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促进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1
作者 高晶 岳虹霓 +1 位作者 毛红梅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康复重建疗法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4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WOND2000F2型神经... 目的:观察神经康复重建疗法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4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WOND2000F2型神经康复重建仪,对双下肢进行肌电触发的生物反馈刺激。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测定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的变化、用关节量角器测量踝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变化,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中D和E功能区进行站立与步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0.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康复重建治疗能降低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增加胫前肌肌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康复重建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电刺激 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中药熏洗推拿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江淼淼 《四川中医》 2015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推拿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法将70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推拿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推拿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法将70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治疗后腓肠肌肌张力[(1.0±0.3)VS(1.7±0.2)]级、足背屈角[(70.1±2.0)VS(84.3±2.8)]°、D项评分[(75.2±18.0)VS(50.5±12.4)]分、E项评分[(73.6±22.6)VS(60.8±1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推拿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疗效明确,能显著促进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中药熏洗 推拿 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生物反馈综合治疗促进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忠民 陈晓红 +1 位作者 汪捷峰 肖颜芬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568-1569,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7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除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外,观察组对患儿双下肢进行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前后进行粗大...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7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除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外,观察组对患儿双下肢进行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中的D项和E项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 下肢运动功能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家庭计划对1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后功能性技能损害患儿的疗效
4
作者 姜李媛 孙炳照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4年第4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脑瘫 神经肌肉电刺激 痉挛性 疗效 治疗 患儿 独立生活能力 技能 家庭计划
下载PDF
中药蜡疗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明镜 黄茂 +3 位作者 张周 刘子晖 杨阳 王超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蜡疗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将92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中药蜡疗组31例、肌内效贴组31例、中药蜡疗联合肌内效贴组(联合组)30例,各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头部针刺、运动疗法、推拿疗... 目的:探究中药蜡疗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将92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中药蜡疗组31例、肌内效贴组31例、中药蜡疗联合肌内效贴组(联合组)30例,各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头部针刺、运动疗法、推拿疗法。中药蜡疗组患儿加用中药蜡疗,肌内效贴组患儿加用肌内效贴,联合组患儿予中药蜡疗与肌内效贴联合应用。各组患儿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改良痉挛评定量表(Ashworth)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站与立(GMFM-D)评分及行走与跑跳(GMFM-E)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中药蜡疗组、肌内效贴组各脱落1例。联合组患儿肌张力改善疗效、粗大运动功能疗效均优于中药蜡疗组、肌内效贴组(P<0.05);中药蜡疗组患儿肌张力改善疗效、粗大运动功能疗效与肌内效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Ashwort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GMFM-D评分、GMFM-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Ashworth评分低于中药蜡疗组、肌内效贴组,GMFM-D评分、GMFM-E评分均高于中药蜡疗组、肌内效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蜡疗组患儿治疗后Ashworth评分、GMFM-D评分、GMFM-E评分与肌内效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蜡疗联合肌内效贴能够有效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异常姿势,从而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脑瘫 运动障碍 中药蜡疗 肌内效贴 肌张力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春光 颜华 +6 位作者 张惠佳 王跑球 胡继红 周平秋 何金华 苏珍辉 周洪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74-776,共3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常见类型,约占60%-70%。痉挛不仅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还可以造成挛缩、畸形、疼痛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常见类型,约占60%-70%。痉挛不仅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还可以造成挛缩、畸形、疼痛等并发症,因此,如何缓解痉挛是脑瘫康复的一个关键任务。目前国内外针对痉挛的处理方法有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脑瘫患儿 综合康复 A肉毒毒素 疗效观察 训练治疗 发育缺陷 痉挛脑瘫
下载PDF
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萍 于慧丽 查天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除间断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外,并在家进行严格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间断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除间断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外,并在家进行严格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间断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运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在训练6个月及12个月后的GMFM-8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脑瘫 家庭康复 粗大运动能力
下载PDF
