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痉瘫丹治疗创伤性痉挛型截瘫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张毅 左雅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2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痉瘫丹治疗创伤性痉挛型截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痉挛型截瘫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痉瘫丹,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痉瘫丹治疗创伤性痉挛型截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痉挛型截瘫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痉瘫丹,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53.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痉挛消失率为5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痉瘫丹对痉挛型截瘫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与常规治疗合用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瘫丹 痉挛型截瘫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薄胼胝体和“猞猁耳征”——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一家系报告
2
作者 于宗泳 武紫阳 +6 位作者 田霏霏 栗静 袁薇 李鑫 魏海萍 武国德 刘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2-635,共4页
报道1例MRI影像表现为典型薄胼胝体(thin corpus callosum,TCC)和“猞猁耳征(ears-of-the-lynx sign)”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spastic paraplegia 11,SPG11)病例。患者为13岁男孩,主要表现走路不稳容易跌倒,症状逐渐加重伴双手书写不... 报道1例MRI影像表现为典型薄胼胝体(thin corpus callosum,TCC)和“猞猁耳征(ears-of-the-lynx sign)”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spastic paraplegia 11,SPG11)病例。患者为13岁男孩,主要表现走路不稳容易跌倒,症状逐渐加重伴双手书写不灵、学习能力下降1年;父母无血缘关系。患儿头颅MRI表现为胼胝体变薄,双侧脑室前角旁白质T2、Flair轴位对称性高信号,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SPG11基因NM_025137:c.2073delT和c.257+5G>A两处杂合突变分别来自父母,先证者最终诊断为SPG11,并给予对症治疗。脑MRI影像表现TCC和“猞猁耳征”对诊断SPG11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有痉挛性截瘫表现的患者要考虑到SPG11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截瘫11 薄胼胝体 猞猁耳征 SPG11基因 复合杂合突变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的临床、电生理和MRI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国华 唐北沙 +3 位作者 陈昕 罗巍 李蜀渝 刘小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4型 (SPG4 )的临床、电生理和MRI特点。方法 对来自 4个家系的 13例SPG4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单纯型 4例 ,复杂型 9例。 2 0岁以前发病者 7例。所有患者均以缓慢进展的... 目的 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4型 (SPG4 )的临床、电生理和MRI特点。方法 对来自 4个家系的 13例SPG4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及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单纯型 4例 ,复杂型 9例。 2 0岁以前发病者 7例。所有患者均以缓慢进展的双下肢僵硬、行走困难起病 ,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无力 ,可合并智力下降 (3例 )、锥体外系症状 (2例 )、共济失调 (4例 )、肌肉萎缩 (1例 )、深、浅感觉减退 (4例和 2例 )和弓形足 (3例 )。各家系患者功能评分差异较大。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各 3例和头颅MRI检查 2例均未见异常 ,胸髓MRI检查 2例均显示胸髓萎缩。结论 spastin基因突变既可导致单纯型SPG患者 ,也可导致复杂型SPG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截瘫4 电生理 MRI 肌肉萎缩 共济失调 锥体外系症状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麟伟 矫毓娟 +3 位作者 李小璇 汪伟 张伟赫 彭丹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31-334,F0002,共5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HSP7)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例HSP7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头核磁平扫检查,行共济失调量表及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提取患者及其直系亲属外周血DNA,全外显子测序进行基因检测,结合一代... 目的:分析并总结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HSP7)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例HSP7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头核磁平扫检查,行共济失调量表及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提取患者及其直系亲属外周血DNA,全外显子测序进行基因检测,结合一代测序验证突变位点。结果:2例HSP7患者临床表现均有走路不稳,小脑性共济失调、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及轻度认知功能减退,头核磁平扫发现轻度小脑萎缩,基因检测发现2例患者痉挛性截瘫7基因(SPG7)存在复合杂合突变,病例1:c.1047dupC(p.Gly349fs),c.1904C>T(p.Ser635Leu);病例2:c.2771delG(p.Met757fs),c.1529C>T(p.Ala510Val),均为已报道致病突变,家系验证证实突变分别来自于患者的父母且存在基因型-表型共分离。结论:HSP7患者临床上可以表现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及认知功能减退,本研究的2例HSP7患者经基因检测证实为SPG7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截瘫7 小脑性共济失调 认知功能减退
