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瘢痕癌45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梅 赵琰 +1 位作者 何春涤 陈洪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78年1月~2008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45例瘢痕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5例均为慢性瘢痕癌,其中溃疡型36例,增生型9例;年龄大于50岁的37例,占82.22%;烧伤瘢痕癌最多见,占40%... 目的: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78年1月~2008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45例瘢痕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5例均为慢性瘢痕癌,其中溃疡型36例,增生型9例;年龄大于50岁的37例,占82.22%;烧伤瘢痕癌最多见,占40%;皮损好发于四肢(44.44%),其次为头面部(42.22%),躯干部最少(13.33%);皮损恶变的潜伏期为3~60年,平均(30.7±16.3)年;相关分析进一步证实,原发病诊断时的年龄与潜伏期呈显著的负相关;2例(4.44%)烧伤瘢痕癌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均为鳞状细胞癌。结论:瘢痕癌主要见于50岁以上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定诊断瘢痕癌的重要依据,根治性切除术是瘢痕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瘢痕癌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鳞状细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 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宇静 郭瑞珍 王海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癌组、病理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应用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瘢痕癌、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Cyclin D1、CDK4、p21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3组组织中的表达。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光密度(表达强度)和阳性面积(表达水平)。结果 1Cyclin D1、CDK4、p21蛋白和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瘢痕癌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正常皮肤表皮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瘢痕癌组CDK4蛋白表达强度(0.273±0.024)及表达水平(0.159±0.036)较正常皮肤组(0.194±0.013、0.053±0.086)、病理性瘢痕组(0.214±0.026、0.061±0.014)升高,瘢痕癌组CDK4 mRNA表达强度(0.281±0.033)、表达水平(0.207±0.039)较正常皮肤组(0.195±0.012、0.067±0.027)、病理性瘢痕组(0.235±0.021、0.080±0.03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Cyclin D1蛋白表达强度(0.262±0.023)、表达水平(0.141±0.036)较正常皮肤组(0.169±0.012、0.039±0.095)及病理性瘢痕组(0.176±0.039、0.065±0.013)高,瘢痕癌组Cyclin D1mRNA表达强度(0.264±0.031)、表达水平(0.201±0.041)较正常皮肤组(0.179±0.022、0.049±0.083)及病理性瘢痕组(0.193±0.021、0.068±0.03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p21蛋白表达强度(0.148±0.031)、表达水平(0.275±0.032)较正常皮肤组(0.052±0.020、0.197±0.036)及病理性瘢痕组(0.062±0.021、0.214±0.032)高;瘢痕癌组p21 mRNA表达强度(0.227±0.059)较正常皮肤组(0.072±0.044、0.203±0.024)、病理性瘢痕组(0.075±0.041、0.223±0.02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理性瘢痕组与正常皮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在瘢痕癌组织中,Cyclin D1与CDK4、p21与CDK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瘢痕癌的发生与Cyclin D1、CDK4的异常表达有关,Cyclin D1可能是通过与CDK4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周期G1/S期转化,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瘢痕癌发生。瘢痕癌中Cyclin D1-CDK4复合物活性的抑制调控,可能是CKI家族的其他成员或者有CKI家族以外的其他抑制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细胞周期调控 CYCLIN 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P21
下载PDF
CyclinA及CyclinA mRNA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世玖 郭瑞珍 周开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21-3123,共3页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A蛋白,采用...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A蛋白,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yclinA mRNA,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测3组被检组织中所检指标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yclinA、CyclinA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中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在皮肤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 mRNA(r=0.766,P<0.0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CyclinA及其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2)瘢痕癌中CyclinA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CYCLINA CYCLINA MRNA 瘢痕癌
下载PDF
烧伤瘢痕癌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世玖 王玉明 +3 位作者 程代薇 王达利 王波 祁建平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5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烧伤瘢痕癌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毅 张斌 +5 位作者 肖斌 姜疆 蔡黔 张鲜英 朱云 张绪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2年来 18例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属慢性瘢痕癌 ,其中溃疡型 5例 ,菜花型 13例 ;除 1例头皮瘢痕癌外 ,其余患者的移植皮片或皮瓣 10 0 %成活 ,2例截肢伤口一... 目的 :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2年来 18例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属慢性瘢痕癌 ,其中溃疡型 5例 ,菜花型 13例 ;除 1例头皮瘢痕癌外 ,其余患者的移植皮片或皮瓣 10 0 %成活 ,2例截肢伤口一期愈合。 8例患者分别于术后 4个月~ 6年获得随访 ,1例于术后 6个月因颅内转移死亡 ,1例于术后 5年死于其他疾病 ;1例足跟部瘢痕癌于术后 4个月复发 ,并侵噬跟骨 ,行小腿中段截肢 ,其余 5例局部无复发 ,功能外形良好。结论 :病理检查结果是确定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治疗 诊断 临床资料 手术
下载PDF
