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金铎从“虚、痰、瘀”治疗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经验
1
作者 胡碟 邓瑞雪 +4 位作者 张宇涵 田舜元 鞠慧 米佳 张景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46-849,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能发生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吉林省名中医米金铎教授认为,老年性NASH的病因病机为脾虚痰凝、瘀阻肝络,病机关键是脾虚失运,痰瘀互结于肝,肝络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能发生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吉林省名中医米金铎教授认为,老年性NASH的病因病机为脾虚痰凝、瘀阻肝络,病机关键是脾虚失运,痰瘀互结于肝,肝络失和而致肝病。临证采用通补结合的治法,组方在逍遥散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祛风化痰的药物,以达脾健肝疏、痰化络通的临床疗效。提出从“虚、痰、瘀”的角度出发,探讨老年性NASH的病机和中医治法,为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虚、痰、 米金铎
下载PDF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作用及对外周血PCT、CRP、IL-6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宋刚 韩培英 +2 位作者 张慧聪 张萱 观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该联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该联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AECOPD患者共80例,按照自愿原则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试验组4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血清炎症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周后,试验组SGRQ评分、mMRC和CAT评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IL-6、CRP以及PC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试验组CD_(3)^(+)、CD_(4)^(+)以及CD_(4)^(+)/CD_(8)^(+)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D^(+)^(8)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恶心、心悸、呼吸困难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AECOPD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 AECOPD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机制
下载PDF
郭利平教授从虚、痰、瘀、毒论治胸痹经验
3
作者 陈磊 乔夕 黎明修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50-1653,共4页
郭利平教授认为,胸痹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虚为多见,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热毒等方面。治疗上提倡本虚以益气固本为主,先后天同调;标实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三法兼顾,并随胸痹患者表现出的证候变化灵活进行补虚泻实... 郭利平教授认为,胸痹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虚为多见,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热毒等方面。治疗上提倡本虚以益气固本为主,先后天同调;标实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三法兼顾,并随胸痹患者表现出的证候变化灵活进行补虚泻实的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气虚 瘀毒兼顾 名医经验 郭利平
下载PDF
机械振动排痰、雾化护理联合临床基础护理对支气管肺炎儿童的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林月华 任丽琼 陈丽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71-573,577,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雾化护理联合临床基础护理对支气管肺炎儿童的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雾化护理联合临床基础护理对支气管肺炎儿童的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机械振动排痰、雾化护理。对比2组症状消退时间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儿童实施机械振动排痰、雾化护理联合临床基础护理有利于促进症状消退,并改善患儿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排 雾化 基础护理 支气管肺炎 儿童 症状
下载PDF
基于“虚、痰、瘀”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绍兰 杨先飞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多因消渴日久,肺失转输、脾失运化、肾失固摄导致多脏虚损,精气生化乏源,气血运行不足,四肢末节失濡,久病痰浊四溢,流于四肢,阻滞关节脉络;血运凝滞,阻滞四肢末梢,经脉壅滞不通,临床常见由虚、痰、瘀导致的四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多因消渴日久,肺失转输、脾失运化、肾失固摄导致多脏虚损,精气生化乏源,气血运行不足,四肢末节失濡,久病痰浊四溢,流于四肢,阻滞关节脉络;血运凝滞,阻滞四肢末梢,经脉壅滞不通,临床常见由虚、痰、瘀导致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行感等症状。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的总结,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探讨中医“虚、痰、瘀”等病理因素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中发挥的作用,提出“补益气血、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的治法,常用黄芪、当归、半夏、茯苓、桃仁、红花等药物辨证施治,从根本上缓解临床症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病机 防治思路
下载PDF
基于“虚、痰、瘀、毒”理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彤 姚秋菊 +2 位作者 陈勇 王毅刚 任毅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215-218,共4页
