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加治疗寒凝胞中型痛经证1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运倬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5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寒凝胞中型痛经证 疗效观察 乌药止痛散
下载PDF
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痛经证心得 被引量:2
2
作者 弓俊林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47-147,共1页
笔者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痛经为妇科常见、多发病,表现为行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痛如针刺,得热痛减,按之痛甚、量少,经色黯黑有血块,或畏冷身痛.苔白,脉沉紧,属于寒凝血瘀证。本人善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证,疗效确切。
关键词 以少腹逐瘀汤 寒凝血瘀 痛经证 心得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丘东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157-159,163,共4页
目的: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的方式对痛经寒凝血瘀证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的方式对痛经寒凝血瘀证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4)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观察组(n=34)给予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所有患者均实施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痛经症状积分、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在痛经症状积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痛经症状积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在VAS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在SF-36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SF-36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用少腹逐瘀汤对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药热罨包,可以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中药热罨包 痛经寒凝血瘀 疼痛症状 生活质量 月经周期
下载PDF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反应及中枢内κ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珍珍 张梅 +7 位作者 章庆庆 齐丹丹 任晓暄 郭孟玮 李晓泓 赵雅芳 张露芬 朱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脊髓、中脑的κ受体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脊髓、中脑的κ受体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组、艾灸三阴交组和艾灸关元组,每组9只。除盐水组外,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寒凝类痛经组不予艾灸,三阴交组在造模第6天、第8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及在第10天注射缩宫素后,在大鼠三阴交穴(双侧)予以艾柱施灸,每次灸3壮。关元组灸治方法与之相同。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并测定大鼠脊髓、中脑的κ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关元组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1);与三阴交组比较,关元组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1艾灸可明显减轻大鼠的类痛经反应,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2初步证实了艾灸不同穴位与镇痛效应差异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关元 三阴交穴 寒凝痛经 Κ受体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体表区域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12 位作者 罗丽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朱世鹏 许咏思 嵇波 张露芬 李晓泓 朱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0-904,共5页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关元组,每组8只。除等渗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 d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 U只/,将大鼠置于-25℃的低温冰柜中连续受冻5 d,每天4 h,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等渗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不冷冻。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的基础温度(针刺前),记录针刺即刻,针刺后5、10、20(取针)、30、40、50、60 min各时间点的温度。结果在即刻至针刺后5 min时,三阴交组及关元组左侧三阴交穴温度显著下降[(-0.56±0.22)℃ vs (-0.48±0.11)℃, P<0.01]、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显著下降[(-0.64±0.21)℃vs (-0.45±0.13)℃,P<0.05];在5~1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0.49±0.35)℃]、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0.18±0.20)℃]均显著性升高(P<0.01);在20~3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和关元组显著升高[(0.14±0.25)℃,P<0.01];在30~40 min时,三阴交组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0.03±0.11)℃,P<0.01]。各组左侧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关元均可调节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变化。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出现同时间段的循经性升温效应。说明针刺后相同经脉上穴区温度具有循经动态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区温度 循经性 红外热成像 寒凝痛经模型
下载PDF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经穴左右红外温度及艾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伟 杨佳敏 +8 位作者 张梅 刘珍珍 齐丹丹 章庆庆 罗丽 解秸萍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 观察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穴区及经穴连线艾灸前后红外温度,比较灸三阴交与关元效应差异.方法 阴道涂片法筛选动情间期大鼠48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每组12 只.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治疗组... 目的 观察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穴区及经穴连线艾灸前后红外温度,比较灸三阴交与关元效应差异.方法 阴道涂片法筛选动情间期大鼠48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每组12 只.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治疗组分别灸双侧三阴交和关元,3 壮/穴.红外热成像仪动态监测相关穴区及经络连线左右艾灸前后红外温度.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灸后5~30 min,模型组三阴交-血海经络连线左右温差显著增加(P〈0.05);灸后30 min,其他3 组三阴交右侧穴区温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灸后5~30 min,三阴交组三阴交-血海经络连线左右温差显著降低(P〈0.05),关元组10~30 min连线左右温差显著降低(P〈0.05);两艾灸组比较,三阴交组对连线左右温差影响早于关元组.结论 艾灸可显著减小经络连线左右温差,缓解失衡状态,且灸三阴交恢复失衡作用早于灸关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红外热成像 寒凝痛经大鼠 三阴交 关元 大鼠
下载PDF
