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痉挛量表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00
1
作者 燕铁斌 许云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测试综合痉挛量表在国内使用的可行性及重复测试信度。方法 :测试 17例脑损伤患者 ,年龄 2 2— 75岁 (5 0 .1± 17.0岁 ) ;发病 2— 37周 (16 .9± 10 .8周 ) ;其中男 11例 ,女 6例 ;颅脑外伤 4例 ,脑卒中 13例 (脑梗塞 6... 目的 :测试综合痉挛量表在国内使用的可行性及重复测试信度。方法 :测试 17例脑损伤患者 ,年龄 2 2— 75岁 (5 0 .1± 17.0岁 ) ;发病 2— 37周 (16 .9± 10 .8周 ) ;其中男 11例 ,女 6例 ;颅脑外伤 4例 ,脑卒中 13例 (脑梗塞 6例 ,脑出血 7例 )。由同一位医生在 1周内 2次评定患侧下肢的痉挛 ,内容包括跟腱反射、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及踝阵挛。对量表的重复测试信度作等级间相关系数 (ICC)分析。结果 :本组脑损伤患者综合痉挛量表得分的单次测试最低为 8.9± 2 .8分 ,最高为 9.6± 3.2分 ,总体测试为 9.2± 0 .3分 ,属于轻度痉挛。同一天重复测试的ICC分别为 0 .96— 0 .99(第 1天 ) ,0 .95— 0 .99(第 2天 ) ,2次总体ICC为 0 .94— 0 .99。结论 :综合痉挛量表内容简单 ,评定标准清楚 ,重复测试信度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痉挛量表 信度 研究 评价 脑损伤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双下肢H反射的变化及其与痉挛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永慧 郭丽华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研究痉挛期脑卒中患者双下肢胫神经H反射的变化及其和痉挛指数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3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患侧下肢伸肌痉挛。将患者双下肢分为患侧和非患侧,分别给予肌电图胫神经H反射检查和患侧综... 目的:研究痉挛期脑卒中患者双下肢胫神经H反射的变化及其和痉挛指数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3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患侧下肢伸肌痉挛。将患者双下肢分为患侧和非患侧,分别给予肌电图胫神经H反射检查和患侧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比较双侧H反射的改变,分析患侧H反射潜伏期和H/M比值和C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侧H反射潜伏期平均26.18±1.64ms,H/M比值平均0.53±0.22,患侧下肢CSS评分平均9.88±1.59;非患侧H反射潜伏期平均28.30±1.69ms,H/M比值平均0.36±0.19。双侧H反射的潜伏期和H/M比值比较,患侧潜伏期缩短,H/M比值增大,有显著性差异;患侧CSS评分和H/M比值显著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0.54+0.11x,相关系数r=0.6329,(P<0.001)。结论:痉挛期脑卒中患者患侧H反射活跃,患侧H/M比值和CSS评分正相关,H/M比值是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痉挛侧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评估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H反射 痉挛 综合痉挛量表 相关系数
下载PDF
针刺经筋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罗伟 刘春雷 +2 位作者 熊英 刘志雄 王跑球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屈踝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患侧屈踝结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腓肠肌肌...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屈踝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患侧屈踝结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腓肠肌肌电积分值(IEMG)、综合痉挛量表(CSS)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腓肠肌IEMG、CSS及F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肠肌IEMG、CSS评分低于治疗前,FAC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肠肌IEMG、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A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屈踝结点,能够更好地改善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的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筋结点 综合痉挛量表 功能性步行
下载PDF
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4
作者 谭世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0期3044-3047,共4页
目的探讨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均予内科基础及对症处理,对照组予Bobath技术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透穴... 目的探讨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均予内科基础及对症处理,对照组予Bobath技术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透穴针刺,以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估肢体痉挛状况、简化Fugl-Meyer量表(FMA)量表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NIHSS评分降低(P <0.05),上肢、下肢MAS及FMA评分均降低(P <0.05),MBI评分降低(P <0.05);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NIHSS评分较低(P<0.01),上肢、下肢MAS及FMA评分均较低(P <0.05),MBI评分较低(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透穴针刺联合Bobath技术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的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肢体痉挛 透穴 BOBATH技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简化FuglMeyer 改良Barthel指数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敏杰 耿香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0min步行距离、综合痉挛量表、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综合痉挛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与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10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明显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康复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痉挛型脑性瘫痪 改良Ashworth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 步态功能 综合痉挛量表 踝关节被动活动度
下载PDF
虫芍舒筋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肢体痉挛35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邢越 邢锐 +2 位作者 尚艳杰 张瑀 谈太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9期33-34,共2页
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肢体痉挛为主要表现,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次研究选用虫芍舒筋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风 肢体痉挛 Ashworth痉挛量表
下载PDF
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7
作者 孙夏莹 林苏进 +1 位作者 陈飞飞 俞晓露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146-150,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艾灸联合中...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上肢功能[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程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2.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偏身麻木、肢体屈伸不利、关节酸沉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RAT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ARA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肢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较均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上肢功能,减轻肌肉痉挛与肿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中药熏药 艾灸 上肢动作研究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下载PDF
