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青叶提取物抗登革病毒Ⅱ型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洪文艳 唐博恒 +2 位作者 刘金华 刘建伟 方美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0期161-162,共2页
为检测大青叶提取物体外抗登革病毒Ⅱ型(DENV-Ⅱ)的作用。本实验以白纹伊蚊C6/36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T法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对DENV-Ⅱ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药物抗DENV-Ⅱ... 为检测大青叶提取物体外抗登革病毒Ⅱ型(DENV-Ⅱ)的作用。本实验以白纹伊蚊C6/36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T法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对DENV-Ⅱ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药物抗DENV-Ⅱ对细胞的吸附和对DENV-Ⅱ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抑制,并算出药物抗DENV-Ⅱ的治疗指数。结果显示该提取物在体外对DENV-Ⅱ无直接灭活作用,也无抗DENV-Ⅱ吸附细胞的作用;但能抑制DENV-Ⅱ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其治疗指数达1.57。说明该药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DENV-Ⅱ感染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病毒作用 登革病毒ⅱ型 体外实验
下载PDF
感染登革病毒Ⅱ型后白纹伊蚊氨基酸动态的研究
2
作者 陈虹 陈汉彬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6-99,共4页
为研究感染登革病毒Ⅱ型 (DV2 )后白纹伊蚊氨基酸的动态变化 ,采用DV2经胸注射白纹伊蚊。分别测定感染后 5天 ,10天 ,2 0天白纹伊蚊氨基酸含量 ,并与未感染DV2相应龄期蚊虫氨基酸含量对比。结果显示DV2感染后 5天 :天门冬氨酸、谷氨酸... 为研究感染登革病毒Ⅱ型 (DV2 )后白纹伊蚊氨基酸的动态变化 ,采用DV2经胸注射白纹伊蚊。分别测定感染后 5天 ,10天 ,2 0天白纹伊蚊氨基酸含量 ,并与未感染DV2相应龄期蚊虫氨基酸含量对比。结果显示DV2感染后 5天 :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其余氨基酸变化不显著。DV2感染后 10天、 2 0天所有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均不显著。本研究提示DV2可使感染初期白纹伊蚊的少数几种氨基酸含量升高。随着感染时间延长 ,DV2对白纹伊蚊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登革病毒ⅱ型 白纹伊蚊 氨基酸动态
下载PDF
感染登革病毒Ⅱ型后白纹伊蚊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3
作者 陈虹 陈汉彬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研究感染登革病毒 型后 (DV2 )白纹伊蚊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用 DV2经胸注射白纹伊蚊 ,以气相色谱法检测感染后 5 d、10 d及 2 0 d白纹伊蚊脂肪酸含量 ,并与未感染 DV2相应龄期蚊虫脂肪酸含量比较。 结果 共检测了 13... 目的 研究感染登革病毒 型后 (DV2 )白纹伊蚊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用 DV2经胸注射白纹伊蚊 ,以气相色谱法检测感染后 5 d、10 d及 2 0 d白纹伊蚊脂肪酸含量 ,并与未感染 DV2相应龄期蚊虫脂肪酸含量比较。 结果 共检测了 13种脂肪酸 ,其中饱和脂肪酸 5种 ,不饱和脂肪酸 8种。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在正常组随蚊虫龄期的增加先升后降 ;在 DV2组随其龄期的增加先降后升。在 DV2感染后 2 0 d脂肪酸不饱和度最高。在正常各组及感染 DV2各组中 ,均以软脂酸 (16 :0 )、十六碳烯酸 (16 :1)和油酸 (18:1) 3种脂肪酸的含量最高 ,占总脂肪酸含量的 80 %以上 ,但感染各组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 结论 白纹伊蚊感染 DV2后虽有脂肪酸含量变化 ,但以不饱和脂肪酸的升高为主 ,故不会降低其体内的能量代谢 ,因而也不会降低其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ⅱ型感染 白纹伊蚊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含量检测
下载PDF
膜联蛋白A2在登革病毒Ⅱ型入胞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傅晗 冯哲斌 +5 位作者 李硕 叶伟 雷迎峰 张芳琳 徐志凯 董阳超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在登革病毒Ⅱ型(dengue virus typeⅡ,DENV-2)入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敲低ANXA2和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表达以及抗体阻断实验验证ANXA2在DENV-2复制周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在登革病毒Ⅱ型(dengue virus typeⅡ,DENV-2)入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敲低ANXA2和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表达以及抗体阻断实验验证ANXA2在DENV-2复制周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共沉淀分析明确ANXA2与DENV-2 E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DENV-2感染ANXA2和S100A10敲低的细胞中,DENV-2 RNA水平显著降低;ANXA2抗体和DENV-2 E蛋白抗体可有效抑制DENV-2的入胞效率,细胞内病毒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ANXA2在DENV-2感染细胞中由细胞质募集到细胞膜上,与DENV-2 E蛋白有相互作用。结论ANXA2是DENV-2入胞过程中重要的宿主分子,有望为抗DENV-2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ⅱ型 膜联蛋白A2 入胞 宿主分子