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矫形外科术后综合康复治疗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邓海燕 周玉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矫形外科术后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根据康复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矫形外科手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康复... 目的探讨矫形外科术后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根据康复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矫形外科手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运动功能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为(54.10±2.89)°、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为(45.21±4.0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39±0.28)°、(2.1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站立、走跑跳评分分别为(33.09±2.29)、(32.47±2.5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79±4.03)、(22.60±3.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形外科术后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综合康复治疗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痉挛 脑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价值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武淑敏 张晓宇 尚清 《临床研究》 2019年第8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电刺激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90例,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参照组(45例)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45例)在参... 目的分析功能性电刺激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90例,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参照组(45例)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45例)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FES),比较两组患儿腓肠肌痉挛程度评分、GMFM-88评分(D区以及E区)、踝关节主动背曲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双下肢腓肠肌痉挛程度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显著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D区以及E区GMFM-88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显著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双下肢踝关节主动背曲度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双下肢踝关节主动背曲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双下肢改善程度均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FES可有效改善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腓肠肌痉挛程度,提高患儿运动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痉挛脑瘫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联合CIM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对其核心控制能力、精细功能及MB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伍红星 林阳 李振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1期3401-3404,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对其核心控制能力、精细功能及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 目的探讨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对其核心控制能力、精细功能及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87±2.01)岁,给予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治疗;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76±1.88)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IM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核心控制能力、精细功能及MB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评分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5.67±2.28)分比(49.43±2.29)分,t=14.957,P<0.05]。研究组中立坐位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图值(37.43±6.47)、(31.58±7.12)、(27.63±5.35)、(27.66±6.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03±5.66)、(24.87±5.23)、(22.53±3.27)、(24.36±3.17)(t=7.549、5.883、6.300、3.752,均P<0.05)。研究组训练后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70.33±9.02)分、(15.15±0.23)分、(26.41±1.18),优于对照组的(63.17±13.48)分、(14.75±0.77)分、(24.57±4.33)分(t=3.419、3.856、3.176,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t=2.624、7.993,均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1.56±0.63)μg/L比(2.01±0.83)μg/L,t=3.345,P<0.05]。结论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联合CIM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显著提升其核心控制能力和精细功能,降低MB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侧交替经颅刺激 CIMT 痉挛脑瘫患儿
下载PDF
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GMFM评分、Lac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毅 陈恒 +1 位作者 姜念依 马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血清乳酸(L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107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血清乳酸(L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107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Lac、TNF-α水平。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ADL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后2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TNF-α、Lac水平均下降,且以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儿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GF 穴位注射 脑瘫痉挛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与靳三针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金玲 徐开寿 +4 位作者 李翠玲 谭红香 靳晓坤 郑玉蔼 麦坚凝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纠正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方法 78例以尖足步态为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均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纠正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方法 78例以尖足步态为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均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靳三针疗法。在治疗前、治疗2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肌张力、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疗效显著,靳三针疗法可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肉毒毒素 痉挛性脑瘫患儿 靳三针疗法 下肢运动功能 疗效
