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寇宇斐 杨旭 +4 位作者 许辉 张兆才 唐德富 李发弟 李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6-107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54只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湖羊公羔[初始体重为(25.02±1.81)kg],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湖羊公羔。...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54只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湖羊公羔[初始体重为(25.02±1.81)kg],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湖羊公羔。3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全株饲料桑比例为0(CON组)、4%(MUL4组)和8%(MUL8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试期7 d和正试期63 d。结果显示:1)GR值随着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的增加呈一次线性增加(P<0.05),其中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MUL8组瘤胃重显著高于CON组和MUL4组(P<0.05)。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肝脏重、脾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2)MUL8组背最长肌的pH45 min显著降低于CON组(P<0.05),而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的pH24 h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45 min和24 h的背最长肌红度(a*)值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剪切力、失水率和蒸煮损失差异均不显著(P>0.05)。3)MUL8组肌肉的挤压硬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MUL8组和MUL4组肌肉的穿刺力与CO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MUL8组肌肉的弹性显著低于MUL4组和CON组(P<0.05)。各组之间肌肉的内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4)MUL8组瘤胃背囊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CON组和MUL4组(P<0.05)。MUL8组和MUL4组瘤胃背囊的乳头长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各组之间瘤胃背囊的乳头宽度和腹囊的肌层厚度、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5)CON组瘤胃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MUL8组(P<0.05)。CON组和MUL4组瘤胃中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显著高于MUL8组(P<0.05)。CON组和MUL4组瘤胃中反刍月形单胞菌的数量显著低于MUL8组(P<0.05)。CON组与MUL8组瘤胃中短普雷沃氏菌的数量显著高于MUL4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配合4%或8%的全株饲料桑均未对育肥湖羊的胴体重、眼肌面积、屠宰率产生显著影响,但有利于胴体脂肪的沉积;饲粮中配合8%的全株饲料桑可显著提高育肥湖羊瘤胃背囊的肌层厚度和乳头长度,有利于瘤胃发育,同时还可显著提高背最长肌的a*值,显著降低挤压力和穿刺硬度,改善育肥湖羊的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饲料桑 育肥湖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瘤胃组织形态 瘤胃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粗饲料及其加工方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康梦琛 王湛翔 +4 位作者 刘志强 曹志军 李胜利 郭艳丽 邓红雨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6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及其加工方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43.5±3.4)kg的新生荷斯坦公犊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切短苜蓿、颗粒苜蓿、切短燕麦和颗粒燕麦,自由采食。试验自15日龄...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及其加工方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43.5±3.4)kg的新生荷斯坦公犊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切短苜蓿、颗粒苜蓿、切短燕麦和颗粒燕麦,自由采食。试验自15日龄至56日龄。结果表明:粗饲料种类对犊牛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苜蓿组犊牛的体高(45日龄)和瘤胃腹囊肌层厚度高于燕麦组(P<0.05);粗饲料加工方式对体重无显著影响,但颗粒组犊牛各阶段干草采食量(P<0.01)和15~30日龄的日均总干物质采食量以及瘤胃背囊乳头长度均高于切短组(P<0.05),切短组犊牛46~56日龄和全期的开食料采食量(P<0.01)、15~30日龄和46~56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45日龄和56日龄时的体斜长和胸围(P<0.05)、瘤胃腹囊肌层厚度(P<0.05)均高于颗粒组;粗饲料种类和加工方式互作对犊牛各生长性能指标和体尺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切短苜蓿组瘤胃腹囊肌层厚度高于其他三组(P<0.05)。由此可见,补饲切短干草可显著提高犊牛开食料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断奶后体斜长和胸围,切短苜蓿干草还能显著提高瘤胃肌层厚度,而颗粒干草则有助于提高瘤胃背囊乳头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加工方式 犊牛 生长性能 瘤胃组织形态
下载PDF
日粮精粗比对育肥藏羊瘤胃组织形态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蒋伟 王志有 +4 位作者 侯生珍 雷云 贾建磊 周力 桂林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育肥藏羊瘤胃组织形态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210只早期断奶藏羔羊,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分别对其饲喂精粗比为20∶80(A)、30∶70(B)、40∶60(C)、50∶50(D)、60∶40(E)、70∶30(F)和80∶20(G)的基础日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育肥藏羊瘤胃组织形态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210只早期断奶藏羔羊,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分别对其饲喂精粗比为20∶80(A)、30∶70(B)、40∶60(C)、50∶50(D)、60∶40(E)、70∶30(F)和80∶20(G)的基础日粮,预饲期10 d,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采集瘤胃组织及瘤胃液样品。试验采用冷冻切片观察瘤胃组织发育情况,测定瘤胃肌肉层、角化层厚度,乳头长度、宽度和密度;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测定瘤胃微生物,分析瘤胃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日粮精粗比可对瘤胃组织形态造成显著影响(P<0.05)。