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8
1
作者 刘伍立 欧阳建军 +1 位作者 岳增辉 赵艳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1-362,共2页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 ,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 ,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 ,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 ,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脑卒中 痉挛瘫痪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血脂和血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娄必丹 章薇 +2 位作者 刘智 林华 王净净 《中国康复》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220例,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110例,分别采用张力平衡针法(A组)与传统针法(B组)进行对照观察,并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220例,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110例,分别采用张力平衡针法(A组)与传统针法(B组)进行对照观察,并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肌张力改善,血脂、血糖指标均有下降,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肌张力和恢复神经功能,在下调血脂、血糖方面亦优于传统针法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痉挛瘫痪 血脂 血糖 针刺疗法 张力平衡针法
下载PDF
头针结合天井穴治疗卒中后肘关节痉挛瘫痪15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翠茹 张金喜 郭家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2-1364,共3页
目的:研究头皮针结合天井穴对卒中后肘关节痉挛瘫痪的疗效。方法: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前提下,统一针刺方法,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Brunnstrom分级,B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 目的:研究头皮针结合天井穴对卒中后肘关节痉挛瘫痪的疗效。方法: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前提下,统一针刺方法,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Brunnstrom分级,B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该针法对脑卒中后肘关节痉挛瘫痪患者的疗效。结果:头针结合天井穴针刺对卒中后肘关节痉挛状态的改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结合天井穴针刺在改善卒中后肘关节痉挛瘫痪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井 头针 脑卒中 肘关节 痉挛瘫痪
下载PDF
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痉挛瘫痪5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4
作者 章薇 刘伍立 赵艳玲 《中国医刊》 CAS 1999年第3期52-53,共2页
痉挛瘫痪是指瘫痪患者肢体呈现痉挛强直状态,此类病人如果肌张力过高,甚至持续呈现痉挛状态,就会阻碍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使康复进程流于失败。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刺阳陵泉为主穴,系统地观察了52例痉挛瘫痪患者的临床疗... 痉挛瘫痪是指瘫痪患者肢体呈现痉挛强直状态,此类病人如果肌张力过高,甚至持续呈现痉挛状态,就会阻碍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使康复进程流于失败。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刺阳陵泉为主穴,系统地观察了52例痉挛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痉挛瘫痪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ADL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智 章薇 +3 位作者 娄必丹 林华 李金香 王净净 《中国康复》 2009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的改善及对患者ADL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张力组54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上肢取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伸肌侧肩髃、天井及阳池穴;下肢伸肌侧血海、...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的改善及对患者ADL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张力组54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上肢取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伸肌侧肩髃、天井及阳池穴;下肢伸肌侧血海、梁丘、照海,屈肌侧髀关、曲泉、解溪及申脉穴。传统组52例,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定患者的ADL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30 d的治疗,2组患者BI及QL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0.01);与传统组比较,张力组提高更显著(P<0.05,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痉挛瘫痪状态,促进ADL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平衡针法 脑卒中痉挛瘫痪 ADL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张力平衡针法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及对血清Ca^(2+)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智 章薇 +3 位作者 娄必丹 王净净 林华 李金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的改善及对血清Ca2+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220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血清Ca2+含量的变化。结果张力平衡针法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优于传...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的改善及对血清Ca2+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220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血清Ca2+含量的变化。结果张力平衡针法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并对血清Ca2+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状态痉挛状态,并提升患者血清Ca2+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平衡针法 脑卒中痉挛瘫痪 血清Ca^2+
下载PDF
颅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35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国书 俞昌德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8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颅骨缝针刺(颅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效果。方法:取病灶侧颅骨缝的颞缝、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为针刺部位;体针取患肢缺盆、肩、天井、手三里、三间、血海、足三里、太冲穴位。每日针1次,30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 目的:观察颅骨缝针刺(颅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效果。方法:取病灶侧颅骨缝的颞缝、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为针刺部位;体针取患肢缺盆、肩、天井、手三里、三间、血海、足三里、太冲穴位。每日针1次,30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5例患者,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9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1.43%。结论:颅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针 体针 痉挛瘫痪
