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曲靖 何大伟 +2 位作者 吴哲 杨欣 谢小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美学效果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n=42)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美学效果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n=42)和对照组(甲硝唑凝胶治疗,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Acne-QOL)评分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 r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ne-QO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52%、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面部美学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羟氯喹 甲硝唑凝胶 玫瑰 美学效果 疗效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TGF-β、EGF及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霞 丰世科 +1 位作者 刘旺 何鸿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48-351,共4页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4例...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1,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53,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情况、血管内皮因子(TGF-β、EGF、bFGF)水平、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紫质、纹理、色素斑、毛孔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bFGF水平比对照组高,EGF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61%)比对照组低(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瘢痕组织中的TGF-β、EGF、bFGF表达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凹陷性疮瘢痕 TGF-Β EGF BFGF
下载PDF
机械磨削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鹏鹏 傅勇 +2 位作者 刘琳 张海博 张国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机械磨削联合湿润烧伤膏在面部痤疮瘢痕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给予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于机械磨削术后行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2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 目的分析机械磨削联合湿润烧伤膏在面部痤疮瘢痕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给予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于机械磨削术后行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2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5~8 d[(6.27±1.08)d]。术后6个月,22例患者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为7~21分[(14.32±4.82)分],较术前的13~30分[(20.91±5.13)分]降低2~12分[(6.59±2.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91,P<0.001)。术后6个月,22例患者中2例患者术区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8例、满意10例、不满意3例、非常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81.82%。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促进机械磨削术后创面愈合,明显改善面部痤疮瘢痕症状,且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磨削 面部 瘢痕 湿润烧伤膏
下载PDF
重组贻贝粘蛋白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日新 裴理皓 +1 位作者 许丛丛 司佳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Recombined mussel adhesive protein hydrogel dressing,Rmaphd)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2月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117例,分... 目的:探究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Recombined mussel adhesive protein hydrogel dressing,Rmaphd)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2月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117例,分为Rmaphd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三组均给予点阵CO_(2)激光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Rmaphd、rhEGF及生理盐水处理,比较三组疗效、ECCA评分、症状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Rmaphd组和rhEG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4.87%,均高于对照组76.92%(P<0.05),术后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红斑、痂皮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Acne-QoL各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各临床Rmaphd组与rhEG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aphd用于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疗效显著,具备在临床上辅助激光治疗术后修复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贻贝粘蛋白 水凝胶敷料 点阵CO_(2)激光 瘢痕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张德英从痰论治痤疮验案举隅
5
作者 宋春侠 徐立伟 +3 位作者 权兴苗 龙森 王月 时菁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总结张德英教授从痰证角度治疗痤疮的特色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教授门诊临证学习,整理张教授治疗痤疮的病案,选取三则典型验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分析、总结张教授对痰证理论的独到见解及临床经验。[结果]张教授从当今人们的... [目的]总结张德英教授从痰证角度治疗痤疮的特色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教授门诊临证学习,整理张教授治疗痤疮的病案,选取三则典型验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分析、总结张教授对痰证理论的独到见解及临床经验。[结果]张教授从当今人们的体质状况及痤疮发病特点出发,指出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痰热或痰火上犯头面胸等处,局部肉腐而发病。根据痰浊生于中焦脾胃,为土家实邪,在治疗上可以通过泻土降浊、繁木制土、化土生金的方法达到化痰的目的,再加以清热药物,从而清化上焦痰热之邪,使痤疮得以治愈。同时需注意到五行相互关系,痰浊太盛则易克伐肾水而致肾虚,在治疗上祛痰降浊为先,痰浊去除后再补益肾水方可有效,甚或有些患者不需补肾,而肾自慢慢恢复。[结论]张教授对痰证理论认识独特,指出痤疮病机多为痰火或痰热郁于肌表,肉腐而成。治疗当以清化痰热为主。痰为土家之邪,化痰之法除泻土之外,根据五行理论,还有繁木制土、生金消土之法,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病机 治疗 验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颖 石红乔 +2 位作者 邹悦 曹亮亮 陆源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8期1020-1024,共5页
