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中药脱色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柳 刘利利 +1 位作者 洪逊强 潘恩山 《陕西中医》 2011年第5期634-635,共2页
目的:用活性炭为脱色剂,研究中药水提取物未脱色与脱色后对人A 375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TYR)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研究脱色中药对TYR活性的影响。结果:未经活性炭脱色的中药对TYR活性有明显激活或抑制作用(P<0.05或P&l... 目的:用活性炭为脱色剂,研究中药水提取物未脱色与脱色后对人A 375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TYR)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研究脱色中药对TYR活性的影响。结果:未经活性炭脱色的中药对TYR活性有明显激活或抑制作用(P<0.05或P<0.01),而经活性炭脱色后,黑色(深色)中药失去或明显降低对TYR活性的激活作用;白色(浅色)中药脱色前后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活性炭脱色后,黑色(深色)中药失去或降低了对TYR活性的激活作用,而对白色(浅色)中药的作用影响不明显。说明药材颜色与色素代谢调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中医药疗法 @活性炭脱色
下载PDF
2-甲氧基雌二醇对恶性黑素瘤种植性肿瘤的体内抑制作用
2
作者 胡彩霞 江绍乾 +3 位作者 张国强 冯佳 田菲 高顺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89-29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检测2-ME对黑素瘤B16...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检测2-ME对黑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构建BALB/c小鼠的恶性黑素瘤细胞种植性肿瘤模型,分为3组,每组6只。治疗组(2-ME组)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50 mg/kg 2-ME,阳性药物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20mg/kg CTX,阴性对照组(Nacl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d/次,共14d,每3d测量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称量肿瘤质量;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对肿瘤组织Gadd45b和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HE染色对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的肿瘤组织、肺组织、肝组织和脾组织进行形态分析。结果 2-ME对黑素瘤B16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TX组和2-ME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小于Nacl组(P<0.01),但CTX组与2-ME组之间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HC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ME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add45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2-ME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肝及脾均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而3/6的对照组小鼠发生肺组织转移,2-ME组肺脏无明显改变。结论2-ME对黑素瘤B16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myc和Gadd45b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雌二醇 小鼠
下载PDF
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其他疾病141例分析
3
作者 王媛丽 刘玲 +1 位作者 孙中斌 李凯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分析141例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病例,提高疾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1年11月至2019年9月病理数据库中141例临床初诊为黑素瘤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黑素瘤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误诊为... 目的分析141例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病例,提高疾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1年11月至2019年9月病理数据库中141例临床初诊为黑素瘤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黑素瘤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误诊为皮肤黑素瘤141例,男64例,女77例,误诊时中位年龄51岁,平均病期103.4个月。皮损主要表现为斑片、丘疹,颜色以黑色为主,组织病理诊断包括色素痣35例,基底细胞癌29例,脂溢性角化病15例,鲍恩病7例,甲黑素斑6例,表皮囊肿5例,汗孔瘤、出血及皮肤纤维瘤各4例,其他32例。结论临床部分疾病表现有黑素瘤特征,容易误诊,需掌握其临床特征,积极进行皮肤镜、皮肤组织病理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误诊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与黑素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婷婷 康晓静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多种机制影响黑素瘤的发展,且在黑素瘤治疗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肠道菌群与黑素瘤发展的关系,肠道菌群对黑素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宏基因组 免疫治疗 肠道菌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痣样黑素瘤三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5
作者 张倩 刘宇 +3 位作者 王雷 刘玲 高天文 李凯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痣样黑素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20年西京皮肤医院诊断的3例痣样黑素瘤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3例痣样黑素瘤患者中,女2例,男1例,皮损初始表现为黑斑、丘疹。2例在手术切除后皮疹复发增大成... 目的探讨痣样黑素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20年西京皮肤医院诊断的3例痣样黑素瘤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3例痣样黑素瘤患者中,女2例,男1例,皮损初始表现为黑斑、丘疹。2例在手术切除后皮疹复发增大成斑块或新发结节样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及真皮内上皮样黑素细胞增生,细胞有异型性,部分细胞核深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皮损内瘤细胞Melan-A、S100表达阳性;HMB45在真皮瘤细胞内弥漫阳性,局部阴性;Ki67增殖指数升高,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活跃。结论痣样黑素瘤易误诊为色素痣或脂溢性角化病;对于组织学诊断为色素痣,但临床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的患者,需高度警惕痣样黑素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复发 肿瘤转移 黑素瘤
