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rbB癌基因家族基因扩增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克兰 李云青 +3 位作者 张思仲 夏庆杰 章晓梅 朱宝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探讨c -erbB癌基因家族 4基因扩增与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及该家族 4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70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 -erbB家族 4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7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 - 1基... 为探讨c -erbB癌基因家族 4基因扩增与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及该家族 4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70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 -erbB家族 4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7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 - 1基因和c -erbB - 4基因在癌组织中无扩增 (P >0 0 5) ,而c-erbB - 2基因和c -erbB - 3基因存在明显扩增(P <0 0 5) ,扩增阳性率分别为 33 %和 37%。c -erbB - 2基因扩增阳性率与病理分期正相关 (P <0 0 5) ,c -erbB - 3基因扩增阳性率在乳腺癌病理I至III期中有上升的趋势。同时 ,c -erbB - 2基因扩增与c -erbB - 3基因扩增具有一致性 (P <0 0 0 1 ) ,表明c -erbB - 3基因可能也是乳腺癌发展进程中有用的分子预后指标。对乳腺癌病人检测c -erbB - 2基因与c -erbB - 3基因扩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癌基因家族 基因扩增 乳腺 病理分期 差异PCR
下载PDF
新的抑癌基因家族——ASPP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泽军 卢欣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43-544,共2页
P53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的产物,其在抑制肿瘤功能的重要方面是诱导凋亡的能力,但多年来P53诱导凋亡的机制还不清楚。最近发现的ASPP蛋白较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ASPP蛋白能和P53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作用于原凋亡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诱... P53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的产物,其在抑制肿瘤功能的重要方面是诱导凋亡的能力,但多年来P53诱导凋亡的机制还不清楚。最近发现的ASPP蛋白较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ASPP蛋白能和P53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作用于原凋亡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ASPP表达水平的改变能影响P53与DNA结合的能力,进而控制细胞是进入凋亡还是进入停滞的途径,影响P53诱导肿瘤抑制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家族 ASPP P53 细胞凋亡 细胞停滞
下载PDF
生长抑制因子抑癌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祝峙 朱明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9-861,共3页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一组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发现ING基因家族至少有5个成员:ING1~ING5,每个成员可能都具有多个不同的mRNA转录剪接体。近年来,ING基因家族的抑癌功能及其机制正受到越...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一组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发现ING基因家族至少有5个成员:ING1~ING5,每个成员可能都具有多个不同的mRNA转录剪接体。近年来,ING基因家族的抑癌功能及其机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家族 生长抑制因子 肿瘤抑制基因 生物学功能 转录剪接体 ING1 MRNA 功能
原文传递
癌基因D52家族新基因PC-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C4-2B的G_2/M期高表达
4
作者 武瑞琴 李其满 +2 位作者 张惠 俞岚 周建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检测癌基因D52家族新基因PC-1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表达变化。方法:用1mmol/L羟基脲处理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C4-2B40h,使细胞同步化于G1/S期,在药物撤除后0~16h不同时间点收获细胞,分别进行流式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流... 目的:检测癌基因D52家族新基因PC-1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表达变化。方法:用1mmol/L羟基脲处理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C4-2B40h,使细胞同步化于G1/S期,在药物撤除后0~16h不同时间点收获细胞,分别进行流式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流式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在LNCaP和C4-2B细胞系中得到了趋势一致的结果,即PC-1基因在G2/M期高表达。结论:PC-1基因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表明PC-1蛋白可能在G2/M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D52家族 PC-1基因 细胞周期 G2/M期
下载PDF
癌基因产物的第一张肖象
5
作者 Jean L.M. 余长风 《生命科学》 CSCD 1989年第2期45-46,共2页
以California大学Berkeley分校Sung-Hou Kim研究组为主发表的文章,被视作为癌基因作用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Kim及其同事报道了有关ras癌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所编码的一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这是第一个被确定了结构的癌基因蛋白质”,... 以California大学Berkeley分校Sung-Hou Kim研究组为主发表的文章,被视作为癌基因作用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Kim及其同事报道了有关ras癌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所编码的一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这是第一个被确定了结构的癌基因蛋白质”,Kim说,“由此提供了认识ras基因生物功能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癌基因家族 三维结构 张肖 BERKELEY 细胞生长 结肠 California 关键氨基酸 生物功能
下载PDF
