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脚气”与风痿厥痹辨析
1
作者
谢王嘉辉
庞栋君
李崇超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脚气”理论在晋唐时期已较为成熟,在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较大转变,病机认识从以风为主导到以湿为主导,并且由于其病名、症状较多,出现与多种疾病混淆的情况。“脚气”非痿证、非厥证,属“风病”“痹证”范畴,病因为脾肾内伤,外感风湿、...
“脚气”理论在晋唐时期已较为成熟,在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较大转变,病机认识从以风为主导到以湿为主导,并且由于其病名、症状较多,出现与多种疾病混淆的情况。“脚气”非痿证、非厥证,属“风病”“痹证”范畴,病因为脾肾内伤,外感风湿、瘴气等邪气,主要病机为外邪侵袭先中于足,脾肾内伤,湿气下注于足,发为脚弱、脚痛、足胫肿胀、呕吐心悸气喘(即脚气冲心)等症状,此类症状可独立出现,并伴有发热、身痛等,亦可同时出现,风、湿为其辨证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气”
风
痿厥
痹
“
厥
证”
“
痿
证”
“痹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痿厥因机证治文献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慧文
范颖
+2 位作者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以《黄帝内经》所论痿厥,结合后世大量医家著作,对痿厥因机证治进行考察研究。通过归纳分类,提炼出湿热寒阻滞、阳明虚、肝肾不足、肾精亏虚、阴虚内热、脾热和血气不通7种病因病机,并全面考察了针对这些病因病机的证治规律、方药应用...
以《黄帝内经》所论痿厥,结合后世大量医家著作,对痿厥因机证治进行考察研究。通过归纳分类,提炼出湿热寒阻滞、阳明虚、肝肾不足、肾精亏虚、阴虚内热、脾热和血气不通7种病因病机,并全面考察了针对这些病因病机的证治规律、方药应用特点及针刺常用腧穴。对痿厥当今临床因机证治研究提供文献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厥
黄帝内经
因机证治
针刺治疗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帝内经》痿厥证治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凤凯
朱杨壮壮
陈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9-1002,共4页
文章从病机司属、证治概览、针刺导引、病变机联、医案举例5个方面对《黄帝内经》痿厥进行探析,得出痿厥之病是因五脏气血衰少、奇经八脉虚亏、形气不足、津液消灼、虚热淫泆而成,以四肢痿弱不用、手足逆冷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口燥咽痛、...
文章从病机司属、证治概览、针刺导引、病变机联、医案举例5个方面对《黄帝内经》痿厥进行探析,得出痿厥之病是因五脏气血衰少、奇经八脉虚亏、形气不足、津液消灼、虚热淫泆而成,以四肢痿弱不用、手足逆冷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口燥咽痛、心烦及痛、足热而痛、嗜卧脊痛、骨酸寒热、咳嗽足痹、腹胀腹痛、头痛癫疾、骨痛洞泄等热结气耗、津液衰少、寒湿留结之征。在治疗上,可首选通明丸、鹿茸四斤丸,或针刺京骨、中封、悬钟(绝骨)、丘墟、阴市、冲阳(趺阳)、然谷等穴位,或配以补养宣导,以奏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厥
黄帝内经
通明丸
鹿茸四斤丸
虚劳
原文传递
冬季节气饮食
4
作者
瑞萌萌
林小仙
王东亮
《中国食品》
2023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所谓“闭藏”,乃...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所谓“闭藏”,乃是闭藏阳气。简单说,阳气就是“身体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冬天阳气收敛,深藏于体内,因此要闭藏阳气,勿使其外泄,以使阴阳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相对平衡
阳气
痿厥
闭藏
四气调神大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洪武
王玉兴
王小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类似的句式在《内经》凡三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灵枢·论疾诊尺》"秋伤于湿,冬...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类似的句式在《内经》凡三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灵枢·论疾诊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按六气与季节配属理论,春、夏、冬三季都是主令之气伤人,独秋季非本季之旺气——燥气伤人,反而强调"秋伤于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秋伤于湿
咳嗽
痿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备课札记
被引量:
5
6
作者
朱鹏举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831-832,共2页
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水冰地坼""痿厥"的含义进行了考证,提出"冰"乃"凝"之古字,"厥"乃"蹶"字之借,可补《内经》教材之不足;又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水冰地坼""痿厥"的含义进行了考证,提出"冰"乃"凝"之古字,"厥"乃"蹶"字之借,可补《内经》教材之不足;又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王冰、张介宾注语进行了分析,指出王冰是本于阴阳互根之理,以饮食为例来阐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义,而张介宾注语既有基于阴阳互根之理的正面阐释,又有从阴阳互制角度的反证,而《内经》教材对二人的注释多有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水冰地坼
痿厥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帝内经素问》语词辨疑五则
被引量:
1
7
作者
鲍良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痿厥
要极
宛转
眩冒
黄帝内经素问
训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按摩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章国富
《丽水学院学报》
1986年第S1期59-61,共3页
按摩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其防治疾病的作用,古代也早有阐述。《黄帝内径》中提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和“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在现代医学文献中也报道了不少关于按摩在治疗中的作用...
