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金梅 曹杰 +1 位作者 杜娜 邢红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及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MF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蜡疗及渐进性抗阻训练可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中药蜡疗 渐进抗阻训练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赵黎阳 袁俊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 目的:分析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足背屈角较治疗前均减小,且观察组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较治疗前均增大,且观察组腘窝角、大腿内收肌角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BBS评分较治疗均升高,且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M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3个月后F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FAC评分、6MWD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且观察组FAC评分、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垂直律动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减轻肌肉痉挛程度,改善平衡能力,还可调节下肢关节活动度,促进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精细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对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3
作者 赵纯风 罗丹 +3 位作者 喻皓月 彭莹 杨艳丽 刘衡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 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并用SPM12及NBS软件比较2组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患儿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组默认模式网络(DMN)内左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角回,vAN内右侧中央后回,VNm内双侧舌回功能连接减低。以上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SCP与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推测网络功能连接改变可能成为早期识别和诊断SCP的影像学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周围白质损伤 痉挛型脑性瘫痪 独立成分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佟海凤 闫洪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分析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良六字诀训练。比较两组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构音语音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最长声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长声时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最大数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数数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构音语音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构音语音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六字诀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的发音能力、数学认知能力和构音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六字诀 痉挛型脑性瘫痪 言语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分析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郭乾乾 李东 马常龙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有氧耐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E区(行、跑、跳)GMFM、D区(站立)GMFM、ADL、BBS、上肢运动功能FMA、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患儿10 m往返跑次数均增加,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可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及有氧耐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家庭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性瘫痪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下肢协调能力及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妍 李龙 +2 位作者 岳晓妍 苏昕 李静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疾病特点,评价任务导向性治疗对患儿下肢协调能力、平衡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8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按1∶1比例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 目的分析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疾病特点,评价任务导向性治疗对患儿下肢协调能力、平衡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8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按1∶1比例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任务导向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步态指标(10 m最快步行时间、跨步步行、患侧-健侧步行差),智力、独立性、肢体运动功能、平衡性评分。结果经不同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步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智力、独立性、肢体运动功能、平衡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中实施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步态、智力、独立性、肢体运动功能、平衡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任务导向治疗 步态 智力 独立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
下载PDF
基于儿童悬吊运动系统的躯干控制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梦君 艾坤 +4 位作者 易细芹 李庆博 张泓 胡继红 祁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0-494,499,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儿童悬吊运动(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系统的躯干控制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治疗组... 目的:观察基于儿童悬吊运动(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系统的躯干控制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儿童悬吊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躯干控制训练(20min/次),两组均治疗1次/天、5天/周,共计3个月。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88,GMFM-88)D区、E区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变化情况;运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儿腹直肌、竖脊肌、腹外斜肌、臀大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观察患儿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R)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在GMFM-D、GMFM-E、BBS评分及CR值上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改善GMFM-D、GMFM-E及BB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臀桥、坐位伸手取物时的CR值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基于儿童悬吊运动系统的躯干控制训练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运动过程中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并提高其平衡、站立和行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 痉挛型脑性瘫痪 躯干控制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跷脉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秋萍 王慧娟 +5 位作者 陈碧婵 方雪霞 阳艳 叶勇 汤伟 张泓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观察跷脉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内收肌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9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儿童康复专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SCP儿童6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跷脉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内收肌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9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儿童康复专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SCP儿童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以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为主的现代康复治疗,其中主动运动30 min/次,其他治疗20 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3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跷脉推拿,其中跷脉推拿15 min/次,主动运动15 min/次,其他治疗同对照组,1次/d,5次/周,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估内收肌肌张力;采用关节活动度量角器测量内收肌角度;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项)评估儿童D、E区运动功能。同时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AS评分均明显降低,内收肌角度和GMFM-88 D、E区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更低,内收肌角度明显更大,GMFM-88 D、E区功能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跷脉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SCP儿童内收肌痉挛,降低内收肌肌张力,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提高站立、行走、跑和跳等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跷脉 推拿 现代康复疗法 内收肌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全身垂直律动疗法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纯鑫 金晟 +5 位作者 陈岑 陆洋阳 翟歆昳 沈敏 任婕 程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6-1072,共7页