GLI1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调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朱祥瑞 梅健 +8 位作者 王朝思 欧琅琳 张立新 王晓颖 和思燏 白君娥 管晓宇 袁昊 马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GLI1)对缺氧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发生M1表型转化的作用机制及对肺动脉高压(PH)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5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PH模型组和缺氧PH加GANT61给药处理组,...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GLI1)对缺氧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发生M1表型转化的作用机制及对肺动脉高压(PH)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5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PH模型组和缺氧PH加GANT61给药处理组,每组5只。小动物超声、右心导管实验检测大鼠PH相关指标,确定GLI1特异性抑制剂GANT61对PH进程的影响。HE染色检测肺动脉壁厚度。免疫组化检测α-SMA及M1型极化标志物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M1型极化标志物CD86及TNF-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LI1及NF-κB蛋白表达。qRT-PCR检测M1型极化标志物iNOS、CD86、TNF-α、IL-1β及IL-12 mRNA表达。CHIP-PCR验证GLI1调控NF-κB启动子活性。ELISA检测IL-12含量。CCK-8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结果:GLI1抑制剂GANT61可缓解缺氧大鼠PH(P<0.05)。与缺氧组相比,抑制GLI1可降低大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表达(P<0.05)。细胞实验中,缺氧通过上调GLI1激活NF-κB通路诱导NR8383 M1型极化,GLI1过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iNOS、CD86、TNF-α、IL-1β及IL-12表达(P<0.05)。NR8383培养上清可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参与PH。结论:缺氧通过上调GLI1激活NF-κB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发生M1型极化参与PH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 缺氧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家蚕c-Myc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促细胞增殖功能初探
7
作者 徐汉福 段小利 +2 位作者 王日远 宋春暖 赵萍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7-253,共7页
c-Myc是Myc原癌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正常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异常活化可引发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ACE技术,自家蚕5龄幼虫卵巢中克隆了与果蝇d Myc同源的原癌基因Bmc Myc。Bmc Myc... c-Myc是Myc原癌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正常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异常活化可引发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ACE技术,自家蚕5龄幼虫卵巢中克隆了与果蝇d Myc同源的原癌基因Bmc Myc。Bmc Myc基因的c DNA全长1 984 bp,由1 026 bp的完整ORF序列、421 bp的5'-UTR和537 bp的3'-UTR组成,编码蛋白质含341个氨基酸残基,其C末端含有一个Myc家族共有的b HLH保守结构域。Bmc Myc在家蚕各发育时期及5龄第3天幼虫的主要组织中均有表达,不同发育时期以幼虫期和蛹早期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Bmc Myc基因的产物定位于细胞核内,是一种核蛋白因子。在Bm E细胞中表达Bmc Myc出现明显的细胞增殖现象,其下游靶标基因CDK4和ODC的表达亦因之上调,初步证实Bmc Myc基因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生物学功能。上述结果为进一步阐释Bmc Myc的功能并探索利用其创制蚕丝增产遗传素材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癌基因家族 BMC MYC基因 克隆 表达特征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启东肝癌病因研究
8
作者 陆东东 《医学研究杂志》 1994年第11期1-4,共4页
启东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区之一,二十多年来该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但肝癌的发病率均为52.8/10万,变化趋势相对平衡,而且肝癌的标化死亡率近三年来明显下降。现就近年来启东肝癌的病因研究热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 启东 病因研究 肝细胞 癌基因家族 嗜肝病毒科 抗原频率 标化死亡率 基因突变 肝细胞损伤 动物肿瘤
下载PDF
胃癌组织TET2、ANXA2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邵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TET2)、膜联蛋白A2(ANXA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67例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标本(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胃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边界>5cm)。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ET2、ANXA2阳性... 目的探讨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TET2)、膜联蛋白A2(ANXA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67例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标本(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胃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边界>5cm)。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ET2、ANXA2阳性表达率;分析癌组织TET2、ANXA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及癌旁组织TET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33%(23/67)、62.69%(42/67),两者比较P<0.05;ANXA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5%(45/67)、31.34%(21/67),两者比较P<0.05。胃癌组织TET2、ANXA2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均无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ET2表达降低、ANXA2表达升高,二者的表达变化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 膜联蛋白A2
下载PDF
