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瘀致病的新认识 被引量:46
1
作者 郭蓉娟 王椿野 +3 位作者 赵振武 董洪坦 李新龙 李麒豫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近代医家对痰瘀互结致病作为慢性病基本病机已形成普遍共识,临床上从痰瘀论治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然而论述对痰瘀的认识... 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近代医家对痰瘀互结致病作为慢性病基本病机已形成普遍共识,临床上从痰瘀论治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然而论述对痰瘀的认识多零散而重复,鲜有创新观点,尚缺乏对痰瘀互结病理演变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痰瘀"可作为一种内生的有别于痰饮和/或瘀血的致病力更强的新的致病因素。痰和瘀共存是痰瘀互结致病的前提。痰瘀互结互生,滞络损脉,胶结不解,渐成窠囊,日久蕴毒是其病理演变过程。痰瘀致病,易滞络脉,固着难除,持续进展,可酿化为毒为其致病特点。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结合临床经验,试图对痰瘀致病进行新思考,提出痰瘀致病的假说,为丰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进行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结 痰瘀致病假说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世宏 朱红 马宇庆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12期2034-2035,共2页
本文复习和总结前贤经验,探讨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渊源,结合中风痰瘀致病的现代研究,认为痰瘀互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病机,痰瘀同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效防治中风的发... 本文复习和总结前贤经验,探讨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渊源,结合中风痰瘀致病的现代研究,认为痰瘀互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病机,痰瘀同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效防治中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痰瘀致病 理论探析
下载PDF
支架内再狭窄的痰瘀致病理论探讨
3
作者 谢世阳 李彬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22期116-116,共1页
冠心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在冠心病的治疗上,除药物和外科手术外,介入疗法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痰瘀致病理论 探讨
下载PDF
痰瘀致病论对中风后偏身汗出临床辨证论治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昊睿 张晓瑜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2期7-8,共2页
中风后偏身汗出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较为多见,患者多于患侧汗出,有自汗者,有盗汗者,还有两者兼有者^([1]),常反复发作,较难治愈,并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痰瘀致病 偏身汗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痰瘀同治妇科杂病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广波 《湖北中医杂志》 2007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妇科杂病 痰瘀致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张彬教授防治脑卒中学术思想初探
6
作者 刘静 荆桧 +2 位作者 马琳琳 孙青 张彬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张彬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脑卒中临床,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善于运用辨证理论治疗脑病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视舌诊应用,提出运用四诊合参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察微审末,善于抓主症,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原则;重视痰瘀... 张彬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脑卒中临床,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善于运用辨证理论治疗脑病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视舌诊应用,提出运用四诊合参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察微审末,善于抓主症,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原则;重视痰瘀致病的治疗方法及中医经典,重视扶正固本、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平衡,善用传统理论配伍中药膏方,临床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卒中 辨治合参 舌诊 痰瘀致病 张彬
下载PDF
软坚散结法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玲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3期365-366,共2页
软坚散结法是针对瘙瘕、积聚所设立的治疗大法。临床上根据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辨明疾病产生的病因病机,掌握演变过程病理特点及疾病的转归,可用于不同的病症。笔者将其用于不同系统、不同类别的疾病,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体现... 软坚散结法是针对瘙瘕、积聚所设立的治疗大法。临床上根据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辨明疾病产生的病因病机,掌握演变过程病理特点及疾病的转归,可用于不同的病症。笔者将其用于不同系统、不同类别的疾病,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致病 软坚散结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刘永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被引量:5
8
作者 范立华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病"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损,痰瘀互结心脉。临证时重视痰瘀致病论,痰瘀日久,必会生郁化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病"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损,痰瘀互结心脉。临证时重视痰瘀致病论,痰瘀日久,必会生郁化热。用药时刻固护脾胃,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用二陈汤、四君子汤、乌贝散等。倡导祛痰活血,喜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并重用补气药物。巧用解郁清热药物,如檀香、郁金、黄芩、白花蛇舌草、虎杖等。重视风类药物,将风类药分为平肝熄风、活血祛风、养血熄风、辛散祛风4类,根据患者发病不同特点临证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痰瘀致病 郁热 固护脾胃 活血 解郁清热 刘永业
下载PDF
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调控P53/SLC7A11介导的氧化损伤及铁死亡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何信用 王俊岩 +6 位作者 宋囡 王莹 杜莹 贾连群 陈文娜 杨关林 张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44-2348,共5页
目的:基于动脉粥样硬化(AS)"痰瘀致病"理论观察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对AS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10只C57BL/6J小鼠做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 目的:基于动脉粥样硬化(AS)"痰瘀致病"理论观察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对AS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10只C57BL/6J小鼠做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AS模型,第9周开始,各组小鼠给予对应药物干预4周。饲养12周后分离各组小鼠血清及主动脉组织,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比色法检测血清SOD、MDA和GSH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COX2和FTH1蛋白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主动脉p53、SLC7A11、GPX4、FTH1、PTGS2、NOX1 mRNA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有较大斑块形成,血清SOD、GSH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COX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FTH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53、PTGS2、NOX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LC7A11、GPX4、FTH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过治疗后各干预组小鼠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P<0.05),以中药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能明显改善AS情况,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53/SLC7A11介导的氧化损伤及抑制细胞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桃红四物汤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损伤 铁死亡 机制 p53/SLC7A11信号通路 痰瘀致病”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