目的: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评价全身垂直律动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学参数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1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试验组),按照相同年龄、相同GMFCS分级,同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目的: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评价全身垂直律动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学参数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1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试验组),按照相同年龄、相同GMFCS分级,同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对照组)进行1∶1配对,如果配对过程中有多名患儿符合配对条件,则选用简单随机法确定配对对象,总计36例样本。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全身垂直律动疗法干预。所有患儿每周均接受3次常规康复训练,包括PT、OT、ST、中医传统康复等,以及每天至少60min的居家训练,3个月为1个疗程,总计两个疗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身垂直律动疗法干预,每周3次,每次25min,3个月为1个疗程,总计两个疗程。试验前后,采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两组患儿步行时空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步宽、支撑相%、摆动相%)及下肢各关节支撑相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并对两组儿童进行物理治疗评定及66项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66,GMFM-66),评估脑瘫患儿整体功能情况,分析其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物理治疗评定(伸膝—踝背屈角度、腘角角度、Ely试验、Thomas试验)、步行时空参数(步长、步宽)、运动学参数(支撑相时髋关节屈曲角度、支撑相时踝关节跖屈角度)及GMFM-66分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试验组治疗后物理治疗评定(伸膝—踝背屈角度、腘角角度、Ely试验、Thomas试验)、步行时空参数(步长、步宽)、运动学参数(支撑相时踝关节跖屈角度、支撑相时髋关节屈曲角度)及GMFM-66分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康复训练,全身垂直律动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地缓解脑瘫患儿肌肉痉挛状态,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异常运动模式,改善其步长、步宽,改善髋、踝步行时运动学参数以及整体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全身律动 三维运动解析 运动学参数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薇 钟跃 +3 位作者 柯晓华 黄墩兵 张安仁 董小丽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减重平板训练(BWSTT)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SCP儿童60例,采用SAS软件随机数字模块产...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减重平板训练(BWSTT)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SCP儿童60例,采用SAS软件随机数字模块产生随机序列分为对照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1次/d,40 min/次,5 d/周,共训练8周。减重平板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BWSTT,平板坡度0°,初始速度0.09 m/s,以0.03 m/s增量逐渐调整至患儿可承受的适宜速度,初始减重为患儿体质量的30%,逐渐调整至完全支撑患儿自身体质量为宜。联合干预组在减重平板训练组基础上接受步态诱发FES,使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刺激患儿的腓总神经和胫前肌,刺激强度以出现踝背伸和外翻的理想动作且患儿能够耐受为宜。2组均训练1次/d,20 min/次,5 d/周,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项(GMFM-88)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儿步行功能;采用生理消耗指数(PCI)评估患儿的步行效率;分析患儿跨步长、步宽和步速等步态参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升高,PCI、步宽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减重平板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更高,PCI、步宽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减重平板训练组比较,联合干预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更高,PCI、步宽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诱发FES联合BWSTT能改善SCP儿童运动功能,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步行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步态诱发功能电刺激 减重平板训练 步行功能 步态分析
下载PDF
改良式前庭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禹超南 尚清 +1 位作者 吕楠 万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前庭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痉... 目的观察改良式前庭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改良式前庭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估,同时进行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观察患儿被动活动状态下腓肠肌、内收肌表面的肌电信号并记录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8周治疗后,GMFM-88评分、MAS评分、被动活动状态下腓肠肌、内收肌表面的AEM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MAS评分、腓肠肌AEMG分值、内收肌AEMG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改良式前庭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降低患儿的肌张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改良式前庭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肌张力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言语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巍巍 周璇 +4 位作者 陈晨 杨闪闪 孙洁 王立霞 万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六字诀训练对痉挛型脑瘫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6)。试验组进行改良六字诀训练和言语训练。对照组进行... 目的:观察改良六字诀训练对痉挛型脑瘫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6)。试验组进行改良六字诀训练和言语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呼吸训练和言语训练。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和构音清晰度得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和构音清晰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和构音清晰度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较对照组增加(P<0.05,P<0.01),两组构音清晰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六字诀训练结合言语治疗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呼吸支持、呼吸发声协调和构音清晰度,且相比常规疗法在呼吸支持和呼吸发声协调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六字诀 最长声时 最大数数能力 构音清晰度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红敏 高晶 王丽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的尖足、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康复治疗的痉挛...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的尖足、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康复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生物反馈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两组均康复治疗3个月,康复治疗前后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经3个月康复治疗,治疗组康复治疗前后踝关节MTS角度R1、R2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康复治疗前后GMFM量表D区、E区得分及ADL得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尖足症状,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虚拟现实技术 尖足 粗大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疗效观察
14
作者 江晨银 尤仲敏 +1 位作者 刘玉峰 朱杰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3期59-62,共4页
