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假癌性浸润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茜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50-250,共1页
关键词 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假癌性浸润 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癌性浸润性股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2
作者 林彩莲 范秀梅 《哈尔滨医药》 2003年第4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癌性浸润股骨骨折 治疗 护理 患肢 血液循环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陈雪 曾郁 +1 位作者 毕小涵 张素霞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对一种新命名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宫颈黏液腺癌——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进行病例分析,为这种罕见疾病提供更多临床和病理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ISMC,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 目的 对一种新命名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宫颈黏液腺癌——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进行病例分析,为这种罕见疾病提供更多临床和病理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ISMC,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ISMC肿瘤细胞表现为结构模式和细胞形态的多样性。肿瘤细胞胞质内含多少不等的黏液,瘤巢内外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均发现凋亡小体和有丝分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16和CK7呈弥漫强(+),PAX8、p40和CK5/6巢周少量(+)。结论 ISMC是一种少见、具有广泛形态学谱的HPV相关腺癌。PAX8、CK5/6和p40独特的表达模式使其可以作为ISMC诊断的有效标志物。ISMC预后较差,即便检测到少量ISMC成分也应在诊断中注明其占比,此点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复层产黏液 组织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与非黏液性肺腺癌影像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冷哲枫 戴元荣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6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与非黏液性肺腺癌(NMPA)影像学特征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系统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0例,按病理亚型不同分为PIMA组与NMP...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与非黏液性肺腺癌(NMPA)影像学特征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系统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0例,按病理亚型不同分为PIMA组与NMPA组各30例,再将PIMA患者根据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分为肺炎型组20例与结节肿块型组1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肺腺癌患者影像学资料,比较PIMA组和NMPA组患者影像学表现,以及结节肿块型组与肺炎型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NMPA组患者结节肿块型、病灶特征、增强CT静脉期轻度或无明显强化者占比高于PIMA组,肺炎型者占比低于PIMA组;肺炎型组患者出现首发临床表现者占比高于结节肿块型,T、N、TNM分期晚于结节肿块型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MA影像学上可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及肺炎型,结节肿块型更多见。但相对于NMPA,PIMA表现为肺炎型肿瘤者占比更高;结节肿块型PIMA患者多表现为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罕见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IMA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可发现静脉期强化明显,确诊时多处于肿瘤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浸润黏液腺 非黏液肺腺 影像学 病理学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李君 刘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59-360,356,共3页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由Park等^([1])于2000年首次报道,遂后报道非常少,直至2014年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把SMILE归属于宫颈原位腺癌(AIS)的一种亚型^([2])。宫...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由Park等^([1])于2000年首次报道,遂后报道非常少,直至2014年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把SMILE归属于宫颈原位腺癌(AIS)的一种亚型^([2])。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是一种少见的宫颈浸润性癌,由Lastra等^([3])于201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与SMILE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特征,被认为是SMILE的浸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浸润复层产黏液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囊性高分泌性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杨志敏 严苑玲 +5 位作者 杨佩桦 姜云书 张孟香 丁华野 曲召福 张启鹤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82-884,共3页
目的 观察乳腺浸润性囊性高分泌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例乳腺浸润性囊性高分泌性癌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女性,53岁,右侧乳腺内可触及肿物。巨检:肿物切... 目的 观察乳腺浸润性囊性高分泌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例乳腺浸润性囊性高分泌性癌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女性,53岁,右侧乳腺内可触及肿物。巨检:肿物切面呈暗红、多囊、胶冻样。镜下:肿瘤呈大小不等的多囊性改变,囊内充满嗜伊红甲状腺胶质样分泌物,部分囊壁见乳头、微乳头状结构,细胞有异型性,局部见高分泌型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染色:肌上皮细胞标记物肿瘤囊肿壁及乳头状结构均呈阴性。结论 乳腺浸润性囊性高分泌癌罕见,形态特殊,需与囊性高分泌增生和囊性高分泌导管原位癌等疾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高分泌 肌上皮细胞 高分泌病变
下载PDF
