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1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一统意识在晚清国家危机中的内聚作用与发生机制
1
作者 张师伟 曹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7-71,共15页
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意识在数千年岁月中,被形塑与积淀成一种政治传统与思想认同,展现出了强劲内聚作用。鸦片战争后,晚清中国遭遇了一系列内外重大冲击,经历了政治价值及共同体认同危机,其所以能维持中华文明主体性,有多方面的影响因... 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意识在数千年岁月中,被形塑与积淀成一种政治传统与思想认同,展现出了强劲内聚作用。鸦片战争后,晚清中国遭遇了一系列内外重大冲击,经历了政治价值及共同体认同危机,其所以能维持中华文明主体性,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而“大一统”意识的内聚作用尤为关键。“大一统”意识的内聚作用,借由儒家传统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得以巩固和强化,在客观上给辽阔疆域内的多数成员带来了共同体认同所必备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在晚清抵御西方军事入侵与文化冲击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内聚力成为动员和号召社会的最有力要素,维系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使得近代中国得以分而不裂,危而不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意识 政治整合 晚清国家危机 内聚作用
下载PDF
论教育研究中的“学习”转向——对学习发生机制及教育行动实现机制的探寻
2
作者 王有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在现代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教育”往往成为涵括并指代“学习”的一个概念。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学”也往往被理所当然地看作“教”的结果。这样一种“教育”对“学习”的指代与僭越导致教育内涵的错位以及对学习之真正本质的忽略。作为... 在现代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教育”往往成为涵括并指代“学习”的一个概念。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学”也往往被理所当然地看作“教”的结果。这样一种“教育”对“学习”的指代与僭越导致教育内涵的错位以及对学习之真正本质的忽略。作为人的社会性行动,教育与学习在行动意向及具体行动过程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教育指向对他人成长的促进,学习则指向个体对人类社会意识及生存世界的积极投入与参与。教育和学习总是与特定形态的知识相关联。在不同类型的文化知识领域,学习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基于摹仿的学习、基于对话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人文理解的学习代表着几种典型的学习发生方式。教育行动的实现不外是对学习的促进,针对不同的学习发生机制,教育行动的实现机制也必定有所不同,对此的明辨可导向更为明智的教育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转向 教育意向性 学习发 教育行动实现机
下载PDF
高职在线课程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与模型构建
3
作者 朱旻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目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发展迅速,但存在大量浅表学习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在线课程深度学习发生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激活学习动机、引导复杂问题深度探究、提供学习支持是在线课程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关键和保障。在此基础上,构... 目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发展迅速,但存在大量浅表学习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在线课程深度学习发生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激活学习动机、引导复杂问题深度探究、提供学习支持是在线课程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关键和保障。在此基础上,构建涵盖信息输入、深度加工和学习生成三个阶段的高职在线课程深度学习模型并应用于《会展英语》在线课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应用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投入、深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表现三个层面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在线课程 深度学习 教学模型 学习成效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璟婷 宋沧桑 +2 位作者 李兴德 毛盼盼 马雪娇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也是临床实践中一直尚未解决的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DILI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也是临床实践中一直尚未解决的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DILI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药物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科学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免疫反应 线粒体损伤 基因多态性 胆汁酸稳态失衡 自噬 炎症应激
下载PDF
