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弥散系数值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玉林 刘梦雨 +4 位作者 李金锋 张军 孙璐 冯逢 马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机,对2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的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脑部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23例患者均经二次手术或随访证... 目的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机,对2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的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脑部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23例患者均经二次手术或随访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DWI原始数据采用Functool软件进行ADC值测量,感兴趣区(ROIs)放置在病灶中DWI信号均匀处,并参考增强T1WI以避开出血及液化坏死区。所选ROI的ADC值由Functool自动计算出,为了减少误差,在强化病灶内测量10处ADC值,得到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结果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病灶中均常见出血、坏死、水肿等,导致ADC值具有较大差异。胶质瘤复发组平均ADC值及最大ADC值均小于放射性脑损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胶质瘤复发组最小ADC值明显小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16)。结论最小ADC值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放射性脑损伤 胶质瘤复发
下载PDF
胶质瘤手术后放射性脑病和肿瘤复发的临床鉴别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霍雷 张明宇 +4 位作者 方加胜 顾宏晨 宋涛 王延金 龚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提高胶质瘤术后放疗导致的放射性脑病和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该院近10年来胶质瘤术后经放射治疗,并行第2次手术4800例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等。结果26例患者2次术后经病理切片确诊为... 目的提高胶质瘤术后放疗导致的放射性脑病和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该院近10年来胶质瘤术后经放射治疗,并行第2次手术4800例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等。结果26例患者2次术后经病理切片确诊为放射性脑病。结论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和复发鉴别较困难,临床上较易误诊。必须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复发时间、放射剂量以及影像学表现等多方面的特征,才能提高鉴别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病 胶质瘤复发 鉴别诊断
下载PDF
6例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误诊为胶质瘤复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开福 徐培坤 +1 位作者 吴运 胡光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与胶质瘤复发的鉴别。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10年8月6例胶质瘤术后经放射治疗误诊为胶质瘤复发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变全切,1例大部切除(切除90%)。6例病理结果为放射性脑病。1例术后右侧肢体肌... 目的探讨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与胶质瘤复发的鉴别。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10年8月6例胶质瘤术后经放射治疗误诊为胶质瘤复发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变全切,1例大部切除(切除90%)。6例病理结果为放射性脑病。1例术后右侧肢体肌力较术前转差(术前Ⅳ级,术后Ⅰ~Ⅱ级)。术后9~14 d出院。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9.5月,患者恢复良好1,例术后8个月因胶质瘤复发再次入院。结论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与胶质瘤复发难以区别,临床上容易误诊,应综合患者病史、复发时间、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多因素特征,提高临床鉴别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病 胶质瘤复发 误诊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幕上脑膜瘤复发手术切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少华 李军鹏 +1 位作者 牛海涛 谢文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1040-1041,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49岁,主因"头晕,记忆力减退两月余伴头痛2天"入院。患者近两月经常出现头晕,记忆力明显减退并有全身不适及无力感,最近两天感觉头痛似有感冒样症状,入院前三个月因颅脑外伤术后1年复查头颅CT提示,左颞顶枕部脑膜瘤复... 1病例报告患者,男,49岁,主因"头晕,记忆力减退两月余伴头痛2天"入院。患者近两月经常出现头晕,记忆力明显减退并有全身不适及无力感,最近两天感觉头痛似有感冒样症状,入院前三个月因颅脑外伤术后1年复查头颅CT提示,左颞顶枕部脑膜瘤复发,当时因无症状未做治疗。患者于三年前因脑膜瘤行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膜瘤复发 治疗
下载PDF
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欢 王红 +1 位作者 郝璐 杨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0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探究灌注加权成像(PWI)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胶质瘤术后放疗的80例患者进行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 目的探究灌注加权成像(PWI)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胶质瘤术后放疗的80例患者进行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经过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得到odi图、ficvf图、fvec图、浓度参数的沃森分布图(kappa)及各向同性体积分数图(fiso);经过灌注加权成像得到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 e)、速率常数(K ep)及半定量参数iAUC的值。同时分析联合应用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在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中有57例脑胶质瘤放射性脑坏死患者,23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复发组和坏死组脑胶质瘤的fiso、fxvec、fyvec、fzvec、kappa、ficvf、odi的平均值可鉴别水肿与正常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复发组K^(trans)值、V e值和iAUC值均显著高于坏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Ke 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和坏死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和检查后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对对胶质瘤复发和坏死检出率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仅采用灌注加权成像和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P<0.05)。结论灌注加权成像与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加权成像 神经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 脑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坏死