下载PDF
表现为少年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1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展 赵惠卿 +3 位作者 王雪梅 杨雅琴 冯涛 马惠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报道1例首发症状为少年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SPG11)患儿。方法描述1例13岁发病的27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首发为抖动、肢体僵硬,逐渐出现运动迟缓、行走困难,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MRI示胼胝体萎缩和侧... 目的报道1例首发症状为少年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SPG11)患儿。方法描述1例13岁发病的27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首发为抖动、肢体僵硬,逐渐出现运动迟缓、行走困难,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MRI示胼胝体萎缩和侧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基因检测提示SPG11基因存在两处杂合突变:c.5867-1G>C和c.3687-2A>G。家系分析显示突变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为复合杂合突变。结论 SPG11可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表现,少年起病的帕金森综合征患儿有必要进行全面基因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遗传性痉挛截瘫11 胼胝体发育不良
下载PDF
1例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55型的临床特点和C12orf65基因突变分析
6
作者 林双竹 孙显婷 麻宏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4-1098,共5页
该文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55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C12orf65基因突变特点.患儿女,8岁,5岁起病,以视神经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蹲起缓慢和轻度鸭形步态.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和哥哥外周血DNA标本,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和线粒体基因... 该文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55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C12orf65基因突变特点.患儿女,8岁,5岁起病,以视神经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蹲起缓慢和轻度鸭形步态.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和哥哥外周血DNA标本,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C12orf65基因存在c.394C>T和c.447_449delGGAinsGT的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自父亲,为已知致病突变;后者来自母亲,是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突变.该研究扩展了C12orf65基因突变谱,为患儿病因诊断及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截瘫55 C12orf65基因 视神经萎缩 儿童
下载PDF
一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患者康复个案
7
作者 蒋敏 白凡 +2 位作者 张禄菊 苏文渊 罗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由Seeligmuller于1874年首先报道,是以双下肢进行性肌张力增高、肌力下降和剪刀步态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遗传性、进展性、痉挛性截瘫为主,症状多样。由于HSP发病率较低,加...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由Seeligmuller于1874年首先报道,是以双下肢进行性肌张力增高、肌力下降和剪刀步态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遗传性、进展性、痉挛性截瘫为主,症状多样。由于HSP发病率较低,加上其进展缓慢,诊断需借助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目前确诊HSP的金标准。通过检测最常见的两种HSP相关基因SPAST和ATL1,也称SPG4和SPG3A,可以诊断50%以上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纯HSP[1]。由于HSP发病后呈进行性发展,早期功能障碍一般不严重,很多患者未引起足够重视,加上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病诊断技术和设备能力有限,导致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及确诊,康复介入个案较少,目前国内尚无关于HSP患者康复报告,现报告我院收治一例HSP4型患者的康复经过,对康复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为HSP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截瘫4 康复 步态
下载PDF