按摩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其防治疾病的作用,古代也早有阐述。《黄帝内径》中提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和“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在现代医学文献中也报道了不少关于按摩在治疗中的作用,如调节功能、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修复创伤组织等等,这些阐述都说明按摩在临床中起了较好的作用。而我在近几年临床运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治疗
病生于不仁
按摩醪药
经络不通
痿厥
淋巴循环
形数
关节止痛膏
肌肉韧带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秋季不可忽视防湿、防风
9
作者
王志翔
张纾难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第9期17-17,共1页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湿
秋燥
热依
外寒
慢性支气管炎
脾伤
全身酸痛
面部神经
水饮
痿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季调养身心
10
作者
陈会滨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第11期51-52,共2页
《黄帝内经》有关于冬季养生的论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三月,此谓闭...
《黄帝内经》有关于冬季养生的论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冬三月,是指农历十、十一、十二月,这一季节气候寒冷,自然界阳气的运动趋势是下降、潜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气候
《黄帝内经》
运动趋势
痿厥
闭藏
冬季养生
阳气
潜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三月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
11
《光明中医》
2015年第4期769-769,共1页
冬季如何养生?《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qì)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wěi j...
冬季如何养生?《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qì)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wěi jué)。奉生者少。'冬天草木凋落,昆虫藏入泥土不吃不动,万物生机闭歇,阳气内藏,所以叫'闭藏'。这个时候水寒冰冻,大地龟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厥
内藏
水冰
生者
四气调神
肾水不足
肝木
气不足
开泄
肾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脚气”与风痿厥痹辨析
1
作者
谢王嘉辉
庞栋君
李崇超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VJXG032)。
文摘
“脚气”理论在晋唐时期已较为成熟,在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较大转变,病机认识从以风为主导到以湿为主导,并且由于其病名、症状较多,出现与多种疾病混淆的情况。“脚气”非痿证、非厥证,属“风病”“痹证”范畴,病因为脾肾内伤,外感风湿、瘴气等邪气,主要病机为外邪侵袭先中于足,脾肾内伤,湿气下注于足,发为脚弱、脚痛、足胫肿胀、呕吐心悸气喘(即脚气冲心)等症状,此类症状可独立出现,并伴有发热、身痛等,亦可同时出现,风、湿为其辨证要点。
关键词
“脚气”
风
痿厥
痹
“
厥
证”
“
痿
证”
“痹证”
Keywords
"beriberi"
wind disease and syncope and flaccidity syndrome and rheumatism
"syncope"
"flaccidity syndrome"
"rheu-matism"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痿厥因机证治文献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慧文
范颖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0-045)。
文摘
以《黄帝内经》所论痿厥,结合后世大量医家著作,对痿厥因机证治进行考察研究。通过归纳分类,提炼出湿热寒阻滞、阳明虚、肝肾不足、肾精亏虚、阴虚内热、脾热和血气不通7种病因病机,并全面考察了针对这些病因病机的证治规律、方药应用特点及针刺常用腧穴。对痿厥当今临床因机证治研究提供文献理论依据。
关键词
痿厥
黄帝内经
因机证治
针刺治疗
文献研究
Keywords
impotence syndrome
Huangdi Neijing
evidence and treatment of causes and mechanisms
acupuncture treat-ment
literature study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帝内经》痿厥证治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凤凯
朱杨壮壮
陈晓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9-1002,共4页
基金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No.ZY(2018-2020)-CCCX-2001-01]。
文摘
文章从病机司属、证治概览、针刺导引、病变机联、医案举例5个方面对《黄帝内经》痿厥进行探析,得出痿厥之病是因五脏气血衰少、奇经八脉虚亏、形气不足、津液消灼、虚热淫泆而成,以四肢痿弱不用、手足逆冷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口燥咽痛、心烦及痛、足热而痛、嗜卧脊痛、骨酸寒热、咳嗽足痹、腹胀腹痛、头痛癫疾、骨痛洞泄等热结气耗、津液衰少、寒湿留结之征。在治疗上,可首选通明丸、鹿茸四斤丸,或针刺京骨、中封、悬钟(绝骨)、丘墟、阴市、冲阳(趺阳)、然谷等穴位,或配以补养宣导,以奏捷效。
关键词
痿厥
黄帝内经
通明丸
鹿茸四斤丸
虚劳
Keywords
Flaccidity with cold extremities
Huangdi Neijing
Tongming Pills
Lurong Sijin Pills
Consumptive disease
分类号
R25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冬季节气饮食
4
作者
瑞萌萌
林小仙
王东亮
机构
北京榕树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燕窝鲜炖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食品》
2023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文摘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所谓“闭藏”,乃是闭藏阳气。简单说,阳气就是“身体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冬天阳气收敛,深藏于体内,因此要闭藏阳气,勿使其外泄,以使阴阳相对平衡。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相对平衡