中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大多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的本虚不足,以气虚为主,随后出现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邪气入侵,充斥脉络,胶着于颈部脉管,随之结聚成块,聚结不消,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成为积聚,最终形成脉络癥积,发为本病;... 中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大多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的本虚不足,以气虚为主,随后出现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邪气入侵,充斥脉络,胶着于颈部脉管,随之结聚成块,聚结不消,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成为积聚,最终形成脉络癥积,发为本病;另一方面,脉络癥积形成后,失于濡养,使人体气血阴阳愈发虚弱,进一步加重脉络受损,加速其发病,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 瘀血 热毒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探讨细胞焦亡与COPD急性加重期痰、瘀病机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孔营 王雪慧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029-1033,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属于中医“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在COPD急性加重期机体会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传统医学认为其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浊与瘀血,二者相互作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细胞焦亡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属于中医“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在COPD急性加重期机体会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传统医学认为其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浊与瘀血,二者相互作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细胞焦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之一,以质膜穿孔、细胞内容物及炎症因子被释放为主要特征,其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8 (IL-18)等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了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形成。随着近年来对细胞焦亡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文章从“痰、瘀”病机探讨细胞焦亡与COPD急性加重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细胞焦亡
下载PDF
皖产桐桔梗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有效部位筛选
8
作者 汪鑫蕊 常相伟 +5 位作者 智楠楠 王举涛 韩彦琪 李颖 张小波 桂双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35-644,共10页
目的:揭示皖产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制备桐桔梗不同提取分离部位;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模型筛选桐桔梗祛痰有效部位;采用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小鼠哮喘模型筛选桐... 目的:揭示皖产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制备桐桔梗不同提取分离部位;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模型筛选桐桔梗祛痰有效部位;采用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小鼠哮喘模型筛选桐桔梗平喘有效部位;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模型筛选桐桔梗止咳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性反应模型筛选桐桔梗抗炎有效部位。结果:桐桔梗乙醇提取物、20%乙醇洗脱部位、70%乙醇洗脱部位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其中桐桔梗70%乙醇洗脱部位的活性最强,且呈量效关系。桐桔梗70%乙醇洗脱部位可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P<0.001),显著延长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哮喘小鼠的引喘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抽搐跌倒只数(P<0.001),明显延长浓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P<0.001)并改善其肺部组织损伤,显著降低浓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及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水平(P<0.001),显著降低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及其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P<0.01,P<0.001)。结论:70%乙醇洗脱部位是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为阐明桐桔梗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桔梗 有效部位 止咳 平喘 抗炎
下载PDF
基于“阳微阴弦”理论探讨虚、痰、瘀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9
作者 蒋昉纯 张会超 +5 位作者 范红玲 袁彬 赵晓阳 张曼宇 李新语 王佳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64-168,共5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特征性病理变化。MF是由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过量聚集所致。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将MF归入“胸...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特征性病理变化。MF是由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过量聚集所致。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将MF归入“胸痹”“心悸”“心胀”等范畴,“阳微阴弦”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提出胸中阳微不运,气化不利聚而生痰;血液不运,渐而阻滞脉道,导致疾病发生,病变之本为阳微则胸阳不振,病变之势为阴弦则痰瘀渐生。可见“阳微阴弦”与虚、痰、瘀三者关系密切,在MF的病理演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阳微阴弦”理论,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明虚、痰、瘀与MF的关系,并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思路,提出急性期以“祛痰化瘀阻其变佐以补益”,缓解期以“益气温阳治其本兼以祛邪”,遵循病机变化特点调整用药方案,探讨和分析能否有效延缓或改善MF的病理改变,为中西医结合防治M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阳微阴弦 益气温阳 化瘀
下载PDF
苇茎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及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
10
作者 杨天姿 闫丽文 +8 位作者 李诗艳 阮明月 张雅宣 胡文均 窦敏航 肖五庆 苑蕊 陆洋 杜守颖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0期2560-2568,共9页