不同艾灸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反应及脊髓内μ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周瑾 崔晓 +5 位作者 张露芬 齐丹丹 张梅 郭孟玮 任晓暄 李晓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艾灸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脊髓内μ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量的镇痛效应及其部分中枢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A组(艾灸1壮)、B组(艾灸3...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艾灸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脊髓内μ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量的镇痛效应及其部分中枢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A组(艾灸1壮)、B组(艾灸3壮),每组15只。除盐水组外,其它各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加缩宫素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A组和B组以不同灸量艾灸关元穴。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以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脊髓内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扭体反应: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B组扭体潜伏期缩短、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组、B组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2)脊髓μ受体mRNA的表达:与盐水组比较,A组与B组的表达均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A组与B组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1)不同艾灸量施予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均有镇痛作用。(2)艾灸产生镇痛效应的部分机制可能通过增强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脊髓内阿片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痛经大鼠模型 扭体反应 Μ受体 艾灸
下载PDF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温度及艾灸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伟 杨佳敏 +7 位作者 齐丹丹 张梅 刘珍珍 章庆庆 解秸萍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29,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投影区红外温度及其艾灸后的变化,探讨艾灸对子宫体表温度的影响及灸局部穴和远部穴的效应差异。方法:将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关元组、三阴交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 目的:观察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投影区红外温度及其艾灸后的变化,探讨艾灸对子宫体表温度的影响及灸局部穴和远部穴的效应差异。方法:将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关元组、三阴交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关元组和三阴交组于造模结束后分别进行艾灸,3壮/穴。采用红外热成像方法动态监测各组大鼠灸前、灸后即刻、灸后5、10、20、30、40、50、60 min子宫体表投影区温度。结果:(1)时点温度:四组间不同时点的温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243.46,P=0.00〈0.05)。分组与监测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6.21,P=0.00〈0.05)。四组间红外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P=0.03〈0.05)。其中,正常组各监测时点间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灸后20~60 min各时点比灸前温度显著降低(P〈0.05);灸后30~60 min各时点比灸后即刻温度显著降低(P〈0.05);三阴交组灸后5~60 min各时点比灸前温度显著降低(P〈0.05);灸后10~60 min各时点比即刻温度显著降低(P〈0.01);关元组灸后即刻比灸前温度显著升高(P〉0.05),灸后5~60 min各时点均比灸前及即刻温度显著降低(P〈0.05)。(2)时段温差: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和关元组的灸后5~60 min各点与灸前温度差值均显著增大(P〈0.05);与三阴交组比较,关元组的灸后即刻与灸前温度差值显著增大(P〈0.05)。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各点温度差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投影区存在持续40 min温度降低时段,艾灸可使温度下降时点提前,使该段温度下降幅度显著增加;且灸局部穴和远端穴的即刻效应不同。说明艾灸在一定时间内促进子宫体表红外温度的下降,艾灸对于痛经的治疗作用并非依靠直接提高子宫体表温度,其具体起效机制尚须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三阴交 关元 红外热成像 寒凝痛经模型
下载PDF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张力和体表区域温度的变化及艾灸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梅 刘珍珍 +15 位作者 齐丹丹 章庆庆 杨佳敏 周瑾 崔晓 张玲 朱世鹏 申松希 沈小雨 罗丽 许咏思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朱江 张露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第10d施灸)、灸三阴...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第10d施灸)、灸三阴交3次组(第6d、8d及10d施灸),每组20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灸三阴交3次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各时间点温度。运用BL-420 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在体大鼠子宫收缩强度。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艾灸组均显著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并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1),两艾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模型组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在5~6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40、50、60P<0.05,10、20、30P<0.01)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即刻-3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30 P<0.05,即刻、10、20 P<0.01);两艾灸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可明显缓解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痉挛性收缩,并改善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左右温度的失衡状态。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于缓解痛经的疼痛状态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区温度 子宫张力 红外热成像 寒凝痛经模型大鼠
下载PDF
艾灸三阴交、关元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和OTR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珍珍 张梅 +12 位作者 齐丹丹 周瑾 崔晓 章庆庆 杨佳敏 张玲 沈小雨 申松希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朱江 张露芬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9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及子宫中缩宫素受体(OTR)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分子响应机制。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盐... 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及子宫中缩宫素受体(OTR)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分子响应机制。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寒凝类痛经组不予艾灸,三阴交组在造模第6天、第8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及在第10天注射缩宫素后,在大鼠三阴交穴(双侧)予以艾柱施灸,每次灸3壮。关元组灸治方法与之相同。运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在体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并用RT-PCR法测定大鼠子宫中OTR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两艾灸组均显著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且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5)。2.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子宫OTR的峰值增高(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三阴交组和关元组子宫OTR的峰值、均值、泳道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1)艾灸可明显减轻大鼠的类痛经反应,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2)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穴镇痛效应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三阴交、关元穴 寒凝痛经 子宫收缩强度 OTR