阳气
痿厥
闭藏
四气调神大论
分类号
R21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洪武
王玉兴
王小平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文摘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类似的句式在《内经》凡三见,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灵枢·论疾诊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按六气与季节配属理论,春、夏、冬三季都是主令之气伤人,独秋季非本季之旺气——燥气伤人,反而强调"秋伤于湿",
关键词
内经
秋伤于湿
咳嗽
痿厥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备课札记
被引量:
5
6
作者
朱鹏举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831-832,共2页
文摘
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水冰地坼""痿厥"的含义进行了考证,提出"冰"乃"凝"之古字,"厥"乃"蹶"字之借,可补《内经》教材之不足;又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王冰、张介宾注语进行了分析,指出王冰是本于阴阳互根之理,以饮食为例来阐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义,而张介宾注语既有基于阴阳互根之理的正面阐释,又有从阴阳互制角度的反证,而《内经》教材对二人的注释多有误解。
关键词
素问
水冰地坼
痿厥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分类号
R22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帝内经素问》语词辨疑五则
被引量:
1
7
作者
鲍良红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痿厥
要极
宛转
眩冒
黄帝内经素问
训诂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摩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
1
8
作者
章国富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1986年第S1期59-61,共3页
文摘
按摩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其防治疾病的作用,古代也早有阐述。《黄帝内径》中提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和“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在现代医学文献中也报道了不少关于按摩在治疗中的作用,如调节功能、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修复创伤组织等等,这些阐述都说明按摩在临床中起了较好的作用。而我在近几年临床运用中。
关键词
按摩治疗
病生于不仁
按摩醪药
经络不通
痿厥
淋巴循环
形数
关节止痛膏
肌肉韧带
关节活动度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季不可忽视防湿、防风
9
作者
王志翔
张纾难
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
出处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第9期17-17,共1页
文摘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忽视。
关键词
防湿
秋燥
热依
外寒
慢性支气管炎
脾伤
全身酸痛
面部神经
水饮
痿厥
分类号
R6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季调养身心
10
作者
陈会滨
机构
不详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第11期51-52,共2页
文摘
《黄帝内经》有关于冬季养生的论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冬三月,是指农历十、十一、十二月,这一季节气候寒冷,自然界阳气的运动趋势是下降、潜伏的。
关键词
季节气候
《黄帝内经》
运动趋势
痿厥
闭藏
冬季养生
阳气
潜伏
分类号
R21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三月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
11
出处
《光明中医》
2015年第4期769-769,共1页
文摘
冬季如何养生?《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qì)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wěi jué)。奉生者少。'冬天草木凋落,昆虫藏入泥土不吃不动,万物生机闭歇,阳气内藏,所以叫'闭藏'。这个时候水寒冰冻,大地龟裂,
关键词
痿厥
内藏
水冰
生者
四气调神
肾水不足
肝木
气不足
开泄
肾气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脚气”与风痿厥痹辨析
谢王嘉辉
庞栋君
李崇超
《河南中医》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痿厥因机证治文献研究
于慧文
范颖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帝内经》痿厥证治探析
徐凤凯
朱杨壮壮
陈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4
冬季节气饮食
瑞萌萌
林小仙
王东亮
《中国食品》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析
王洪武
王玉兴
王小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备课札记
朱鹏举
《吉林中医药》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帝内经素问》语词辨疑五则
鲍良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按摩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作用的探讨
章国富
《丽水学院学报》
198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秋季不可忽视防湿、防风
王志翔
张纾难
《中医健康养生》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冬季调养身心
陈会滨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冬三月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
《光明中医》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