“转场之殇”:大学生抑郁体验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闫紫菱 张广利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3,共10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抑郁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12名步入大学后罹患抑郁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试图以场域转变为视角探究大学生在从中学到大学教育场域过渡的过程中抑郁体验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从中学向大学“转... 当前我国大学生抑郁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12名步入大学后罹患抑郁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试图以场域转变为视角探究大学生在从中学到大学教育场域过渡的过程中抑郁体验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从中学向大学“转场”的过程中,经历了场域内管理制度松散化与个体能动性预期的张力,在内卷文化的多维延续下个体发展趋于失衡,社交关系呈现个体化倾向且社会支持度降低。在“转场”带来外在环境的急剧变化之下,大学生个体出现惯习的断裂,由此萌发诸多不适体验。能动与结构互动的失败具身化到大学生的身体、精神、行为层面,促发其抑郁问题。对此,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与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抑郁体验 场域转变
下载PDF
哮喘治疗中β_(2)-AR激动药诱发受体脱敏的发生机制及预防进展
6
作者 段俊亚 张岩 +4 位作者 宋桂华 陈小松 郭彦荣 周璇 陈新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10-1914,共5页
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AR)激动药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然而长期使用可导致β_(2)-AR脱敏,降低其临床疗效,致使部分哮喘患者症状控制欠佳。β_(2)-AR激动药引起β_(2)-AR脱敏的机制... 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AR)激动药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然而长期使用可导致β_(2)-AR脱敏,降低其临床疗效,致使部分哮喘患者症状控制欠佳。β_(2)-AR激动药引起β_(2)-AR脱敏的机制主要包括慢速脱敏(与气道黏膜β_(2)-AR密度减小有关)和快速脱敏(与刺激性G蛋白脱偶联机制有关)。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和cAMPcAMP激活的交换蛋白信号通路与β_(2)-AR脱敏过程关系密切。糖皮质激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药、ASM-024、中药单药及成方等与β_(2)-AR激动药联合使用时能改善β_(2)-AR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脱敏 预防作用
下载PDF
基于“伏毒”理论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发生机制和防治思路
7
作者 李彦宇 潘曌曌 孙丽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75-78,共4页
难治性肺炎是儿科临床中的疑难性疾病及热点研究疾病,目前的临床诊疗体系尚不完备,常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该文通过对“伏毒”理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归结出伏毒乃毒邪藏匿体内作祟,具有伏而不觉、发时始显的特点,且可与多种病理产物相互... 难治性肺炎是儿科临床中的疑难性疾病及热点研究疾病,目前的临床诊疗体系尚不完备,常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该文通过对“伏毒”理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归结出伏毒乃毒邪藏匿体内作祟,具有伏而不觉、发时始显的特点,且可与多种病理产物相互胶结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致使儿童难治性肺炎症状繁杂,缠绵难治。并基于“伏毒”理论拓展,阐明本病“正虚毒伏,其虚在肺肾”的中医发病机制,指出伏毒是导致其反复发作、难以速去的关键。同时总结各时期以毒邪为主的不同特点的病理变化表现,由此归纳提出“前驱期理气化痰,使痰毒有所出;急性期清热化瘀兼以补益肺肾,化瘀毒于无形,祛毒邪外出;恢复期佽助正气,防病反复”的分期治疗概要,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进而开拓临床诊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 儿童 伏毒 防治思路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发生机制探析
8
作者 许平 方青 +4 位作者 邱五七 张娜 王丹蕾 郭黛瑶 鲜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对加强和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相关支撑。方法2023年7月17日至20日,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3家公共卫生服务街道分中心、1家社区医院、1家社区健康... 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对加强和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相关支撑。方法2023年7月17日至20日,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3家公共卫生服务街道分中心、1家社区医院、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家社区健康服务站作为访谈单位,以目的抽样法在访谈单位中选取20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提炼相关概念和范畴。结果梳理出初始概念32个、范畴15个、主范畴7个,构建了包含管理机制、工作维度、个人维度、体系建设和社会地位5个核心类属在内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发生机制模型。结论管理机制、工作维度、体系建设和社会地位直接或间接对个人维度产生影响,引起职业倦怠的综合反应。应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机制,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宣传普及,以缓解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促进其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疾病预防控人员 职业倦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昭通巧家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特征及滑坡发生机制研究
9