下载PDF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素娟 李惠 +3 位作者 史惟 张建萍 徐秀娟 杨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进行分析。结果:sGr、sVI和FMQ在不同类型的脑瘫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四肢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最差,双瘫患儿较好,而偏瘫患儿介于二者之间,两两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脑瘫患儿总体的抓握能力较差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较强(P<0.001),四肢瘫患儿在<12月、12—24月和≥24月三个年龄段中,抓握能力均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双瘫患儿在<12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1),在1岁以上的两组中,二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偏瘫患儿则在12—24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在<12月和≥24月组中,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DMS-FM可以很好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在脑瘫的临床分型和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运动 患儿 运动发育 痉挛脑瘫 运动功能 量表 四肢 能力 精细 结论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元芳芳 陈惠军 +6 位作者 康天 李芳 田金富 赵卫东 付惠玲 刘娴 宋舜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80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80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30min/次,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mNGF,每穴0.5mL,隔日注射1次。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乳酸(L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盖泽尔发育量表(GDS)评分、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及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为62.50%(25/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Lac、TNF-α水平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ac、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GMFM、ADL、GDS、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升高,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GMFM、ADL、GDS、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NGF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LaC、TNF-α水平,改善患儿运动能力,降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穴位注射 小儿脑瘫痉挛 运动能力
下载PDF
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红 《广州医药》 2011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和康复护理组28例,常规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于治疗前和治...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和康复护理组28例,常规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于治疗前和治疗5个疗程后分别使用Gesell发育量表测验大运动发育商和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估双下肢各关节痉挛程度,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功能明显提高,痉挛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康复护理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大运动DQ和M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实际工作中,提倡康复护理,可减少住院治疗时间,使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痉挛性脑性 效果
下载PDF
目标细化结合游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小燕 陈庆亮 +1 位作者 曾丽云 黄伍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7-469,共3页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痉挛性脑瘫是其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瘫患儿的50%-70%,临床以肌张力异常,运动功...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痉挛性脑瘫是其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瘫患儿的50%-70%,临床以肌张力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脑瘫患儿 粗大运动功能 游戏 细化 运动功能障碍 痉挛性脑瘫 肌张力异常 发育缺陷
下载PDF
改良手术治疗脑瘫痉挛性双侧下肢瘫(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汉林 杨永焱 +1 位作者 李亚洲 罗军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2004年以来对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探索提高其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23例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男14例,女9例;年龄3~12岁,平均5.7岁;主要症状:不能独自站立和行走,双下肢肌紧张,家长扶持站立,双下肢呈剪刀步... [目的]2004年以来对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探索提高其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23例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男14例,女9例;年龄3~12岁,平均5.7岁;主要症状:不能独自站立和行走,双下肢肌紧张,家长扶持站立,双下肢呈剪刀步态,双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双足马蹄内翻畸形,足尖着地行走。体格检查:双髂腰肌、内收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胫后肌、长屈肌、趾长屈肌部分或多数不同程度肌张力增高。依Ashworth分级,为3~4级。治疗方法:对动态性肌痉挛,采用肌内肌腱切断或肌筋膜切断;对静态性肌痉挛行肌腱滑动延长,胫前肌腱劈开外侧1/2移位。然后用自制外固定器矫形固定,保持膝关节伸直,双踝、足中立位,双下肢外展30°,6周后去除外固定康复训练。[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平均2.2年。优良21例,有效2例。[结论]严重脑瘫痉挛性双侧瘫,一期多关节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外固定矫形,术后配合家庭长期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痉挛性 治疗方法 改进
下载PDF
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肌力康复疗效的影响
18
作者 周丽 董卫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肌力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痉挛型双瘫患儿60例,参考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加用肌电反... 目的观察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肌力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痉挛型双瘫患儿60例,参考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加用肌电反馈疗法。比较2组患儿徒手肌力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采用表面肌电仪测定均方根振幅(RMS)值、肌电积分(iEMG)值,包括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结果观察组肌力康复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x^(2)=4.812,P=0.028)。观察组肌电反馈疗法后RMS值、iEMG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相比常规康复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加用肌电反馈疗法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肌力康复效果,而且治疗后表面肌电评估RMS值、iEMG值显著改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患儿 肌电反馈疗法 常规康复治疗 肌力康复疗效 徒手肌力检查
下载PDF
痉挛性脑瘫患儿SPR术后的功能康复
19
作者 骆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功能康复 脑瘫患儿 SPR 痉挛性 中枢性运动障碍 术后 共济失调 发育时期 脑性 姿势异常
下载PDF
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戚建平 李京斌 +1 位作者 张桂香 申延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分析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72例痉挛型双脑偏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参照组实行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肌内效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粗大... 目的分析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72例痉挛型双脑偏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参照组实行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肌内效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GMFM)中的D区(GMFM-D)及E区(GMFM-E)评分分别为(30.11±9.70)、(18.42±5.11)分均高于参照组的(23.72±13.01)、(15.02±3.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双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对其实行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尽快改善,有利于患儿恢复,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痉挛脑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