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非癌性肿瘤15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韦长元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6-17,共2页
报告直肠非癌性肿瘤15例,并对各类非癌性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关键词 直肠非癌性肿瘤 病理 临床表现 预后
下载PDF
直肠非癌性肿瘤15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韦长元 《中国肛肠病杂志》 1998年第12期21-22,共2页
报告直肠非癌性肿瘤15例,并对各类非癌性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癌性肿瘤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车瑛琦 武辉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5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其中轻度疼痛100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与治疗1组,各50例;中度疼痛100例,随机分为对照2组和治疗2组,各50例;对照组均予以三阶梯止... 目的观察分析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其中轻度疼痛100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与治疗1组,各50例;中度疼痛100例,随机分为对照2组和治疗2组,各50例;对照组均予以三阶梯止痛法缓解控制,治疗组均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疼痛患者效果及作用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为(2.8±0.7)d、最佳缓解时间(3.3±0.7)d、持续时间(4.8±1.1)d,对照组起效时间为(4.6±0.9)d、最佳缓解时间(1.3±0.3)d、持续时间(2.3±0.4)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率58%、生活质量稳定率30%,对照组分别为38%,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使用可显著控制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同时很好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作用时间、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肿瘤疼痛 疗效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常培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5期205-206,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共200例,其中轻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1组与治疗1组;中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2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均予以... 目的观察分析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共200例,其中轻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1组与治疗1组;中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2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均予以三阶梯止痛法缓解控制,治疗组均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疼痛患者效果及作用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显著,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2.8±0.7)d、最佳缓解时间(3.3±0.7)d、持续时间(4.8±1.1)d,最佳缓解时间和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率58%、生活质量稳定率30.0%,总体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止痛期间恶心呕吐率4.0%、头晕发生率2.0%、便秘发生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使用可显著控制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同时很好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作用时间、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肿瘤疼痛 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如意 傅鉴乾 +2 位作者 吴晗 齐艳姝 孙瑞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6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癌性疼痛评分及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癌性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对人体带来的疼痛,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晚期恶肿瘤疼痛患者 疼痛评分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疼痛教育干预用于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崔付丽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9年第3期233-234,243,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干预用于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55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5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行疼痛教育干预...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干预用于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55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5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行疼痛教育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组间在NRS、爆发痛次数方面比较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爆发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WHOQOL-BR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教育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教育 肿瘤疼痛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爆发痛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力 陈庆强 +2 位作者 卢秋红 吴薏婷 吴锦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5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疗效。[方法]对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连用2周为1疗程。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63例癌痛症状缓解,总缓解率为78.7...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疗效。[方法]对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连用2周为1疗程。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63例癌痛症状缓解,总缓解率为78.75%(63/80),轻度癌痛缓解率100.00%(56/56),中度癌痛缓解率50.00%(5/10),重度癌痛缓解率14.29%(2/14)。[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明显减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改善食欲和睡眠,提高生活质量,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肿瘤疼痛 复方苦参注射液 姑息治疗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NACT联合IDS对卵巢上皮性癌肿瘤指标及疗效的影响
8