myc家族癌基因与肺癌预后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莉 孙燕 李申德 《肺癌杂志》 199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myc家族癌基因与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通用引物RT PCR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 47例原发性肺癌myc家族癌基因异常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myc基因过度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期有密切关系。随访 1年 ,myc... 目的 研究myc家族癌基因与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通用引物RT PCR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 47例原发性肺癌myc家族癌基因异常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myc基因过度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病期有密切关系。随访 1年 ,myc阳性的病例中复发者占 75% (1 8/2 4) ,myc阴性者中复发者占 47% (7/1 5)。在研究基因间相互作用时发现 :myc过度表达同时伴有p53异常者(myc + /p53 + )占 70 % (1 9/2 7) ,其Ⅲ期及复发病例分别占 63 %和 76% ,高于myc - /p53 +者的 2 7%和2 2 %。结论 myc基因过度表达与肺癌预后有一定联系 ,有可能成为判断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家族基因 PCR 预后
原文传递
西黄丸抑制卵巢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显欣 洪守亿 +3 位作者 马瑞瑞 王艳秋 布筠艺 马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研究西黄丸浸提液对卵巢癌SKOV3和HEY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和HEY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L^(-1))西黄丸浸提液干预SKOV3和HEY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 目的:研究西黄丸浸提液对卵巢癌SKOV3和HEY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和HEY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L^(-1))西黄丸浸提液干预SKOV3和HEY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西黄丸浸提液对SKOV3和HE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蛋白质量检测SKOV3和HEY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和HEY细胞活性氧(ROS)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西黄丸浸提液对SKOV3和HEY细胞线粒体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及印迹抑癌基因Ras同源家族Ⅰ(ARHⅠ)的表达;Mito-Tracker Green染色观察SKOV3和HEY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不同浓度西黄丸浸提液给药24、48 h能明显抑制卵巢癌SKOV3和HEY细胞存活率(P<0.05,P<0.01),呈浓度依赖关系。与空白组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10、15、20 g·L^(-1))的AT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西黄丸浸提液组(10、15 g·L^(-1))比较,西黄丸组(20 g·L^(-1))ATP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10、15、20 g·L^(-1))SKOV3和HEY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与西黄丸浸提液组(10 g·L^(-1))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20 g·L^(-1))ROS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10、15、20 g·L^(-1))SKOV3和HEY细胞的ARH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且随着西黄丸浸提液浓度升高,ARHⅠ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与西黄丸组(10、15 g·L^(-1))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20 g·L^(-1))ARH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10、15、20 g·L^(-1))SKOV3和HEY细胞的PGC1α、TFAM、TOMM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与西黄丸浸提液组(10、15 g·L^(-1))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20 g·L^(-1))HEY细胞TFAM、TOMM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西黄丸浸提液组(20 g·L^(-1))SKOV3和HEY细胞Mito-Tracker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西黄丸能破坏卵巢癌SKOV3和HEY细胞线粒体功能并降低细胞能量代谢,从而抑制SKOV3和HEY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ARHⅠ,抑制PGC1α/TFAM信号轴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印迹抑基因Ras同源家族Ⅰ(ARHⅠ) 卵巢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乳腺癌C-erbB-3、C-erbB-4和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秀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C蛳erbB蛳3、C蛳erbB蛳4和C蛳erbB蛳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C蛳erbB蛳3、C蛳erbB蛳4和C蛳erbB蛳2在44例乳腺癌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蛳erbB蛳3、C蛳erbB蛳4和C... 目的探讨乳腺癌C蛳erbB蛳3、C蛳erbB蛳4和C蛳erbB蛳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C蛳erbB蛳3、C蛳erbB蛳4和C蛳erbB蛳2在44例乳腺癌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蛳erbB蛳3、C蛳erbB蛳4和C蛳erbB蛳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性,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在Ⅰ级和Ⅲ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蛳erbB蛳3、C蛳erbB蛳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蛳erbB蛳3与C蛳erbB蛳2阳性表达率具有相关一致性。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同时进行C蛳erbB蛳3和C蛳erbB蛳2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癌基因家族 预后
原文传递
细胞原癌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辉 陈宁 《生物技术世界》 2012年第9期4-4,共1页
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细胞产生异常影响。当原癌基因被激活后,基因结构产生突变,基因表达失去控制,最终致使癌变发生。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原癌基因及其诱发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基因 癌基因家族
原文传递