表现为单纯痉挛性截瘫的青少年型Krabbe病一例遗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董亚丽 毛澄源 +4 位作者 范雨 李梦杰 吴军 许予明 史长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对表现为单纯痉挛性截瘫的青少年型Krabbe病一例进行基因检测和临床分析。方法与结果:患者,女,13岁,临床表现为单纯痉挛性截瘫。采集该患者、20例痉挛性截瘫患者及200名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查找... 目的:对表现为单纯痉挛性截瘫的青少年型Krabbe病一例进行基因检测和临床分析。方法与结果:患者,女,13岁,临床表现为单纯痉挛性截瘫。采集该患者、20例痉挛性截瘫患者及200名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查找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患者存在一个GALC基因的纯合突变c.1901T>C,可引起氨基酸p.L634S改变。Sanger测序验证了该患者携带此突变,而在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出此突变。结论:青少年型Krabbe病可表现为单纯痉挛性截瘫,而不伴随其他症状;GALC基因的c.1901T>C为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bbe病 痉挛截瘫 青少年 GALC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詹飞霞 曹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1-1285,共5页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是一类具有显著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无力和痉挛性截瘫,其中以痉挛性截瘫4型(SPG4)最为常见。迄今,已发现78个HSP致病基因相关位点,59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基因SPAST编...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是一类具有显著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无力和痉挛性截瘫,其中以痉挛性截瘫4型(SPG4)最为常见。迄今,已发现78个HSP致病基因相关位点,59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基因SPAST编码的微管切割蛋白(spastin)对于调节微管长度、数量和活力,以及对各种细胞器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去认为SPAST基因突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是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目前认为,SPAST基因编码的2种异构体(M1、M87)可能存在获得性的突变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也是重要致病机制之一。该文就SPG4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截瘫 痉挛截瘫4 SPAST 微管切割蛋白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一个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10
作者 刘梦源 李东晓 +5 位作者 李雨珂 梅道启 董世杰 王艳丽 胡韦毓 高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SPG5A)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8月15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疑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1个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SPG5A)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8月15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疑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1个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家系全基因组测序(trio-WGS),对可疑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患儿为1岁男性,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颜面部、四肢远端及躯干背侧多毛,智力和运动发育落后,双下肢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其父母及姐姐表型均未见明显异常。Trio-WGS检测发现患儿携带CYP7B1基因c.1250G>A(p.Arg417His)纯合变异,其母亲携带杂合变异,父亲和姐姐均为野生型,变异来源分析为8号染色体(chr8)母源单亲二倍体(UPD),Sanger测序与trio-WGS结果一致。既往未见chr8母源UPD导致SPG5A的报道。结论上述SPG5A患儿为复杂型HSP,chr8 CYP7B1基因c.1250G>A母源UPD可能是其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截瘫5A 家系全基因组测序 CYP7B1基因 单亲二倍体
原文传递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杰 刘雅贤 +3 位作者 张丽春 赵立荣 刘小霞 王晓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痉挛性截瘫4型(SPG4)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痉挛截瘫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临床特征为典型的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神经功能损害仅限于下肢痉挛无力、高渗性膀胱障碍和下肢振动觉轻度减弱,不伴随出现神经萎缩、共济失调、认知障碍、癫痫... 痉挛性截瘫4型(SPG4)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痉挛截瘫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临床特征为典型的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神经功能损害仅限于下肢痉挛无力、高渗性膀胱障碍和下肢振动觉轻度减弱,不伴随出现神经萎缩、共济失调、认知障碍、癫痫发作和肌张力障碍等特征。SPAST是引起SPG4的主要致病基因,现已发现多种不同的SPAST致病变异体。该疾病存在高度临床异质性,相同致病变异体在不同患者间甚至在同一家系间也可表现出发病年龄与严重程度的差异。关于SPG4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性缺乏系统的研究,致病机制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致病基因特点、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致病机理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痉挛截瘫4 SPAST基因 临床异质性
原文传递
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确定云南省2个家系及散发病例中的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致病基因及发生模式
12
作者 郑昆文 李伟 +3 位作者 江瑶 任禹衡 沈涛 张雯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6期731-736,共6页