NRF2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媛 蔡蓉 +3 位作者 张伟 侯立坤 武春燕 谢惠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336-344,共9页
目的探讨NRF2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NMA)同病理亚型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手术的498例INMA病... 目的探讨NRF2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性非黏液型肺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NMA)同病理亚型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手术的498例INMA病例,分析HE切片中不同亚型占比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亚型中NRF2的分布情况;按分化程度分组分析NRF2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相关性。结果INMA组织学亚型之间NRF2表达存在差异,在实性型、微乳头型及复杂腺体型中表达水平最高(n=331,H-score平均值226.73±83.357),在腺泡型及乳头型中表达水平次之(n=332,H-score平均值141.74±92.893),在贴壁生长型中表达水平最弱(n=197,H-score平均值58.48±75.753)。NRF2在高级别亚型中呈现高表达趋势,与INMA患者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01),在低分化组中NRF2阳性与淋巴结转移(P=0.005)具有相关性;NRF2阳性是患者发生复发转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NRF2在INMA不同组织学亚型中表达差异明显,NRF2阳性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 肺腺 浸润非黏液肺腺 病理亚型 分化程度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杨文婷 陈芳 +1 位作者 韩靖 陈水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治疗预后等进行讨论。结果4例患者检测出高危型HPV,余1例未行该检测。ISMC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弥漫浸润性生长,上皮巢内见数量不等微小囊腔形成,周边上皮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囊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坏死物或黏液分布。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P16和CK7均弥漫强阳性,CEA(4/5)阳性,CK5/6和P63阴性或局灶阳性,AB-PAS特殊染色显示有黏液。结论ISMC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组织学的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黏液型,与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普通型和鳞状细胞癌相比,ISMC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和不良预后,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正确识别ISMC对临床和病理医师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复层产黏液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HPV相关宫颈浸润 高危型HPV病毒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少华 于泽平 +4 位作者 李宁 杨小冬 张新华 孙桂勤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805-807,i0011,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881)、肿瘤大小(P=0.522)无关,但不同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21)的肿瘤组织其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核素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受体 原发乳腺浸润导管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少华 于泽平 +4 位作者 李宁 杨小冬 张新华 孙桂秦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PB IDC)患者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情况、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以及与生存的关系,为临床根据肿瘤组织中SSTR表达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HC...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PB IDC)患者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情况、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以及与生存的关系,为临床根据肿瘤组织中SSTR表达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82例HPB IDC患者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这些患者肿瘤组织SSTR、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与生存的关系,探讨HPB IDC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PB IDC肿瘤组织SSTR表达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总生存率(OS)分别为59.1%、76.2%、85.2%和100.0%;病理分级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的患者5年累积OS分别为94.1%、90.6%和60.0%;根据肿瘤(T)、结节(N)及转移(M)情况进行分类的癌症分类法(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的患者5年累积OS分别为100.0%、86.0%、56.3%和25.0%。结论:HPB IDC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受体 原发乳腺浸润导管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连花 马强 +1 位作者 付萍 马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于子宫颈处见一暗褐色菜花样新生物,大小2.0 cm×2.0 cm,似侵犯肌层。镜下肿瘤细胞类似于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肿瘤排列呈巢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可见促纤维增生性反应及炎细胞浸润。肿瘤周边可见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成分。肿瘤表面可见SMILE成分,局部可见SMILE累及腺体成分。PAS及AB染色阳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16及CEA弥漫强阳性,CK5/6及p63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结论ISMC是近年来提出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SMILE的浸润性肿瘤,尚未收入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一种新的病理学实体肿瘤,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复层产黏液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易混淆的膀胱活检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鲁香凤 杨会敏 +1 位作者 方杰 戴欣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7期1034-1042,共9页