作者 赵静 陈保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962-1963,1968,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IDS)对卵巢上皮性癌肿瘤指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IDS)对卵巢上皮性癌肿瘤指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9),对照组予以NACT联合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NACT联合IDS进行治疗。于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治疗前、后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ymis protein 4,HE4)水平;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91.84%)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A125、HE4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以研究组最为显著(P<0.05);两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予以NACT联合IDS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近期疗效,降低CA125、HE4的表达,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间歇肿瘤细胞减灭术 糖类抗原125 卵巢上皮肿瘤 人附睾蛋白4
下载PDF
性访谈的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伴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王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7期137-137,142,共2页
探讨分析动机性访谈的对干预对恶性肿瘤伴癌症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份到2019年5月份一年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并伴有癌性疼痛的患者5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名患者进行三次的动机性访谈的护理干预,在完成三次机动性... 探讨分析动机性访谈的对干预对恶性肿瘤伴癌症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份到2019年5月份一年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并伴有癌性疼痛的患者5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名患者进行三次的动机性访谈的护理干预,在完成三次机动性访谈的护理干预之后,使用本院的自测表,对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症状等各方面进行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伴癌性疼痛的50名患者进行动机性访谈的护理干预之后,发现护理干预前患者患者总测得到了评分低于护理干预后患者得到的评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研究统计意义。结论:动机性访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恶性肿瘤办癌性疼痛的患者产生很大的安慰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访谈的护理干预 肿瘤疼痛患者 对患者的影响
下载PDF
超声诊断少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伴上皮内癌1例
10
作者 于兰娜 何光智 梁晓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4期116-117,共2页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伴上皮内癌发病率较低,且对于少女而言无法进行阴道超声诊断,因此诊断难度较大、对医师专业要求较高,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影响后续治疗效果。本次总结了1例少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伴上皮内癌超声诊断结果,旨在...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伴上皮内癌发病率较低,且对于少女而言无法进行阴道超声诊断,因此诊断难度较大、对医师专业要求较高,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影响后续治疗效果。本次总结了1例少女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伴上皮内癌超声诊断结果,旨在为临床超声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黏液肿瘤伴上皮内 超声诊断 少女
下载PDF
P16 P53 CyclinD1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立武 申彦 +2 位作者 师宜荃 刘艳 刘易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P16蛋白、P53蛋白、CvclinDl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卵巢浆液性癌(低级别19例,高级别26例)及25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进行P16、P53、CvclinD1蛋白检测,并分析其意义... 目的:探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P16蛋白、P53蛋白、CvclinDl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卵巢浆液性癌(低级别19例,高级别26例)及25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进行P16、P53、CvclinD1蛋白检测,并分析其意义。结果:P53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显著低于高级别癌中的69%(P<0.05),而CyclinD1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9%,显著高于高级别癌中的15%(P<0.05),P53和CvclinDl表现为负相关(r=0.211)。P16在低、高级别癌肿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2%,高级别癌阳性率高于低级别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和CyclinDl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对于形态上介于高、低级别之间的浆液性癌,二者可能成为分级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P53 CYCLIND1 卵巢肿瘤浆液
下载PDF
癌性气胸5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寿丽 黄丽军 李德宸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0期47-47,共1页
由癌性肿瘤所致的气胸,或肺癌与气胸并存,排除其他肺部疾患所致,均称痛性气胸.癌性气胸极为少见.本院共收治5例癌性气胸,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气胸 癌性肿瘤 部位 组织类型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癌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思念 谭云山 +1 位作者 姚俊霞 罗荣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78,共2页
患者女性,77岁,因急性胃肠炎就诊,检查发现盆腔肿块9天入院、PET.CT考虑腹膜多发转移瘤,附件来源肿瘤可能。
关键词 腹膜肿瘤原发腹膜 浆液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癌组织中DCs的浸润和IL-10表达的研究
14
作者 陈筠 王银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囊癌(PBC)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的浸润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PBC组织局部免疫状态变化与其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胆囊手术标本,采用连续切片法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树...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囊癌(PBC)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的浸润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PBC组织局部免疫状态变化与其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胆囊手术标本,采用连续切片法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树突状细胞(DCs)(联合单抗CD1a和S-100标记)的浸润和IL-10的表达。结果以CD1a和S-100为标志的DCs在PBC癌组织中的浸润比其在慢性胆囊炎、胆囊腺瘤组织中的浸润下降(P<0.05),并与其分化程度、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IL-10的表达与病变性质有关,但与PBC的进展无关。结论PB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病人自身以DC为代表的免疫功能下降与抑制有关。IL-10可能有抑制DC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囊 肿瘤免疫 树突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涎腺分泌性癌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振杰 孙晶晶 +4 位作者 高宁 付坤 徐卫靖 谢卫红 何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涎腺分泌性癌(SCSG)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为SCSG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SCSG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27例患者中,男15例...