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瘠薄地灰枣叶营养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花东来 陈奇凌 李铭 《新疆农垦科技》 2013年第12期10-12,共3页
通过对第二师三十六团干旱瘠薄地条件下灰枣的低产园和高产园的叶片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利用DRIS法建立第二师三十六团灰枣叶分析营养诊断的丰缺指标,探索该地区灰枣的科学施肥方案,以平衡枣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枣产量和品质,增... 通过对第二师三十六团干旱瘠薄地条件下灰枣的低产园和高产园的叶片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利用DRIS法建立第二师三十六团灰枣叶分析营养诊断的丰缺指标,探索该地区灰枣的科学施肥方案,以平衡枣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枣产量和品质,增强枣树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瘠薄地 灰枣 叶片营养诊断
下载PDF
乌江峡谷瘠薄地造林试验初报
2
作者 张文强 冉成 +3 位作者 陈丽洁 李彬 黄廷明 王先兰 《重庆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5-39,共5页
在乌江沿岸典型地段设立不同造林试验点,利用不同覆盖保水方法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几个造林树种造林当年成活率、两年后保存率和3年生幼树生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不同树种当年造林成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地... 在乌江沿岸典型地段设立不同造林试验点,利用不同覆盖保水方法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几个造林树种造林当年成活率、两年后保存率和3年生幼树生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不同树种当年造林成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地膜覆盖当年保存率比其它两种方式好,草覆盖苗木保存率较其它两种方法高。黄花槐、刺桐在乌江瘠薄地造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 瘠薄地 覆盖方式 造林试验
下载PDF
乌江峡谷瘠薄地造林整地试验研究
3
作者 谭名照 张文强 +3 位作者 李彬 陈丽洁 陶志先 朱文 《重庆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40-43,共4页
通过在乌江峡谷瘠薄地立地条件相似的两个试验点上进行的造林整地试验,对供试树种造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乌江峡谷瘠薄地造林整地以鱼鳞坑整地方式为首选。刺桐、柏木、黄花槐在乌江峡谷瘠薄地造林效果较好。
关键词 乌江峡谷 瘠薄地 造林整地
下载PDF
黄金梨在岗丘瘠薄地优质高效生产综合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曾丽 丁向阳 王平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5-18,23,共5页
南阳市东大岗是典型的岗丘瘠薄地,通过为期5a的无公害黄金梨优质生产技术试验,研究证明:株行距2m×3m的栽植密度在岗丘瘠薄地最为合适;研究选出了黄金梨低干矮冠疏层分散形丰产树形。
关键词 黄金梨 岗丘瘠薄地 优质生产 综合因素
下载PDF
影响岗丘瘠薄地黄金梨优质高效生产的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平 渠同立 +1 位作者 郭俊波 孙曾丽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1期90-93,共4页
为了探索在岗丘瘠薄地高效栽培黄金梨的技术,以河南省南阳市东大岗为例,进行了为期5年的无公害黄金梨优质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黄金梨适宜在岗丘瘠薄地大力推广,早期最适宜的栽植密度为2m×3m,树形宜采用基部三主枝疏层分散型。要严... 为了探索在岗丘瘠薄地高效栽培黄金梨的技术,以河南省南阳市东大岗为例,进行了为期5年的无公害黄金梨优质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黄金梨适宜在岗丘瘠薄地大力推广,早期最适宜的栽植密度为2m×3m,树形宜采用基部三主枝疏层分散型。要严格掌握黄金梨套袋时机,严格控制单株留果量,适时采收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梨 岗丘瘠薄地 优质生产 南阳
下载PDF
保水剂在干旱地区、陡坡土质瘠薄地类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应用
6
作者 毕士忠 王颖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年第8期81-81,共1页
保水剂是一种无毒、不燃烧和爆炸、无腐蚀性的功能性高分子聚合物,能吸收自身重量100~250倍的天然水,易于降解,降解物对土壤有益。所吸水分不能被简单物理方法挤出,有强烈的保水性。
关键词 保水剂 造林成活率 干旱地区 瘠薄地 应用 土质 陡坡 高分子聚合物
下载PDF
阳向陡坡瘠薄地造林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永镇 马传恩 孙荣志 《林业勘查设计》 2009年第3期83-85,共3页
1998~2007年,调查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试验小区中采用不同整地栽植方法营造的红松、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现存株数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干旱、瘠薄的阳向陡坡造林地上采用深坑逆坡整地、靠壁深栽的... 1998~2007年,调查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试验小区中采用不同整地栽植方法营造的红松、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现存株数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干旱、瘠薄的阳向陡坡造林地上采用深坑逆坡整地、靠壁深栽的方法营造的樟子松,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2个树种。这说明阳向陡坡瘠薄地上造林,樟子松是理想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向陡坡 瘠薄地 造林