目的 讨论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3个月后,针对其粗大运动、平衡功... 目的 讨论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3个月后,针对其粗大运动、平衡功能以及下肢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粗大运动以及平衡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关节活动度中内收肌角以及腘窝角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背屈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吊训练可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粗大运动、平衡功能以及内收肌角、腘窝角的关节活动度,可进行针对训练,从而改善脑瘫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痉挛型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 平衡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基于AAC的沟通训练措施对伴发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沟通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晓芳 李田田 于美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3931-393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辅助沟通系统(AAC)的沟通训练措施对伴发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7月—2022年2月95例伴发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SC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 目的:探讨基于辅助沟通系统(AAC)的沟通训练措施对伴发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7月—2022年2月95例伴发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SC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沟通训练措施,观察组48例实施基于AAC的沟通训练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理解表达力、沟通能力、发育水平。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患儿S-S的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儿的复旦中文版沟通功能分级系统(CFCS)等级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儿的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得分均较干预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AC的沟通训练措施较常规沟通训练措施改善SCP患儿沟通能力、理解表达能力的效果更好,且有助于提升其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C 沟通训练 语言/言语交流障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沟通能力
下载PDF
中药熏洗辅助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月明 胡国敏 张平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0-792,846,共4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8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康复训...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8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42例组联合中药熏洗辅助治疗。8 w后,对比两组患儿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下肢表面肌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中D区、E区分值均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内收肌、腓肠肌、腘绳肌分值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主动状态下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胫骨前肌iEMG均升高,被动状态下腓肠肌iEMG、胫骨前肌iEMG均降低,但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增强下肢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痉挛型脑性瘫痪 下肢运动功能 下肢肌张力
下载PDF
Bobath技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康复效果及关节肌肉活动度的影响
17
作者 李宁 田茂林 +3 位作者 晏华 陈婷 孙立鑫 吴关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9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Bobath技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康复效果及关节肌肉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铜仁宏昕康新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30例)和试验组(Bobat... 目的:探讨Bobath技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康复效果及关节肌肉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铜仁宏昕康新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30例)和试验组(Bobath技术治疗,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关节肌肉活动度、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效果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肌肉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关节肌肉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关节肌肉活动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技术 常规康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关节肌肉活动度
下载PDF
辅助沟通系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伴交流障碍患儿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张亚歌 王小哲 王小品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究辅助沟通系统(AAC)与语言/言语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住院的痉挛型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言语训... 目的探究辅助沟通系统(AAC)与语言/言语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住院的痉挛型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言语训练,观察组给予联合AAC干预,对比两组患儿行为问题、沟通能力、发育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各项发育商、社交反应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C辅助语言/言语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干预,有效改善发育水平,减少行为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语言/言语训练 辅助沟通系统 交流障碍 儿童
下载PDF
头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满红 梁利平 +4 位作者 曾静 李容汉 罗鑫刚 梁伟燕 常燕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2-945,共4页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11月,将7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头针组(n=39)。常规组采用运动疗法、理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两...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11月,将7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头针组(n=39)。常规组采用运动疗法、理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5个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共脱落5例,其中常规组3例,头针组2例。治疗前,两组ACA、MCA、PCA的Vs、Vm、RI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CA、MCA、PCA的Vs、Vm均较治疗前增加(t>2.051,P<0.05),常规组各血管RI无明显变化(t<1.1631,P>0.05),头针组各血管RI降低(t>2.659,P<0.05);头针组各血管Vs、Vm均高于常规组(t>2.098,P<0.05),头针组ACA的RI低于常规组(t=2.375,P<0.05),MCA和PCA的RI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异(t<1.637,P>0.05)。头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χ~2=6.887,P<0.05)。结论头针有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血流,降低颅内血管阻力,促进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头针 血流 经颅多普勒 粗大运动功能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下载PDF
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20
作者 介小素 侯玉晋 +1 位作者 单海军 曹彩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针灸、推拿按摩、Bobath疗法、Vojat运动疗法等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蜡疗,20...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针灸、推拿按摩、Bobath疗法、Vojat运动疗法等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蜡疗,20 min/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判定两组疗效,计算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粗大运动测试量表(GMFM)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运动能力。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分别为3、10、9、13例及62.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分别为(39.65±9.72)、(83.05±21.39)分,治疗组分别为(36.51±6.84)、(58.62±12.0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IL-6水平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蜡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痉挛型脑性瘫痪 中药蜡疗 功能训练 痉挛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