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学会而教:初中语文登临诗学历案教学设计与实施
1
作者 范伟华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7期55-60,共6页
登临诗是古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但在这类诗歌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注重教授知识、忽视生成阅读策略的现象。对此,本文尝试运用学历案,以《登幽州台歌》一课为例,探索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登临诗 学历案 学会学习 歌教学
下载PDF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浅析--以七年级下册登临诗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卓予晴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5期25-26,共2页
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登临诗为例,从锚定一个“点”和抓紧一条“线”两个角度,探究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创新群文阅读的方式,让他们在阅读学习中,认识到登临诗... 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登临诗为例,从锚定一个“点”和抓紧一条“线”两个角度,探究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创新群文阅读的方式,让他们在阅读学习中,认识到登临诗之间的内在关联,使他们能够在了解登临诗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及主题意义的基础上,于对比阅读、深度解析中,领略到不同视角下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进而强化学生的诗词理解和感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登临诗
下载PDF
唐代登临诗的繁荣及缘由
3
作者 薛芳芸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8-101,共4页
登临诗发展到唐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其原因除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兴盛外,是有其自身深广的缘由的。漫游风气的盛行;积淀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诗歌体裁齐备、丰富多样;最高统治者重视、倡导和广大人... 登临诗发展到唐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其原因除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兴盛外,是有其自身深广的缘由的。漫游风气的盛行;积淀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诗歌体裁齐备、丰富多样;最高统治者重视、倡导和广大人民的爱好;文人天性中喜欢登高的爱好及文人相亲的风气都是登临诗繁荣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登临诗 繁荣 缘由
下载PDF
登临诗的千古情怀--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及点评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萍(执教、整理) 樊蓉(点评) +1 位作者 罗燕明(指导) 邓焕英(指导) 《广西教育》 2021年第37期61-63,共3页
本文阐述《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这三首诗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了导入新课、诵其诗、望其景、感其心、识其人、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找出诗人登临所望之景,结合关键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理解诗... 本文阐述《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这三首诗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设计了导入新课、诵其诗、望其景、感其心、识其人、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找出诗人登临所望之景,结合关键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丰富意蕴和内涵,并要求学生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登临诗的异同,加深对登临诗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临诗 群文阅读 诵读 问题导学 比较阅读
下载PDF
从几首登临诗看唐人审美的变迁
5
作者 王新春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25期55-55,共1页
古人喜爱登临是由于登高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简言之,登临就是努力使自身到达于朝向宇宙的参与、对话与交流。这可以说是士大夫们的共识。所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士人往往因所面临的现实及人生境遇不同,登临时其心情也就不同,心理期... 古人喜爱登临是由于登高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简言之,登临就是努力使自身到达于朝向宇宙的参与、对话与交流。这可以说是士大夫们的共识。所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士人往往因所面临的现实及人生境遇不同,登临时其心情也就不同,心理期待更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临诗 变迁 审美 唐人 文化意蕴 人生境遇 心理期待 士大夫
下载PDF
论唐诗中的“登临诗”
6
作者 郭倩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6期42-43,102,共3页
登临诗作为唐诗众多题材类型的一种,在有唐一代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产生原因看,自然环境、原始意义、节日习俗、应制诗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思想情感层面看,抒发了对宇宙鸿蒙对大自然的热爱探索之情、思今怀古之情、思乡怀人之情、伤... 登临诗作为唐诗众多题材类型的一种,在有唐一代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产生原因看,自然环境、原始意义、节日习俗、应制诗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思想情感层面看,抒发了对宇宙鸿蒙对大自然的热爱探索之情、思今怀古之情、思乡怀人之情、伤时忧国的爱国之情、抑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从审美价值看,凸显了其想象美、夸饰美、意境美、含蓄美、悲凉美、感伤美等艺术特点;从文学嬗变史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代登临诗、登临词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登临诗 产生原因 思想情感 艺术特点 后世影响
下载PDF
唐登临诗略说 被引量:1
7
作者 钟亚萍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
本文从对比分析唐代登临诗与历代登临诗的区别着手,简要概括了唐登临诗之特点。
关键词 唐代 登临诗 略说
下载PDF
品楼台旷远处的人生情怀——登临诗赏析
8
作者 李双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3年第3期96-97,共2页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四,有一课是《辛弃疾词两首》,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首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它们均以登高怀远,缘景生情为表现艺术。
关键词 人生情怀 登临诗 新课标教材 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 表现艺术 人教版 龙吟
下载PDF
论登临诗本体象征的共性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栾英良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致力于古今“登临”诗本体象征义的共性特征的探求,从取象、内容、承继以及主体的心理定势、思维定势、价值定势等多方面寻求共性,对这一特定诗体作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本体象征 登临诗 共性特征 象征主义 中国古典 抒情主人公 约定俗成 人类意识 同一性 青白眼
下载PDF
李杜两首登临诗之比照赏析
10
作者 周巨山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临诗 李杜 崔颢 杜甫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岳阳楼 七律 长安
下载PDF
古代登临诗成功原因试探
11
作者 卞良君 《东疆学刊》 1987年第Z1期48-55,共8页
登高赋诗,是古代诗人中相当常见和普遍的文学现象。翻开古人诗集,登临之作真是俯拾皆是。历代著名诗人,几乎没有不留下几首登临诗的。而且,只要我们稍为留意,还可以发现:古人的登临所赋竟又常常是成功之作,甚至有些还成为诗人一生创作... 登高赋诗,是古代诗人中相当常见和普遍的文学现象。翻开古人诗集,登临之作真是俯拾皆是。历代著名诗人,几乎没有不留下几首登临诗的。而且,只要我们稍为留意,还可以发现:古人的登临所赋竟又常常是成功之作,甚至有些还成为诗人一生创作中颇具代表性的杰构!如曹操的《观沧海》,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谢(月兆)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柳宗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临诗 成功原因 人自我形象 杜甫 曹操 李白 感发 校书 王之涣 谢眺