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疾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具有标本兼治、内外调理、不良反应小、依赖性小等特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报道,对中医中药在痤疮疾病中运用的历史沿革、现代临床研究、上市产品分析等内容进行综述,追踪其历史溯源,总结其运用现... 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疾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具有标本兼治、内外调理、不良反应小、依赖性小等特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报道,对中医中药在痤疮疾病中运用的历史沿革、现代临床研究、上市产品分析等内容进行综述,追踪其历史溯源,总结其运用现状,探究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的优秀方法,探讨其发展方向。发现中医中药在痤疮疾病中应用广泛,治疗方法众多,有内服疗法、外用治法及特殊疗法等,有着显著疗效;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该文旨在系统阐释医家的痤疮治疗经验,为今后临床中医治疗痤疮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皮肤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退红舒缓中药面膜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玫瑰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皮肤屏障功能、BDNF、TrKB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曲靖 冯浩 +2 位作者 何大伟 杨欣 胡薏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2061-2066,共6页
目的探讨退红舒缓中药面膜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玫瑰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皮肤屏障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TrKB)表达的影... 目的探讨退红舒缓中药面膜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玫瑰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皮肤屏障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90例肝郁脾虚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外用退红舒缓中药面膜治疗,中药组患者口服丹栀逍遥散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退红舒缓中药面膜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理状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BDNF、TrKB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皮肤泛红、颜色评分和经表皮失水率较治疗前降低,角质层水平含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皮肤泛红、颜色评分和经表皮失水率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角质层水平含量高于对照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BDNF、TrKB和BDNF mRNA、TrkB mRN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BDNF、TrKB和BDNF mRNA、TrkB mRNA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IL-4、IL-17和IL-3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IL-4、IL-17和IL-37水平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90.00%(27/30),较对照组63.33%(20/30)和中药组66.67%(19/3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退红舒缓中药面膜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可以改善肝郁脾虚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和心理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DNF、Trk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肝郁脾虚型 退红 舒缓 丹栀逍遥散
下载PDF
窄谱脉冲光联合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潘敏 陈奕鹤 +1 位作者 陈文琦 王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窄谱脉冲光(DPL)联合波长590 nm 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ETR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DPL(每4周1次)联合LED黄光(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DPL(每4周1次)治... 目的:探讨窄谱脉冲光(DPL)联合波长590 nm LED黄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ETR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DPL(每4周1次)联合LED黄光(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DPL(每4周1次)治疗。于治疗前和第1、2、3、4次DPL治疗后4周记录两组患者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改变。采用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分析患者美学改善情况,于第4次DPL治疗后4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9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两组患者每次DPL治疗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每次DPL治疗后红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2、3、4次DPL治疗后的潮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AIS评分在第2、3、4次DPL治疗后均较第1次DPL治疗后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毛细血管评分和G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L联合LED黄光照治疗ETR可快速、有效地改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潮红症状,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脉冲光 黄光 玫瑰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下载PDF
痤疮净合剂制备工艺优化
