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石斑鱼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颜远义 刘新华 +1 位作者 徐力文 章晋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2-949,共8页
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分析、超微结构观察以及分子特征分析对石斑鱼(Epinephelus spp.)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进行了鉴定。其为一肠孢虫属新种,命名为石斑鱼肠孢虫(Enterospora epinepheli sp.n.),专性寄生于细胞核内,发育过程与肠孢虫属... 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分析、超微结构观察以及分子特征分析对石斑鱼(Epinephelus spp.)苗种肠道微孢子虫病病原进行了鉴定。其为一肠孢虫属新种,命名为石斑鱼肠孢虫(Enterospora epinepheli sp.n.),专性寄生于细胞核内,发育过程与肠孢虫属模式种黄道蟹肠孢虫(Enterospora canceri)一致。早期单核裂殖体通过一层简单的电子薄膜与宿主细胞核质隔离。随后,单核裂殖体发育形成多核裂殖原质团。此时,细胞核出现明显肥大,有的甚至被裂殖子胀破。裂殖原质团进一步发育形成多核产孢体,并开始出现许多高电子密度的囊泡状结构。这些与极丝及锚状盘有关的囊泡状结构聚集在藕核周围,并组装形成微孢子虫特征性结构(挤出装置)前体。随后,产孢体原生质团通过连续分裂形成一个个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与细胞核直接接触,并直接发育形成成熟孢子。成熟孢子椭圆形,孢子长(1.56±0.31)μm(1.07—1.96μm),宽(1.08±0.98)μm(0.93—1.28μm)。孢壁分为3层,外壁电子密度高,厚(15.51±0.95)nm(9.87—26.18 nm),内壁为电子透明层,较外层更厚(81.13±2.71)nm(57.16—110.81 nm),最里面为孢质膜。极丝为同型极丝,共5—6圈,分2排排列。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该微孢子虫寄生于肠道上皮杯状细胞核内,肠壁脱落的内容物中也发现大量的微孢子虫。序列比对发现该种与之前报道的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待定种(Microsporidium sp.)序列基本一致,与其他相似性较高的种类的遗传距离在0.162—0.225。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肠胞虫科的种类明显分为两支,石斑鱼肠孢虫和肠孢虫属其他种类及毕氏肠胞虫聚为一个独立分支,但不与该分枝中任何种类形成姊妹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身病 肠道微孢子虫 石斑鱼 肠胞虫科 白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