下载PDF
淋巴瘤复发患者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
6
作者 温伟英 张碧霞 翟英俊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6期60-61,共2页
总结了淋巴瘤复发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复发淋巴瘤患者在化疗前运用常规护理措施结合循证护理,做好全身情况的评估,化疗中强调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预防局部渗漏的发生,化疗后的护理重点是骨髓抑制的防护及远期并发症的观... 总结了淋巴瘤复发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复发淋巴瘤患者在化疗前运用常规护理措施结合循证护理,做好全身情况的评估,化疗中强调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预防局部渗漏的发生,化疗后的护理重点是骨髓抑制的防护及远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加强化疗期间患者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化疗相关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淋巴瘤复发患者的化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复发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膜瘤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堵珏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膜瘤复发再次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重视术前、术后的护理,尤其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地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与处理并发症,强调早期实施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结果术后7例无手术死亡,3例出现暂时性...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膜瘤复发再次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重视术前、术后的护理,尤其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地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与处理并发症,强调早期实施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结果术后7例无手术死亡,3例出现暂时性偏瘫加重,双下肢瘫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1.5年,未见明显肿瘤复发,1例双下肢瘫患者肌力恢复至III级,余病例生活基本自理。结论针对脑膜瘤患者二次手术实施的康复护理,降低了手术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 脑膜瘤复发 再次手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构建全程健康教育体系对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再次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庆博 赵旭 +1 位作者 苗元芳 贾学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构建健康教育体系对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再次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6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体系进... 目的探讨构建健康教育体系对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再次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6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体系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运动情况、生活活动情况及满意度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后运动功能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能力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后ADL能力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能力恢复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后语言能力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全程健康教育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再次手术的预后情况,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 胶质瘤复发 再次术后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脑胶质瘤术后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孟达 李强 +2 位作者 王友良 童竑章 沈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2-1318,共7页
背景脑胶质瘤单纯依靠手术清除率低于30%,术后结合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放射性脑损伤比例占放疗总数的20%。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体征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如何尽早准确判别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对后续治疗意... 背景脑胶质瘤单纯依靠手术清除率低于30%,术后结合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放射性脑损伤比例占放疗总数的20%。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体征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如何尽早准确判别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对后续治疗意义重大,亦是当前治疗的难点并重点。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及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肿瘤科收治手术治疗后放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53例。放疗结束后3~6个月行PET/CT和多模态MRI复查,放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患者临床资料、PET/CT指标〔标准摄取值(SUV)、病灶正常组织比(L/N)〕及多模态MRI指标〔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rMTT)、局部脑血流量(rCBF)、胆碱/肌酸比值(Cho/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比值(Cho/NAA)、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结果随访结束后,失访6例,共完整收集147例患者有效数据。预后良好组107例,预后不良组40例,其中放射性脑损伤21例,肿瘤复发19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检出率、rMTT及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级、SUV、L/N、rCBV、rCBF、Cho/Cr及Cho/NAA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性别、年龄、WHO病理分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检出率、rMTT及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复发患者SUV、L/N、rCBV、rCBF、Cho/Cr及Cho/NAA高于放射性脑损伤(P<0.05)。