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8
作者 徐永亦 廖穆熙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普通针刺组各4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量表等级评分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Ashwo...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普通针刺组各4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量表等级评分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Ashworth量表等级评分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毫火针组为87.5%,优于普通针刺组的75.0%;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毫火针组优于普通针刺组。结论 :毫火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确切,且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毫火针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痉挛量表等级评分 运动功能评分
下载PDF
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洪安 郑锦洪 +4 位作者 岳乾军 王东洋 周学龙 王占有 谢利双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 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痉挛分级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穗 潘凤仙 银春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研究作用机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南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研究作用机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南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2组均营养脑细胞、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治疗,对照组辅助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完成治疗后Fugl-Meyer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积分(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改良Ashworth量表、肌电图、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神经元指标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情况。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Hmax、Mmax、H/Mmax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Fugl-Meyer功能量表、ADL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NDS、改良Ashworth量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ND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显著低于对照组,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Gly、GAB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提高中风肢体痉挛神经元生长水平,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痉挛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中风后肢体痉挛 疗效 肌电图 血液流变学 痉挛量表 甘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督脉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艳 石云 +3 位作者 雷燕波 唐芝娟 熊振福 蓝金丹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观察督脉穴位埋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Bobath疗法与Vojta疗法相结合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施用督脉穴位埋线... 目的观察督脉穴位埋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Bobath疗法与Vojta疗法相结合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施用督脉穴位埋线,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程度、临床痉挛量表(CSS)评定下肢痉挛程度、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价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肌张力和痉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粗大运动功能有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督脉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对粗大运动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督脉 埋线 康复 脑性瘫痪 改良Ashworth 临床痉挛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永强 李三松 +1 位作者 郎永斌 王明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疗程3个月...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疗程3个月,随访1 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双下肢肌肉痉挛程度量表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与随访1年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70.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肉痉挛程度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随访1 a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儿双下肢肌肉痉挛程度,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运动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 A型肉毒毒素 肌肉痉挛程度 粗大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口服巴氯芬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剑平 石海燕 雷巧容 《中外医疗》 2011年第4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巴氯芬口服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口服巴氯芬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给巴氯芬片(宁波天衡制药)口服并进行痉挛... 目的探讨巴氯芬口服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口服巴氯芬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给巴氯芬片(宁波天衡制药)口服并进行痉挛肌牵拉及功能训练。观察2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周、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巴氯芬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巴氯芬 痉挛型双瘫 Ashworth痉挛等级(MA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下载PDF
腕踝针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上肢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倩芳 党长林 金炳旭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性脑瘫上肢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联合传统针刺疗法,观察组联合腕踝针疗法。1疗程10天,2组均治疗3疗程。... 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性脑瘫上肢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联合传统针刺疗法,观察组联合腕踝针疗法。1疗程10天,2组均治疗3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和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包括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观察组M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评分比较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痉挛性脑瘫上肢功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上肢功能障碍 腕踝针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PDMS-FM)
下载PDF
B型肉毒毒素治疗上肢痉挛
15
作者 Brashear A MeAfee AL +1 位作者 程莹莹(摘) 燕铁斌(校)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B型肉毒毒素 治疗 上肢痉挛 Ashworth痉挛量表
下载PDF
