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杏仁核快速电刺激点燃癫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鑫 王丽琨 伍国锋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癎模型。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制作杏仁核点燃癫癎模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5组:A 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刺激频率16 Hz ,波宽1.0ms、强度0.5mA,串长10个;C组刺激频率16Hz、波宽1.0m...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癫癎模型。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制作杏仁核点燃癫癎模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5组:A 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刺激频率16 Hz ,波宽1.0ms、强度0.5mA,串长10个;C组刺激频率16Hz、波宽1.0ms,强度0.5mA,串长160个;D组刺激频率60Hz,波宽1.0ms,强度0.5mA,串长10个;E组采用刺激频率60Hz,波宽1.0ms,强度0.5mA,串长160个进行实验。利用这种不同频率、强度、串长电刺激杏仁核的模式寻找出最快速有效且稳定的点燃癫癎模型的方法。结果:在全部大鼠中成功点燃23只(点燃成功率为72%),然而在4种不同电刺激方法中,B组、C组、D组、E组的点燃成功率分别为100%、87%、87%和11%,B组与各组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大鼠杏仁核电刺激可快速建立癫癎模型,采用刺激频率16Hz、波宽1.0ms、强度0.5mA、串长10个的刺激参数,杏仁核快速点燃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电刺激 点燃 癫癎模型
下载PDF
匹罗卡品诱导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4、7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陆钦池 蔡国恩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4、7的表达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癎状态(SE)2 h组、SE 12 h组、SE 24 h组、SE 72 h组、SE 7 d组和SE 14 d组,每组8只。SE各组腹腔注射325 mg...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4、7的表达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癎状态(SE)2 h组、SE 12 h组、SE 24 h组、SE 72 h组、SE 7 d组和SE 14 d组,每组8只。SE各组腹腔注射325 mg/kg匹罗卡品建立癫癎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mGluR1、4、7 mRNA和mGluR1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显示,SE 24 h组mGluR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SE 7d组则显著增加(P<0.05);SE各组mGluR4 mRNA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 12 h组、SE 24 h组、SE72 h组和SE 14 d组mGluR7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mGluR1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其表达变化规律与mGluR1 mRNA一致。结论 mGluR1、4、7可能参与难治性癫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匹罗卡品 mRNA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癫伴发抑郁大鼠模型建立及评价
3
作者 杨萍 李亮 孙美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1-14,40,共5页
目的探讨癫伴发抑郁(epilepsy with depression,EWD)大鼠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测定蔗糖水消耗和旷场试验基线值,选择行为学相近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癫组、慢性温和应激刺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组、癫+... 目的探讨癫伴发抑郁(epilepsy with depression,EWD)大鼠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测定蔗糖水消耗和旷场试验基线值,选择行为学相近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癫组、慢性温和应激刺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组、癫+CMS组。癫组采用锂-匹罗卡品进行慢性癫造模,CMS组采用CMS进行抑郁造模,癫+CMS组在进行慢性癫造模后再予以CMS进行联合造模以制备EWD大鼠模型。最终32只大鼠纳入统计,每组8只。通过旷场试验和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海马区5-羟色胺1A(5-hydroxy tryptamine 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的抑郁行为学指标与正常组比较,癫组(糖水消耗、糖水偏爱、垂直及水平运动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S组各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CMS组则降低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癫组比较,癫+CMS组各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S组比较,癫+CMS组的糖水偏爱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的5-HT1A受体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癫组、CMS组、癫+CM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CMS组降低得更为明显;与癫组比较,癫+CMS组5-HT1A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MS组比较,癫+CMS组5-HT1A受体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锂-匹罗卡品慢性癫造模后结合CMS,可为EWD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痫伴发抑郁模型 慢性温和应激刺激 5-羟色胺1A 大鼠
下载PDF
小鼠耐药蛋白的测定及耐药癫疒间所致脑损伤的研究
4
作者 张策 陈淑良 刘向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0期883-885,共3页
目的制作小鼠耐药癫疒间模型,考察耐药蛋白的表达以及实验动物脑损伤情况,为进一步耐药癫疒间逆转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10只小鼠,给予戊四氮制作小鼠癫疒间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持续口服灌胃给苯妥英钠制作耐药癫疒间模型,试验期间考... 目的制作小鼠耐药癫疒间模型,考察耐药蛋白的表达以及实验动物脑损伤情况,为进一步耐药癫疒间逆转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10只小鼠,给予戊四氮制作小鼠癫疒间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持续口服灌胃给苯妥英钠制作耐药癫疒间模型,试验期间考察小鼠癫疒间的发作级别和频率,以确定小鼠耐药癫疒间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另取20只小鼠进行后续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及耐药癫疒间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耐药癫疒间模型组按前述方法造模。结束后将全部小鼠处死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考察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考察耐药癫疒间小鼠脑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考察脑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耐药癫疒间模型组中10只小鼠有8只造模成功,进入试验。脑组织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耐药癫疒间模型组较阴性对照组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脑组织HE染色显示,耐药癫疒间模型组呈现神经细胞核固缩、变形,神经细胞呈现部分水肿,并有神经细胞变性、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耐药癫疒间模型组呈现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耐药癫疒间小鼠呈现脑内P-糖蛋白高表达,并出现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模型 小鼠 戊四氮 苯妥英钠 脑损伤 P-糖蛋白 Caspase-3