目的:探讨膀胱活检中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其它小细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例膀胱黏膜活检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 目的:探讨膀胱活检中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其它小细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例膀胱黏膜活检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82岁,膀胱镜下见:在膀胱颈部10~12点可见黏膜突起如蕈状,蒂不明显。活检组织光镜下见:1)尿路上皮下小细胞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及巢状分布,间质增生;2)瘤细胞体积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胞浆极少,局部瘤细胞胞浆宽广透明;3)核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核深染且结构不清,部分核不规则,可见双核、核重叠及多核瘤巨细胞,核仁不明显;4)未见核分裂象;5)局部组织可见挤压现象及局灶凝固性坏死;6)可见脉管浸润;7)局部异型增生的尿路上皮基底层处与固有膜内的小细胞性肿瘤成分有移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免疫表型CK少数细胞弱(+),其余标记均(-),病理诊断为:小细胞低分化癌。临床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未送病理,数月后发现肠系膜多个转移瘤结节,瘤细胞形态与活检相似,局部瘤细胞核偏位,可见核仁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显示上皮性标记、p63及CD44V6均(+),神经内分泌标记(-),综合考虑最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肠壁转移。结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在膀胱镜活检标本中诊断难度较大,应重视其病理特点,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免疫组化特征综合评价,当二者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时,确诊还需以HE切片形态学特征为主,同时在报告中加以注明。膀胱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尿路上皮癌核分裂象应是有或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小细胞浸润尿路上皮 病理形态学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左腋下原发性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
13
作者 赵荣梅 石志平 +1 位作者 张静 薛红元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38-839,共2页
患者,女,57岁。患者于1个月前偶然发现左腋下肿物,伴间断性刺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不伴发热、乏力等不适,患者未予重视,近日自觉肿物明显增大。于2016年11月22日门诊就诊,行乳腺及腋下淋巴结彩超示(图1):左侧腋下胸壁深层可... 患者,女,57岁。患者于1个月前偶然发现左腋下肿物,伴间断性刺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不伴发热、乏力等不适,患者未予重视,近日自觉肿物明显增大。于2016年11月22日门诊就诊,行乳腺及腋下淋巴结彩超示(图1):左侧腋下胸壁深层可探及一不规则低回声团,大小3.1 cm×1.4 cm×2.2 cm,边缘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图: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腺 超声 浸润导管 原发
下载PDF
β-链接蛋白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检测
14
作者 周桃珍 智艳芳 赵玲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β-链接蛋白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39例患者转移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 目的探讨β-链接蛋白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39例患者转移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与雌激素受体(ER)、Ki-67增殖指数、细胞质β-链接蛋白、细胞膜β-链接蛋白表达有关。单因素分析显示,细胞质β-链接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个数、预后指数、临床分期、Ki-67增殖指数有关,细胞膜β-链接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预后指数、临床分期、ER有关,细胞质/细胞膜比值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个数、预后指数、临床分期、Ki-67增殖指数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胞质β-链接蛋白与Ki-67增殖指数有关,细胞膜β-链接蛋白与淋巴结转移、ER有关,细胞质/细胞膜比值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链接蛋白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为其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浸润乳腺导管 β-链接蛋白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在宫颈原位癌及微小浸润性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岱娟 岳良 +2 位作者 孙永红 王晓敏 舒丽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年第6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与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在宫颈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Laminin与CollagenⅣ在宫颈原位癌、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Laminin与CollagenⅣ的表达基本一...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与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在宫颈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Laminin与CollagenⅣ在宫颈原位癌、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Laminin与CollagenⅣ的表达基本一致,两者在正常宫颈组织基底膜中呈完整连续性;原位癌中基底膜多数是连续性的,但着色深度不规则;微小浸润癌组基底膜呈不连续性,浸润癌组基底膜无着色,完全缺如。结论 Laminin与CollagenⅣ的表达不仅对原位癌与微小浸润癌的鉴别诊断有帮助,而且有助于预测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Ⅳ型胶原蛋白 宫颈原位 微小浸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海凤 林维真 +1 位作者 周璐 张娜娜 《新医学》 2020年第11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子宫颈肿瘤”及“病理诊断”为检索词(包括中英文),对2020年3月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该例女性患者50岁,因阴道排液、出血就诊,盆腔MRI示子宫颈局部肿物考虑子宫颈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提示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18型阳性。