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针刺加治疗寒凝胞中型痛经证100例疗效观察 |
孙运倬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4 |
3
|
|
2
|
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痛经证心得 |
弓俊林
|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
2020 |
2
|
|
3
|
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
丘东娴
|
《当代医药论丛》
|
2024 |
0 |
|
4
|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反应及中枢内κ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刘珍珍
张梅
章庆庆
齐丹丹
任晓暄
郭孟玮
李晓泓
赵雅芳
张露芬
朱江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5
|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体表区域温度的影响 |
杨佳敏
沈小雨
罗丽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朱世鹏
许咏思
嵇波
张露芬
李晓泓
朱江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6
|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经穴左右红外温度及艾灸作用的研究 |
张伟
杨佳敏
张梅
刘珍珍
齐丹丹
章庆庆
罗丽
解秸萍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
2016 |
8
|
|
7
|
不同艾灸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反应及脊髓内μ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周瑾
崔晓
张露芬
齐丹丹
张梅
郭孟玮
任晓暄
李晓泓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8
|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温度及艾灸干预作用的研究 |
张伟
杨佳敏
齐丹丹
张梅
刘珍珍
章庆庆
解秸萍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9
|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张力和体表区域温度的变化及艾灸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
张梅
刘珍珍
齐丹丹
章庆庆
杨佳敏
周瑾
崔晓
张玲
朱世鹏
申松希
沈小雨
罗丽
许咏思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朱江
张露芬
|
《中医药学报》
CAS
|
2015 |
8
|
|
10
|
艾灸三阴交、关元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和OTR的影响 |
刘珍珍
张梅
齐丹丹
周瑾
崔晓
章庆庆
杨佳敏
张玲
沈小雨
申松希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朱江
张露芬
|
《中医药导报》
|
2015 |
16
|
|
11
|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影响 |
章庆庆
朱世鹏
罗丽
郭孟玮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杨佳敏
沈小雨
许咏思
王洋
赵雅芳
嵇波
任晓暄
张露芬
朱江
李晓泓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
2015 |
10
|
|
12
|
振腹法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及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的影响 |
耿楠
胡慧
谢丹丹
赵思雨
吴凡
沈潜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22 |
3
|
|
13
|
痛经证中医药治疗近况 |
邱继夫
|
《黑龙江中医药》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4
|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程度及疼痛相关机制的影响 |
杨佳敏
沈小雨
张玲
罗丽
许咏思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申松希
朱世鹏
齐丹丹
嵇波
李晓泓
朱江
张露芬
|
《中医药学报》
CAS
|
2017 |
22
|
|
15
|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
周琼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
2024 |
0 |
|
16
|
一指禅联合烫熨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证)临床研究 |
吴怡
徐雯
吴耀持
郑明岳
|
《上海医药》
CAS
|
2021 |
2
|
|
17
|
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及疗效探讨 |
吴小英
|
《中国处方药》
|
2017 |
3
|
|
18
|
针刺得气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效应指标的作用 |
齐丹丹
张露芬
张玲
申松希
朱世鹏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李晓泓
嵇波
朱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9
|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变化的影响 |
罗丽
朱世鹏
杨佳敏
沈小雨
张玲
申松溪
许咏思
齐丹丹
任晓暄
郭孟
赵雅芳
李晓泓
嵇波
张露芬
朱江
|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20
|
直刺与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缩宫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
宋越
马良宵
甘莹莹
王俊翔
母杰丹
郭孟玮
任晓暄
|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