下载PDF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庆庆 朱世鹏 +14 位作者 罗丽 郭孟玮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杨佳敏 沈小雨 许咏思 王洋 赵雅芳 嵇波 任晓暄 张露芬 朱江 李晓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从子宫微循环角度探讨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针刺效应。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采用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刺激量A组予粗... 目的从子宫微循环角度探讨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针刺效应。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采用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刺激量A组予粗针深刺加手法干预,刺激量B组予细针浅刺不施手法。观察各组子宫毛细血管、微血管管径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5、10、20、30 min各时点毛细血管管径明显缩小(P<0.01),5、10、20、30、40 min各时点微血管管径明显缩小,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TX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5、10、20、30 min各时点毛细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5),5、10、20、30、40 min各时点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5,P<0.01);刺激量B组在20、30 min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5),血浆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5)。与刺激量B组比较,刺激量A组5、10、20、30 min各时点毛细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5),5、10、20、30、40 min各时点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1)。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存在明显的子宫微循环障碍及循环相关物质的紊乱。A、B刺激量均能改善痛经时子宫微循环,其机制可能与恢复失衡的TXB2及6-keto-PGF1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针刺刺激量 寒凝痛经大鼠 子宫微循环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振腹法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及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耿楠 胡慧 +3 位作者 谢丹丹 赵思雨 吴凡 沈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2期4-7,25,共5页
目的探讨振腹法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及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F_(2α)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雌性6周龄、体重(230±20)g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振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振腹组采用冷冻结合皮下... 目的探讨振腹法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及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F_(2α)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雌性6周龄、体重(230±20)g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振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振腹组采用冷冻结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腹腔注射缩宫素联合致痛进行模型制备,对照组给予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制备成功后以振腹仪模拟振腹法进行治疗,之后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及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素F_(2α)、前列腺素E_(2)的含量。结果模型组扭体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扭体次数多于对照组及扭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振腹组扭体潜伏期长于模型组、扭体次数少于模型组及扭体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子宫体表投影温度低于对照组,振腹组子宫体表投影温度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血清中前列腺素F_(2α)高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振腹组血清中前列腺素F_(2α)低于模型组,前列腺素E_(2)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振腹法可改善子宫局部温度失调状态,调控血清中前列腺素水平,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收缩,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达到“温经止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痛经模型 红外热成像 前列腺素F_(2α) 前列腺素E_(2) 振腹法
下载PDF
痛经证中医药治疗近况
13
作者 邱继夫 《黑龙江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47,50,共3页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在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随着月经而呈周期性发作的妇科疾患。本文拟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作以综述,以飨同道。一、病因病机刘氏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气血阻滞,淤而不通,不通则痛。郭氏认...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在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随着月经而呈周期性发作的妇科疾患。本文拟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作以综述,以飨同道。一、病因病机刘氏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气血阻滞,淤而不通,不通则痛。郭氏认为痛经之因、有寒凝脉络、湿阻气机、气滞血淤、阳气虚弱、精血亏虚等。毛氏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淤滞、胞脉受阻、经血不畅,不通则痛。王氏认为痛经有虚实两大类、无论属虚属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证 中医治疗 痛经
原文传递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程度及疼痛相关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12 位作者 张玲 罗丽 许咏思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申松希 朱世鹏 齐丹丹 嵇波 李晓泓 朱江 张露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程度及脊髓、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介入的效应差异及部分机制。方法:将6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针刺三阴交... 目的:比较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程度及脊髓、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介入的效应差异及部分机制。方法:将6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针刺三阴交组、针刺关元组,每组16只。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低温冷冻的方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模型,末次给药1 h后,麻醉大鼠,运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的收缩程度。采用Real Time-PCR检测大鼠脊髓及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的含量。结果:1.子宫平滑肌收缩程度: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子宫收缩波的个数显著增加(P<0.01)、子宫收缩波峰峰值显著升高(P<0.05)、子宫活动度显著增强(P<0.01),三阴交组、关元组子宫活动度显著增强(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与关元组子宫收缩波的个数及子宫活动度均显著下降(P<0.05)。2.脊髓及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水平:(1)脊髓中的κ-受体及μ-受体水平: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子宫组织中的κ-受体水平: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子宫组织中μ-受体水平:与盐水组比较,关元组子宫组织中μ-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关元组子宫组织中μ-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均可降低子宫收缩波个数和子宫活动度,抑制子宫平滑肌的异常收缩反应。分析其效应的部分机制是通过调节子宫靶器官组织的阿片肽受体水平,进而达到针刺镇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痛经模型 子宫收缩程度 Κ受体 Μ受体 三阴交穴 关元穴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周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59-0062,共4页
