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8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吞咽困难患者
1
作者 彭建扬 张春生 +2 位作者 翁志成 吴伟达 高洪斌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回顾性分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引导行经皮胃造瘘术治疗41例吞咽困难患者的情况,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3 d、术后30 d、术后90 d患者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 回顾性分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引导行经皮胃造瘘术治疗41例吞咽困难患者的情况,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3 d、术后30 d、术后90 d患者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体重等指标,探讨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Introducer法)治疗吞咽困难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对41例患者实施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Introducer法)均获得成功;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术前3 d与术后30 d比较,患者的ALB、TP、PA、体重差异显著(P<0.05);术后30 d与术后90 d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Introducer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提高吞咽困难患者术后的营养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胃造瘘术 吞咽困难
下载PDF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娟 王改琳 朱芬英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r法组各48例,分别用Pull法或Introducer法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通路,对比两组患者造瘘管更换率、营养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期间造瘘管更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患者TSF、上臂肌围、FFMI、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Pull法组(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IL-6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Pull法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以改善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自身营养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食管癌 吞咽困难 营养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术中多模式镇痛对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开腹胃造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胡春华 赵晓艳 +3 位作者 吴黎黎 陈红芽 许鑫 王古岩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5,共7页
目的评估术中多模式镇痛在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开腹胃造瘘术后早期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开腹胃造瘘术的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 目的评估术中多模式镇痛在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开腹胃造瘘术后早期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开腹胃造瘘术的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按1∶1比例随机将其分为局麻组和多模式镇痛组。局麻组术中予以0.25%罗哌卡因20~30 mL局部浸润麻醉;多模式镇痛组麻醉方式为神经阻滞+静脉镇痛: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腹横肌平面阻滞(0.25%罗哌卡因0.3 mL/kg)+双侧腹直肌鞘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0.3 mL/kg)+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氟比洛芬酯1 mg/kg和地塞米松0.2 mg/kg。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24 h 15项恢复质量量表(quality of requirements⁃15,QoR⁃15)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48 h QoR⁃15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时与运动时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Bruggemann舒适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最终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行开腹胃造瘘术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46例,其中多模式镇痛组、局麻组均为23例。两组术前QoR⁃1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镇痛组术后24 h[(81.77±8.91)分比(71.46±7.61)分,P<0.05]、48 h[(86.26±7.92)分比(80.13±6.98)分,P<0.05]QoR⁃15评分均高于局麻组,且术后24 h QoR⁃15评分差异具有临床意义。与局麻组比较,术后6 h、24 h时,多模式镇痛组静息时与运动时NRS评分降低,舒适度BCS评分升高(P均<0.05)。相较于局麻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延后,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发生率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提前(P均<0.05)。多模式镇痛组、局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1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多模式镇痛可减轻开腹胃造瘘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提高舒适度,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继而提升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开腹胃造瘘术 恢复质量 加速后康复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疗效比较
4
作者 苏良宝 蔡少辉 黄亿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21年2月到2023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瘘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每组44例.A组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行胃造瘘术,B... 目的研究对比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21年2月到2023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瘘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每组44例.A组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行胃造瘘术,B组则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肋间隙行胃造瘘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并发症,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手术成功率(100.00%vs.97.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6.82%,较B组的22.73%明显更低(P<0.05).术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较术前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也会使患者产生相应的负性情绪.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首选经腹壁穿刺胃造瘘术,只是在结肠积气或肝左叶肿大等原因影响经皮穿刺腹壁入路时,可以慎重选择经肋间隙穿刺胃造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穿刺 腹壁 肋间隙 胃造瘘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者行胃造瘘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5
作者 王玉强 张永红 +4 位作者 齐增平 乔钦增 路大鹏 赵卫林 路洪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者行胃造瘘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患者营养提供方... 目的探讨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者行胃造瘘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患者营养提供方式的不同分组,其中33例行支架置入术者作为A组,51例行胃造瘘术者作为B组。治疗前及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转录因子表达量、血清炎症应激标志物水平、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T-bet表达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为(1.47±0.25),明显高于A组的(1.21±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GATA3和Foxp3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但B组患者分别为(0.73±0.08)、(0.54±0.11),明显低于A组的(0.92±0.09)、(0.81±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分别为(56.02±14.96)ng/mL、(193.05±37.28)ng/mL、(7.33±1.88)μg/mL,明显低于低于A组的(71.93±13.27)ng/mL、(231.72±32.08)ng/mL、(9.14±2.0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前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B组患者分别为(33.95±2.95)g/L、(0.24±0.04)g/L、(115.81±8.75)g/L,明显高于A组的(30.16±3.04)g/L、(0.21±0.06)g/L、(109.42±9.8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明显高于B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造瘘术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其能显著缓解患者应激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还能明显缓解患者并发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中晚期食管癌 吞咽困难 胃造瘘术 支架置入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营养状况
下载PDF