下载PDF
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II型后的元素含量变化
5
作者 陈虹 陈汉彬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Ⅱ型 (DV2 )后的元素含量变化。 方法 DV2经胸注射入白纹伊蚊。分别测定感染后 5、1 0、2 0d白纹伊蚊的元素含量 ,并与未感染DV2相应龄期白纹伊蚊的元素含量对比。 结果与结论 感染后 5d :感染组钙...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Ⅱ型 (DV2 )后的元素含量变化。 方法 DV2经胸注射入白纹伊蚊。分别测定感染后 5、1 0、2 0d白纹伊蚊的元素含量 ,并与未感染DV2相应龄期白纹伊蚊的元素含量对比。 结果与结论 感染后 5d :感染组钙、硫、铬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锌、钼、铅、铈、氯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感染后 1 0d :感染组钠、镁、锌、锶、铈、硫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铁元素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感染后 2 0d :感染组钛、铅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钠、锌、铬、铈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ⅱ型 白纹伊蚊 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Ⅱ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1多克隆抗体制备和免疫特征分析
6
作者 杨小猛 赵丹 +2 位作者 杜丽伟 陈相 江丽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制备抗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type 2,DENV2)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多克隆抗体,分析该抗体的免疫特性。方法采用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血分离血清,纯化获得抗NS1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 目的制备抗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type 2,DENV2)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多克隆抗体,分析该抗体的免疫特性。方法采用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血分离血清,纯化获得抗NS1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抗NS1抗体与NS1蛋白和DENV2结合特性。免疫荧光法测定抗NS1抗体与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1(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1,HMEC-1)的交叉反应性。ELISA法分析抗NS1抗体、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体系中活化补体的含量。结果抗NS1抗体能与NS1和DENV2特异性结合,抗体最高滴度分别为1∶1 280和1∶640。抗NS1抗体能与HMEC-1细胞交叉结合,抗NS1抗体、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上清液中C3a、C4a、C5a和s C5b-9含量均显著高于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均P<0.05),以及PBS、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均P<0.05)。结论抗DENV2 NS1抗体能交叉结合于血管内皮细胞并激活补体系统,可能在登革出血热的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非结构蛋白1 抗非结构蛋白1抗体 膜攻击复合物
下载PDF
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测定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亲和力
7
作者 姚海军 曹虹 郭辉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23-324,共2页
建立斑点免疫结合法(DIA)测定抗体相对亲和力。用此法出定了登革病毒Ⅱ型非结构蛋白NS1四株单克隆抗体(McAbs)的相对亲和力,4株McAbs对NS1的亲和力各不相同。按50%最大结合浓度分析,抗体株6─1/C为0... 建立斑点免疫结合法(DIA)测定抗体相对亲和力。用此法出定了登革病毒Ⅱ型非结构蛋白NS1四株单克隆抗体(McAbs)的相对亲和力,4株McAbs对NS1的亲和力各不相同。按50%最大结合浓度分析,抗体株6─1/C为0.05μg/ml.1─7/F为0.67μg/ml.5D为25.00μg/ml,3─11/C为57.00μg/ml。以上结果为应用这些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依据。同时,说明用DIA法测定McAb相对亲和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登革病毒ⅱ型 亲和力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下载PDF