SUV、L/N、rCBV、rCBF、Cho/Cr、Cho/NAA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0.837、0.950、0.937、0.865、0.902。rCBV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AUC高于L/N、Cho/Cr(Z=4.173,P<0.001;Z=3.261,P<0.001),rCBV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最佳截点为1.44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48%、94.74%。结论手术治疗后放疗的预后不良的脑胶质瘤患者SUV、L/N、rCBV、rCBF、Cho/Cr及Cho/NAA明显升高,同时脑胶质瘤复发患者以上指标高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多模态MRI指标对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能力较PET/CT更佳,尤以rCBV最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录玲 谢春 +2 位作者 涂文彬 高井海 程向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1期13-15,41,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GR)和放射性脑损伤(RB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胶质瘤患者86例,依据二次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分为GR组和RBI组,所有患者均给予DCE-MRI...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GR)和放射性脑损伤(RB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胶质瘤患者86例,依据二次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分为GR组和RBI组,所有患者均给予DCE-MRI检查并测定脑血流动力学(Ktrans、Ve、Kep),分析其对鉴别诊断GR、RBI的临床价值。结果GR组Ktrans、Ve水平明显高于R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在GR和RBI两组患者的水平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鉴别诊断GR、RB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Ktrans以0.19>min-1为临界值时为83.33%,81.58%,82.56%,Ve以>0.13%为临界值时为85.42%,78.95%,82.56%,Ktrans联合Ve时为93.75%,92.11%,93.02%,与二者单独诊断效能相比,二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单独的诊断效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检查测定Ktrans、Ve可有效鉴别诊断GR、RBI,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佳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鉴别 诊断 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下载PDF
MVD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16层CT动态增强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淳良 万红萍 +4 位作者 梅金红 周莉 王珊珊 徐姗 秦兴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1期88-9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复发组脑...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复发组脑膜瘤33例和非复发组脑膜瘤26例的MVD平均值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2)16层超高速螺旋CT机动态增强扫描,测定CT值及到达峰值持续的时间,分析三者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非复发组与复发组脑膜瘤的MVD平均值分别为34.292 3±17.242 2、71.410 0±39.475 0,复发组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00<0.05);其中复发组脑膜瘤Ⅰ级与Ⅱ、Ⅲ级的MVD平均值分别为54.730 4±25.308 01、09.780 0±39.642 0,Ⅱ、Ⅲ级的MVD平均值明显高于I级者(P=0.000<0.05)。(2)VEGF蛋白表达在复发组脑膜瘤I级的阳性率39.13%(9/23)高于非复发组的阳性率11.54%(3/26)(P=0.044<0.05)。(3)38例VEGF蛋白表达阴性的脑膜瘤中MVD平均值为37.926 3±15.230 0,21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的脑膜瘤中MVD平均值为86.028 6±28.746 4,VEGF蛋白的表达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r=0.788 8,P<0.001)。(4)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D-T曲线斜率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r=0.33,P<0.01);峰值持续时间与MVD平均值呈负相关(r=-0.42,P<0.005)。结论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VEGF蛋白和MVD联合检测可作为脑膜瘤手术前、后客观反映其生物学特性的一组重要指标,为脑膜瘤手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脑膜 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 VEGF MVD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再次术后癫痫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兴旺 董辉 +3 位作者 周桥 江涛 刘艳辉 毛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9期513-516,共4页
目的 探讨首次术后诊断为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后癫痫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的81例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中,43例再次术后病理诊断仍为低级别胶质瘤(无恶性转... 目的 探讨首次术后诊断为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后癫痫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的81例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中,43例再次术后病理诊断仍为低级别胶质瘤(无恶性转变组),38例进展为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转变组)。再次术后12个月,无恶性转变组29例(35.8%)完全无癫痫发作(EngelⅠ级),恶性转变组为26例(3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全切除是恶性转变组癫痫预后的良好指标(OR=0.171,95%CI为0.031-0.941,P=0.042),肿瘤全切除(OR=0.09,95%CI为0.013-0.613;P=0.014)和Ki-67低表达(OR=0.064,95%CI为0.007-0.610;P=0.017)是无恶性转变组癫痫预后良好指标,而年龄≤38岁(OR=8.899,95%CI为1.615-60.667;P=0.013)是无恶性转变组癫痫预后不良指标。结论 肿瘤全切除、年龄〉38岁以及Ki-67低表达是预测复发性低级别胶质瘤术后癫痫完全控制的良好因素,而在进展为高级别的胶质瘤中,仅有肿瘤全切除有助于癫痫完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低级别胶质 恶性转变 癫痫 KI-67 手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膜瘤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元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8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对于脑膜瘤复发的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防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膜瘤复发患者58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手术切除程度及病理分级,分析引发脑膜... 