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冷冻疗法与无水乙醇注射疗法在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宏宇 项保利 +1 位作者 王布 姬泽萱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冷冻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在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的疗效。方法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进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并依据介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冷冻组、...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冷冻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在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的疗效。方法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进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并依据介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冷冻组、注射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冷冻组接受支气管镜下局部冷冻治疗,注射组接受支气管镜下局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联合组接受支气管镜下局部冷冻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气管直径、FEV1、6 min步行距离)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冷冻组和注射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气管直径、FEV1、6 min步行距离均升高(P均<0.05);与冷冻组和注射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气管直径、FEV1、6 min步行距离均升高(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PaO_(2)均升高、PaCO_(2)均降低(P均<0.05);与冷冻组和注射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PaO_(2)均升高、PaCO_(2)均降低(P均<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气胸、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独应用支气管镜下局部冷冻治疗和支气管镜下局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相比,支气管镜下局部冷冻治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闭塞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状态,且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无水乙醇注射疗法 气道闭塞 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在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锐 杨敏玉 +1 位作者 廖俊雄 雍雅智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5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在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90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冷冻组(n=40)和冷冻联合组(n=50);...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在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90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冷冻组(n=40)和冷冻联合组(n=50);其中冷冻组给予单纯支气管镜下冷冻消融,而冷冻联合组则予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后进行冷冻消融;收集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气道内径、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疗效不同又可将患者分为临床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气道内径、FEV1和FEV1/FVC升高,呼吸困难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冷冻联合组明显优于冷冻组(P<0.05)。所有患者支气管镜介入术中术后均未见气胸、大咯血和支气管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冷冻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冷冻组(P<0.05)。临床有效组和临床无效组在病程、狭窄程度、气管内径和呼吸困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治疗方案和狭窄程度是影响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镜冷冻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安全性良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 冷冻术 球囊扩张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315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王平 潘蕾 +5 位作者 傅恩清 刘伟 孙瑞琳 穆德广 王琰 金发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型支气管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呼吸内镜中心进行诊治的315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因素、病变特点、治疗方法以... 目的通过对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型支气管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呼吸内镜中心进行诊治的315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因素、病变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愈后。结果 315例患者共进行镜下治疗923例次,涉及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氩气刀、电刀、冷冻、高压球囊扩张等;61.0%患者进行2次及以上治疗,行5次以上治疗的患者病变多为混合型狭窄;多部位狭窄例数占总例数的49.8%,位置以左主支气管最多,段及段以下支气管以左上叶固有支最多;瘢痕狭窄形成后介入治疗方法以球囊扩张为主,扩张比例最高的为左肺下叶;狭窄形成因素主要为结核本身造成的支气管破坏,而非介入干预;早期介入治疗干预患者总体愈后良好。结论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为支气管结核常见的类型,常发生于其他类型支气管结核治疗修复过程中,高压球囊扩张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瘢痕狭窄型 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