Ⅱ型登革病毒前膜抗体对该病毒在THP-1细胞中复制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姜黎明 杨佳佳 +3 位作者 罗佳 叶超 文送娇 孙强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Ⅱ,DENVⅡ)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prM)抗体对DENVⅡ在THP-1细胞中复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稀释度(1/4~1/16 384)的DENVⅡanti-pr M单克隆抗体分别与不同MOI的DENVⅡ(MOI分别为3、0.75及0.19... 目的探讨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Ⅱ,DENVⅡ)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prM)抗体对DENVⅡ在THP-1细胞中复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稀释度(1/4~1/16 384)的DENVⅡanti-pr M单克隆抗体分别与不同MOI的DENVⅡ(MOI分别为3、0.75及0.19)复合感染THP-1细胞。建立DENV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标准曲线,检测THP-1细胞培养上清液的病毒拷贝数。结果 DENVⅡ按MOI=3感染THP-1细胞,当prM稀释度为1/16和1/16 384时诱发THP-1细胞产生病毒的载量较高,prM稀释度为1/64和1/256时抑制病毒生长;DENVⅡ按MOI=0.75感染THP-1细胞,当prM稀释度1/16时可诱发更高浓度病毒载量;DENVⅡ按MOI=0.19感染THP-1细胞时,不会诱导产生高浓度的病毒载量。结论中浓度pr M抗体可抑制DENVⅡ在THP-1细胞中的复制能力,而高及低浓度prM抗体可促进DENVⅡ在THP-1细胞中的复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前膜 抗体 THP-1细胞 复制能力
原文传递
喜炎平注射液抗Ⅱ型登革病毒作用的体内及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东瀛 高娜 +1 位作者 蒋春红 吴娜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142-1148,共7页
目的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serotype 2,DENV2)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以灭活、抑制进入、治疗性给药以及预防联合维持治疗的方式处理人肝癌细... 目的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serotype 2,DENV2)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以灭活、抑制进入、治疗性给药以及预防联合维持治疗的方式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在不同时相点收获上清和细胞,分别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DENV2的病毒载量,从而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的体外抗DENV2作用。体内实验以SCID小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HepG2细胞,建立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感染DENV2,次日给予不同剂量(1、2、4 mg/只)的喜炎平注射液,连续给药4 d,部分小鼠于感染第6日取材,利用IFA检测实验鼠脾、肝及血清中病毒载量,并观察实验鼠的生存率。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喜炎平注射液能够灭活DENV2,并抑制DENV2进入细胞,同时无论是治疗还是治疗联合预防给药,均可对DENV2的复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即在病毒感染早期及晚期,喜炎平均可发挥抗病毒作用,且优于利巴韦林。进一步在体内实验中同样显示喜炎平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降低实验鼠脾、肝及血清中病毒载量,并可提高实验鼠的生存率。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DENV2病毒的作用,可为DENV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喜炎平注射液 病毒作用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原文传递
几种细胞因子对登革病毒感染U937细胞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胜华 詹轶群 +4 位作者 郭庆福 扬理邦 高杰英 周洁 戴庆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7-461,共5页
本文作者研究了几种细胞因子(rIL-1,rIL-2,rIL-6,rTNF-α,nIFN-α和nIFN-γ)对D2V感染U937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除nIFN-γ对DV感染U937细胞的感染无影响外,其余几种细胞因子... 本文作者研究了几种细胞因子(rIL-1,rIL-2,rIL-6,rTNF-α,nIFN-α和nIFN-γ)对D2V感染U937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除nIFN-γ对DV感染U937细胞的感染无影响外,其余几种细胞因子都可使D2V感染U937细胞的感染率明显降低,为研究细胞因子在DV感染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ⅱ型 U937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登革病毒感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CD4+ T细胞相互作用对黏附分子和抑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王克 左丽 +4 位作者 张妮 袁静 孔维莹 毛佳旋 陈俊豪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9-456,共8页