当精粗比例为50∶50时,藏羊瘤胃角化层厚度、瘤胃乳头密度和高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精粗比例为30∶70时,瘤胃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2)本试验7组共产生299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其中共有OTUs 259个,占比86.7%,独有OTUs 40个,其中F和G组分别含独有OTUs 14和8个;试验F组香浓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而辛普森指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间细菌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3)门水平下,随着精粗比例上升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有降低趋势,且A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科水平下,毛螺菌科相对丰度与精粗比例呈负相关,E组普雷沃氏菌科相对丰度较高(P<0.05)。综合瘤胃组织表型和细菌菌群多样性可知:随着日粮中精料水平的提高,瘤胃组织形态发生改变,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瘤胃乳头及角化层的发育;但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70∶30)可丰富瘤胃中细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藏羊 瘤胃组织形态 16S rDNA 瘤胃微生物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大通牦牛瘤胃组织结构和瘤胃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喜喜 王伟 +4 位作者 徐成体 张瑞强 陈永珑 牛勇 周双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77-3787,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牧与舍饲2种饲养方式对大通牦牛瘤胃组织结构及瘤胃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以期为大通牦牛的生长发育和科学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选取30头体重[(213.50±13.12) kg]相近的2岁大通公牦牛,随机分为放牧组与舍饲组,每... 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牧与舍饲2种饲养方式对大通牦牛瘤胃组织结构及瘤胃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以期为大通牦牛的生长发育和科学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选取30头体重[(213.50±13.12) kg]相近的2岁大通公牦牛,随机分为放牧组与舍饲组,每组15头牦牛,放牧组牦牛只进行自然放牧,舍饲组牦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190 d。试验结束后屠宰2组牦牛,采用瘤胃组织切片和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进行瘤胃组织结构和瘤胃菌群多样性测定。结果显示:1)舍饲组牦牛瘤胃乳头长度、乳头宽度、上皮厚度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牦牛(P<0.01),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放牧组牦牛(P<0.05),肌层厚度极显著低于放牧组牦牛(P<0.01)。2)放牧组牦牛瘤胃菌群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极显著高于舍饲组牦牛(P<0.01),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舍饲组牦牛(P<0.05);主坐标分析(PCA)显示,2种饲养方式之间瘤胃菌群Beta多样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在门水平上,2种饲养方式的牦牛瘤胃菌群均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群,且舍饲组牦牛瘤胃菌群中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牦牛(P<0.05),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放牧组牦牛(P<0.05或P<0.01)。4)在属水平上,2种饲养方式的牦牛瘤胃菌群均以克里斯滕森菌科_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瘤胃球菌科_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瘤胃球菌属_2(Ruminococcus_2)和理研菌科_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为优势菌群,且舍饲组牦牛瘤胃菌群中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和Ruminococcus_2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牦牛(P <0.01), 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和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放牧组牦牛(P<0.05或P<0.01)。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Ruminococcus_2、毛螺菌科_NK3A20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 (Prevotellaceae_UCG-003)和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的相对丰度与瘤胃组织结构存在相关性。综上所述,饲养方式显著影响了大通牦牛的瘤胃组织结构及瘤胃菌群多样性和组成,且瘤胃组织结构的变化与瘤胃菌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饲养方式 瘤胃组织结构 16S rDNA 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海琴 贾建磊 +2 位作者 陈倩 侯生珍 桂林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31-534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3.17±4.52) kg]相近的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尾寒羊双胎羔羊120只,饲养至50日龄断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各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3.17±4.52) kg]相近的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尾寒羊双胎羔羊120只,饲养至50日龄断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各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Ⅰ组)、14%(Ⅱ组)、16%(Ⅲ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2)Ⅰ组瘤胃乳头宽度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Ⅱ组瘤胃乳头密度、肌层厚度均高于Ⅰ组(P<0.05),Ⅰ组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3)在科水平下,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为各组的优势物种。Ⅲ组Rumin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Lachnospirace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拟杆菌门BS11群(Bacteroidales_BS11_gut_group)、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4)16S rDNA基因功能预测发现,羔羊瘤胃微生物群落功能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综上所述,在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4%时,羔羊平均日增重最高,瘤胃组织发育较好,瘤胃发育趋于完善,瘤胃中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较高,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得到改善,有助于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蛋白质水平 瘤胃组织形态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早期饲喂对山羊羔羊瘤胃和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吕小康 解彪 +6 位作者 黄文琴 王淑艳 毕研亮 陶慧 崔凯 刁其玉 张乃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6-1015,共10页