下载PDF
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痉挛瘫痪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书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73-73,共1页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痉挛瘫痪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痉挛瘫痪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针刺阳陵泉穴,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穴。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痉挛瘫痪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痉挛瘫痪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针刺阳陵泉穴,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穴。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治疗痉挛瘫痪临床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陵泉穴 痉挛瘫痪
下载PDF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二十)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章薇 《中国乡村医药》 2008年第9期77-78,共2页
急性脑血管病以其高致残率使其幸存者中近3/4的人遗留残疾,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预防残疾的形成和减轻残疾的影响是卒中康复治疗的中心内容,而痉挛瘫痪的康复又是其核心和难点,贻失时机或治疗不当,均可强化异常运动模式、加重痉挛、... 急性脑血管病以其高致残率使其幸存者中近3/4的人遗留残疾,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预防残疾的形成和减轻残疾的影响是卒中康复治疗的中心内容,而痉挛瘫痪的康复又是其核心和难点,贻失时机或治疗不当,均可强化异常运动模式、加重痉挛、妨碍康复。尽早打破中风偏瘫以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共同运动为特征的痉挛模式,是提高疗效、加速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瘫痪 康复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张力平衡针法 中医适宜技术 异常运动模式 农村 急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应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潘江 叶晓红 +1 位作者 刘民权 余兆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86-187,共2页
目的 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分为传统针刺组和张力平衡针法组,每组30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以等速肌力仪、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Barthel... 目的 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分为传统针刺组和张力平衡针法组,每组30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以等速肌力仪、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痉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传统针刺组和张力平衡针法组MAS、CSI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患肢膝关节伸肌峰阻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且治疗2疗程后疗效均优于治疗第1疗程(P<0.05);张力平衡针法组MAS、CSI的评分较单纯针刺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张力平衡针刺组的患肢膝关节伸肌峰阻矩逐渐降低(P<0.05)。结论张力平衡针法和传统针刺法均能有效的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MAS、CSI、BI评分,而达到改善患者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且张力平衡针法的作用优于传统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张力平衡针法 等速肌力测试 痉挛瘫痪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神经促通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时的评估及指导价值
11
作者 吕丽杰 马克宁 张春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0201-0201,203,共2页
以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为例,予神经促通针刺治疗,探析表面肌电图的评估及指导价值。方法 入选患者60例(2019.01-2020.12),按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分成A(常规治疗)、Z(常规+神经促通针刺治疗)组,并予二者行表面肌电图检查,探析表面肌电图的... 以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为例,予神经促通针刺治疗,探析表面肌电图的评估及指导价值。方法 入选患者60例(2019.01-2020.12),按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分成A(常规治疗)、Z(常规+神经促通针刺治疗)组,并予二者行表面肌电图检查,探析表面肌电图的评估及指导价值。结果 治疗前,组间对比(P>0.05);第1d、30d后治疗后,肌电图动作电位数:Z组<A组(P<0.05)。结论 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予神经促通针刺治疗后,应用表面肌电图检查,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病情恢复进展,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瘫痪 神经促通针刺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肌电图在神经促通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时的评估及指导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佳 张建宏 林惠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促通针刺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分别采用神经促通针刺法针法(A组)与传统针法(B组)进行对照观察,于第一次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测定患者患侧肱二头肌、小腿... 目的观察神经促通针刺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分别采用神经促通针刺法针法(A组)与传统针法(B组)进行对照观察,于第一次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测定患者患侧肱二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电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以后简称肌电动作电位)的变化,1个月后两组分别再做同样的测定。结果比较第一次针灸前后、治疗前与治疗30d后两组患者肌张力协调性的改变和肌电动作电位数目的变化,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促通针刺法针法在改善脑卒中痉挛患者的肌张力协调性和运动功能方面优于传统针法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痉挛瘫痪 神经促通针刺法 针刺疗法 肌电图
下载PDF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
13
作者 陈锐(审校)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41期36-37,共2页