目的研究苇茎水提物的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氨水致咳法、酚红排泌法和OVA诱导法分别观察苇茎水提物的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采用UPLC-MS/MS鉴定苇茎水提物的化学成... 目的研究苇茎水提物的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氨水致咳法、酚红排泌法和OVA诱导法分别观察苇茎水提物的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采用UPLC-MS/MS鉴定苇茎水提物的化学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其活性成分、获取其发挥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核心靶点并分析其关键作用通路。结果药理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5~10 g·kg^(-1)苇茎水提物显著延长了小鼠的咳嗽潜伏期,2.5~10 g·kg^(-1)苇茎水提物显著减少了小鼠的咳嗽次数;5~10 g·kg^(-1)苇茎水提物显著增加了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炎症因子测定及组织染色结果表明,2.5~10 g·kg^(-1)苇茎水提物可以降低哮喘小鼠IgE、IL-4、IL-5、IL-13水平,升高IFN-γ水平,显著改善肺部炎性浸润,降低PAS阳性染色面积及α-SMA蛋白阳性表达水平。UPLC-MS/MS共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得木犀草素、黄芩素、柚皮素等11个潜在活性化学成分、182个靶点。苇茎水提物止咳、祛痰、平喘的交集靶点分别为103、61、94个,GO生物过程和KEGG通路结果分析发现三者都有参与细胞凋亡和IL-17信号通路。结论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和网络药理学分析证明苇茎水提物可能通过作用于IL-17等通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发挥止咳、祛痰和平喘的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茎 止咳 平喘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论“虚、痰、瘀、毒”对老年共病衰弱的辨证思考
11
作者 敖小君 朱丽莎 +2 位作者 岳澍雨 黄秋阳 董碧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27,共4页
共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年限,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共病合并衰弱导致老人机体脆弱性增加,失能、多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学科就诊、多重用药、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 共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年限,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共病合并衰弱导致老人机体脆弱性增加,失能、多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学科就诊、多重用药、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或肝肾功能损伤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根据中医学辨证体系,老年衰弱基本病机是元气亏虚、形神耗损,而共病患者病程漫长,病理产物堆积,仍兼杂有“痰、瘀、毒”,除补益之外仍需配合不同治法,从整体改善患者身体机能。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共病衰弱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日常生活方面的质量,降低其具体的住院率以及病死率,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共病衰弱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黄培新从虚、风、痰、瘀四维论治面瘫后面肌痉挛经验介绍
12
作者 翁銮坤 黄培新(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231-236,共6页
介绍黄培新教授从虚、风、痰、瘀四维论治面瘫后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黄培新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久病耗损,筋失濡养;标实为风、痰、瘀相合,阻滞面络。病位主要与肺、脾、肝三脏有关;临证从虚、风、痰... 介绍黄培新教授从虚、风、痰、瘀四维论治面瘫后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黄培新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久病耗损,筋失濡养;标实为风、痰、瘀相合,阻滞面络。病位主要与肺、脾、肝三脏有关;临证从虚、风、痰、瘀四维论治,以燮理肺肝脾三脏气机升降为期。以补虚祛邪、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扶正、祛风、活血、化痰有所侧重,灵活变通,随证治之,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面肌痉挛 黄培新
下载PDF
从“气、痰、瘀”论治卒中后抑郁
13
作者 肖瑶 王恩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432-1435,共4页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的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严重性往往被忽视或低估,西医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气、痰、瘀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三要素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随着气、痰、瘀在卒中后抑郁各个时期的主导地位不...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的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严重性往往被忽视或低估,西医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气、痰、瘀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三要素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随着气、痰、瘀在卒中后抑郁各个时期的主导地位不断变化,卒中后抑郁各个时期的病因病机也呈动态演变,致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故针对此三要素,采用行气解郁、化痰祛瘀、益气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能阻断气、痰、瘀传变闭环,为临床诊疗卒中后抑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PVC吸痰管开放吸痰、密闭式吸痰装置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
14
作者 白晓艳 丁志欣 徐晓雯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19-121,共3页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PVC吸痰管开放吸痰和密闭式吸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按照1∶1比例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PVC吸痰管开放吸痰和密闭式吸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按照1∶1比例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吸痰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的方法,分析其影响。结果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为理想(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装置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性及吸痰情况,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稳定临床各项指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吸 密闭式吸 ICU机械通气患者 循环呼吸