旨在研究早期饲喂对20~60日龄山羊羔羊瘤胃和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并探究瘤胃和小肠组织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以饲喂方式为试验因子。选取72只2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门山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仅饲喂代... 旨在研究早期饲喂对20~60日龄山羊羔羊瘤胃和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并探究瘤胃和小肠组织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以饲喂方式为试验因子。选取72只2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门山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仅饲喂代乳粉组(MRO组)、代乳粉加精料组(MRC组)、代乳粉加精料加苜蓿颗粒组(MCA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只羊。试验预饲期3 d,正式期40 d。试验期间,测定羔羊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在羔羊60日龄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瘤胃和小肠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在山羊羔羊20~60日龄阶段,MRO组羔羊干物质和粗蛋白采食量显著低于MCA组和MRC组(P<0.05),但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MCA组和MRC组(P<0.05)。2)MCA组羔羊瘤胃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均显著高于MRO组(P<0.05),MRC组羔羊瘤胃乳头长度显著高于MRO组(P<0.05)。3)MCA组羔羊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MRO组(P<0.05),而V/C值显著低于MRO组(P<0.05);MRC组和MRO组羔羊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MCA组(P<0.05),而V/C值显著高于MCA组(P<0.05);MRC组和MCA组回肠V/C值显著低于MRO组(P<0.05)。4)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蛋白质摄入量与瘤胃乳头长度、乳头宽度、上皮厚度、空肠、回肠隐窝深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十二指肠、回肠V/C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消化NDF摄入量与瘤胃角质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瘤胃肌肉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消化NFC摄入量与瘤胃乳头长度和宽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十二指肠和回肠的V/C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早期补饲精料颗粒或者精料加苜蓿颗粒有利于瘤胃组织形态发育,但其相对于代乳粉较低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会减缓小肠组织形态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羔羊 早期饲喂 表观消化率 瘤胃组织形态 小肠组织形态
下载PDF
饲粮中不同比例桑叶粉对湖羊瘤胃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冯丹 欧阳佳良 +1 位作者 王梦芝 侯启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96-2203,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的桑叶粉对育肥湖羊瘤胃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3月龄育肥湖羊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各组用桑叶粉分别替代饲粮中精料的0(A组)、15%(B组)、30%(C组)、45%(D组)、60%(E组)。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的桑叶粉对育肥湖羊瘤胃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3月龄育肥湖羊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各组用桑叶粉分别替代饲粮中精料的0(A组)、15%(B组)、30%(C组)、45%(D组)、60%(E组)。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B组和C组瘤胃重/复胃重显著高于A组(P<0.05)。2)各组瘤胃乳头宽度的差异不显著(P>0.05)。3)对于瘤胃上皮的角质层宽度,A组高于其他各组,其中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对于瘤胃上皮颗粒层宽度,除D组显著高于E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棘突层和基底层宽度,与A组相比,桑叶粉处理能提高棘突层和基底层的宽度,但是作用不显著(P>0.05),D组和B组的基底层宽度显著高于C组(P<0.05)。总之,用桑叶粉替代15%~45%的精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湖羊复胃的重量,促进的棘突层和基底层细胞的分裂,从而促进瘤胃上皮组织发育,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瘤胃上皮角质层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粉 湖羊 瘤胃组织
下载PDF
不同断奶时间对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海琴 贾建磊 侯生珍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31-2437,共7页
旨在研究不同断奶时间对羔羊瘤胃发育的影响,选择胎次、体质量相近的小尾寒羊双胎羔羊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于30,40,50日龄(d)断奶,90 d后每组随机选择6只屠宰,采集瘤胃组织和瘤胃液,测定瘤胃组织形态及真菌菌群多样性与群... 旨在研究不同断奶时间对羔羊瘤胃发育的影响,选择胎次、体质量相近的小尾寒羊双胎羔羊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于30,40,50日龄(d)断奶,90 d后每组随机选择6只屠宰,采集瘤胃组织和瘤胃液,测定瘤胃组织形态及真菌菌群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40 d断奶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最高(P<0.05);2)40 d断奶组羔羊瘤胃乳头高度和肌肉层厚度显著最高(P<0.05),角化层厚度40 d断奶组显著低于30 d断奶组(P<0.05);3)真菌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40 d断奶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4)门水平下共检测出6个菌门,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3组羔羊优势菌门,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丝足虫门(Cercozoa)40 d断奶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0 d断奶组Ascomycota丰度最高(P<0.05);5)属水平下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为本研究优势菌,Debaryomyces 30 d断奶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enicillium、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Boeremia、沃德霉属(Wardomyces),40 d断奶组的丰度在3组间最高。综上所述,40 d断奶能够促进瘤胃组织形态的发育趋于完善,增加瘤胃真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善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有助于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时间 羔羊 瘤胃组织形态 瘤胃真菌