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江新哲 余勇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研究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116例,合并肾功能指标异常者23例(血肌酐>500 mmol/L)。术前行泌尿... 目的 研究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116例,合并肾功能指标异常者23例(血肌酐>500 mmol/L)。术前行泌尿系CT或超声等检查明确肾积水。依据术前血常规中血小板的数量分为研究组(血小板<50×10^(9)/L)和对照组(血小板≥50×10^(9)/L)。两组病人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肾造瘘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大出血、休克、副损伤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术前发热时间为(6.9±2.2)天、血小板计数为(35±10.2)×10^(9)/L、术前降钙素原(PCT)为(36±6.2)ng/ml、血肌酐升高占比30%,对照组分别为(4.2±2.0)天、(115±58.9)×10^(9)/L、(20±2.6)ng/ml和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PCT恢复时间分别为(6.9±2.8)天、(4.8±1.5)天;体温正常恢复时间分别为(36.2±3.5)小时、(28.5±2.3)小时;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分别为(5.3±1.2)天、(3.2±2.5)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6.0±2.3)天、(3.5±2.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副损伤、大出血、休克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造瘘治疗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尿源性脓毒血症 经皮肾造瘘术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联合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穆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营养支持对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研究对象为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诊的92例喉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营养指导...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营养支持对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研究对象为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诊的92例喉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营养指导)与观察组(46例,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营养支持),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相关干预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能够提升营养治疗效果,延缓患者营养下降速度,降低营养不良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患者 胃造瘘术 营养状态
下载PDF
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的治疗体会
8
作者 周威 支绍钢 张健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 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的治疗体会总结。方法 选取医院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炎症... 目的 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的治疗体会总结。方法 选取医院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功能(IgM、IgA及IgG)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37例患者中17例治疗显效,19例治疗有效,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6/37);围术期治疗方面,手术时间为(64.24±7.98) min、术中出血量(54.23±4.96) mL、术后排气时间(1.77±0.33) d、首次进食时间(4.73±0.53) d、住院时间(6.72±1.25) d。术后,患者hs-CRP、IL-6及TNF-α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IgM、IgA及IgG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胆瘘,并发症发生率为2.7%。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手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效果显著,可使炎症反应减轻,使免疫能力提高,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且疗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 经皮胆囊造瘘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吲哚布芬在内瘘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陈丹丹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7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在内瘘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接受内瘘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瘘术治疗,...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在内瘘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接受内瘘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瘘术治疗,术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吲哚布芬片口服,B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两组用药12周,比较两组的血栓形成发生率,记录两组给药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的PLT、FIB、PT、APT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周后,两组的PLT、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周后,A组的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与吲哚布芬在预防内瘘术后血栓形成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而吲哚布芬的效果更佳,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吲哚布芬 阿司匹林 瘘术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胡月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句容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句容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径(D)及血流量(BFV),统计内瘘成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时间、内瘘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患者D、BFV水平差异。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D均大于术前,BFV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内瘘成熟81例,未成熟19例;内瘘成熟的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D大于内瘘未成熟患者,BFV水平高于内瘘未成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未发生并发症患者83例,发生血栓形成或狭窄患者17例;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和头静脉D水平大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桡动脉和头静脉BFV水平高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中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估其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情况,并能反映内瘘成熟度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前臂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 血管内径 血流量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衰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11
作者 朱丽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衰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5月-2023年3月5月之间的慢性肾动静脉内瘘术患者6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延续性护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 对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衰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5月-2023年3月5月之间的慢性肾动静脉内瘘术患者6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延续性护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衰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加健康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慢性肾衰竭 动静脉内瘘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对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护理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赵庭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5-0148,共4页
探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发挥的优势。方法 样本数据来源于2022年1月-2023年11月,选择80例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动静脉内瘘术)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法分组 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探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发挥的优势。方法 样本数据来源于2022年1月-2023年11月,选择80例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动静脉内瘘术)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法分组 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指标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更佳(P<0.05),符合差异标准。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经过优质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产生,减轻负性心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术 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服务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自我管理个体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13
作者 杨晓燕 黄燕嫣 聂慧霞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4期0221-0223,共3页