下载PDF
陈伟从“风、痰、虚”论治眩晕经验
15
作者 刘雪晴 陈伟 +1 位作者 张芸 阮卓林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症,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临床治疗带来难度。陈伟副教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及古代医家经验,认为“风、痰、虚”皆可导致眩晕的发作,该病基本病机不外乎风邪上扰、痰浊壅滞、气血两虚三方面... 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症,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临床治疗带来难度。陈伟副教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及古代医家经验,认为“风、痰、虚”皆可导致眩晕的发作,该病基本病机不外乎风邪上扰、痰浊壅滞、气血两虚三方面,病位在头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上以祛外风息内风、温肾健脾化痰、健脾益气养血为原则。本文主要介绍陈伟副教授从“风、痰、虚”论治眩晕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并附验案1则,以期为诊治眩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肾 眩晕
下载PDF
基于痰、郁论治神经性耳鸣
16
作者 田茂平 王阿贞 +4 位作者 郑沂佳 赵江湖 李月丽 曹丽平 吴远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4期1-4,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痰与郁在神经性耳鸣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通过查阅古籍及文献,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从痰、郁角度阐述神经性耳鸣的病因病机特点及辨治特色,认为神经性耳鸣的发病核心是痰、郁,... 该文主要探究痰与郁在神经性耳鸣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通过查阅古籍及文献,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从痰、郁角度阐述神经性耳鸣的病因病机特点及辨治特色,认为神经性耳鸣的发病核心是痰、郁,可因痰致鸣,亦可因郁致鸣,即脾肾虚弱、肝气郁结,病位在肝、脾、肾。临证治疗应以“痰者化之、郁者达之”为治则,以健脾豁痰、调肝解郁为法,使痰郁同治,郁解痰消,痰化郁解,则诸病自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 耳鸣 脑鸣 苦鸣
下载PDF
张晓雪从气、痰、瘀论治郁证的经验
17
作者 陈红谨 李朝喧 +1 位作者 齐锋 张晓雪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36-38,共3页
山西省名中医张晓雪教授认为郁证是由情志内伤而成,渐次形成气滞、痰阻、瘀血等病理产物,三者常相互夹杂,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该病病机复杂,病证繁多,迁延难愈。张晓雪教授从气、痰、瘀论治郁证,常能应手而效。该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介绍... 山西省名中医张晓雪教授认为郁证是由情志内伤而成,渐次形成气滞、痰阻、瘀血等病理产物,三者常相互夹杂,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该病病机复杂,病证繁多,迁延难愈。张晓雪教授从气、痰、瘀论治郁证,常能应手而效。该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介绍张晓雪教授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四逆散 半夏厚朴汤 温胆汤 血府逐瘀汤 张晓雪
下载PDF
基于痰、瘀、虚探讨血管性痴呆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18
作者 谭清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01-0005,共5页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下降,在现代社会下,VaD的发病率成逐年升高的趋势,现代研究认为VaD的发病机制与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神经元的损伤有关。中医认为,...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下降,在现代社会下,VaD的发病率成逐年升高的趋势,现代研究认为VaD的发病机制与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神经元的损伤有关。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可归属于“痴呆”、“善忘”等范畴,其中的病理基础可主要概括为痰浊、血瘀、肾虚等因素。现代研究发现中医的痰、瘀、肾精的理论分别与脂质代谢、炎性反应、神经元及神经干细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本文基于痰浊、血瘀、肾虚探讨VaD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脂质代谢 炎性反应 神经元 血瘀 肾虚
下载PDF
中医解读中风:风、火、痰、瘀的病理机制
19
作者 巨宏安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9期106-107,共2页
中风(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中风被认为是由“风、火、痰、瘀”等邪气的失调引起的。在中医的传统观念中,“风”被视为一种主动、无形的外邪,能够迅速变化并侵袭人体,导致... 中风(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中风被认为是由“风、火、痰、瘀”等邪气的失调引起的。在中医的传统观念中,“风”被视为一种主动、无形的外邪,能够迅速变化并侵袭人体,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引发中风。火邪则表现为高热、炎症等症状,其对中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脉络的刺激和损伤。痰邪是一种黏稠的病理产物,常常导致体内气机阻滞,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瘀血则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液滞留和淤积,从而加重中风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疾病 气血失调 中医理论 气机阻滞 火邪 中风 病理产物
下载PDF
崔应麟从“虚、瘀、痰、浊”论治脑梗死经验
20
作者 周盼盼 崔应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26-129,共4页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梗死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的见解。崔教授从事内科疾病研究多年,认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为“元气亏虚,瘀浊阻络”,虚、瘀、痰、浊是其...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梗死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的见解。崔教授从事内科疾病研究多年,认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为“元气亏虚,瘀浊阻络”,虚、瘀、痰、浊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提出以“益气活血,通络祛浊”为基本治则。临床在论治脑梗死时既注重虚、瘀、痰、浊单一病邪性质的变化,又注重其相互兼具所导致病机的变化。故以“益气活血,通络祛浊”为基本原则应用时,亦根据病程及证候变化随证加减,根据多年临证经验,组方益气通脉方,用之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虚、痰、瘀、浊 益气通脉方 崔应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