目的探讨脑膜瘤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对于脑膜瘤复发的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防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膜瘤复发患者58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手术切除程度及病理分级,分析引发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癫痫、肿瘤直径较大、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及手术切除程度等。结论术后关注患者引发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脑膜瘤复发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复发 相关因素 临床研究
下载PDF
MR功能成像新技术对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战英 张亚静 梁亚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究在对于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过程中使用MR功能成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20年5月中收治的进行脑胶质瘤全切术后进行化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70例。依据患者的病症的不同将脑胶... 目的:探究在对于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过程中使用MR功能成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20年5月中收治的进行脑胶质瘤全切术后进行化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70例。依据患者的病症的不同将脑胶质瘤复发的患者共计35例设为对照组,同时将患有放射性脑损伤的患者共计35例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MR功能成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上对比并无明显差异,不论是神经功能刺激缺失情况、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和颅内压升高情况对比都差距细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Cho/NAA、Cho/Cr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数值,且观察组的NAA/Cr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症状的辨别过程中,采用MR功能成像技术进行辨别,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正确的辨别,从而保证能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影像的检测过程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成像技术 脑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反应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彭丹丹 王立莎 +2 位作者 李光 张贤 郭振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6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切除治疗的4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同步放疗及辅助化疗,治疗完成后行常规MR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切除治疗的4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同步放疗及辅助化疗,治疗完成后行常规MR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检查,并行追踪复查,对比常规MR和PWI的诊断准确率、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MPI形态学,病灶强化区域的rCBV、rCBF、rMTT。结果:病理活检显示,胶质瘤复发31例、放射性脑损伤15例;常规M R的诊断准确率为36.96%(17/46),PWI的诊断准确率为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组的结节样强化形态、最大强化宽度≥5 mm的比例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肿瘤复发组的rCBV、rCBF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rMTT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I鉴别诊断肿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敏感度为87.10%(27/31)、特异度为80.00%(12/15)、准确率为84.78%(39/46)。结论:PWI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反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灌注成像rCBV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效果,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下载PDF
误诊为脑胶质瘤复发的放射性脑损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晓宇 吴刚 +5 位作者 成之奇 丁志良 阮文华 邓朋 马冕 吴建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胶质瘤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差异性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胶质瘤复发的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行手术切除患者的脑部病灶,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目的探讨复发胶质瘤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差异性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胶质瘤复发的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行手术切除患者的脑部病灶,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放射性脑损伤,而非胶质瘤复发。结论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提升其诊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需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胶质 鉴别诊断 放射性损伤 影像学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对胶质母细胞瘤复发时间的影响
17
作者 张道宝 张列 +4 位作者 刘家刚 宋伟正 宋博 余水 毛庆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960-961,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组与未行伽玛刀治疗组复发时间有无差别,以探讨伽玛刀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34例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14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20例未行其他任何治疗,34例患者均... 目的:通过比较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组与未行伽玛刀治疗组复发时间有无差别,以探讨伽玛刀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34例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14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20例未行其他任何治疗,34例患者均随访至复发,复发后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统计两组复发时间,用t-检验判断两组有无区别。结果:术后行伽玛刀治疗组平均复发时间为10.57个月,术后未行伽玛刀治疗组平均复发时间为6.15个月,t=2.260,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未行伽玛刀治疗组早于伽玛刀治疗组复发。结论:伽玛刀治疗可以延缓胶质瘤手术后复发时间,是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复发脑胶质母细胞 手术