下载PDF
古代登临诗的特点与主题探讨
12
作者 冯林德 《甘肃教育》 2018年第21期91-91,共1页
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向往和推崇的习惯,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从《诗经》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到楚辞的“乘鄂渚以反顾”;从汉赋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到南朝乐府的“望郎上青楼”,... 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向往和推崇的习惯,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从《诗经》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到楚辞的“乘鄂渚以反顾”;从汉赋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到南朝乐府的“望郎上青楼”,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流从一开始,就畅泻着登临诗的淙淙清泉。登临诗在问世之初,就展示出巨大的生命活力,下面,笔者以分类整合的方式论述古代登临类诗歌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登临诗 主题探讨
下载PDF
初盛唐五、七律登临诗论略
13
作者 何平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37-39,共3页
初盛唐五、七律登临诗论略何平登高而赋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唐人笔下的登临诗异彩纷呈,成就卓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等篇,将登临... 初盛唐五、七律登临诗论略何平登高而赋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唐人笔下的登临诗异彩纷呈,成就卓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等篇,将登临的诸类题材的创作推向高峰。而唐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临诗 初盛唐 七律 《登金陵凤凰台》 孟浩然 杜甫 洞庭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黄鹤楼》 岳阳楼
下载PDF
文章合为时而著——由唐登临诗看时代气象
14
作者 尹兴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3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登临诗 气象 唐代 文章 唐帝国 登高 文人
下载PDF
登临诗赏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友章 王春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8年第9期20-21,共2页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见古人登山、登台、登楼的记载。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在原始居民的观念中,高山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因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后来,登临行为的这种宗教意义逐渐褪去,与文学的关系倒...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见古人登山、登台、登楼的记载。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在原始居民的观念中,高山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因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后来,登临行为的这种宗教意义逐渐褪去,与文学的关系倒日益紧密起来。翻开初中语文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登临诗 描写 作品 视角 黄鹤楼 唐代 曹操 赏析 曹禺戏剧
原文传递
登临诗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大绩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群星璀璨,流派繁多j就题材而论,登临诗以其丰厚的思想内容、卓异的艺术成就、深远的历史影响而光耀诗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诗经》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商颂·殷武》)到楚...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群星璀璨,流派繁多j就题材而论,登临诗以其丰厚的思想内容、卓异的艺术成就、深远的历史影响而光耀诗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诗经》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商颂·殷武》)到楚辞的“乘鄂渚以反顾”(《九章·涉江》);从汉赋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王粲《登楼赋》)到南朝乐府的“望郎上青楼”(《西洲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临诗 中国古典 《西洲曲》 《登楼赋》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古诗词中的登临主题与作者自我形象的塑造
17
作者 丁志峰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第1期88-88,共1页
在古诗词中有一类登临或登高主题的作品,这类诗词很常见,可以说,每一首登临或登高诗词的诞生,往往也伴随着一个作者自我形象塑造的完成.韩愈说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登临或登高主题的诗词大多缘于作者内心的不平.当然,“不平”有多... 在古诗词中有一类登临或登高主题的作品,这类诗词很常见,可以说,每一首登临或登高诗词的诞生,往往也伴随着一个作者自我形象塑造的完成.韩愈说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登临或登高主题的诗词大多缘于作者内心的不平.当然,“不平”有多种,可以是迷茫孤独,可以是愁伤凄苦,也可以是压抑不快,还可以是悲慨激愤等等.往往在这些情况下,登临或登高就成了诗(词)人抒发情感,一吐为快的一种独特方式,“鸣”的结果就是登临诗的产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诗(词)人内心积压的东西得到释放,从而产生暂时的心里安慰.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也就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形象 作者 形象塑造 登高 登临诗 内心 韩愈
下载PDF
论崔颢诗歌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4-59,共6页
崔颢是活跃在盛唐诗坛上的重要待人之一,他的诗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边塞诗俊爽情刚,风骨道劲;登临待高谷浑朴,意家阔远;固怨诗情柔意隽,深刻婉妙;山水待清新淡雅,轻快优美.壮美与秀美的结合,构成崔诗风格的丰富性.
关键词 崔颢 边塞 艺术风格 《唐别裁集》 孟浩然 登临诗 王昌龄 爱情 歌风格 山水
下载PDF
分类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的一把钥匙
19
作者 张德昌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9年第3期31-32,共2页
古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边塞诗、田园诗、登临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诗、题画诗等类型。了解每类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然后看自己阅读的诗歌属于哪一类,再结合审题从容作答。
关键词 古代歌鉴赏 分类阅读 钥匙 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 边塞 田园 登临诗
下载PDF
群诗教学的切入策略探究
20
作者 顾俊英 《读与写(下旬)》 2021年第10期48-48,73,共2页
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使用,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群诗教学是契合现今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的有效教学形式,群诗教学不同于单篇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有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登幽州台歌》《望岳... 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使用,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群诗教学是契合现今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的有效教学形式,群诗教学不同于单篇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有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三首登临诗为例,探究群诗教学的切入点选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登临诗 切入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