Ras、MAPK、Cyclin D1与皮肤瘢痕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瑞珍 王海青 欧小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Ras/Raf/MAPK信号通路和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与皮肤瘢痕癌的相关性。方法 (1)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进行K-ras、H-ras、N-ras免疫荧光双标记;(2)提取DNA,检测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K-ras、H-ras... 目的探讨Ras/Raf/MAPK信号通路和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与皮肤瘢痕癌的相关性。方法 (1)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进行K-ras、H-ras、N-ras免疫荧光双标记;(2)提取DNA,检测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的突变;(3)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MAPK、Cyc-lin D1蛋白的表达;(4)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组组织中MAPK mRNA、Cyclin D1 mRNA的表达。结果 (1)免疫荧光双标记K-ras、H-ras、N-ras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较弱荧光为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较强荧光为强阳性;(2)在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未发现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3)MAPK和Cyclin D1的蛋白及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均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皮肤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表达水平(阳性面积)、表达强度(平均光密度)与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Ras、MAPK、Cyclin D1基因的高表达与瘢痕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各种基因共同发挥了协同作用;(2)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与瘢痕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信号传导通路 CYCLIN D1 免疫荧光 基因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烧伤瘢痕癌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大伦 林军 王云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分析烧伤瘢痕癌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 8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病史、治疗及随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烧伤瘢痕癌与治疗方法不当 ,使创面瘢痕愈合有密切的关系 ;瘢痕形成后反复破溃 ,长期不愈 ,并发感染等也是瘢痕癌变的诱... 目的 分析烧伤瘢痕癌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 8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病史、治疗及随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烧伤瘢痕癌与治疗方法不当 ,使创面瘢痕愈合有密切的关系 ;瘢痕形成后反复破溃 ,长期不愈 ,并发感染等也是瘢痕癌变的诱因。对溃疡或反复破溃或易磨易压以及确诊为癌变的瘢痕应及早手术。结论 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植皮 ,可减少瘢痕形成 ;对已形成的瘢痕应加强防护。手术仍是治疗瘢痕癌的理想方法 ,但也需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烧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CyclinA、C-myc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瑞珍 周开梅 王燕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CyclinA、C-myc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CyclinA、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 目的探讨CyclinA、C-myc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CyclinA、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yclinA mRNA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yclinA、CyclinA mRNA在正常皮肤和皮肤瘢痕上皮中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的表达(平均吸光度和阳性面积)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myc蛋白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呈弱阳性,在皮肤瘢痕上皮中呈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在皮肤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 mRNA(r=0.766,P<0.01)、CyclinA与C-myc蛋白(r=0.804,P<0.0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1)CyclinA及其mRNA、C-myc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2)C-myc蛋白的高表达与皮肤瘢痕上皮癌变有相关性。(3)在瘢痕癌中CyclinA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A C-MYC 皮肤瘢痕 瘢痕癌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A,p21^(WAF1)及C-myc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郭瑞珍 周开梅 吴晓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p21WAF1和C-myc在病理性皮肤瘢痕和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皮肤瘢痕和瘢痕癌中CyclinA,p21WAF1和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CyclinA mRNA,p21W...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p21WAF1和C-myc在病理性皮肤瘢痕和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皮肤瘢痕和瘢痕癌中CyclinA,p21WAF1和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CyclinA mRNA,p21WAF1 mRNA的表达,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A,p21WAF1及其mRNA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在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yc蛋白在正常皮肤、皮肤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 mRNA;Cy-clinA与p21WAF1,C-myc;CyclinA mRNA与p21WAF1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CyclinA,C-myc的高表达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相关性,这两种因子在瘢痕癌的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C-myc蛋白的表达可作为皮肤瘢痕癌变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p21WAF1在瘢痕癌中高表达的意义尚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A P21WAF1 C—myc 皮肤瘢痕 瘢痕癌
下载PDF
皮肤瘢痕癌临床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6
10
作者 祁少海 利天增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瘢痕癌 临床 病理学
下载PDF
肺瘢痕癌的CT诊断及误漏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长友 林旭波 +1 位作者 何家维 张桂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瘢痕癌的CT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以便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1例肺瘢痕癌的CT表现。结果 31例瘢痕癌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左上肺12例,左下肺3例,右上肺8例,右下肺5例,右肺中叶2例,同时累及右上下... 目的探讨肺瘢痕癌的CT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以便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1例肺瘢痕癌的CT表现。结果 31例瘢痕癌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左上肺12例,左下肺3例,右上肺8例,右下肺5例,右肺中叶2例,同时累及右上下肺1例。31例患者X线诊断肺癌8例,误诊率74.2%(23/31);CT首次检查,主要表现纤维条索状,或模糊斑片状,或不成形云雾样阴影,或结节状及球形病灶等,准确诊断15例,误诊率为51.6%(16/31),早期病灶主要误诊为陈旧性或活动性肺结核、结核球、慢性感染、肺纤维化等。结论肺瘢痕癌因与原有瘢痕组织部位重叠、影像学表现相似而容易误诊,密切注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灶的CT影像变化,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瘢痕癌 肺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进辉 李明华 +2 位作者 白晓龙 李宏伟 宋斌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983-1986,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将20份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设为观察A组、20份瘢痕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B组,20份正常皮肤组织设为对照组,分别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PCR... 