作者 陈云英 徐宗恒 +1 位作者 张宇 查玲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7,共11页
滑带土是滑坡发展过程的产物,对滑坡的孕育和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录作用。以昭通巧家小河镇烂泥箐滑坡为研究对象,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滑坡滑带土的物理-水理-力学特征,同时结合XRD衍射分析矿物成分和SEM微结... 滑带土是滑坡发展过程的产物,对滑坡的孕育和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录作用。以昭通巧家小河镇烂泥箐滑坡为研究对象,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滑坡滑带土的物理-水理-力学特征,同时结合XRD衍射分析矿物成分和SEM微结构观察的手段,从多角度分析了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的特征,揭示了烂泥箐滑坡的形成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烂泥箐滑坡滑带土含有较多黏土矿物,具有黏粒含量多、质地细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黏性土特性。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的细粒含量明显比受滑动扰动小的滑床土多,表明在滑坡孕育过程中滑带内发生了多次滑移剪切错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滑带土快剪试验表明,滑带土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随着含水率增加,抗剪强度逐渐降低,特别是含水率为40%时,滑带土强度损失很大,软化明显;低含水率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较高,随着含水率增加,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逐渐减小。试验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滑带土随着含水率增加表现出明显“软黏土”特征。由于斜坡受后缘Y093乡道的改扩建、后缘行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及斜坡中部烂泥箐村庄小路的改扩建工程的长期扰动,坡体内部逐渐发生变形,发展孕育了潜在滑面及该滑动面上的多期蠕动变形,多次的剪切滑动使滑带土内黏粒含量增多,质地更细。而受其黏性土材料特性的影响,低渗透率的滑动带在降雨作用下易形成隔水屏障。加之降雨条件下滑带土强度快速软化降低,剪切带内形成的静水压力和局部隔水屏障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直接触发了烂泥箐滑坡的发生。利用烂泥箐滑坡的发生机制可以探讨其孕育-激发过程的3个阶段:滑带区初步形成阶段、滑带演化阶段、滑带土软化以及滞水层-滑坡形成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降雨型滑坡的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烂泥箐滑坡 滑带土 物理力学特征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静 孙显东 满荣海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6期186-190,共5页
冠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现象是指一些胸痛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在没有明显狭窄的情况下,观察到造影剂缓慢通过,并出现冠脉远端延迟灌注的情况,为区别于“X综合征”,慢血流现象又称为“Y综合征”。自发现以来,人们... 冠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现象是指一些胸痛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在没有明显狭窄的情况下,观察到造影剂缓慢通过,并出现冠脉远端延迟灌注的情况,为区别于“X综合征”,慢血流现象又称为“Y综合征”。自发现以来,人们对于慢血流现象的病因学和危险因素就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并进行了验证,目前发现其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血细胞和血小板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方面以改善微血管功能、抗炎、维持血管内分泌功能等为主。本文将针对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机制及药物治疗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慢血流现象的临床诊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治疗
下载PDF
铁死亡发生机制及其对几种重大慢性疾病的影响
11
作者 许俊申 俞佳峰 +3 位作者 王亚敏 张娣 胡翠 李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9期118-122,共5页
铁死亡,由2012年Dixon等[1]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是由铁离子积累和脂质过氧化所导致且具有铁依赖的非凋亡形式细胞死亡[2],在形态学与生物学等方面与细胞凋亡、焦亡和坏死等方式均不一样。有研究表明,铁死亡和细胞... 铁死亡,由2012年Dixon等[1]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是由铁离子积累和脂质过氧化所导致且具有铁依赖的非凋亡形式细胞死亡[2],在形态学与生物学等方面与细胞凋亡、焦亡和坏死等方式均不一样。有研究表明,铁死亡和细胞凋亡可能协同促进细胞的死亡[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重大慢性疾病
下载PDF
敏感性头皮的发生机制及其评价与治疗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宇涵(综述) 刘廷竹(综述) +1 位作者 王娟(综述) 薛斯亮(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78-182,共5页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理状态,在世界各国发生率均很高。敏感性头皮(Sensitive scalp,SP)同样广泛影响人类头皮健康。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敏感性头皮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评价方法进行了...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理状态,在世界各国发生率均很高。敏感性头皮(Sensitive scalp,SP)同样广泛影响人类头皮健康。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敏感性头皮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发现未来从分子机制等方面针对敏感性头皮的治疗与护理也将成为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头皮 敏感性皮肤 评价方法 治疗护理
