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瘢痕子宫避孕与终止妊娠新方法和避孕与意外妊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亚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0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探索SAU新方法用于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实施效果、SIA术后即时放置安舒环的避孕效果及可行性、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15~24周)来医院要求行终止手... 目的:研究探索SAU新方法用于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实施效果、SIA术后即时放置安舒环的避孕效果及可行性、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15~24周)来医院要求行终止手术的育龄妇女120例做为观察组(Ⅰ组),实施SAU新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瘢痕子宫意外妊娠(15~24周)行妊娠终止手术的育龄妇女120例做为对照组(Ⅱ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行SIA的898例育龄妇女,且身体健康,既往月经规律、无放置长效节育器禁忌症,知情同意后,SIA术后即时放置安舒环,作为观察组(A组),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同等病例890例作为对照组(B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于放置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对比观察两组的避孕效果;回顾2004~2008年度剖宫产原因及并发症构成比情况,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术后12个月的避孕效果、即时上环的优越性、长效避孕措施施术环境和质量的优化情况以及对瘢痕子宫避孕的影响。结果:应用SAU新方法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与传统方法对比,宫颈成熟程度及终止成功率分别为:97.33%、77.67%及97.67%、7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15~24周终止瘢痕子宫意外妊娠副反应、并发症及引产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放环副反应发生情况及避孕效果对照,经统计学处理P<0.05;2004~2008年剖宫产原因中母体和社会因素居多,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且并发症高于阴道产,经统计学处理,P<0.05,SIA术后避孕效果、施术环境和质量的优化、受术者健康知识测评、满意率、中期引产与人工流产比值,年度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SAU新方法用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终止意外妊娠,效果安全可靠,明显缩短引产及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SIA术后即时放置安舒环,避孕效果可靠,副反应小,减轻了经济负担;明确了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及其终止妊娠所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子宫避孕 意外妊娠及终止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秀英 李亚玲 +5 位作者 金光桥 王利霞 娄长瑜 曹丽虹 王民 娄庆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9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探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4~2008年度剖宫产原因及并发症构成比情况,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术后12个月时的避孕效果,比较即时上环的优越性、长效避孕措施施术... 目的:研究探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4~2008年度剖宫产原因及并发症构成比情况,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术后12个月时的避孕效果,比较即时上环的优越性、长效避孕措施施术环境和质量的优化情况,分析对瘢痕子宫避孕的影响。绘制坐标图,用曲线图解分析技术服务机构服务功能是否与服务对象生殖健康需求相适应。结果:2004~2008年剖宫产原因中母体和社会因素增多,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且并发症高于阴道产,经统计学处理,P<0.05;2004~2008年剖宫产术后避孕效果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年度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08年长效避孕措施环境和质量的优化及受术者健康意识和保健知识掌握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服务机构服务功能与服务对象生殖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坐标图,为标准的抛物线曲线,无抛物线变形、扭曲或偏离。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的相关因素有:①不必要的瘢痕子宫形成;②剖宫产术后即时上环或结扎;③长效避孕措施环境和质量的优化;④受术者健康意识和保健知识;⑤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与服务对象的需求相吻合;⑥早期诊断,早期补救,防止瘢痕子宫再度损伤。结论:明确了瘢痕子宫避孕与意外妊娠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和选择安全、可靠、适宜的避孕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及其终止妊娠所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避孕 意外妊娠终止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