目的: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将20份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设为观察A组、20份瘢痕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B组,20份正常皮肤组织设为对照组,分别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PCR(real time PCR)观察三组组织标本TGF-β1和Smad蛋白和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1Western blotting:观察B组的TGF-β1和Smad蛋白显著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1),TGF-β1和Smad在观察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Real time PCR:观察B组的TGF-β1和Smad基因显著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1),TGF-β1和Smad在观察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在皮肤瘢痕癌标本中TGF-β1与mRNA TGF-β1(r=0.727 P<0.01),Smad与mRNA Smad(r=0.812 P<0.0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瘢痕癌变上调TGF-β1、Smad的表达,在瘢痕癌中TGF-β、Smad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可将改变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标志蛋白的表达做为治疗疤痕癌的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理性瘢痕 瘢痕癌 TGF-Β1/SMAD信号通路
下载PDF
皮肤瘢痕上皮及瘢痕癌癌巢中Cx26 Cx26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世玖 郭瑞珍 李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26在皮肤瘢痕上皮及瘢痕癌癌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皮肤瘢痕和22例瘢痕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x26蛋白,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26 mRNA。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26在皮肤瘢痕上皮及瘢痕癌癌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皮肤瘢痕和22例瘢痕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x26蛋白,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x26 mRNA。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x26蛋白、Cx26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的表达呈阳性,在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呈强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癌巢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正常皮肤组、皮肤瘢痕组及瘢痕癌组两两比较,其表达(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Cx26蛋白及Cx26 mRNA的高表达,对皮肤瘢痕上皮增生具有促进作用;②Cx26蛋白及Cx26 mRNA的低表达,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26 Cx26mRNA 皮肤瘢痕 瘢痕癌
下载PDF
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连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瑞珍 王娟 李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Cx26、Cx32、Cx43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皮肤病理性瘢痕、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x26、Cx32和Cx43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x2...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Cx26、Cx32、Cx43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皮肤病理性瘢痕、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x26、Cx32和Cx43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x26、Cx32、Cx43 mRNA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测3组中所检各项指标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瘢痕癌组中,3项检测指标均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低于病理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2)在病理性瘢痕组中,Cx26及其mRNA的表达比瘢痕癌组和正常皮肤组高;(3)Cx43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种连接蛋白在瘢痕癌中低表达,可能与瘢痕癌的发生均有相关性。(2)Cx26及其mRNA在病理性瘢痕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病理性瘢痕上皮细胞的增生。(3)与正常皮肤表皮相比较,病理性瘢痕上皮Cx43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瘢痕癌变的危险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瘢痕癌 连接蛋白
下载PDF
生存素在瘢痕疙瘩、皮肤瘢痕癌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梅 赵琰 +4 位作者 肖汀 王雅坤 金光玉 陈洪铎 何春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1-1023,1028,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在瘢痕疙瘩、皮肤瘢痕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瘢痕疙瘩、35例皮肤瘢痕癌及46例鳞癌患者皮损中生存素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示正常...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在瘢痕疙瘩、皮肤瘢痕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瘢痕疙瘩、35例皮肤瘢痕癌及46例鳞癌患者皮损中生存素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示正常皮肤组织中未见生存素的表达;生存素在瘢痕疙瘩、皮肤瘢痕癌及鳞癌皮损中均呈阳性表达,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1%(13/41),54.29%(19/35)、60.87%(28/46);皮肤瘢痕癌与鳞癌的生存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瘢痕疙瘩(P值均<0.05),而皮肤瘢痕癌与鳞癌之间生存素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存素蛋白在瘢痕疙瘩、皮肤瘢痕癌及鳞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生存素蛋白在皮肤瘢痕癌中的表达与原发病无关;生存素蛋白在皮肤瘢痕癌与鳞癌中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生存素的高表达可能在瘢痕疙瘩、皮肤瘢痕癌及鳞癌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瘢痕癌 鳞状细胞 瘢痕疙瘩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aspase-9,Caspase-3,Bcl-2蛋白在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娜 郭瑞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6-780,共5页