9
作者 鲁静 曹英杰 牛晓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2-2736,共5页
目的优化痤疮净合剂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绿原酸、芦丁、黄芩苷、丹酚酸B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混合加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考察不同浓缩方式(常压浓缩、减压浓缩)及离心纯... 目的优化痤疮净合剂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绿原酸、芦丁、黄芩苷、丹酚酸B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混合加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考察不同浓缩方式(常压浓缩、减压浓缩)及离心纯化条件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筛选甜味剂、防腐剂添加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浓缩工艺为减压浓缩(70℃,-0.06~-0.08 MPa);纯化工艺为12000 r/min离心20 min。甜味剂(阿斯巴甜)、防腐剂(苯甲酸钠)添加量分别为0.1%、0.3%。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为痤疮净合剂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净合剂 提取工艺 浓缩工艺 纯化工艺 AHP-熵权混合加权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红蓝光照射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郭焱 周敏 +3 位作者 裴冬 孙菊 商干伟 徐文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7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观察红蓝光照射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物理光疗组(34例)和常规抗菌组(33例)。常规抗菌组常规予盐酸多西环素... 目的 观察红蓝光照射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物理光疗组(34例)和常规抗菌组(33例)。常规抗菌组常规予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物理光疗组在常规抗菌组基础上配合红蓝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2个月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粉刺、脓疱、丘疹)积分、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球蛋白三项(IgG、IgM和IgA)、皮肤生理值[皮肤pH、透皮失水率(TEWL)及角质层含水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物理光疗组与常规抗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12%vs.84.85%,χ^(2)=0.707,P=0.401);治疗2个月后,2组HAMA、HAMD评分,粉刺、脓疱、丘疹症状评分,IL-1、IL-6、TNF-α水平及pH、TEWL均较治疗前降低,2组IgG、物理光疗组IgM和IgA水平降低,角质层含水量增加,且物理光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大于常规抗菌组(P<0.05或P<0.01);物理光疗组第2、3次治疗时物理光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抗菌组(P均<0.05);物理光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低于常规抗菌组的27.27%(χ^(2)=5.584,P=0.018)。结论 红蓝光照射联合多西环素口服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症状与炎性状态,提升皮肤状态,同时患者接受度与治疗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蓝光照射 多西环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以痤疮及性早熟为主要表现的下丘脑错构瘤1例
11
作者 宫泽琨 管志伟 +1 位作者 张明英 李钦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下丘脑错构瘤(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性疾病,常可引起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症状群,包括药物难治性癫痫、认知行为及精神障碍、中枢性性早熟(CPP)等。患儿男性,4岁5个月,主因面部皮疹、胡须、声音变粗3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为... 下丘脑错构瘤(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性疾病,常可引起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症状群,包括药物难治性癫痫、认知行为及精神障碍、中枢性性早熟(CPP)等。患儿男性,4岁5个月,主因面部皮疹、胡须、声音变粗3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为中枢性性早熟,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鞍上肿物。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MRI结果,诊断为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下丘脑错构瘤 性早熟
下载PDF
羟氯喹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12
作者 马红 刘莉萍 李遇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治疗玫瑰痤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HCQ治疗玫瑰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使用Coch... 目的:系统评价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治疗玫瑰痤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HCQ治疗玫瑰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使用Cochrane RevMan5.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8项研究,共1397例患者。与四环素类药物比较,HCQ治疗有效率[OR=0.94,95%CI(0.74,1.19),P=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Q的治疗有效率低于HCQ联合激光光疗组、联合外用药组、联合中医药组以及联合四环素组[RR=0.68,95%CI(0.57,0.80),P<0.01;RR=0.70,95%CI(0.57,0.86),P<0.01;RR=0.70,95%CI(0.54,0.90),P<0.01;RR=0.73,95%CI(0.62,0.85),P<0.01]。单用HCQ的治疗后疗效低于激光单独治疗组,HCQ联合四环素组,联合激光光疗组以及联合外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50,95%CI(1.04,1.96),P<0.01;MD=2.59,95%CI(2.24,2.94),P<0.01;MD=0.63,95%CI(0.27,0.99),P<0.01;MD=0.84,95%CI(0.65,1.02),P<0.01]。HCQ联合激光、外用皮肤修复剂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的缓解上有更好的疗效[MD=1.70,95%CI(0.06,3.34),P<0.05;MD=0.47,95%CI(0.37,0.56),P<0.01;MD=0.39,95%CI(0.15,0.63),P<0.01];HCQ联合激光治疗对瘙痒的缓解也有较好的疗效MD=0.75,95%CI(0.42,1.07),P<0.01,但是对丘疹脓疱的治疗并不优于HCQ组[MD=-1.20,95%CI(-4.19,1.79),P=0.43]。单独治疗与联合治疗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5,95%CI(0.94,1.66),P=0.12]。结论:HCQ是否比四环素更有效还有待确定,但HCQ联合四环素、激光光疗、中医药、外用修复剂及血管收缩剂治疗玫瑰痤疮更有效,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玫瑰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许铣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痤疮的临证经验