病理活组织检查肿瘤呈乳头状增生并局部呈实性巢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胞浆透亮,可见黏液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7(CK7)及P16弥漫强阳性,CK5/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部分阳性,P40、P63阴性,Ki67约90%阳性,黏液染色(阿尔新蓝染色)阳性,病理诊断为子宫颈ISMC。文献复习22例,多数病例中出现阴道流液、出血等症状,发病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48岁,随访1.5~126个月,其中5例因疾病进展死亡,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ISMC是组织学形态类似于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的浸润性癌,子宫颈ISMC非常罕见,正确识别及诊断子宫颈ISMC对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复层产黏液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幼玉 潘冰川 史连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808-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2例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年龄均为39岁,发病部位均为宫颈,临床均有HPV感染,其中ISMC合并...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2例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年龄均为39岁,发病部位均为宫颈,临床均有HPV感染,其中ISMC合并普通型中分化腺癌1例,ISMC合并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1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团状及腺管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柱状,细胞胞质丰富,部分嗜碱性,部分胞质空亮,内见黏液,核异性明显,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易见。免疫组化:2例肿瘤细胞CK7、CEA、p16均弥漫(+),Ki-67高增殖指数,1例CK5/6及p63为(-),另1例CK5/6及p63为局灶(+)。结论 ISMC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与HPV感染相关,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主要依赖于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浸润复层产黏液 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4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伴浸润的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邹子归 周晋星 +3 位作者 黄山 王玉红 刘卫硕 黄仁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528-53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癌(SPC)伴浸润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PC伴浸润患者的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87岁,平均69岁.21例发生于右...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癌(SPC)伴浸润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PC伴浸润患者的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87岁,平均69岁.21例发生于右乳,13例发生于左乳.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乳头溢血、溢液及乳房胀痛.肿瘤最大径0.6~14.0 cm,组织学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实性膨胀性结节,结节内可见纤维血管轴心,部分病例可见明显细胞外黏液,伴黏液湖形成,肿瘤细胞较一致,细胞核轻度或中度异型,核染色质细,较淡染,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ER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PR阳性表达率85.3%,Syn阳性表达率67.6%,CgA阳性表达率32.4%,肌上皮标记P63、CD10、Calponin均出现缺失.结论SPC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呈惰性生物学行为,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都具有独特的特征.SPC好发于老年女性,无论是否伴有浸润,预后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 乳头状浸润 乳腺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君芳 杨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8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囊性病灶,探讨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资料,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误诊为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的9例病变中外形欠规...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囊性病灶,探讨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资料,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误诊为乳腺囊性增生性疾病的9例病变中外形欠规则5例,4例纵横比(L/S)≥1,囊壁粗糙或部分增厚7例,囊内见厚薄不均分隔5例,囊内见细小光点沉积3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6例,且皮质局部增厚、淋巴门偏移或不清晰。结论:乳腺囊性病灶病理类型繁多,但恶性病变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综合评判,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浸润导管 高频超声 误诊 乳腺囊增生疾病
下载PDF
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的CT诊断价值
20
作者 朱进 马波 +1 位作者 陈均 尤小芳 《交通医学》 2021年第3期291-292,295,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9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40例。病灶分布外带41例,中带5例,内带7例,跨带6例。平扫... 目的:探讨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9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40例。病灶分布外带41例,中带5例,内带7例,跨带6例。平扫时病灶密度较低,病灶边缘见短毛刺13例,胸膜凹陷9例,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征”3例,泡性含气囊腔(“蜂窝征”)38例。52例行增强检查患者中,11例可见较均匀强化,其余41例病灶内见不规则无强化区。结论:CT能够清晰显示孤立原发黏液性浸润肺腺癌病灶分布、密度、强化方式及周围情况,在诊断及与其他类型肺孤立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但最终需依赖病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原发黏液浸润肺腺 体层摄影技术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