目的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在云南省的2个家系和散发病例人群中探讨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发生模式,以期筛选出病理候选基因,探讨其遗传发生模式。方法提取云南省2个家系和散发样本的全基因组DNA;从家系样品中选择3例外送进行全外... 目的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在云南省的2个家系和散发病例人群中探讨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发生模式,以期筛选出病理候选基因,探讨其遗传发生模式。方法提取云南省2个家系和散发样本的全基因组DNA;从家系样品中选择3例外送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依据筛选获得的候选突变基因,借助Sanger测序在剩余的家系样本和散发病例中进行验证,从而整合出这些样本的单纯型HSP疾病的遗传发生模式。结果借助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分析和Sanger测序技术,在2个家系和2例散发病例中验证筛选,获得了13个候选致病突变基因。携带突变基因的异同不但是家系成员和散发病例患单纯型HSP疾病的互作成因,也使得不同家系呈现出不同的遗传模式。结论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针对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这类疾病进行最大程度的广谱测序,从而获得有指导意义的突变基因,更好地确定疾病的家族遗传模式,最终作为后续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靶点服务于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遗传性痉挛截瘫 家系 高通量测序 疾病发生模式
原文传递
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三例
13
作者 田文生 刘飞 +1 位作者 刘军 刘瑞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单纯遗传性痉挛截瘫 家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诊断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ALS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婴儿起病型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舒丹丹 曹徐君 +2 位作者 顾琴 霍洪亮 张何威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862-864,共3页
目的分析婴儿起病型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为婴儿起病型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2岁1月龄,因"生后至今不能独走"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 目的分析婴儿起病型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为婴儿起病型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2岁1月龄,因"生后至今不能独走"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踝阵挛阳性。全外显子测序提示ALS2基因存在2处变异,c.1732T>C(p.Ser578Pro)和c.4832G>A(p.Arg1611Gln)复合杂合变异,前者来源于母亲,后者来源于父亲。两处变异均尚未被数据库收录。文献检索未见中文文献,英文文献报道ALS2基因变异所致婴儿起病型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病例62例,其中生后即不能行走46例,2岁不能行走4例,大于4岁后不能行走7例;上肢受累52例;存在吞咽障碍36例;眼球运动障碍5例。结论ALS2基因杂合变异致婴儿起病型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为早发性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该病临床表型复杂,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起病上行性遗传性痉挛截瘫 ALS2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原文传递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2个家系临床、影像及基因突变分析
15
作者 李刚 付俊 +3 位作者 庞咪 宋佳 马明明 张杰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54-1262,共9页
目的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SPG7)2个家系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两家系先证者及相关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所有家系成员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 目的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SPG7)2个家系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两家系先证者及相关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所有家系成员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基因检测,并查阅相关文献,与既往报道的国内SPG7家系进行临床和基因变异特征的总结。结果本组两家系共4例患者,均在成年期发病,均存在宽基底共济失调步态,其中1例随访时出现痉挛性步态,4例均出现以下肢病理征阳性为主的锥体束受累体征;3例伴构音障碍;3例头颅MRI示不同程度的小脑萎缩;基因检测发现4例患者均存在SPG7基因复合杂合或纯合变异,其中c.2062C>T和c.2176C>T为新报道突变。我国目前仅报道5个SPG7家系,加上本组2个家系共12例患者中,锥体束受累12例,小脑性共济失调10例,构音障碍7例,认知障碍3例;11例为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例为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9例患者影像学存在小脑萎缩。已报道的5个家系中存在6种新发突变。结论SPG7家系在我国较罕见,主要表现为锥体束受累合并小脑性共济失调,伴小脑萎缩,经基因检测明确为SPG7突变,且我国的SPG7家系存在多种新发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截瘫7 遗传 SPG7基因
原文传递
近亲结婚一家系三例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16
作者 许名远 李康增 +1 位作者 郑志雄 钟林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5-645,共1页