13
作者 杨佼 崔炳南 +1 位作者 孔倩 曲圣元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12-514,555,共4页
许铣教授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工作60余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丰富。许铣教授认为,肝郁血热、脾胃湿热为玫瑰痤疮的核心病机。治疗应以中药内服为主,结合疾病分型分期辨证论治,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 许铣教授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工作60余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丰富。许铣教授认为,肝郁血热、脾胃湿热为玫瑰痤疮的核心病机。治疗应以中药内服为主,结合疾病分型分期辨证论治,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期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郁而化热,基本治法为凉血疏肝兼以养阴清热;丘疹脓疱期主要以脾胃运化失司、脾胃湿热为主,治法为清热燥湿、解毒散结。病程日久者往往合并血瘀和湿热。外治中药常选择具有清热凉血、燥湿、解毒之药效及抑菌、控脂之药理作用的中药。同时,可以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选用西药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例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铣 玫瑰 中西医结合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治疗痤疮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14
作者 王庆芬 陈根光 +2 位作者 黄丽珊 杨丽娜 田君鹏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黄芩治疗痤疮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痤疮的相关靶点基因,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黄芩治疗痤疮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痤疮的相关靶点基因,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黄芩作用靶点的网络可视图。运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对成分-疾病的共有靶点基因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包括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黄芩活性成分28个,有效作用的核心靶点35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得到PTGS2、PTGS1、PRKACA、AR、NOS2、PIK3CG等6个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参与的通路有TP53蛋白参与的癌症通路、HTLV-1感染、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黄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抗痤疮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玫瑰痤疮277例甲状腺功能分析
15
作者 向芳 马云霞 +2 位作者 朱学娥 丁媛 康晓静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玫瑰痤疮患者甲状腺功能(以下简称甲功)的临床特征,探讨玫瑰痤疮患者的甲功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玫瑰痤疮患者277例(病例组)及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280例(对... 目的分析玫瑰痤疮患者甲状腺功能(以下简称甲功)的临床特征,探讨玫瑰痤疮患者的甲功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玫瑰痤疮患者277例(病例组)及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28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收集2组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甲功相关指标水平等数据,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组患者甲功中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和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玫瑰痤疮患者的甲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轻、中、重度玫瑰痤疮患者各项甲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者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玫瑰痤疮患者甲状腺大小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的血清甲功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FT3、T3、TSH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自身抗体
下载PDF
光动力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分析
16
作者 张淑娟 梁毅敏 +3 位作者 邵蕾 孟珍 钟洁敏 刘玉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目的评估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 目的评估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均接受3次ALA-PDT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周,联合组在ALA-PDT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口服异维A酸10 mg每天2次。比较两组治疗后痤疮GAGS评分、总皮损清除率及炎性痤疮皮损清除率,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并完成随访的对照组49例,联合组49例。治疗4周后,联合组的总皮损清除率(Z=2.45,P=0.014)、炎性痤疮清除率(Z=3.33,P=0.00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6周时,联合组GAGS评分(t=3.15,P=0.002)、总皮损清除率(Z=4.01,P<0.001)、炎性痤疮清除率(Z=3.60,P<0.001)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色素沉着、红斑的发生率及疼痛(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者。结论ALA-PDT联合异维A治疗中重度痤疮有效性优于单纯ALA-PDT治疗组,且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 异维A酸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强脉冲光ACNE滤光片不同脉冲数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
17
