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痹证颗粒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瑞瑞 张书铭 +4 位作者 都基勋 房圆 许金海 莫文 施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52-157,共6页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颈椎间歇牵引,每次15min,每日1次),痹证颗粒组服用痹证颗粒,颈复康颗粒组服用颈复康颗粒,痹证颗粒安慰剂组服用痹证颗粒安慰剂,饭后冲服,每日2次。3组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后4、12周随访。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4、12周分别记录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记录3组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痹证颗粒组脱落3例,颈复康颗粒组脱落3例,痹证颗粒安慰剂组脱落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各时间点VAS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和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SF-36评分高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痹证颗粒组总有效率优于颈复康颗粒组和痹证颗粒安慰剂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患者疼痛、恢复颈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痹证颗粒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景岳全书》痹证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
2
作者 刘静 许霞 +4 位作者 孙广瀚 李笑南 高徐源 朱俊 刘君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景岳全书》治疗痹证内服方药所体现的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启迪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思路。方法 通过对《景岳全书》中内服治痹方所涉及的药物进行整理归纳,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对《景岳全书》治痹内服方...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景岳全书》治疗痹证内服方药所体现的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启迪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思路。方法 通过对《景岳全书》中内服治痹方所涉及的药物进行整理归纳,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对《景岳全书》治痹内服方所用药物进行频数统计,使用IBM SPS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中Apriori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探求张介宾治痹用药特色及组方思想。结果 《景岳全书》共计94首治痹方剂,涉及药物140种,累计用药794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5味药分别为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防风、羌活、白术、肉桂、牛膝、人参、熟地黄、附子、陈皮、白芍、苍术;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为温性药,药味以辛味为主,主要归脾(胃)经,补虚药使用总频次最高;对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6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枳壳-桔梗,陈皮-半夏,槟榔-紫苏叶等18组药物组合;对用药频次最高的前46味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等甘草-人参-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川芎等13组药物组合。结论 张氏治痹重视补益肝肾、培补真阴,辨证论治而强调祛除寒邪,擅长健脾益气、调理气机以祛除痰湿之邪,强调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张介宾 痹证 数据分析 用药特色 组方规律
下载PDF
改良版药物罐外治法对寒湿痹阻型痹证患者关节肿痛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黄春香 王彤 刘秋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1-0104,共4页
探讨改良版药物罐外治法对寒湿痹阻型痹证患者关节肿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2年02月在我院风湿科治疗的60例痹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联合改良版药物罐外治法,... 探讨改良版药物罐外治法对寒湿痹阻型痹证患者关节肿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2年02月在我院风湿科治疗的60例痹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联合改良版药物罐外治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关节疼痛、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版药物罐外治法对寒湿痹阻型痹证患者关节肿痛的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改良版药物罐 关节肿痛 护理
下载PDF
吴生元教授论治痹证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时雨 彭昭蓉 +3 位作者 孟凡雨 粟荣 彭江云 汤小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如同自然界的太阳,普照万物,生机勃勃,阳气的温煦作用是人体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脏腑、经络、气血保持稳定的源泉。吴生元教授根据多年的临...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如同自然界的太阳,普照万物,生机勃勃,阳气的温煦作用是人体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脏腑、经络、气血保持稳定的源泉。吴生元教授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总结痹证的病因以正虚与风寒湿热痰瘀同时存在,正气旺盛,感邪后不易发病;正气不足,气血两虚,感邪后易发为痹证,所以治疗以“温扶阳气”为主,同时结合八纲辨证中阴阳、虚实、寒热、体质及舌脉综合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生元 痹证 病因病机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附子治疗痹证的古今中医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才渊 夏天卫 沈计荣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痹证之病因病机,无非虚实两端:虚即卫表不固或阳气不足,阴无以化;实则风、寒、湿三邪杂合侵袭人体。附子以散寒止痛治痹证之标,以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治痹证之本。临床治疗中可通过药对配伍增其效、减其毒。