针刺肌肉起止点治疗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炳烨 易小琴 陈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27-83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肌肉起止点治疗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特定的肌肉起止点进行治疗。2组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 【目的】观察针刺肌肉起止点治疗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特定的肌肉起止点进行治疗。2组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Rinkin量表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痉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Rinkin量表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痉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Rinkin量表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痉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对各项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肌肉起止点疗法相较于普通针刺疗法具有疗效佳、取穴简便、重复性高等优点,易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瘫痪 针刺 肌肉起止点 NIHSS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改良Rinkin评分 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评分 临床痉挛指数
下载PDF
穴位埋线改善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伊黎 林卓婷 +5 位作者 荀静平 谭晓如 罗冠君 金炳旭 郑驰野 刘振寰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7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2~5岁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通过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康复训练联...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2~5岁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通过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基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穴位埋线疗法,3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关节被动活动度变化情况,并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关节被动活动度:治疗前,2组的关节活动度正常患儿比例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中正常19例,正常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0/30,3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中无痉挛11例,轻度痉挛14例;中度痉挛4例、重度痉挛1例,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6/30,4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开展穴位埋线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减轻局部痉挛反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下肢肌张力 综合痉挛量表 关节被动活动度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结合PNF技术对缺血性卒中痉挛性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8
18
作者 祁丽丽 韩振翔 +7 位作者 周一心 陈文华 褚立希 陆静珏 许文杰 王宏林 王智博 凌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探讨互动式头针治疗、头针后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康复治疗及单用PNF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 目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探讨互动式头针治疗、头针后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康复治疗及单用PNF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PNF组、互动式头针组与头针组,每组30例,各组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与PNF康复治疗。互动式头针组于头针治疗期间进行肢体PNF康复训练,头针组于头针治疗结束后行PNF康复训练。头针穴取病灶同侧(肢体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中2/5,顶颞后斜线上1/5、中2/5,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干预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记录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各组患者上肢MAS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互动式头针组上肢MAS分级优于PNF组与头针组(均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各组患者FMA及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互动式头针组FMA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BI评分均高于PNF组与头针组(均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头针后采用PNF及单用PNF康复治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互动式头针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 头针 痉挛量表分级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
原文传递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27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洁清 赵燕萍 施炳培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24期8-9,共2页
目的:研究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孪型小儿脑性瘫痪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脑瘫患儿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进行治疗,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以及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以、观察其... 目的:研究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孪型小儿脑性瘫痪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脑瘫患儿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进行治疗,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以及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屎:经过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后,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明显好转,肌力增加、肌张力降低、异常姿势改善,GMFM88项、,GMFM66项以及。FMFM分值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o.01。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确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育推拿法粗大运动功能测试精细运动功能测试痉挛型脑瘫
原文传递
中药竹罐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维 吴晓红 +1 位作者 崔美莲 颜冬润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6期19-21,31,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竹罐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茂名市中医院治疗的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 目的:探究中药竹罐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茂名市中医院治疗的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竹罐法辅助治疗。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Brunel平衡量表(BBS)、步行功能量表(Holden)以及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价患者肢体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wr-MB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CSS、BBS、Holden、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wr-MBI、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药竹罐法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与平衡能力,缓解痉挛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竹罐法 中风后偏瘫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综合痉挛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