原文传递
黑素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永婷 李婷婷 康晓静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3,共6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有持久反应,且随着联合用药的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和耐药性也在增加。本文对黑素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有持久反应,且随着联合用药的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和耐药性也在增加。本文对黑素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望通过精准的预测标志物来筛选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指导个体化临床治疗,降低耐药性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突变负荷 外周血标志物 肠道微生物菌群
原文传递
黑素细胞痣与黑色素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蓉 甘承 范金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340-344,共5页
黑色素瘤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MAPK通路负反馈失调、DNA损伤修复、p53突变、免疫失调等在黑素细胞痣和黑色素瘤二者的关系演化中发挥部分作用。就此,该文针对黑素细胞... 黑色素瘤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MAPK通路负反馈失调、DNA损伤修复、p53突变、免疫失调等在黑素细胞痣和黑色素瘤二者的关系演化中发挥部分作用。就此,该文针对黑素细胞痣与黑色素瘤发展关系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痣和黑素瘤 皮肤肿瘤 DNA损伤
原文传递
儿童黑素瘤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曹蒙 洪安澜 +1 位作者 王焱 方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74-1078,共5页
儿童黑素瘤较为罕见,不同亚型的肿瘤存在发病机制的差异。部分肿瘤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成人黑素瘤诊断标准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儿童。手术是一线治疗手段,具体切缘范围可小于成人。近年来黑素瘤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迅速发展,但相... 儿童黑素瘤较为罕见,不同亚型的肿瘤存在发病机制的差异。部分肿瘤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成人黑素瘤诊断标准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儿童。手术是一线治疗手段,具体切缘范围可小于成人。近年来黑素瘤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迅速发展,但相关药物很少获批儿童适应证。儿童黑素瘤治疗的大样本研究也较少,但有文献报道相关药物的应用。本文综述儿童黑素瘤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的相关进展,以期为儿童黑素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痣和黑素瘤 分子靶向治疗 Spitz黑素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细胞代谢与皮肤恶性黑素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董栋 刘天一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78-881,共4页
近年来皮肤恶性黑素瘤(CMM)代谢在其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CMM代谢的可塑性及代谢方式的转变可为其转移进展提供充足的能量,增加其侵袭力,且有助于其适应不同的环境。而CMM代谢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在其转移进展中发... 近年来皮肤恶性黑素瘤(CMM)代谢在其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CMM代谢的可塑性及代谢方式的转变可为其转移进展提供充足的能量,增加其侵袭力,且有助于其适应不同的环境。而CMM代谢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在其转移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细胞代谢在CMM侵袭转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以期为CMM转移机制研究及临床靶向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代谢网络和途径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5-羟甲基胞嘧啶表达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莹 康晓静 +5 位作者 赵娟 梁俊琴 张德志 柴莉 王鹏 王唯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 检测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5-hmc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hmc在67例黑素瘤、20例色素痣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 目的 检测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5-hmc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hmc在67例黑素瘤、20例色素痣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5-hmc表达与黑素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 黑素瘤中5-hmc表达阳性率为40.30%(27/67),色素痣为75%(15/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28,P = 0.006)。美国癌症联合会临床分期Ⅳ期黑素瘤中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Ⅱ、Ⅲ期黑素瘤(χ^2 = 4.416,P = 0.036),淋巴结转移患者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χ^2 = 5.902,P = 0.015),且5-hmc表达水平随黑素瘤组织Clark分级升高而降低(χ^2 = 4.828,P = 0.028)。