目的探讨Caspase-9,Caspase-3,Bcl-2蛋白与瘢痕癌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以15例病理性皮肤瘢痕被覆上皮、20例皮肤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10例正常皮肤表皮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分别检测三组组织中Caspase-9,Caspase-3... 目的探讨Caspase-9,Caspase-3,Bcl-2蛋白与瘢痕癌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以15例病理性皮肤瘢痕被覆上皮、20例皮肤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10例正常皮肤表皮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分别检测三组组织中Caspase-9,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以上三种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Caspase-9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呈阴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呈弱阳性表达。瘢痕癌组与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呈阳性,在瘢痕癌组呈弱阳性。瘢痕癌组与正常皮肤组和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瘢痕上皮中仅见于基底层和棘细胞层有少量表达,呈阴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其表达水平、表达强度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指数在正常皮肤组和病理性瘢痕组高于瘢痕癌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癌的发生与癌细胞凋亡抑制有关,而凋亡抑制可能与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抑制有关,而与Bcl-2的抗凋亡作用可能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凋亡 CASPASE-9 CASPASE-3 BCL-2
下载PDF
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12/13位密码子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成久 郭瑞珍 王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H-ras/N-ras/K-ras)12/13位密码子的突变情况。方法:从14例皮肤病理性瘢痕,14例瘢痕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H-ras、N-ras、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情况... 目的:探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H-ras/N-ras/K-ras)12/13位密码子的突变情况。方法:从14例皮肤病理性瘢痕,14例瘢痕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H-ras、N-ras、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情况。结果:28个样本均成功提取DNA,扩增出基因片段,经测序均未发现H-ras、N-ras、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论: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的突变位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RAS基因 皮肤病理性瘢痕 瘢痕癌
下载PDF
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Smad mRNA和蛋白检测及基因突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明华 刘进辉 +5 位作者 白晓龙 李宏伟 吕东亮 郭京丽 刘冬梅 宋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704-5705,共2页
目的分析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Smad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将20份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设为观察A组、20份瘢痕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B组,20份正常皮肤组织设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PCR(R... 目的分析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Smad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将20份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设为观察A组、20份瘢痕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B组,20份正常皮肤组织设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PCR(Real time PCR)观察三组标本Smad蛋白和基因的变化情况,同时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扩增观察A组和观察B组标本的DNA序列,观察Smad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观察B组Smad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A组和对照组之间Smad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观察组标本经过PCR基因扩增后呈现6条目的条带,其中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各3例,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突变位点未在测序时发现。结论 Smad表达升高可能与瘢痕癌相关,下调Smads基因表达和抑制Smad蛋白活性将可能成为治疗瘢痕癌的药物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 皮肤病理性瘢痕 瘢痕癌
下载PDF
皮肤瘢痕癌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Bcl-2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瑞珍 马娜 阮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检测瘢痕癌中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及其下游靶基因Bcl-2的表达,分析该通路靶向治疗靶点及靶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瘢痕癌组织,以正常皮肤表皮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PI3K,AKT,Bcl-2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 目的检测瘢痕癌中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及其下游靶基因Bcl-2的表达,分析该通路靶向治疗靶点及靶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瘢痕癌组织,以正常皮肤表皮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PI3K,AKT,Bcl-2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I3K mRNA,AKT mRNA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计算被检组织中所检各项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所有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3K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呈阴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表达强度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T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呈阴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表达强度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瘢痕癌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其表达水平、表达强度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可能是瘢痕癌的致癌位点,实施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存在。Bcl-2可能具有致癌位点的多样性,是否是瘢痕癌的致癌位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 Bcl-2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治疗头皮巨大瘢痕癌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玮 杨红岩 +3 位作者 郭伶俐 乌兰哈斯 柴密 韩岩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头皮巨大瘢痕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10至2012-09我科共收治5例头皮巨大瘢痕癌患者,病变面积6 cm×8 cm~11 cm×10 cm,均侵犯颅骨,其中1例侵入颅内。均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头皮巨大瘢痕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10至2012-09我科共收治5例头皮巨大瘢痕癌患者,病变面积6 cm×8 cm~11 cm×10 cm,均侵犯颅骨,其中1例侵入颅内。均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14 cm×13 cm~17 cm×16 cm。结果 5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后均顺利成活,无并发症,皮瓣质地柔软,略高出周围皮肤。结论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大,血供丰富,设计灵活,是目前修复大面积头皮瘢痕癌切除后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瘢痕癌 背阔肌肌皮瓣 游离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