关键词 附子 痹证 综述 回阳
下载PDF
汪悦教授运用藤类药从“气血分属”论治痹证经验
6
作者 李国栋 张晶 +1 位作者 潘一 汪悦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90-95,共6页
痹证指由于人体感受六淫侵袭,导致经络痹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出现筋肉、关节肿痛,伴活动不利等症状的病证。汪悦教授主张以通论治痹证,其对藤类药的运用有独到见解和经验。痹证不论病程长短,其病机均为经络痹阻、不通则痛,皆以... 痹证指由于人体感受六淫侵袭,导致经络痹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出现筋肉、关节肿痛,伴活动不利等症状的病证。汪悦教授主张以通论治痹证,其对藤类药的运用有独到见解和经验。痹证不论病程长短,其病机均为经络痹阻、不通则痛,皆以通经活络为基本大法;汪教授临证用藤治痹,善从“气血分属”选之,以求行气活血、通达经络而愈。现代药理学认为藤类药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是治疗风湿病的良药。通过对汪悦教授运用藤类药治疗痹证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从“藤药气血分属”的新视角展开讨论,最后附医案两则,以探究汪悦教授用藤治痹的分类选药、用量及配伍经验,以期更好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悦 痹证 藤类药 气血分类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探究张仲景应用乌头治疗痹证的减毒增效方法
7
作者 杨征征 王海隆 +2 位作者 高扬 李书娇 王西西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结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乌头的规律及现代研究,得出张仲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乌头减毒增效:1)加蜂蜜先煎以去其毒:之后乌头再与蜂蜜按照1∶2~3(g∶mL)的比例混合后煎,煎煮时间是乌头用量总和的2~3倍;2)注重比例,佐制以减其毒:乌... 结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乌头的规律及现代研究,得出张仲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乌头减毒增效:1)加蜂蜜先煎以去其毒:之后乌头再与蜂蜜按照1∶2~3(g∶mL)的比例混合后煎,煎煮时间是乌头用量总和的2~3倍;2)注重比例,佐制以减其毒:乌头与白芍按照2∶3比例配伍使用,毒性最小,疗效最佳,同时应根据体质差异适当增加或减少白芍用量;3)临床应用乌头应法遵仲景,有方有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乌头 减毒增效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基于“药证相应”理论探讨《伤寒论》中附子汤及其类方在寒湿痹证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谢川浩 龚亮宇 +8 位作者 段航 曾凡 许晓彤 李纳平 邱礼国 王石中 黄晨 张荣华 卢敏 《中医正骨》 2024年第5期66-68,71,共4页
“药证相应”理论以药言证,认为每味药均有其对应的证。《伤寒论》中的附子汤以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的附子为君药,是治疗少阴病骨节疼痛的主方。附子汤及其类方重用附子,所治之证多属寒湿外袭或阳虚内生寒湿之寒湿证,用药体现了... “药证相应”理论以药言证,认为每味药均有其对应的证。《伤寒论》中的附子汤以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的附子为君药,是治疗少阴病骨节疼痛的主方。附子汤及其类方重用附子,所治之证多属寒湿外袭或阳虚内生寒湿之寒湿证,用药体现了“药证相应”。本文基于“药证相应”理论探讨了附子汤及其类方在寒湿痹证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寒湿 痹证 附子汤 真武汤 桂枝附子汤 去桂枝加白术汤 甘草附子汤 药证相应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证治准绳》治疗痹证用药规律
9
作者 杰东 黄林丽 +1 位作者 张莹 吴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证治准绳》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及王肯堂论治痹证的学术特色。方法 收集《证治准绳》痹、行痹、痛痹、着痹中所包含的内服中药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规范中药处方,应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 目的 探讨《证治准绳》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及王肯堂论治痹证的学术特色。方法 收集《证治准绳》痹、行痹、痛痹、着痹中所包含的内服中药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规范中药处方,应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112首,涉及中药194味,高频药物包括当归、防风、炙甘草、生甘草、羌活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温性、平性、寒性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肝、肺、肾四经为主,治疗痹证的主要药对包括苍术-黄柏、防风-独活、升麻-柴胡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出7个核心药组,C1:柴胡、升麻、黄芪;C2:苍术、黄柏、陈皮、白芍、生甘草;C3:白术、人参;C4:茯苓、炙甘草、半夏;C5:防风、羌活;C6:川芎、当归、肉桂、麻黄;C7:黄芩。结论 王肯堂治疗痹证注重温补脾肾,善用风药,同时佐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调和营卫之法,体现了王肯堂在痹证辨治中强调因虚致痹,重视扶正祛邪的学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治准绳 数据挖掘 痹证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浅析吴尚先痹证外治的诊疗特色
10
作者 高新月 谢冠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析吴尚先《理瀹骈文》中外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应用外治法治疗痹证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研读《理瀹骈文》中痹证相关内容,并对吴尚先治疗痹证的方药加以理解分析,从用药特点和外治方法选用两个方面总结诊疗特色,归纳... [目的]探析吴尚先《理瀹骈文》中外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应用外治法治疗痹证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研读《理瀹骈文》中痹证相关内容,并对吴尚先治疗痹证的方药加以理解分析,从用药特点和外治方法选用两个方面总结诊疗特色,归纳学术思想。[结果]吴氏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理论,其痹证用药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药用生猛,辛香走窜;辛散行气,广略取胜;循经用药,辨证治疗。另外,根据不同临床表现或证候,灵活选用不同外治法,如痛处不移、痛剧用贴法、包法,寒痹用熨法,行痹用抹法涂法。[结论]吴尚先丰富了痹证中医外治法,为现代临床痹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外治特色 用药特点 外治手法 吴尚先 《理瀹骈文》