下载PDF
丘陵瘠薄地“麦—豆/苕”“油—豆/苕”三熟制技术试验示范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治信 《南方农业》 2012年第5期38-39,共2页
在重庆市潼南县选育出了适宜丘陵瘠薄地种植的耐旱大豆品种潼豆9769、潼豆9923,开创性地探索实践了"麦—苕"、"油—苕"两熟变"麦—豆/苕"、"油—豆/苕"三熟的耕作制度,并总结出了农艺措施,在... 在重庆市潼南县选育出了适宜丘陵瘠薄地种植的耐旱大豆品种潼豆9769、潼豆9923,开创性地探索实践了"麦—苕"、"油—苕"两熟变"麦—豆/苕"、"油—豆/苕"三熟的耕作制度,并总结出了农艺措施,在当地示范推广已具一定规模。三熟制比原来的两熟制实现每667m2增收大豆60~92kg,新增纯收益200元以上;在增加收益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养分良性循环,耕地用养结合,综合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瘠薄地 耕作制度 三熟制 大豆新品种 潼豆9769 潼豆9923 抗旱
下载PDF
阳向陡坡瘠薄地造林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德民 别志远 +3 位作者 张立彬 苑中久 朱国民 尹胜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84-88,共5页
于1983~1992年调查了我局育林经营所试验小区中采用不同整地栽植方法的红松、樟子松、落叶松的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现存株数及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瘠薄的阳向陡坡造林地上,采用深坑,递坡整地靠壁深的方法营造樟子松,... 于1983~1992年调查了我局育林经营所试验小区中采用不同整地栽植方法的红松、樟子松、落叶松的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现存株数及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瘠薄的阳向陡坡造林地上,采用深坑,递坡整地靠壁深的方法营造樟子松,当年成活率达到93.6%,可以在干旱瘠薄地进行樟子松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向陡坡 瘠薄地 造林
下载PDF
青石山瘠薄地石榴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全金龙 寻明国 陈宁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石榴 早实性 丰产 栽培技术 瘠薄地
下载PDF
幼龄“四园”瘠薄地套种春大豆丰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林昌庭 陈海玉 +1 位作者 赵华仙 林敏莉 《大豆通报》 1996年第6期18-19,共2页
幼龄“四园”瘠薄地套种春大豆丰产栽培技术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林昌庭,陈海玉,赵华仙,林敏莉景宁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林业县和贫困县。全县有山地233万亩,其中可套种旱粮作物的幼龄茶、果、桑园和林地(简称“四园”)有5... 幼龄“四园”瘠薄地套种春大豆丰产栽培技术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林昌庭,陈海玉,赵华仙,林敏莉景宁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林业县和贫困县。全县有山地233万亩,其中可套种旱粮作物的幼龄茶、果、桑园和林地(简称“四园”)有5万余亩。为开发利用山区土地资源,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春大豆 套作 产量 栽培 瘠薄地
下载PDF
城区周围瘠薄地造林技术
12
作者 王希廷 《河北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65-65,共1页
承德市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富的旅游资源、凉爽宜人的气候条件给游客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多年来经承德市双桥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使大部分宜林荒山都得到绿化,市区森林覆盖率达24.3%,但寺庙周围及进入市区道路... 承德市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富的旅游资源、凉爽宜人的气候条件给游客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多年来经承德市双桥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使大部分宜林荒山都得到绿化,市区森林覆盖率达24.3%,但寺庙周围及进入市区道路两侧仍有大面积的裸岩未得到治理,裸露的岩石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盛名及不相称,一定程度影响到了承德旅游环境和外在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技术 瘠薄地 历史文化名城 城区 市区道路 森林覆盖率 承德市 旅游资源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丘陵山区土壤瘠薄地区造林技术浅论
13
作者 赵卫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3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章进一步探讨内蒙古中部丘陵山区土壤瘠薄地区的造林成活率问题,从适地适树、发展容器苗到坚持贯彻"造管并举"的方针。强调了科学营造,积极推广非公有制林业等重要观点。