5-hmc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黑素瘤患者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远处淋巴结转移(风险比:2.67,95% CI:1.22 - 5.84)、未手术切除(风险比:0.41,95% CI:0.18 - 0.95)、5-hmc低水平表达(风险比:3.54,95% CI:1.09 - 11.43)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5-hmc可能参与黑素瘤侵袭转移,与黑素瘤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胞嘧啶 痣和黑素瘤 生物学标记 预后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中国黑素瘤研究进展与新治疗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天文 郭伟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尽管黑素瘤发病率正快速增长,但其在中国所占比例低,肿瘤科医生关注少。黑素瘤患者首诊科室主要是皮肤科,皮肤科医生能综合分析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对黑素瘤的诊治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学者近年在黑素瘤的细胞死亡调... 尽管黑素瘤发病率正快速增长,但其在中国所占比例低,肿瘤科医生关注少。黑素瘤患者首诊科室主要是皮肤科,皮肤科医生能综合分析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对黑素瘤的诊治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学者近年在黑素瘤的细胞死亡调控、表观遗传学修饰、靶向药物耐药、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调控等方面已获得很大进展。中国独有的一类新药干扰素α-1b不仅可用于Ⅱ、Ⅲ期高危黑素瘤的辅助治疗,对Ⅳ期黑素瘤也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远低于干扰素α-2b。与白色人种不同,亚洲人皮肤黑素瘤以肢端型及黏膜型为主。以干扰素α-1b为基础制定联合治疗策略,探索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靶向药物或血管生成抑制剂等的联合治疗方案,正在为挽救Ⅳ期黑素瘤患者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治疗 干扰素Α 分子靶向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CCL18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昊 王白鹤 +7 位作者 邵雪宝 程伟 熊竞舒 王小坡 王建 曾学思 徐秀莲 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在恶性黑素瘤(恶黑)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恶黑石蜡标本中CCL18、VEGF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同时检测20例色...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在恶性黑素瘤(恶黑)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恶黑石蜡标本中CCL18、VEGF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同时检测20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CCL18的表达水平。对CCL18的表达与恶黑临床病理及VEGF、Ki67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免疫荧光方法验证CCL18在恶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CL18在恶黑组阳性率为84.48%(49/58),而在色素痣组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6,P〈0.01)。CCL18在恶黑的表达与肿瘤Clark分级、Breslow厚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09、0.644,均P〈0.01);在有无溃疡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L18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肢端/非肢端恶黑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黑中CCL18阳性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727,P〈0.05),与Ki67表达水平无相关(P〉0.05)。免疫荧光显示,恶黑组织中肿瘤细胞胞质表达CCL18。结论 CCL18在恶黑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趋化因子CCL18 病理过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KI-67抗原
原文传递
Notch信号相关受体/配体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白 俞婉婷 +2 位作者 程伟 邵雪宝 姜祎群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 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黑素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黑素瘤及15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 目的 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黑素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黑素瘤及15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的表达模式和表达强度。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在40例黑素瘤组织(31例阳性表达)及15例色素痣组织(3例阳性表达)Notch1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281,P = 0.000),原位(18例)及侵袭性黑素瘤(22例)间Notch1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31,P = 0.427)。Notch4、Jagged1以及Dll4的表达率在恶性黑素瘤与色素痣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三者表达强度在原位与侵袭性黑素瘤之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黑素瘤组织中,Notch1与Jagged1的表达呈正相关(rs = 0.350,P = 0.027),与Dll4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s = 0.562,P = 0.000),但是Jagged1与Dll4的表达呈负相关(rs = -0.734,P = 0.000)。结论 Notch信号通路异常可能是黑素瘤的发病机制之一,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受体 Notch 免疫组织化学 JAGGED 1 DLL4
原文传递
核蛋白14对黑素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璟蓉 赵瑞 +1 位作者 王康玮 方锐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6-213,共8页
