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痕迹相及其对应的测井图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贤涛 林又玲 潘结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0-64,共15页
东濮凹陷老第三系沙河街组有八类痕迹化石组合:①Cylindricum-Scoyenia,②Ancorichnus-Cylindricum,③Tigillites-A型植物根迹,④Ophiomorpha-Ancorichnus,⑤ThalassinoidesPalaeophycus,⑥ Arenicolites-Polykladichnus,⑦ Teichichnus... 东濮凹陷老第三系沙河街组有八类痕迹化石组合:①Cylindricum-Scoyenia,②Ancorichnus-Cylindricum,③Tigillites-A型植物根迹,④Ophiomorpha-Ancorichnus,⑤ThalassinoidesPalaeophycus,⑥ Arenicolites-Polykladichnus,⑦ Teichichnus-Anconichnus,⑧Squamodictyon-Protopalaeodictyon的环境意义及其对应的测井曲线图型。剖面上重复出现的痕迹相及与其对应的测井图型的反复再现,表明在东濮凹陷利用直接观察到的岩心、痕迹化石证据和间接测得的曲线图型资料可以识别和预测出无岩心段的岩相及其变化。同时说明,沙河街组既有陆相、非海相沉积,亦有海相沉积,从而廓清了东濮凹陷老第三系是否存在海相沉积之迷雾。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在本区进行高精度地层对比和预测下切谷型储层相(如河口湾砂岩)和超覆型储层相(如潮坪砂岩相和海滩砂岩)的时空分布提供了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痕迹相 测井图型 东濮凹陷
下载PDF
痕迹相模式及其应用评价(一)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斌 王观忠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15,共6页
痕迹相既是岩相古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痕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研究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形成机制、保存条件和方式以及时、空分布规律来探讨和分析古代沉积环境的,具有方法简... 痕迹相既是岩相古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痕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研究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形成机制、保存条件和方式以及时、空分布规律来探讨和分析古代沉积环境的,具有方法简单、可靠程度和精度都比较高的优点,因而在煤田和油、气田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痕迹相的概念痕迹相(又称遗迹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相 古地理学 沉积学
下载PDF
苏南皖东五通组观山段中的痕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3
作者 曾玉凤 胡斌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340-343,共4页
在苏南孔山剖面和皖东太湖山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观山段采集到痕迹化石11属13种,依据其组成和分布特征,将这些痕迹化石划分为两个组合,即Arenicolites组合和Palaeophycus组合.前者可归入Seilach... 在苏南孔山剖面和皖东太湖山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观山段采集到痕迹化石11属13种,依据其组成和分布特征,将这些痕迹化石划分为两个组合,即Arenicolites组合和Palaeophycus组合.前者可归入Seilacher(1967)的Skolithos痕迹相,代表高能滨岸环境;后者可归入Cruziana痕迹相,代表正常浅海环境.对Palaeophycus组合进一步划分,区别出A、B两个亚组合.分析表明,亚组合B形成于比亚组合A稍远稍深的滨外环境,这一结论,与前人认为五通组为陆相沉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化石 痕迹相 五通组 泥盆系 地层
下载PDF
聚焦平凡生活的局部 “那些最为卑微的风景”青年艺术家联展
4
作者 Ralph YUU 《设计》 2011年第2期98-98,共1页
梭罗曾说:“瓦尔登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宏伟,不住在它岸边的人,不常去游玩儿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这句话延伸开来,也就是将话题的探讨范围聚焦于我们感受与体验的生活环境。在时代飞速变迁的背影下,我们的生活... 梭罗曾说:“瓦尔登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宏伟,不住在它岸边的人,不常去游玩儿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这句话延伸开来,也就是将话题的探讨范围聚焦于我们感受与体验的生活环境。在时代飞速变迁的背影下,我们的生活依然在沿着时间的流逝而沉积更多的岁月痕迹。在2011年年初,草场地艺术区北京空间举办了“那些最为卑微的风景”青年艺术家联展。与上几辈艺术家创作中家、国及深刻的社会形态痕迹相比,他们的作品更加轻松,直面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谋求更为直接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 艺术家 风景 聚焦 社会形态 现代生活 痕迹相
下载PDF
结构建筑--世博会博物馆设计的建筑形态表述性思考
5
作者 杨明 《建筑技艺》 2016年第2期60-63,共4页
“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式,总是与过去所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鲁道夫·阿尔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
关键词 博物馆 世博会 建筑 设计 结构 视知觉 痕迹相
下载PDF
Traces of Metallurgy at the Site of Losino 15, Compared with Other Finds Related to Ancient Metallurgy
6
作者 Magdalena Piotrowsk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5年第10期529-537,共9页
The eponymous site is located in the territory of Poland--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entral section of the Stupia river, about 30 km from the coast of the Baltic sea. The site of Losino 15 revealed some traces of a set... The eponymous site is located in the territory of Poland--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entral section of the Stupia river, about 30 km from the coast of the Baltic sea. The site of Losino 15 revealed some traces of a settlement of the Pomeranian and the Wielbark cultures. The most interesting features discovered at the study site are the remains of bloomery furnaces. The site of Losino 15 yielded 10 features interpreted as relics of the bloomery shaft furnace with a pit.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degree of deterioration-due to the agronomic activities and slope processes, only the bottom part of the slag-pit have been preserved. These are the remains of shaft furnaces with a pit called slag-pit fumace, whose relics are slag-pits filled with slag. The site of Losino 15 yielded slag with a total weight of about 100 kg. Two alternative and temporarily equivalent hypotheses can be proposed here. According to the former one, the creators of the bloomery we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omeranian culture, and in the latter version--they represented the Wielbark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nd Pomerania Iron Age ancient metallurgy bloomer furnaces.
下载PDF
林语者奔驰E 200 4Matic Cabriolet
7
作者 陈浩(摄影) 《车主之友》 2019年第4期18-25,共8页
蓝色的车顶真让人意外,和白色车身的撞色一瞬间就让我屏住了呼吸,只需要看一眼就很难忘记,而且这种感觉就让我想起了冰雪精灵,纯洁无瑕,所以我不敢把这辆车停在和人工痕迹相关的地方拍摄,毕竟在北京找到一片干净整齐配得上这辆车的人工... 蓝色的车顶真让人意外,和白色车身的撞色一瞬间就让我屏住了呼吸,只需要看一眼就很难忘记,而且这种感觉就让我想起了冰雪精灵,纯洁无瑕,所以我不敢把这辆车停在和人工痕迹相关的地方拍摄,毕竟在北京找到一片干净整齐配得上这辆车的人工背景环境并不容易,在自然环境中,哪怕有些杂乱,都不会太过糟糕,甚至太阳西下之后,还会有更好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驰 背景环境 自然环境 痕迹相 人工 车顶 车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