关键词 土壤瘠薄地区造林 适地适树 容器苗造林 造管并举
下载PDF
干旱瘠薄地金丝小枣密植早丰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玉柱 《河北果树》 1998年第4期35-35,共1页
金丝小枣皮薄肉厚,含糖量高。沧州金丝小枣栽培历史悠久,但在一些干旱瘠薄地区,小枣不能速生丰产,一般15a(年)左右才能进入盛果期。为此,于1985~190年进行了密植速生丰产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 金丝小枣皮薄肉厚,含糖量高。沧州金丝小枣栽培历史悠久,但在一些干旱瘠薄地区,小枣不能速生丰产,一般15a(年)左右才能进入盛果期。为此,于1985~190年进行了密植速生丰产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选在沧县东芦村,为废弃的旧村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栽培 密植 干旱瘠薄
下载PDF
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与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梁海燕 吴曼 +2 位作者 吴琪 杨丽玉 沈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目的】统计分析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为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干旱瘠薄地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55—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论文数量、... 【目的】统计分析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为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干旱瘠薄地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55—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等进行统计,并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研究热点预测和分析。【结果】1955—2023年干旱瘠薄地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其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如北京、江苏、四川、河南和陕西等地,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文量最多,达92篇,且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环境和农业类学术期刊。检索获得的2116篇论文和高水平822篇论文中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别有34人和15人,共发表论文分别为226篇和95篇,分别占干旱瘠薄地相关论文总数的10.7%和11.6%,与普赖斯推论的指标(核心作者的论文数应占论文总数的50%)尚存在差距,没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核心作者人数较少。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干旱胁迫、土壤退化、抗旱性、小麦、花生和光合特性等,且不同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结论】干旱瘠薄地不同时间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加强国内外干旱瘠薄地研究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干旱瘠薄地作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及分子水平的响应机理,选育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改良干旱瘠薄地的水肥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已成为当前干旱瘠薄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干旱瘠薄地 文献计量学 普赖斯定律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干旱瘠薄山地不同造林模式的利弊分析与建议
16
作者 徐昪 《低碳世界》 2023年第11期181-183,共3页
通过对比近年来邹城市荒山造林工作的推动模式和成效,探讨石灰岩山地和砂石山地荒山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传统造林模式和工程造林模式的利弊,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为更好地开展干旱瘠薄山地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干旱瘠薄山地 荒山造林模式 现状与启示
下载PDF
青石山区瘠薄地“清香”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俊云 全金龙 +2 位作者 朱为德 孙玮 李峰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12-15,共4页
为丰富本地优质、抗病核桃种质资源,引进"清香"核桃苗木在费县青石山区瘠薄地进行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按株行距3m×5m栽植在0.5~0.6m厚的土壤中,有利于丰产;对6年生树幼果初期喷1次、果实膨大期连喷2次禾神元多效微生... 为丰富本地优质、抗病核桃种质资源,引进"清香"核桃苗木在费县青石山区瘠薄地进行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按株行距3m×5m栽植在0.5~0.6m厚的土壤中,有利于丰产;对6年生树幼果初期喷1次、果实膨大期连喷2次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0.33%浓度药液(间隔期7d)+9月下旬株施土杂肥50kg、复合肥2kg,较对照提高了结果率81.9%、结果数27.5%、单果质量8.1%、株产37.8%、667m^2产量37.8%,是促进结果、提高产量、延迟落叶的最佳选择,适合在临沂乃至山东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核桃 丰产栽培 瘠薄地 青石山区