作者 丁颖 石晨龙 +3 位作者 陶丛敏 彭鹰 黎炜 易阳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ACNE滤光片不同脉冲数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纳入2023年8月-2023年10月在笔者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根据筛选标准最终入选30例。采用自身左右脸对照的试验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ACNE滤光片不同脉冲数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纳入2023年8月-2023年10月在笔者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根据筛选标准最终入选30例。采用自身左右脸对照的试验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两侧面部随机分为三脉冲治疗侧和双脉冲治疗侧,首先使用ACNE滤光片对痤疮部位进行两遍治疗,两侧面部选择相同的能量密度、脉冲延迟及子脉宽,仅脉冲数有差别,三冲侧子脉宽为4 ms-4 ms-4 ms三脉冲,双冲侧子脉宽为4 ms-4 ms双脉冲,之后再用其他滤光片对全面部进行治疗,两侧参数一致。间隔4周治疗1次,共3次。每次治疗后4周评估对比双侧疗效,并在每次治疗中及治疗后记录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三冲侧在痤疮总数目及其疗效指数、炎性痤疮数目及其疗效指数、有效率、显效率等指标评估上均优于双冲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炎性痤疮数目及其疗效指数上,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上,双冲侧有1例患者在治疗后额部出现片状结痂、水疱,三冲侧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强脉冲光ACNE滤光片治疗寻常痤疮,相比于4 ms-4 ms双脉冲,选择4 ms-4 ms-4 ms三脉冲可能是更优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寻常 ACNE滤光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石晨龙 易阳艳 +4 位作者 丁颖 王朝慧 黎炜 禾瑶 童亚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点阵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点阵组患者采用点阵激光进行治...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点阵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点阵组患者采用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痤疮瘢痕权重量表(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评分、色素沉着面积、瘢痕面积、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ECCA评分显著低于点阵组,色素沉着面积、瘢痕面积均显著小于点阵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点阵组(χ^(2)=4.746,P=0.02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3,P=0.501)。结论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能有效促进瘢痕修复,减少皮肤色素沉着面积和瘢痕面积,不增加治疗后疼痛,安全性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疮瘢痕 点阵激光 皮下分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颠倒散对玫瑰痤疮小鼠炎症反应及IL-6/STAT3/NF-κB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张广静 冯世军 +1 位作者 艾东方 刘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318-1325,共8页
目的探讨颠倒散(DDS)对玫瑰痤疮小鼠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皮内注射LL37建立玫瑰痤疮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DDS低剂量(DDS-L,0.5 g/mL DDS)、中剂... 目的探讨颠倒散(DDS)对玫瑰痤疮小鼠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皮内注射LL37建立玫瑰痤疮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DDS低剂量(DDS-L,0.5 g/mL DDS)、中剂量(DDS-M,1 g/mL DDS)、高剂量(DDS-H,2 g/mL DDS)组及DDS-H+重组IL-6蛋白(rIL-6)组(2 g/mL DDS+0.1 mg/kg rIL-6),并以皮内注射相同部位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组,每天1次,干预7 d;干预结束后,对小鼠注射部位皮肤红斑进行评分及面积测定;收集皮损组织,ELISA检测IL-6、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甲苯胺蓝检测肥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CD4 T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注射部位皮肤组织损伤严重,皮肤红斑评分及红斑面积增加,皮损组织中IL-6、IFN-γ及TNF-α水平增高,肥大细胞浸润数、CD4 T阳性细胞数增加,IL-6、STAT3及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DDS-L组、DDS-M组、DDS-H组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皮肤红斑评分及红斑面积减小,皮损组织中IL-6、IFN-γ及TNF-α水平降低,肥大细胞浸润数、CD4 T阳性细胞数减少,IL-6、STAT3及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不同剂量DD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IL-6逆转了对DDS-H对玫瑰痤疮小鼠的保护作用。结论DDS减少玫瑰痤疮小鼠的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IL-6/STAT3/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倒散 玫瑰 IL-6/STAT3/NF-κB通路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联合复合酸治疗中重度痤疮
20
作者 曾华 陈贞娟 +2 位作者 黄开云 钟永军 梁子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亚剂量多西环素联合复合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11月,选取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亚剂量(40 mg/d)多西环素... 目的:探讨亚剂量多西环素联合复合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11月,选取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亚剂量(40 mg/d)多西环素片联合复合酸治疗,B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100 mg/d)多西环素片联合复合酸治疗,C组给予患者常规剂量(100 mg/d)多西环素片,总疗程12周。比较各组的临床效果,痤疮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12周后,各组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皮损均低于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及GAG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均低于C组(P<0.0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6.67%,83.33%,86.67%,P<0.05),C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亚剂量多西环素联合复合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与常规剂量多西环素联合复合酸的临床效果相当。但亚剂量多西环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特别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耐受度高,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 多西环素 亚抗菌剂量 复合酸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