下载PDF
痹证概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峻承 曾义山 +3 位作者 邓春玲 谭利莎 周倩 余梦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45-48,共4页
临床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均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痹证属于中医肢体经络病证,即中医风湿病,其发病特点、病因病机、分类、命名、治法方药、转... 临床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均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痹证属于中医肢体经络病证,即中医风湿病,其发病特点、病因病机、分类、命名、治法方药、转归及预后等在古代文献中有详细的论述和记载。文章从先秦两汉时期中医经典文献、魏晋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文献、当代医家辨证施治及经方临床应用4个方面概述痹证理论及历代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风湿病 中医学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从卫气温分肉理论探析分刺法治痹证
12
作者 冉传生 邓雪梅 王竹行 《国医论坛》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基于卫气温分肉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从卫气的生成、功用、循行分布、痹证认识、分刺操作等方面探讨《黄帝内经》分刺法对痹证的治疗,为临床针灸治疗痹证提供理论指导和思路方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挖掘经典理论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痹证 卫气 温分肉 分刺法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不同时期痹证治疗的用药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帅印 闫镛 +1 位作者 李慧敏 付永祥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493-495,499,共4页
中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医家治疗痹证应用不同的方剂,这些方剂的产生都是医家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的,是时代的精华。如张仲景治疗痹证以散外感风寒湿邪为主,孙思邈治疗痹证以补肝肾、补脾胃、益气血、... 中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医家治疗痹证应用不同的方剂,这些方剂的产生都是医家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的,是时代的精华。如张仲景治疗痹证以散外感风寒湿邪为主,孙思邈治疗痹证以补肝肾、补脾胃、益气血、祛外感风寒湿邪气为主,李东垣治疗痹证以补脾胃、升脾之清阳、散外感风湿热邪气为主,朱丹溪治疗痹证以活血、化痰、行气、燥湿、消食积、清热、通络为主,王清任治疗痹证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祛风寒湿邪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中药疗法
下载PDF
桂枝汤衍化方治疗痹证应用浅析
14
作者 张亚辉 王庆来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桂枝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与衍化思路。方法:通过方证对比,阅读相关古籍、文献,结合临床观察,探讨桂枝汤中的方义,进而分析桂枝汤衍化方在治疗痹证方面的演变与特点。结果:桂枝汤能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其衍化方治疗... 目的:探讨桂枝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与衍化思路。方法:通过方证对比,阅读相关古籍、文献,结合临床观察,探讨桂枝汤中的方义,进而分析桂枝汤衍化方在治疗痹证方面的演变与特点。结果:桂枝汤能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其衍化方治疗痹证的基础是其活血祛风、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如桂枝加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附子汤、当归四逆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桂枝汤等。结论:桂枝汤有“众方之祖”“群方之冠”之称,其衍化方是众多医家经过长久实践得出,治疗痹证确有其效,为临床上痹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衍化方 痹证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林佩琴《类证治裁》浅谈痹证之因机证治
15
作者 张文伟 李可大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2992-2994,共3页
清代医家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清晰地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脉象以及经详细辨证论治之后的治法和方药,与此同时还附有医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林氏认为:痹证之病机乃是人体素虚,风、寒、湿邪气杂至于筋骨关节、肌肉经络... 清代医家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清晰地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脉象以及经详细辨证论治之后的治法和方药,与此同时还附有医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林氏认为:痹证之病机乃是人体素虚,风、寒、湿邪气杂至于筋骨关节、肌肉经络而为痹也,以气血凝滞为主要病机。五脏、五体各以其时受病,而发为五脏痹、五体痹;痹与痿相似,但痹属实,痿属虚。林氏在治疗中,明确其标本虚实、表里脏腑,善于根据其病邪偏胜、所属部位进行辨证论治和灵活用药。林氏关于痹证的论治,对于当代痹证之研究以及临床诊治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文基于林佩琴《类证治裁》一书对痹证的论治,结合历代著名医家对于痹证的主要看法,浅谈痹证之因机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林佩琴 《类证治裁》 病因病机
下载PDF
黄传兵辨治痹证验案举隅
16