原文传递
根系形态可塑性决定黄栌幼苗在瘠薄土壤中的适应对策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艺霖 周玫 +3 位作者 李苹 孙广鹏 史双龙 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9,共10页
形态可塑性与植物生长对策及资源利用能力紧密相联,是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策略的重要表现。研究有限资源土壤中根系形态可塑性与植物生态对策的关系,对深入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栌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 形态可塑性与植物生长对策及资源利用能力紧密相联,是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策略的重要表现。研究有限资源土壤中根系形态可塑性与植物生态对策的关系,对深入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栌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5个不同梯度养分供给水平,对黄栌幼苗根系功能性状(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根细度、根尖密度、分枝密度等)和不同径级细根的功能性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养分供给环境中黄栌幼苗根系形态的可塑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养分供给处理对黄栌幼苗的比根长、比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根尖密度、根平均直径、根组织密度和根细度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纯沙环境中,黄栌幼苗与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细度变化最为密切;在养分受限制较严重的环境中,黄栌幼苗主要通过改变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和分枝数适应环境;养分受限制相对较轻和中等的环境中,幼苗与根尖密度、分枝密度、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变化关系最为密切;而在全土环境中,幼苗主要通过根组织密度变化适应环境。养分供给量受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黄栌幼苗分化直径≤1.0 mm的细根、限制直径>1.0 mm根系发育;通过根系形态性状的可塑性反映,养分供给状况变化显著地改变了黄栌幼苗吸收利用养分的对策,从充足养分到养分受限制条件、到养分极度缺乏条件,黄栌幼苗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对策从强化就地利用能力,转变到就地吸收利用与扩大吸收范围并重、扩大吸收范围、提高储存与输导能力,最后转变到忍耐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根系 形态可塑性 生态对策 瘠薄环境 养分
下载PDF
不同轮作措施下瘠薄红壤中碳氮积累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忠佩 唐永良 +1 位作者 石华 张桃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36-1242,共7页
通过长期田间试验 ,观测不同恢复利用模式下物质循环和瘠薄红壤中有机碳、全氮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的恢复利用模式下植物生物量、有机质归还量以及氮素平衡状况都有明显差异。如果林粮轮作处理配合合理施肥 ,可使地上部植物生物... 通过长期田间试验 ,观测不同恢复利用模式下物质循环和瘠薄红壤中有机碳、全氮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的恢复利用模式下植物生物量、有机质归还量以及氮素平衡状况都有明显差异。如果林粮轮作处理配合合理施肥 ,可使地上部植物生物量达到纯林处理的 75 %~ 10 0 %水平 ,有机质的归还量相当 ,氮素处于盈余状态 ,系统的稳定性较高 ,作物的生产力不断增加。不同模式利用 11年后 ,纯林处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达到 14~ 16g·kg-1,全氮含量达到 1g·kg-1以上 ;林粮轮作处理的相应值为 9~ 11g·kg-1和 0 .6~ 0 .9g·kg-1;常规耕作处理为 7g·kg-1以下和 0 .6 g·kg-1以下 ;这分别是目前较高熟化程度、中等肥力、低肥力红壤旱地的含量水平。采用较合理的种植模式和施肥措施 ,瘠薄红壤或低肥力红壤的肥力可在 10年左右时间恢复到中高度熟化水平。因侵蚀造成大量损失可能是旱地红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瘠薄红壤恢复利用后有机碳的积累量大大增加 ,表明其在固持大气CO2 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瘠薄红壤 积累特征
下载PDF
干旱瘠薄山区绿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吉华 张永涛 +3 位作者 张光灿 邢世岩 李传荣 刘会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2,24,共4页
在介绍山东省山区丘陵概况的基础上 ,系统论述了砂化、石漠化区封山育林技术 ,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技术 ,经济林旱作栽培技术 ,为山东省干旱瘠薄山区绿化和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干旱瘠薄山区 造林 旱作栽培技术 绿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