1基础上加以针刀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肌张力改善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上肢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上肢FMA评分、MBI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张力,加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屈肌痉挛 热敏灸 针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13
作者 吕小新 李超玉 翁燕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参照组(31例),实施传统针刺治疗;2... 目的探讨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参照组(31例),实施传统针刺治疗;2020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研究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肌张力评分降低,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且研究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参照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积极实施针刺与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肌张力增高、恢复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刺疗法 隔药灸经筋结点法
下载PDF
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Meta分析
14
作者 杨晓敏 刘竹韵 +2 位作者 魏琳 林满秋 张小培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目的:评价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 目的:评价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2年9月。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发表偏倚分析采用STATA软件。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753例样本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MD=6.76,95%CI(2.77,10.75),P<0.000 90],上肢痉挛程度(MAS)评分低于对照组[MD=-0.64,95%CI(-0.79,-0.50),P<0.000 01],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低于对照组[MD=-4.79,95%CI(-6.62,-2.97),P<0.000 01],肘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MD=19.20,95%CI(13.55,24.86),P<0.000 01],肱三头肌IEMG高于对照组[MD=3.63,95%CI(1.75,5.50),P<0.000 1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高于对照组[MD=5.42,95%CI(2.56,8.27),P=0.000 20]。结论:刺络拔罐有助于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但由于本研究选取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需要更大样本和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痉挛 痉证 筋病 刺络拔罐 运动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李娇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6-0139,共4页
探究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 探究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FMA、ADL、FCA评分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A、ADL、F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经过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引用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提高治疗效率,同时改善身体各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康复训练 联合治疗 脑梗死后上肢痉挛
下载PDF
康复治疗脑梗死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研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1-0044,共4页
分析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0年5月~2023年5月时间段选择40例脑梗死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普通组(20例,普通治疗)与分析组(20例,普通治疗+康复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分析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0年5月~2023年5月时间段选择40例脑梗死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普通组(20例,普通治疗)与分析组(20例,普通治疗+康复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康复效果、上肢肌力指数、血清指标、主观指标显示治疗后更高,症候积分显示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 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上肢肌力状况,提升肢体功能,优化血清指标,降低症候评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独立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上肢痉挛性偏瘫 康复治疗 血清指标 症候积分
下载PDF
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7
作者 黄文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97-0100,共4页
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共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措施将本批次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 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共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措施将本批次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火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MAS),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MA、MBI、MAS评分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共有1例出现轻度红肿。结果 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效 缺血性卒中 上肢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评价头针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疾病的效果
18
作者 姜斌 赵光灿 +2 位作者 侯禹 郗雨婷 范玉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21-0024,共4页
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实施头针+镜像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样本,双盲法分组,有镜像组、综合组,样本量均为41例,前一组为镜像治疗,后一组为头针+镜像治疗,调查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检测... 探究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实施头针+镜像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样本,双盲法分组,有镜像组、综合组,样本量均为41例,前一组为镜像治疗,后一组为头针+镜像治疗,调查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检测营养神经指标,比较上肢功能,观察自理能力,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检测NGF以及BDNF,两者在综合组高于镜像组,P<0.05。治疗前落实FMA、MAS评分的评估和统计,两者在综合组、镜像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后落实上肢功能的评估和统计,其中FMA评分在综合组高于镜像组,MAS评分在综合组低于镜像组,P<0.05。自理能力优良率结果在综合组达到了95.12%,该结果在镜像组仅有78.05%,即综合组高,P<0.05。有效率结果在综合组达到了97.56%,该结果在镜像组仅有80.49%,即综合组高,P<0.05。结论 头针+镜像疗法有效率高,能恢复上肢功能,降低痉挛程度,提升自理能力,建议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有效率 镜像疗法 上肢痉挛性瘫痪 营养神经 头针
下载PDF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巴氯芬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
19
作者 刘银波 何芳 马金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基于脑卒中伴随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施展有效治疗(即:体外冲击波+巴氯芬),观察分析对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遴选试验场地为笔者所在医院,研究时限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择取80例脑卒中伴随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此试验的目标群体,凭... 探讨基于脑卒中伴随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施展有效治疗(即:体外冲击波+巴氯芬),观察分析对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遴选试验场地为笔者所在医院,研究时限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择取80例脑卒中伴随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此试验的目标群体,凭借治疗方案的不同划定组分,共分为2组,分别显示为对照组(n=40,巴氯芬药物医治)、观察组(n=40,体外冲击波+巴氯芬医治)。结果 评定不同时间节点的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组间评议数据比较(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的FMA数据均呈现更高(P<0.05)。比较组间的肘关节、腕关节的肌张力情况,医治前两组分数据相当(P>0.05),医治后不同时间节点的MAS评分均为更低朝向(P<0.05)。有效估算组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出观察组在各个时间上的数据均为更高指向(P<0.05)。组间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数据具有相似价值(P>0.05)。组间的疗效率加以统计,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数据为97.50%(39例),对照组为85.00%(34例),前者数据为更高指向(P<0.05)。结论 针对基于脑卒中伴随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施展有效治疗(即:体外冲击波+巴氯芬),相较单独运用巴氯芬药物治疗而言更具疗效,可显著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降低肌张力,促进更快融入日常生活,治疗更为安全,疗效佳,可值得推广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屈肌痉挛 体外冲击波 巴氯芬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玉宝 孙晓丽 +2 位作者 曹奕 姜天鑫 李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对...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以口服巴氯芬片结合常规中风后康复训练为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施以针刺督脉穴位为主的针刺治疗联合筋膜松解手法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M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上肢功能及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根据MAS分级结果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两组血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S分级、FMA-UE及MBI评分、血清GAB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4周后对照组除MBI评分无明显改善外(P>0.05),FMA评分、MAS分级及血清GABA水平均有改善(P<0.05,P<0.01),而观察组MAS分级、FMA-UE评分、MBI评分及血清GAB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AS分级、FMA-UE评分、MBI评分情况及血清GABA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66.67%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P<0.05)。结论针刺督脉结合筋膜松解手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刺 督脉 筋膜松解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