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采取自我管理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8月~2022年0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自我管理个体护理)。对比两组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 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采取自我管理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8月~2022年0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自我管理个体护理)。对比两组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实施自我管理个体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术 自我管理个体护理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高龄痴呆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红娟 徐浩祥 黄宏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高龄痴呆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分为PEG组和经鼻胃管喂养(NGF)组,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体重指数(BMI)、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CHOL)等营养指标,并...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高龄痴呆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分为PEG组和经鼻胃管喂养(NGF)组,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体重指数(BMI)、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CHOL)等营养指标,并评估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及前后的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免疫球蛋白(Ig)A水平;记录相关并发症,如腹胀、吸入性肺炎、意外拔管发生例数。结果PEG组BMI、PA、ALB水平显著高于NGF组(P<0.05);两组置管后NRS2002得分较置管前显著降低(P<0.05),且PEG组显著低于NGF组(P<0.05);置管后,PEG组LYM及IgA水平较置管前显著提升(P<0.05),NGF组中IgA水平较置管前显著提升(P<0.05);PEG组吸入性肺炎例数显著少于NFG组(P<0.05)。结论PEG较鼻饲胃管能够更好改善高龄痴呆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提高免疫指标,减少吸入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高龄痴呆 鼻饲胃管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中海 朱立东 +2 位作者 任丽 高彦文 杨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晚期食管癌于北京市普仁医院行介入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采取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穿刺胃...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晚期食管癌于北京市普仁医院行介入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采取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穿刺胃造瘘组25例和食管支架置入组23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14d),如血肿或出血、堵塞或移位、胸痛及异物感、肺部感染等;随访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食管支架堵塞及移位、胃造瘘管堵塞及脱落等;比较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食管支架置入组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14d)中胸痛及异物感发生率高于经皮穿刺胃造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术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及再入院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对于伴有进食梗阻的食管癌晚期患者均为安全、有效改善营养的手术操作,但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 食管支架置入 晚期食管癌 营养支持治疗
下载PDF
ERAS模式在Ivor-Lewis联合空肠造瘘术在下段食管癌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超 韩志锋 +1 位作者 王志宁 陈亮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分析ERAS模式在Ivor-Lewis联合空肠造瘘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1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Ivor-Lewis联合空肠造瘘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8,常规模式)... 目的 分析ERAS模式在Ivor-Lewis联合空肠造瘘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1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Ivor-Lewis联合空肠造瘘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8,常规模式)与ERAS组(n=59,ERAS模式)。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指标、应激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ERAS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组应激指标CRP、TNF-α及IL-6水平均较术前增高,ERAS组应激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组EORTCQLQ-C30量表躯体、情绪、角色、认知、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增高,且ERAS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ERA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25%,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空肠造瘘术联合Ivor-Lewis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中采用ERAS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其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段食管癌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 Ivor-Lewis 空肠造瘘术
下载PDF
跨科延续优质护理对初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营养、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麦建玲 桂屏 +2 位作者 方坤洋 马淑娥 钟志聪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跨科延续优质护理对动静脉内瘘术后初始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营养状况、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动静脉内瘘术后初始血液透析患者8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予跨科延续... 目的:探讨跨科延续优质护理对动静脉内瘘术后初始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营养状况、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动静脉内瘘术后初始血液透析患者8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予跨科延续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满意度、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科延续优质护理可降低初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术 血液透析 心理评分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朱爱萍 潘万枝 周庆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南京一民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7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观察结果,将76例患者分为手术成功组与手术失败...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南京一民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7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观察结果,将76例患者分为手术成功组与手术失败组。在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并记录所有患者桡动脉与头静脉血管状态以及血流状态。结果:76例手术患者中,手术成功62例,失败14例,其中血栓形成6例,术后血肿3例,成熟不良3例,吻合失败2例,手术成功组与手术失败组年龄与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手术成功组桡动脉内径、桡动脉血流量、桡动脉峰值流速以及头静脉内径均高于手术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反应性充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手术成功率进行预测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自体动静脉内形成 前评估
下载PDF
末端回肠造瘘术和横结肠造瘘术治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胡坚栋 耿辉 须新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末端回肠造瘘术和横结肠造瘘术治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1年12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且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横结肠造瘘组与... 目的:分析末端回肠造瘘术和横结肠造瘘术治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1年12月于常州市中医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且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横结肠造瘘组与末端回肠造瘘组,各15例。横结肠造瘘组接受横结肠造瘘术治疗,末端回肠造瘘组接受末端回肠造瘘术治疗。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处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吻合口瘘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末端回肠造瘘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横结肠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端回肠造瘘术和横结肠造瘘术治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相当,患者满意度均较高,但末端回肠造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结肠造瘘术 末端回肠造瘘术 吻合口 直肠癌
下载PDF
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曾晓华 杨艳华 +3 位作者 熊叶 揭南辉 聂艳良 钟富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0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7例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2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7例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2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脑池造瘘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脱水药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病死率。结果两组颅内压及GC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点颅内压均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2、3d均高于术后1d,且术后3d高于术后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GCS评分均高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颅内压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各时点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脱水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及6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效果确切,可控制引流脑脊液,有效降低颅内压,缩短ICU入住时间,减少脱水用药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池造瘘术 颅内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