原文传递
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熊程坤 张道亮 +8 位作者 杨悦 丁红研 赵杰 李玉 王希春 冯士彬 赵畅 汤继顺 吴金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98-2909,共12页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30只围产期相近、体重[(62.90±2.80)kg]相似的24月龄围产期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芦丁在基础饲粮中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 mg·kg^(-...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30只围产期相近、体重[(62.90±2.80)kg]相似的24月龄围产期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芦丁在基础饲粮中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 mg·kg^(-1)BW(CON组)、50 mg·kg^(-1)BW(Ⅰ组)和100 mg·kg^(-1)BW(Ⅱ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56 d。产后28 d晨饲前,每组随机选取5只羊屠宰,检测瘤胃组织形态、瘤胃发酵参数、抗氧化性能及瘤胃菌群结构。结果发现:1)各组围产期湖羊日粗饲料采食量、日干物质采食量和日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个试验组围产期湖羊的产后体重、末体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CON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产羔数量及羔羊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2)Ⅱ组围产期湖羊瘤胃乳头长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3)Ⅰ组瘤胃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4)与CON组相比,Ⅱ组围产期湖羊瘤胃液中菌体蛋白、原虫蛋白、乙酸、丙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升高(P<0.05),微生物蛋白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5)CON组和Ⅰ组围产期湖羊瘤胃细菌第一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第二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Ⅱ组第一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第二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与CON组相比,Ⅱ组厚壁菌门和螺旋体门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各组围产期湖羊瘤胃细菌的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与CON组相比,Ⅰ组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Ⅱ组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Ⅱ组密螺旋体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表明,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组织形态有改善作用,能够提高瘤胃抗氧化能力,改变瘤胃菌群结构,有效改善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围产期湖羊 瘤胃组织 抗氧化性能 瘤胃发酵 瘤胃菌群结构
下载PDF
饲粮氮硫比对藏羔羊瘤胃发育及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小兰 李鹏翔 +2 位作者 侯生珍 魏涛 贾建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4-98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氮硫比对藏羔羊瘤胃发育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取初始条件相似的60日龄断奶藏羊羔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各组饲粮的氮硫比分别为10.5∶1.0(A组)、9.0∶1.0(B组)、7.5∶1.0(C组)、6.0∶1.0(D...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氮硫比对藏羔羊瘤胃发育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取初始条件相似的60日龄断奶藏羊羔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各组饲粮的氮硫比分别为10.5∶1.0(A组)、9.0∶1.0(B组)、7.5∶1.0(C组)、6.0∶1.0(D组)、4.5∶1.0(E组)。预试期5 d,正试期120 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屠宰6只,采集瘤胃组织和瘤胃内容物,分析饲粮氮硫比对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B组瘤胃乳头长度、黏膜下层厚度以及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B、C、D组瘤胃乳头宽度显著高于A、E组(P<0.05),B、E组瘤胃乳头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C组瘤胃角化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2)B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3)B、C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A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B组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4)各组的优势菌门均为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A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各组的优势菌科均为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克里斯滕森氏菌科(Christensenellacea)、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D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B、E组(P<0.05),A组韦荣氏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D组(P<0.05)。5)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瘤胃内菌群功能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综上所述,饲粮氮硫比为9.0∶1.0时瘤胃组织形态发育较好,瘤胃液中VFA含量较高,瘤胃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较高。因此,饲粮氮硫比为9.0∶1.0更能经济有效地促进瘤胃发育和改善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氮硫比 瘤胃上皮组织形态 挥发性脂肪酸 瘤胃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