探讨确诊子宫腺肌病且继发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着重分析辨证结果寒凝血瘀型的温针灸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3年11月为研究时间,选择发生子宫腺肌病且继发痛经患者66例研究,配合抽签法分组,有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前者口服药... 探讨确诊子宫腺肌病且继发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着重分析辨证结果寒凝血瘀型的温针灸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3年11月为研究时间,选择发生子宫腺肌病且继发痛经患者66例研究,配合抽签法分组,有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前者口服药物治疗,后者实施温针灸治疗,持续治疗3周。结果 对两组痛经证候积分、性激素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实施统计比较,观察组均更好(P<0.05)。结论 对中医辨证寒凝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可降低痛经证候积分及性激素指标水平,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型 温针灸 痛经证候积分 性激素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一指禅联合烫熨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怡 徐雯 +1 位作者 吴耀持 郑明岳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一指禅联合烫熨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01例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一指禅联合烫熨疗法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连续3次;对照组... 目的:观察一指禅联合烫熨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01例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一指禅联合烫熨疗法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连续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每次1粒,每天2次,连续3 d。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9%(91/101),对照组有效率为79.00%(80/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指禅联合烫熨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证)疗效优于对照组,作为一种“简、便、验、廉、效”之中医药适宜技术,尤其值得在基层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寒凝瘀滞) 一指禅 烫熨疗法
下载PDF
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小英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6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四物汤类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四物汤类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腹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类方 妇科血瘀原发性痛经 用药规律
下载PDF
针刺得气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效应指标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齐丹丹 张露芬 +8 位作者 张玲 申松希 朱世鹏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李晓泓 嵇波 朱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穴"得气"与"未得气"状态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收缩、微循环及扭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6只动情间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对照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得气组与未得气组...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穴"得气"与"未得气"状态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收缩、微循环及扭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6只动情间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对照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得气组与未得气组,每组24只。采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方法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得气组与未得气组造模成功后对大鼠双侧三阴交穴进行针灸刺激,观察大鼠子宫张力不同时间段变化、微循环多时间窗变化及扭体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活动度显著增加。得气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及子宫活动度比模型组显著减少。模型组与未得气组的子宫微血管、毛细血管管径比对照组明显收缩;与模型组相比,得气组在各时间段微血管均扩张,毛细血管管径在针刺后40、50、60 min明显扩张(P<0.05)。与模型组相比,得气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扭体评分降低(P<0.01)。结论针刺三阴交穴得气能缓解痛经模型大鼠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微循环障碍,并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痛经大鼠模型 得气 子宫微循环 子宫收缩 扭体反应 大鼠
原文传递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罗丽 朱世鹏 +12 位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张玲 申松溪 许咏思 齐丹丹 任晓暄 郭孟 赵雅芳 李晓泓 嵇波 张露芬 朱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4-82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三阴交(双)穴区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针刺三阴交组、针刺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三阴交(双)穴区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针刺三阴交组、针刺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造模,用红外热成像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两侧三阴交穴区各时间点温度,并同步观测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明显增多、扭体总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均减少、扭体总分均降低(P<0.05,P<0.01)。模型组大鼠在5-60min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P<0.01);针刺三阴交组大鼠在10-40min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针刺关元组大鼠在0-30min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针刺三阴交穴在针刺5min时、针刺结束后50-60作用显著,针刺关元穴仅在针刺结束后40-60min作用显著。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处于疼痛状态且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均能缓解疼痛反应,调节其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痛经模型 针刺 三阴交穴区温度 红外热成像 扭体反应
原文传递
直刺与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缩宫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宋越 马良宵 +4 位作者 甘莹莹 王俊翔 母杰丹 郭孟玮 任晓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46-2049,共4页
目的:观察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及脊髓腰膨大中缩宫素(OT)及其受体(OTR)的影响,探讨不同刺法即刻镇痛效应的部分机制。方法:64只SD雌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直刺组、沿皮刺组,每组16只。采用全身冷冻加... 目的:观察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及脊髓腰膨大中缩宫素(OT)及其受体(OTR)的影响,探讨不同刺法即刻镇痛效应的部分机制。方法:64只SD雌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直刺组、沿皮刺组,每组16只。采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直刺组与沿皮刺组分别直刺或沿皮刺三阴交穴,留针20min。记录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及子宫收缩程度。采用ELISA法、Real Time-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及脊髓腰膨大中OT含量、OTR mRNA表达。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评分、子宫收缩波个数、活动度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直刺组、沿皮刺组均显著降低扭体评分、子宫收缩波个数及活动度(P<0.01,P<0.05)。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OT含量、OTR mRNA表达在子宫组织显著升高(P<0.01),在脊髓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直刺、沿皮刺组均显著降低子宫组织OT含量(P<0.01)、OTR mRNA表达(P<0.05),升高脊髓OT含量(P<0.01)。直刺组与沿皮刺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类痛经大鼠均显示出即刻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对子宫与脊髓OT、OTR的不同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痛经模型 直刺 沿皮刺 三阴交 缩宫素 缩宫素受体 原发性痛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