先证者(Ⅳ2)女,25岁,汉族。因“双下肢僵硬、行走困难5年”就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年逐渐出现双下肢僵硬、无力、行走较困难,大小便正常。查体:神清,智力发育及语言均正常。颅神经检查正常,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腱... 先证者(Ⅳ2)女,25岁,汉族。因“双下肢僵硬、行走困难5年”就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年逐渐出现双下肢僵硬、无力、行走较困难,大小便正常。查体:神清,智力发育及语言均正常。颅神经检查正常,双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腱反射 ,双侧Hoffmann征阳性。双下肢肌力5级弱,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 ,踝阵挛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无肌肉萎缩。共济检查正常,感觉系统检查正常。眼底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头颅及颈胸椎核磁共振检查正常,肌电图示双下肢失神经改变,血铜蓝蛋白及维生素B12浓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遗传性痉挛截瘫 Hoffmann征阳性 近亲结婚 BABINSKI征 家系 神经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 维生素B12
原文传递
SCA3/MJD与SPG4的弥散加权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妩 王小宜 +2 位作者 廖鑫鑫 沈璐 廖伟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3型/马查多-约瑟夫病(hereditary spinocerebellar ataxia 3 and the Machado Joseph disease,SCA3/MJD)及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hereditary spastic p...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3型/马查多-约瑟夫病(hereditary spinocerebellar ataxia 3 and the Machado Joseph disease,SCA3/MJD)及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4,SPG4)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例SPG4患者,30例SCA3/MJD及27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DWI检查,经数据后处理获得了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将以上数据分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SCA3/MJD起病患者的ADC值在中央前回、内囊后肢、大脑脚、桥脑、小脑皮层及小脑白质区域较正常对照组升高。SCA3/MJD未起病患者的ADC值仅在小脑齿状核位置较正常对照组增高。SCA3/MJD起病患者仅在小脑皮层较SCA3/MJD未起病患者ADC值明显升高;SCA3/MJD起病患者的ADC值在内囊后肢、小脑皮层、小脑白质及桥脑较SPG4患者明显增高。在中央前回,SPG4患者的ADC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DWI对于SCA3/MJD与SPG4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马查多-约瑟夫病 遗传性痉挛截瘫第4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中国SPG11患者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18
作者 杜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9-1732,共4页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一类主要由皮质脊髓束受损引起的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HSP遗传方式多样,可以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某些病例呈线粒体遗传。目前HSP至少分为80...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一类主要由皮质脊髓束受损引起的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HSP遗传方式多样,可以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某些病例呈线粒体遗传。目前HSP至少分为80余种亚型,SPG11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HSP中最常见的亚型,其致病基因为KIAA1840,编码spatacsin蛋白。国内已发现有52例SPG11患者,发病年龄4~24岁。其首发症状为走路不稳和/或智力障碍,临床表现包括智力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视力下降、共济失调、弓形足、肌萎缩、眼肌麻痹及周围神经病等。除胼胝体变薄及脑室周围白质改变外,患者还可表现为大脑皮质萎缩、小脑萎缩、脑室扩大等。中国SPG11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其发病率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在中国SPG11患者中共检测出KIAA1840基因致病突变37个,均可导致spatacsin蛋白截短突变,其中KIAA1840基因移码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截瘫11 基因突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KIAA1840基因 spatacsin
下载PDF
SPG7新发复合杂合突变相关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赵保华 赵薇 +2 位作者 胡雅倩 周亚婷 赵亚雯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spastic paraplegia type7,SPG7,OMIM#607259)是SPG7基因突变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痉挛性截瘫(autosomal recessive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s,ARHSPs)的5%~21%,人群患病率为(2~6)/10万[1...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spastic paraplegia type7,SPG7,OMIM#607259)是SPG7基因突变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痉挛性截瘫(autosomal recessive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s,ARHSPs)的5%~21%,人群患病率为(2~6)/10万[1-2]。SPG7临床可以表现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以痉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即出现进行性双下肢痉挛及锥体束功能障碍;复杂型除有痉挛性截瘫表现外,还可伴随小脑性共济失调、尿失禁、深感觉障碍,少数可伴有智力障碍、锥体外系体征、视觉功能障碍、癫痫、周围神经病及眼肌麻痹等症状[3-4],临床症状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痉挛截瘫7 SPG7基因 新发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