张力平衡针刺法,选用伸肌、屈肌侧有效穴位,根据两侧痉挛、弛缓的不同,施以不同手法,平衡阴阳,改善肌张力,缓解偏瘫痉挛状态,使偏瘫肢体的相关功能得到较大限度的改善和代偿,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形成新... 张力平衡针刺法,选用伸肌、屈肌侧有效穴位,根据两侧痉挛、弛缓的不同,施以不同手法,平衡阴阳,改善肌张力,缓解偏瘫痉挛状态,使偏瘫肢体的相关功能得到较大限度的改善和代偿,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形成新的正常的运动模式对痉挛瘫痪有其独到的作用特点和治疗效应。张力平衡针法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安全可行,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瘫痪 张力平衡针法 治疗效应 偏瘫痉挛状态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针刺法 平衡阴阳
下载PDF
祛痰逐瘀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志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祛瘘逐瘀法 中医药疗法 中风后痉挛瘫痪
下载PDF
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川 申斌 +1 位作者 许世闻 王迎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留针0分钟组、留针30分钟组和留针60分钟组,每组各50例。三组针刺方案均选用金针王乐亭"中风十三治"之"手足十二针法",每天针...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留针0分钟组、留针30分钟组和留针60分钟组,每组各50例。三组针刺方案均选用金针王乐亭"中风十三治"之"手足十二针法",每天针刺1次,每周治疗五次,共治疗20次。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AS)、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三组FAS、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三组MAS、FAS组间均有差异(P<0.05),SS-QOL组间均无差异(P>0.05),留针0分钟组MAS评分优于留针30分钟、60分钟,留针0分钟组与留针30分钟组FAS评分优于留针60分钟组。结论留针0分钟及30分钟对中风后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改善程度较留针60分钟佳,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针时间 针刺 中风 痉挛瘫痪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川 申斌 许世闻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2期12-15,共4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络及手工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80...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络及手工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804例脑卒中后痉挛瘫痪患者;试验组在总有效率[RR=0.23,95%CI(0.15,0.34),Z=7.10,P<0.00001]、Ashworth评分(Z=7.17,P<0.0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Z=14.62,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有良好疗效,但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瘫痪 针灸疗法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电针加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江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226-227,共2页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是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采用电针加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54例,并与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比较,有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瘫痪 电针加推拿疗法 临床观察 治疗 脑卒中患者 痉挛瘫痪 脑卒中后 瘫痪患者
下载PDF
中药熏蒸配合巨刺法及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陈文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探讨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巨刺法、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疗法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1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78例和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 探讨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巨刺法、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疗法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1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78例和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熏蒸及生物反馈仪治疗。对照组患侧巨刺,治疗组健侧针刺,疗程20天。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价表(SIAS)评分。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治疗组评分更低(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治疗组评分更高(P<0.05);两组肌张力缓解,治疗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IAS评分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结合巨刺法及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良好疗效,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瘫痪 巨刺法 中药 ADL SIAS
下载PDF
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及对血清GABA的影响
19
作者 张金朋 赵彬 +5 位作者 陈慧杰 李季 关莹 朱路文 李保龙 王亚楠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康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康法联合芒针...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康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康法联合芒针透刺治疗,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上肢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及GA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MA评分、MBI评分、SS-QOL评分及GAB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对各项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愈显率为75.68%(28/37)、总有效率为97.30%(36/37),明显优于对照组愈显率45.95%(17/37)及总有效率86.49%(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能有效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针康法 中风 痉挛瘫痪 肌张力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20
作者 马芳芳 梅麟凤 +1 位作者 吕莹 戴德纯 《中医康复》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FD)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组FMA评分、MAS评分、CSI评分和CNFD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肢体运动功能,且远期随访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瘫痪 醒脑开窍针法 手足三阴经推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