下载PDF
心脏手术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与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郝荣荣 王婧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3期1590-1594,共5页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本身具有自限性,但是与术后血流动力学损害、感染、肾功能障碍、血栓栓塞风险增加有关。POAF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现象,近年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和...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本身具有自限性,但是与术后血流动力学损害、感染、肾功能障碍、血栓栓塞风险增加有关。POAF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现象,近年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和心脏机械性及电生理刺激。此外,POAF的术前高危因素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及心脏本身结构和功能异常。未来应侧重于对POAF的多因素及多机制分析,确定POAF的诱发因素以寻找合适的防治措施,从而尽早预防POA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 心脏手术 高危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佳玉 赵文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由于妊娠期雌、孕激素水平上升,母体对葡萄糖利用率增加,为维持正常的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增加。同时随着妊娠过程的推进,母体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妊娠期胰岛素抵抗(IR)。妊... 由于妊娠期雌、孕激素水平上升,母体对葡萄糖利用率增加,为维持正常的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增加。同时随着妊娠过程的推进,母体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妊娠期胰岛素抵抗(IR)。妊娠期往往伴有生理性的IR,但对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孕妇,IR程度可能更加显著。妊娠期IR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妊娠期IR已被证实与多种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母儿预后,因此对妊娠期妇女IR的监测及干预具有积极意义。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开展早期干预、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病率,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本研究就妊娠期IR与孕前体重、细胞因子、炎症、孕前内分泌系统疾病、胎盘、激素、肠道微生物、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明确妊娠期IR的原因,以期为实施早期干预妊娠期IR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胰岛素抵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塑交往: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机制与防治路径——基于37名欺凌卷入者的访谈
15
作者 曹文 张香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78,共7页
学生交往的基本范式与过程可作为评判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的内在依据,并影响着学生欺凌行为的选择。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结合对37名中小学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虚假接受规范、... 学生交往的基本范式与过程可作为评判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的内在依据,并影响着学生欺凌行为的选择。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结合对37名中小学欺凌者、被欺凌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虚假接受规范、伪装经验表达、偏离生活世界。防治校园欺凌应以重塑交往为目标:扩充理解向度,发挥有效沟通的积极作用;加强规则教育,凝聚他律与自律教育合力;转变互动模式,唤醒旁观者积极角色意识;明确交往导向,把握生活世界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校园欺凌 防治路径
下载PDF
皮肤光老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尧阿敏 欧阳梦婷 +1 位作者 温磊 赖维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5期562-568,共7页
皮肤光老化是指长期、反复暴露于太阳辐射而发生的皮肤过早老化,其特征是光暴露部位皮肤的外观改变与结构破坏。光老化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涉及MAPK/AP-1... 皮肤光老化是指长期、反复暴露于太阳辐射而发生的皮肤过早老化,其特征是光暴露部位皮肤的外观改变与结构破坏。光老化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涉及MAPK/AP-1、TGF-β/Smad、NF-κB在内的多条信号通路改变。恰当的防晒措施及各种光电治疗、处方药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护和逆转光老化。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只能在短期内实现部分改善,尚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皮肤光老化的发生机制、预防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皮肤光老化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老化 光损伤 信号通路 治疗进展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意识缺陷的基本特征、发生机制和干预模式
17