作者 束龙武 陈君洁 +2 位作者 庞利君 李云飞 黄传兵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黄传兵认为痹证是由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及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所致,临床上辨治痹证强调治病求本、随证治之。药对是由2味相对固定的药物配伍组成,具有增效或减毒作用。黄传兵临床经验丰富,列举其辨治痹证的3则验案,总结分析其辨证思路与常... 黄传兵认为痹证是由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及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所致,临床上辨治痹证强调治病求本、随证治之。药对是由2味相对固定的药物配伍组成,具有增效或减毒作用。黄传兵临床经验丰富,列举其辨治痹证的3则验案,总结分析其辨证思路与常用药对,以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验案 药对
下载PDF
基于新安固本培元理论探讨痹证从脾肾论治特色
17
作者 付皖兰 曹云祥 +3 位作者 束龙武 李云飞 庞利君 黄传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008-1011,共4页
固本培元理论是新安医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学术主张为培补脾肾之元气。痹证是临床常见病,易属难治病。固本培元理论内核与痹证病机脾肾亏虚、邪痹经络高度契合。临证以脾肾论治为核心,强调“调补气血、扶正祛邪”“健脾化湿、... 固本培元理论是新安医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学术主张为培补脾肾之元气。痹证是临床常见病,易属难治病。固本培元理论内核与痹证病机脾肾亏虚、邪痹经络高度契合。临证以脾肾论治为核心,强调“调补气血、扶正祛邪”“健脾化湿、通络除痹”“健脾滋肾、治病求本”。通过对新安固本培元治疗痹证的特色理论及应用研究,为现代临床痹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固本培元 痹证 脾肾论治
下载PDF
火针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乐成 姚晓兵 +2 位作者 朱杰 郭梓杰 马忠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痹证包括现代医学中类风湿关节炎和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大量文献显示火针治疗痹证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创伤小,无药物副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对其分子、基因等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近5年火针治疗痹证文献的整理分析,基... 痹证包括现代医学中类风湿关节炎和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大量文献显示火针治疗痹证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创伤小,无药物副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对其分子、基因等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近5年火针治疗痹证文献的整理分析,基于“异病同治”理论进一步总结火针治疗痹证相关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以期为后期研究提供新思路并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羌活胜湿汤溯源及其加减治疗痹证的临床应用述评
19
作者 王靖祥 俞科贤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8期109-114,共6页
该文通过文献分析,归纳历代医家运用羌活胜湿汤治疗痹证的理论,总结羌活胜湿汤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认为羌活胜湿汤具有祛风渗湿止痛的功效,在治疗痹证方面有显著疗效,其可能通过抑制急性期炎性反应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羌活胜湿汤 痹证 颈椎病 强直性脊柱炎 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急性期 炎性反应 缓解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栀子苷抑制HSP70释放改善风湿热痹证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舒寅 甘珮荣 +2 位作者 王言 卜妍红 吴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4,共11页
目的探讨栀子苷(geniposide,GE)改善风湿热痹证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是否与调控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的释放有关。方法在大鼠背部和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 目的探讨栀子苷(geniposide,GE)改善风湿热痹证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是否与调控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的释放有关。方法在大鼠背部和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与鸡Ⅱ型胶原蛋白(chicken type II collagen,CCII)等体积混合物,构建CIA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风湿热刺激,建立风湿热痹证CIA大鼠(CIA rats with moist heat arthralgia spasm syndrome,CIA-S)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组,给药组分别用GE(60、120 mg·kg^(-1)·d^(-1))、MTX(0.5 mg·kg^(-1)·3d^(-1))灌胃两周,取材。观察大鼠体质量、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等评价模型情况,关节表面温度和血流变指标评价热痹模型热属性,HE染色观察大鼠滑膜病理,多普勒彩超检测血流信号,免疫组化和Westre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HSP70、CD31、VEGF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HSP70含量。EdU染色、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以及成管实验探究HSP70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IA-S组关节肿胀,热属性明显,血管新生强烈,滑膜组织异常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微血管形成;CIA-S组与CIA组比较,关节红肿程度加重,炎症峰值提前、持续时间延长,消退缓慢,血管新生与HSP70表达更为强烈。GE给药组呈剂量依赖性,有效改善关节炎症状,减少HSP70含量。细胞实验结果表明,GE抑制HSP70的表达和释放,进而抑制HSP70诱导的HUVECs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增强。结论GE有可能通过抑制HSP70的释放改善风湿热痹证CIA大鼠血管新生,进而改善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热痹证CIA大鼠 HSP70 血管新生 栀子苷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热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