下载PDF
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海搏 张天宇 +7 位作者 李新 张佳佳 申曼 詹晓凯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5-994,共10页
背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 背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此方面尚缺乏系统的临床分析。目的对RRMM患者应用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7个数据库中有关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单组率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2-06。由2名研究人员使用自制的数据表单来提取收集数据,并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Studi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00例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根据不同靶点可分为4类:BCMA+CD19、BCMA+CD38,BCMA+跨膜剂与钙调节亲环素配体的相互作用者(TACI)、BCMA+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7(CS1),其中BCMA+CD19靶点的研究较多。根据输注形式不同CAR-T细胞疗法可分为4类:双特异性CAR-T细胞、联合或序贯输注两种不同CAR-T细胞、双顺反子结构、共转导。Meta分析显示,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总缓解率(ORR)为90.0%(95%CI=0.849~0.943),完全缓解率(CRR)为54.6%(95%CI=0.416~0.673),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为75.6%(95%CI=0.489~0.952),髓外病变(EMD)总缓解率为55.1%(95%CI=0.234~0.851),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为29.7%(95%CI=0.141~0.454),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生存率为75.6%(95%CI=0.554~0.915),3~4级细胞释放因子综合征(CRS)发生率为16.4%(95%CI=0.094~0.245),神经毒性(ICANS)发生率为4.0%(95%CI=0~0.120)。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显示,ORR(P=0.03)及EMD总缓解率(P=0.02)提示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CRR(P=0.53)、MRD阴性率(P=0.79)、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P=0.71)、生存率(P=0.98)、3~4级CRS发生率(P=0.90)、ICANS发生率(P=0.30)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治疗RRMM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需要多中心、大样本、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 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含BTK抑制剂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19
作者 陈欢 柳喜洋 +3 位作者 常宇 陈子琪 李文琪 张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观察含BTK抑制剂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复发难治MC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化疗方案对疗效、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影响。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8(56... 目的:观察含BTK抑制剂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复发难治MC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化疗方案对疗效、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影响。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8(56-61)岁,男女比例约为2.9∶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占77.6%,结外受累部位>2占43.3%,骨髓受累占60.4%,胃肠道受累占24.6%,肝脾肿大占38.1%。中位随访时间30(2-103)个月,总有效率41.8%,3年PFS未达到,3、5年OS率分别为62.7%、53.8%。含BTK抑制剂方案治疗组总有效率56.9%,优于不含BTK抑制剂方案治疗组的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PFS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型与特殊型之间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是复发难治MCL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Ki-67、B症状、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 Arbor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二线治疗方案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含BTK抑制剂方案治疗复发难治MCL有效率高,且可明显延长PFS,Ki-67、B症状、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 Arbor分期为复发难治MCL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抑制剂 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小唾液腺来源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徐万林 卢浩 +2 位作者 吴一凡 刘胜文 杨雯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小唾液腺来源的复发性多形性腺瘤(recurrent pleomorphic adenoma,RP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小唾液腺来源R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 目的:探讨分析小唾液腺来源的复发性多形性腺瘤(recurrent pleomorphic adenoma,RP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小唾液腺来源R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17例小唾液腺来源的RPA,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为14~80岁,中位年龄为52岁;平均复发次数为2.8次,平均复发间隔为7.9年。按发病部位来分,发生于腭部的最为多见(52.9%),其次为颊部(29.4%)。复发肿瘤较大时可引起一定的症状,如骨质吸收、咽腔阻塞及面部膨隆等。17例患者中共计7例(41.2%)出现恶变,其中腭部来源的9例RPA中,有5例(55.6%)发生恶变。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平均随访5.7年,其中15例(88.2%)患者为无瘤生存状态。结论:小唾液腺来源的RP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临界性肿瘤,好发于腭部,复发间隔时间较长。反复复发的小唾液腺来源的RPA易出现恶变,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多形性腺 小唾液腺 唾液腺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