作者 任梦洁 申仁洪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18期65-73,共9页
语音意识在汉语字词识别、阅读理解、阅读能力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语音意识缺陷的实质和发生机制仍存在争议。语音意识缺陷作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重要表征之一,主要表现为解码语音单位耗时长,准确率低。这可能与词汇... 语音意识在汉语字词识别、阅读理解、阅读能力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语音意识缺陷的实质和发生机制仍存在争议。语音意识缺陷作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重要表征之一,主要表现为解码语音单位耗时长,准确率低。这可能与词汇通达、感知觉加工等认知能力受损和左侧额下回的异常活动有关。运用认知能力训练模式、多感官加工训练模式、综合干预训练模式、神经调控技术的干预模式来改善语音意识效果显著。未来可以从明确语音意识的实质与作用机制、提高语音意识测评科学性、优化语音意识干预训练策略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关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意识缺陷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语音意识缺陷 基本特征 干预模式
下载PDF
小程序游戏发生机制及其传播肌理分析——以“羊了个羊”为例
18
作者 杨小康 敬晓庆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4期4-6,13,共4页
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背景下,小程序游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娱乐和消遣的一种方式。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小程序游戏“羊了个羊”基于省力法则得以使玩家触手成瘾,并通过强关系得到迅速裂变,以“心流”为导引致使玩家深度沉... 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背景下,小程序游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娱乐和消遣的一种方式。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小程序游戏“羊了个羊”基于省力法则得以使玩家触手成瘾,并通过强关系得到迅速裂变,以“心流”为导引致使玩家深度沉溺,总体上经历了“邂逅—扩散—沉迷”三个相互渗透的阶段。同时,隐藏在其发生机制内部的“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矛盾、全民参与狂欢的负面效应、“精神熵”的实质“增熵”现实效果等弊端及不足,最终导致游戏的“降火”。深入分析“羊了个羊”游戏风靡的原因和机制,对于规范、促进小程序游戏行业健康发展、寻求数字化网络时代下游戏玩家的身份认同和生活体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程序游戏 传播肌理 “羊了个羊” 传播启示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蒙药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19
作者 彩霞 张青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可恢复缺血心肌的血供,降低病死率。然而,当缺血的心肌恢复血流供应后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损害,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在用现代医学治疗MIRI的同时,蒙医药作为传...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可恢复缺血心肌的血供,降低病死率。然而,当缺血的心肌恢复血流供应后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损害,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在用现代医学治疗MIRI的同时,蒙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本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蒙药干预MIRI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蒙药
下载PDF
爆炸冲击伤发生机制及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20
作者 阮洪伟 范思宇 +2 位作者 曾灵 蒋建新 张安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4,共14页
爆炸冲击伤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呈现高发、群发、难防的特点,并且危重伤多,感染发生率高,诊治难度大。对爆炸冲击伤施以有效的防护胜过任何最可靠的救治。爆炸冲击伤防护是涉及医学、材料学、爆炸冲击力学等多学科的复杂问题... 爆炸冲击伤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呈现高发、群发、难防的特点,并且危重伤多,感染发生率高,诊治难度大。对爆炸冲击伤施以有效的防护胜过任何最可靠的救治。爆炸冲击伤防护是涉及医学、材料学、爆炸冲击力学等多学科的复杂问题,需要建立起爆炸冲击波传播、伤情评估、材料设计制备及材料衰减性能评测等方面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从爆炸冲击波的产生、传播及爆炸冲击伤的发生机制出发,介绍了肺部、颅脑爆炸伤致伤机制,给出了不同程度的肺部、颅脑冲击伤的损伤力学指标,并系统地综述了爆炸冲击伤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讨论了不同材料的防护机理,重点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爆炸冲击波防护材料,如多孔材料、水凝胶、聚脲等进行综述。此外,针对防护材料衰减爆炸冲击波性能评估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对材料衰减爆炸冲击波性能,如生物评估法、引线测试法等评估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分析了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在爆炸冲击波防护性能评测、动物爆炸冲击伤伤情和材料防护性能与人员防护之间的尺度关系、材料力学指标与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本文可为人员爆炸冲击伤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应用和测试提供技术、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伤 防护 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