下载PDF
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变化
5
作者 刘云 吴原 +4 位作者 吴月娟 陈梓斌 刘晓菲 刘秋弟 谭明会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电压依赖性K+电流的变化。方法: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9天的部分海马神经元经无镁液处理3h制备癫癎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正常组... 目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电压依赖性K+电流的变化。方法: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9天的部分海马神经元经无镁液处理3h制备癫癎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正常组(未经无镁液处理的海马神经元)和致癎组(经无镁液处理3h后更换为正常维持培养液的海马神经元)海马神经元的电压依赖性外向K+电流。结果:致癎组外向K+电流比正常组增大,峰值电流由(596.62±79.23)pA增至(978.68±53.23)pA,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正常组相比,致癎组的I-V曲线明显左移,I-V曲线形态无显著改变。结论: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中,电压依赖性外向K+电流显著增加可能是癫癎细胞模型癎性放电后为了保持细胞稳态的代偿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依赖性K+电流 细胞模型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海马神经元
原文传递
丙戊酸对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6
作者 崔晓普 蒋莉 张晓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对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癫癎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出生35 d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癎模型组和VPA干预组,制作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癫癎发作模型,VPA经口灌胃给药,每次350 mg.kg-1。VPA连续给药5 d后处...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对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癫癎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出生35 d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癎模型组和VPA干预组,制作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癫癎发作模型,VPA经口灌胃给药,每次350 mg.kg-1。VPA连续给药5 d后处死动物,取大鼠脑组织尼氏染色检测存活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结果 1.空白对照组海马形态学结构正常,细胞完整,神经元多呈三角形,核较大,胞质里可见深染尼氏小体;癫癎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可见神经元缺失、变性、坏死;尼氏小体数量较少,甚至出现尼氏小体溶解、消失;VPA干预组神经元坏死较少,改变较轻。2.癫癎模型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和VPA干预组;VPA干预组存活神经元数目较癫癎模型组增加(P<0.01),但仍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癫癎模型组海马CA3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和VPA干预组(Pa<0.01);VPA干预组存活神经元数目较癫癎模型组增加(P<0.01),但仍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3.癫癎模型组和VPA干预组海马CA1、CA3区BDNF蛋白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0.01),但VPA干预组的表达高于癫癎模型组(P<0.05,0.01)。4.VPA干预组CA1、CA3区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较癫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a<0.01),癫癎模型组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VPA对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癫癎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海马CA1、CA3区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增加,进而调控BDNF的表达增加,可能是VPA对癫癎后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癫癎模型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乙酰化H3组蛋白 大鼠
原文传递
甲氧明对青霉素致癎大鼠发作行为与皮层脑电图的影响
7
作者 续蕾 潘松青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α1受体激动剂甲氧明对青霉素致癎大鼠发作行为学与皮层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青霉素点燃模型,分别腹腔注射或海马注射甲氧明,按照改良racine分级标准,观察对大鼠发作行为学的影响以及皮层脑电图的变化。结果甲氧明腹腔注... 目的探讨α1受体激动剂甲氧明对青霉素致癎大鼠发作行为学与皮层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青霉素点燃模型,分别腹腔注射或海马注射甲氧明,按照改良racine分级标准,观察对大鼠发作行为学的影响以及皮层脑电图的变化。结果甲氧明腹腔注射预处理组达到I级的潜伏期(32.5±12.4)min比生理盐水组(15.2±8.1)min明显延长;甲氧明组racine分级均在Ⅱ级或Ⅱ级以下,生理盐水组全部达到Ⅳ级(P<0.01)。海马注射甲氧明预处理组脑电图癎性放电潜伏期(24′6″±5′53'″)较空白组(8′41″±1′13″)和生理盐水组(6′31″±1′43″)明显延长;生理盐水组与未预先处理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相比,腹腔注射甲氧明对脑电图癎性放电改变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海马注射甲氧明组与海马注射生理盐水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海马注射甲氧明可以减少性放电。结论甲氧明延缓青霉素诱导癫癎的发展进程并降低癎性发作强度;甲氧明海马注射抑制青霉素癫癎模型皮层脑电图性放电程度;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参与青霉素诱导癫癎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明 青霉素 癫癎模型 脑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