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涎腺分泌性癌(SCSG)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为SCSG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SCSG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27例患者中,男15例,女12例,患者年龄10~69岁,病程3个月至20 a;发生于腮腺者21例,颌下腺2例,颊部2例,上腭及上唇各1例;均为分泌性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Mammaglobin、CK7弥漫强阳性表达,Ki-67阳性率1%~50%;16例行ETS变异基因6(ETV6)基因断裂重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7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后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3例行术后化疗,7例行术后放化疗;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局部复发8例、颈淋巴转移5例、远处转移2例、死亡1例。结论:SCSG最常见于腮腺,常呈良性病变形式;免疫组化及ETV6基因检测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术后放射性粒子植入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分泌 ETS变异基因6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相关癌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16
作者 许艺凡 蒋斐 陈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指胰腺导管系统乳头状增生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 是胰腺癌前病变之一。IPMN相关癌根据恶性肿瘤来源主要分为浸润性IPMN和IPMN伴发胰腺导管腺癌。各类型IPMN相关癌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 给临床...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指胰腺导管系统乳头状增生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 是胰腺癌前病变之一。IPMN相关癌根据恶性肿瘤来源主要分为浸润性IPMN和IPMN伴发胰腺导管腺癌。各类型IPMN相关癌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 给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带来挑战。现对各类IPMN相关癌的组织病理、进展机制、预后和生存状况等临床病理特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相关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误诊一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俊颖 郜亚娟 +2 位作者 路雪 曹兴茹 赵艳晖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77-378,共2页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xtiraovarian peritoneal scrolls papillary carcinoma,EPS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又称为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其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原发性浆液性乳头状癌难以区分,具有相...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xtiraovarian peritoneal scrolls papillary carcinoma,EPS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又称为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其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原发性浆液性乳头状癌难以区分,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扩散模式、对治疗的反应及存活率。有文献报道,EPSPC女性患者除了诊断年龄较大、肥胖及Ⅲ或Ⅳ期患者淋巴结扩散率增加之外,与上皮性卵巢癌女性具有相似的表观上的生物学特征^([1])。本文系统性分析1例EPSPC,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腹膜恶肿瘤:低级别浆液乳头状 乳头状 腹膜肿瘤 临床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合并肾癌的多原发癌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航 邱敏 +6 位作者 卢剑 田晓军 黄毅 马潞林 邓绍晖 颜野 陆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6-928,F0003,共4页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是同一个体在相同或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恶性肿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合并肾癌的多原发癌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肿瘤 肿瘤 多原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伴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甲状腺肿瘤的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艺超 向利娟 +2 位作者 周萍 赵婉君 朱精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总结伴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甲状腺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分子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与NIFTP分子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综述。结果 NI... 目的总结伴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甲状腺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分子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与NIFTP分子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综述。结果 NIFTP中最常见的分子突变是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RAS),并可见Raf激酶蛋白的β异构体K^(601E)(B-type RAF,BRAF^(K601E))突变、PPARG融合和THADA融合,一般无BRAF^(V600E)突变。微小RNA(micro RNAs)在NIFTP中同样存在异常表达。结论与NIFTP相关的分子可能成为其临床诊断的新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滤泡甲状腺肿瘤 分子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相关浸润性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婷 谢吻 +3 位作者 林晓珠 袁菲 王朝夫 郭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胰腺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结果:52...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胰腺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结果:52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36例患者的肿瘤发生在胰头部,15例发生在胰体尾部,1例为全胰导管内均有病变。IPMN类型包括,23例胃型,12例肠型,9例胆胰型,7例混合型("胃型"+"胆胰型"),1例嗜酸细胞型;浸润性癌类型包括37例导管腺癌,13例胶样癌,1例未分化癌和1例腺鳞癌。血清CA19-9升高的情况在导管腺癌患者中更为显著,浸润性癌类型为导管腺癌患者的CA19-9阳性率为67.57%(25/37),而浸润型癌类型为胶样癌的患者中CA19-9阳性率为30.77%(4/13)。43例获得随访资料的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共30例,中位生存时间较13例淋巴结转移患者(39个月比13个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局限于胰腺内的21例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较肿瘤浸润胰腺外的22例患者长(45个月比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5~57个月),其中1例复发,17例死亡。结论 :胰腺IPMN相关浸润性癌类型以导管腺癌为主,而血清CA19-9升高与浸润性癌类型相关。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胰腺外侵犯是胰腺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相关浸润 临床 病理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