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伴全身多发转移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静 闻炳基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8期1113-1113,1116,共2页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胚胎与残留组织、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有EWS基因和ETS相关癌基因家族的易位,一般发病年龄在35岁以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肿瘤在肾脏罕见[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3医院收...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胚胎与残留组织、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有EWS基因和ETS相关癌基因家族的易位,一般发病年龄在35岁以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肿瘤在肾脏罕见[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3医院收治1例肾脏PNET患者,现对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 PNET 小圆细胞 癌基因家族 神经嵴 姑息性放射治疗 根治术 残留组织 局部进展 根治性肾切除术
下载PDF
蔡志坚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揭示细胞外囊泡生成新机制
1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4-754,共1页
2021年10月8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蔡志坚教授团队在《细胞外囊泡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在线发表了题为“Neddylation of Coro1a determines the fate of multivesicular bodies andbi... 2021年10月8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蔡志坚教授团队在《细胞外囊泡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在线发表了题为“Neddylation of Coro1a determines the fate of multivesicular bodies andbiogene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的研究论文(DOI:10.1002/jev2.12153)。该文首次揭示了蛋白质拟素化修饰参与调控细胞外囊泡的生成,并鉴定出首个晚期内体/多囊泡体膜上通过直接结合RAS癌基因家族成员7(Rab7)并介导Rab7招募的哺乳动物蛋白,从而以全新的视角展示细胞外囊泡生成调控的机制及囊泡胞内运输的过程。研究人员明确拟素化的Coro1a定位于多囊泡体膜,并与Rab7直接结合,介导其多囊泡体的招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基础医学院 内体 癌基因家族 胞内运输 团队研究 蔡志
下载PDF
FLT3与TET2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伴IgA-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1例报告
16
作者 王露婷 刘贝贝 +4 位作者 陆丽娜 曹淑雅 李琼琼 万秋霞 王素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余”于2020年3月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心悸,多于劳累后出现,每次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无其他不适。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口唇苍白,皮...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余”于2020年3月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心悸,多于劳累后出现,每次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无其他不适。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口唇苍白,皮下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哮鸣音,右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FMS样酪氨酸激酶3 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
下载PDF
Detection of hMSH2 and hMLH1 mutations in Chinese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kindreds 被引量:5
17
作者 Chang-Hua Zhang Yu-Long He +6 位作者 Fang-Jin Wang Wu Song Xi-Yu Yuan Dong-Jie Yang Chuang-Qi Chen Shi-Rong Cai Wen-Hua Zh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98-302,共5页
AIM: To establish and validate the mutation testing for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in suspected Chinese patients. METHODS: Five independent Chinese ki... AIM: To establish and validate the mutation testing for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in suspected Chinese patients. METHODS: Five independent Chinese kindreds with HNPCC fulfilling the classical Amsterdam criteria were collected.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after informed consent was obtained. The coding region of hMSH2 and hMLH1 genes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 Mutations identified in the proband by DHPLC were directly sequenced using a 377 DNA sequencer, analyzed with a basic local alignment tool (BLAST), and tes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family members by direct DNA sequencing. RESULTS: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two Chinese HNPCC kindreds. One was the missense mutation of hMSH2 c.1808A→G resulting in Asp 603 Gly identified in the proband of the fifth HNPCC (HNPCCS) kindred. In the HNP5 kindred, three family members were found to have this mutation and two of them had colorectal cancer. The other mutation of hMLH1 c.1882A→G was identified in the HNP2 kindred's proband, which might be the nonsense mutation analyzed by BLAST. CONCLUSION: Pedigree investigation and mutation testing of hMSH2 and hMLH1 are the practical methods to identify high-risk HNPCC patien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eening Human mutS homology 2 gene Human mutL homology 1 gene Colorectal cancer HEREDITY
下载PDF
Gastric angiodysplasia in a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type 2 patient 被引量:1
18