目的分析核蛋白14(NOP14)对黑素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0例黑素瘤患者的黑素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NOP14和CD31[以微血管密度(MVD)表示]的表达。将黑素瘤细胞A375和SK-MEL-1... 目的分析核蛋白14(NOP14)对黑素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0例黑素瘤患者的黑素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NOP14和CD31[以微血管密度(MVD)表示]的表达。将黑素瘤细胞A375和SK-MEL-1细胞分别分为4组,分别转染空载体(空载体组)、NOP14过表达载体(NOP14组)、靶向NOP14的siRNA(siNOP14组)和阴性对照siRNA(siNC组)。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NOP14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ELISA检测细胞及其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构建以上各组A375、SK-MEL-1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模型,利用CCK8、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血管拟态实验检测共培养后各组HUVEC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能力。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黑素瘤组织中NOP14表达水平与MVD的关系,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其余实验指标的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OP14高表达组(20例)黑素瘤组织MVD为44±13,中表达组(17例)为58±16,低表达组(3例)为62±11,且NOP14表达和MVD呈负相关(r=-0.525,P=0.017)。与空载体组相比,NOP14组A375和SK-MEL-1细胞及培养基中VEGF和VEGF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NOP14组A375和SK-MEL-1细胞及培养基中VEGF和VEGF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在A375与HUVEC共培养模型中,与空载体共组相比,NOP14组HUVEC的增殖活性(F=131.85,P<0.05)和迁移细胞数[22±5比63±8,t=7.07,P=0.002)、侵袭细胞数(14±5比45±10,t=4.94,P=0.008)及分支节点数(8±2比14±3,t=5.06,P<0.001)均显著下降;与siNC组相比,siNOP14组HUVEC的增殖活性(F=79.92,P<0.01)和迁移细胞数(152±30比59±4,t=5.36,P=0.006)、侵袭细胞数(134±21比50±8,t=6.40,P<0.001)及分支节点数(27±3比15±4,t=6.10,P<0.001)显著升高。在SK-MEL-1细胞与HUVEC共培养模型中,各组HUVEC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活性以及管腔形成能力和与各组A375细胞共培养的HUVEC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黑素瘤组织中NOP14表达和MVD呈负相关,NOP14具有抑制黑素瘤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黑色素瘤 实验性 核蛋白质类 血管生成抑制剂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核蛋白14
原文传递
早期甲黑素瘤115例手术治疗方案和预后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伟 赵涛 +4 位作者 郭伟楠 马翠玲 高天文 赵建红 李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7-784,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并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1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115例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115例早期甲黑素瘤患者按改良的ABCDEF标准并根据如甲板改变、溃疡、结... 目的探讨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并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1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115例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115例早期甲黑素瘤患者按改良的ABCDEF标准并根据如甲板改变、溃疡、结节等临床表现评估后,73例按原位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2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0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且有浸润风险方案扩大切除。随访6个月至9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原发灶复发;101例患者淋巴结B超检查未见异常;2例截指患者出现转移,其中1例死亡;失访12例。结论依据患者甲黑素瘤临床表现选择手术扩大切除方案治疗早期甲黑素瘤,可以在确保充分治疗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肢端正常功能,且不会出现原发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指(趾)甲疾病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孤立性真皮黑素瘤5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16
作者 高妮 刘宇 +3 位作者 王雷 刘玲 高天文 李凯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真皮黑素瘤(SDM)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DM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SDM临床表现为黑色、肤色、红色的丘疹或结节,无特定好发部位。病理表现为局限性真皮/皮下孤立性结节,无明显包膜,具有恶性... 目的分析孤立性真皮黑素瘤(SDM)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DM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SDM临床表现为黑色、肤色、红色的丘疹或结节,无特定好发部位。病理表现为局限性真皮/皮下孤立性结节,无明显包膜,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表皮不受累。结论详细的临床资料以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正确诊断SDM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肿瘤转移 存活率 孤立性真皮黑素瘤 皮肤转移性黑素瘤
原文传递
载芬维A铵脂质体抑制A375黑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崔艾丽 金玟言 金哲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载芬维A铵脂质体(4-HPR-L)对裸鼠皮下人恶性黑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4-HPR-L。通过皮下接种黑素瘤A375细胞至BALB/c裸鼠右侧腋窝建立黑素瘤荷瘤裸鼠模型。取10只荷瘤裸鼠模型,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尾... 目的探讨载芬维A铵脂质体(4-HPR-L)对裸鼠皮下人恶性黑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4-HPR-L。通过皮下接种黑素瘤A375细胞至BALB/c裸鼠右侧腋窝建立黑素瘤荷瘤裸鼠模型。取10只荷瘤裸鼠模型,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同浓度细胞膜近红外荧光探针(DiR)溶液和DiR脂质体(DiR-L),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给药后6、12、24 h药物在体内分布情况。取30只荷瘤裸鼠,随机等分为3组,即对照组、4-HPR组和4-HPR-L组,分别经尾静脉每次注射5%(质量分数)葡萄糖溶液0.2 ml、25 mg/kg 4-HPR和4-HPR-L溶液,于接种A375细胞后第8、10、12、14、16、18、20、22天给药,动态监测给药后各组裸鼠的体重和肿瘤体积,观察生存情况。