目的 探讨Ⅱ型登革病毒(DENV-2)感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与CD4+T细胞的共培养对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mRNA和 CD4+T细胞表达IL-10、T... 目的 探讨Ⅱ型登革病毒(DENV-2)感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与CD4+T细胞的共培养对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mRNA和 CD4+T细胞表达IL-10、TGF-β1 mRNA产生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DENV感染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S1P1选择性激动剂CYM-5442处理HUVECs 24 h,用103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的DENV-2感染HUVECs后与人CD4+T细胞共培养.于4、8、12、24、48及72 h,分别收集细胞样本,用real-time PCR检测DENV-2非结构蛋白1(NS1)、鞘氨醇激酶1(SPHK1)、ICAM-1、VCAM-1、IL-10、TGF-β1 mRNA表达变化.结果 HUVECs被DENV-2感染后,病毒NS1 mRNA的表达呈一定时效性,在24 h达到高峰.在DENV-2感染的不同实验组中,CYM-5442处理和未处理组,DENV-2 NS1 mRNA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HUVECs被CYM-5442处理和DENV-2感染后,SPHK1 mRNA表达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ENV-2感染的HUVECs与CD4+T细胞共培养的情况下,HUVECs ICAM-1和VCAM-1 mRNA高表达,相对HUVECs仅被DENV-2感染组和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细胞TGF-β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IL-10 mRNA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证明DENV-2能在HUVECs内复制增殖,CD4+T细胞可抑制DENV-2增殖;CD4+T细胞对DENV-2感染的HUVECs产生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D4+T细胞可促使HUVECs活化,增强炎症反应,这可能与DENV-2感染诱发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DENV-2感染的HUVECs对CD4+T细胞IL-10 mRNA表达有一定上调作用,对TGF-β1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CD4+T细胞 登革病毒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DENV-2
原文传递
河南口岸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鉴定分析
12
作者 王永亮 李帅 +1 位作者 高志华 张勤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对2017年河南口岸入境的2例发热归国人员进行医学巡诊和流行病学调查,提取2例发热归国者血清样本中核酸,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登革热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分型鉴定均为登革热病毒Ⅱ型核酸阳性,证实属于境外染疫,疫源地分别... 对2017年河南口岸入境的2例发热归国人员进行医学巡诊和流行病学调查,提取2例发热归国者血清样本中核酸,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登革热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分型鉴定均为登革热病毒Ⅱ型核酸阳性,证实属于境外染疫,疫源地分别为斯里兰卡和泰国。随即对患者进行后续医疗援助,直至疾病康复无传染性。本结果提示应根据国际疫情动态变动形势,加强对口岸输入性病例精准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登革热 实时荧光RT-PCR 登革病毒ⅱ型
下载PDF
海南岛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控制措施分析
13
作者 赵治国 林宏忠 《华南预防医学》 1989年第3期77-80,共4页
1986年海南岛爆发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前后持续28个月,波及18个市县,202个乡、镇、农场,其中12个市县引起流行。总发病率达2449.2/10万,共死亡364例。从流行的前、中、后期377例病人中获得154株Ⅱ型登革病毒,并从埃及伊蚊和致倦库... 1986年海南岛爆发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前后持续28个月,波及18个市县,202个乡、镇、农场,其中12个市县引起流行。总发病率达2449.2/10万,共死亡364例。从流行的前、中、后期377例病人中获得154株Ⅱ型登革病毒,并从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体内分离得同型登革病毒。本次流行显示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临床表现出血患者甚多,现场调查37.0%,基层医院住院患者为76.14%。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控制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病人;一日出现疫情、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发动群众好,技术措施落实。布雷图(Breteau)指数应控制在10~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出血热 登革病毒 致倦库蚊 埃及伊蚊 控制措施分析 白纹伊蚊细胞 现场调查 流行高峰 血清学监测
下载PDF
1986年美洲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14
作者 张际文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在美洲地区登革病毒的疫势1986年比前几年增强。1986年报告的总病例数为88,750,而1985年报告68,998例,1984年为43,435例。然而,由于许多国家少报,1986年的数字可能低估。例如,在巴西和波多黎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登革感染的实际... 在美洲地区登革病毒的疫势1986年比前几年增强。1986年报告的总病例数为88,750,而1985年报告68,998例,1984年为43,435例。然而,由于许多国家少报,1986年的数字可能低估。例如,在巴西和波多黎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登革感染的实际数字是新报告的许多倍。同前几年一样,在这个地区有三种血清型病毒(Ⅰ、Ⅱ、Ⅳ型)流行。登革病毒Ⅱ型分布最广,但只在苏里南、法属圭亚那、美属维尔京群岛发生小的爆发。在一些大的流行中查明的病毒血清型仍是登革Ⅰ型和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出血热 登革病毒ⅱ型 美洲地区 总病例数 美属维尔京群岛 病毒 血清 国家报告 前几 蚊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