作者 Minsu Ha Yoon Jae Kim +5 位作者 Kwang An Kwon Ki Baik Hahm Mi-Jung Kim Dong Kyu Kim Young Jae Lee S Paul O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1840-1844,共5页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is a rare autosomal-dominantly inherited disease that occurs in approximately one in 5000 to 8000 people.Clinical diagnosis of HHT is made when a person presents three of the ...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is a rare autosomal-dominantly inherited disease that occurs in approximately one in 5000 to 8000 people.Clinical diagnosis of HHT is made when a person presents three of the following four criteria:family history,recurrent nosebleeds,mucocutaneous telangiectasis,an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in the brain,lung,liver and gastrointestinal(GI)tract.Although epistaxis is themost common presenting symptom,AVMs affecting the lungs,brain and GI tract provoke a more serious outcome.Heterozygous mutations in endoglin,activin receptor-like kinase 1(ACVRL1;ALK1),and SMAD4,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family signaling cascade,cause HHT.We report here the case of a 63 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presented melena and GI bleeding episodes,proven to be caused by bleeding from multiple gastric angiodysplasia.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revealed multiple angiodysplasia throughout the stomach.Endoscopic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control bleeding from a gastric angiodysplasia.The patient has been admitted several times with episodes of hemoptysis and hematochezia.One year ago,the patient was hospitalized due to right-sided weakness,which was caused by left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as the part of HHT presentation.In family history,the patient's mother and elder sister had died,due to intracranial hemorrhage,and his eldest son has been suffered from recurrent epistaxis for 20 years.A genetic study revealed a mutation in exon 3 of ALK1(c.199C>T;p.Arg67Trp)in the proband and his eldest son presenting epistax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ANGIODYSPLASIA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EPISTAXIS Activin receptor-like kinase 1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贾中明 刘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8-1928,共1页
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家族,其可以通过抑制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我们以乳腺癌MCF-7细胞为对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 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家族,其可以通过抑制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我们以乳腺癌MCF-7细胞为对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其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PDC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PDCD4在二甲双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乳腺MCF-7细胞 二甲双胍 细胞株增殖 细胞增殖 癌基因家族 抑制肿瘤细胞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组织miR-338-3p、RAB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曹守纪 王昭昕 +2 位作者 王岩 高希涛 李淑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0期3897-389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TC)组织微小核糖核酸-338-3p(miR-338-3p)、Ras癌基因家族成员23(RAB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17例TC患者术中切除的TC组织、癌旁组织。检测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38-3和RAB23 mRNA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TC)组织微小核糖核酸-338-3p(miR-338-3p)、Ras癌基因家族成员23(RAB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17例TC患者术中切除的TC组织、癌旁组织。检测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38-3和RAB23 mRNA表达。分析miR-338-3p和RAB23 mRNA表达与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对高/低miR-338-3p、RAB23 mRNA表达组T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TC组织中miR-338-3p表达降低,RAB23 mRNA表达升高(P<0.05)。miR-338-3p、RAB23 mRNA表达与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3年,217例TC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3.41%(181/217)。miR-338-3p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高于miR-338-3p低表达组,RAB23 mRNA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RAB23 mRNA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338-3p<0.62、RAB23 mRNA≥2.13、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甲状腺低/未分化癌为T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C组织中miR-338-3p呈低表达、RAB23 mRNA呈高表达,是T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与TC患者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微小核糖核酸-338-3p Ras癌基因家族成员23 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