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处死裸鼠,取心、肝、脾、肺、肾及肿瘤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素瘤体内转移情况,并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显示,DiR-L能较长时间滞留于肿瘤组织,给药24 h后在肿瘤部位仍可观察到较强荧光;定量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DiR-L荧光强度(22.85±1.66)显著高于DiR(8.45±0.97,t=12.957,P<0.01)。与对照组和4-HPR组相比,4-HPR-L组末次给药后第2天离体瘤重明显降低(F=27.055,t值分别为4.768、6.640,均P<0.05)。HE染色显示,4-HPR-L组2只裸鼠发生肝脏转移,而对照组、4-HPR组全部裸鼠发生肝脏转移。荷瘤鼠的生存期观察显示,4-HPR-L组裸鼠于接种后76 d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和4-HPR组分别于接种后56 d和59 d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凋亡指数为(12.14±1.33)‰,4-HPR组为(67.17±15.18)‰,4-HPR-L组为(152.73±11.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588,P<0.05),4-HPR-L组与对照组和4-HPR组相比,t值分别为18.162、11.075,均P<0.05。结论4-HPR-L能够有效抑制裸鼠皮下黑素瘤体积增长和黑素瘤细胞转移,并延长裸鼠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芬维A铵 脂质体 模型 动物 细胞凋亡 A375细胞
原文传递
荧光探针在黑素瘤诊治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晨羽 李海瑞 王晓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3,共4页
黑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皮肤恶性肿瘤,具有快速生长和早期转移的特点,目前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黑素瘤在早期诊断、彻底切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荧光探针在黑素瘤的诊断、手术切除、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切除... 黑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皮肤恶性肿瘤,具有快速生长和早期转移的特点,目前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黑素瘤在早期诊断、彻底切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荧光探针在黑素瘤的诊断、手术切除、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切除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特异性高、准确率高、可视化等优点,可为黑素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分子探针 诊断 治疗 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黑素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19
作者 康晓静 郭芳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46-248,共3页
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在皮肤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黑素瘤的发生正在逐年增高,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黑素瘤高危易感基因CDKN2A和CDK4的发现,使得遗传危险... 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在皮肤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黑素瘤的发生正在逐年增高,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黑素瘤高危易感基因CDKN2A和CDK4的发现,使得遗传危险因素在黑素瘤发病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环境因素(紫外线照射)、表型的高危性(皮肤颜色、发色及色素痣)、人群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以及药物等在黑素瘤的发病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基因检测及临床长期随访也是降低黑素瘤发病危险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疾病遗传易感性 环境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皮肤恶性黑素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上皮间质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20
作者 吴琼 李阿梅 +5 位作者 邵雪宝 臧洁 宋昊 温斯健 姜祎群 孙建方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标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上皮间质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4例皮肤黑素瘤及15例良性色素痣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对TAM标记CD163及上皮间质化指标上皮型钙黏蛋白、神经型...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标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上皮间质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4例皮肤黑素瘤及15例良性色素痣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对TAM标记CD163及上皮间质化指标上皮型钙黏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恶性黑素瘤标本中检测到CD163阳性的TAM,在色素痣标本中未发现明显的CD163阳性细胞.在原位黑素瘤中,TAM计数为16.97±8.74,在侵袭性黑素瘤中,TAM计数为35.08±1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TAM计数为56.00±3.07,在无淋巴结转移的TAM计数为28.70±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计数在Clark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Ⅰ~Ⅳ级TAM计数随Clark级别增高而增加,Ⅳ级与Ⅴ级之间的TAM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M计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肢端/非肢端、是否溃疡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TAM计数与Clark分级、溃疡、肿瘤进展、神经型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5个因素相关.结论 皮肤恶性黑素瘤中TAM可能通过促进上皮间质化使肿瘤发展,从而增加肿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痣和黑素瘤 巨噬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