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化流体来源的地球化学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张学丰 胡文瑄 +2 位作者 张军涛 王小林 谢小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9,共10页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奥陶系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之一,然而有关白云岩成因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的关键是对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认识不一。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来源大部分继承原始灰岩,具...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奥陶系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之一,然而有关白云岩成因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的关键是对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认识不一。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来源大部分继承原始灰岩,具有与海水类似的配分特征,只不过稀土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了;Sr、Ti含量和Sr/Ba比值较高,且Sr和Mn都具典型的埋藏演化特征;碳、氧同位素分布于正常海相范围内,与典型的埋藏白云岩特征类似;在局部发育一些与断裂相关的铁(锰)白云岩和鞍状白云岩,显示明显的Eu正异常,具相对较高的Fe-Mn-Ba-Si(-Zn-Pb)元素含量及Sr/Ba比值。分析结果说明塔中和塔北下奥陶统的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正常或浓缩了的海水,白云岩形成于准同生和/或埋藏环境,局部发育与断裂相关的热液白云岩,而前人强调的大气淡水或混合水作用对白云岩的形成并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化流体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团簇同位素在白云岩化流体恢复中的应用与局限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平平 王淳 +1 位作者 邹华耀 余新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8-746,共9页
碳酸盐的团簇同位素(Δ47)可以直接确定矿物的形成温度,结合矿物的氧同位素,还可以根据传统的氧同位素温度计确定矿物生长的流体(水)的氧同位素(δ18 O),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确定白云化流体的δ18 O、分析白云岩化流体来源的新方法。受白... 碳酸盐的团簇同位素(Δ47)可以直接确定矿物的形成温度,结合矿物的氧同位素,还可以根据传统的氧同位素温度计确定矿物生长的流体(水)的氧同位素(δ18 O),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确定白云化流体的δ18 O、分析白云岩化流体来源的新方法。受白云岩化之后的重结晶作用和高温固态重置作用的影响,白云岩的团簇同位素温度(TΔ47)会比白云化作用实际发生时期的温度偏高,给直接利用TΔ47来恢复白云岩化流体的δ18 O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分析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化流体的来源,开展了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的白云岩团簇同位素研究。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的TΔ47在70~130℃,是重结晶作用和固态重置之后的白云岩视平衡温度。根据地层温度演化史和白云石的固态重置模型,固态重置作用导致川东北地区白云岩的平衡温度增高了30~35℃。经固态重置恢复之后确定的白云化流体的δ18 O(SMOW)在0~4‰,表明白云岩化流体来源于高盐度的蒸发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同位素 氧同位素 重结晶作用 白云岩 白云岩化流体 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白云岩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96
3
作者 苏中堂 陈洪德 +2 位作者 徐粉燕 魏柳斌 李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30-2238,共9页
由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家沟组白云岩主要为泥微晶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两种。泥微晶白云岩常与石膏或岩盐伴生,阴极发光呈中等橘红色光,有序度低,具较高的Sr、Na含量,与泥晶灰岩具相似的δ13C分布区间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Sr同位... 由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家沟组白云岩主要为泥微晶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两种。泥微晶白云岩常与石膏或岩盐伴生,阴极发光呈中等橘红色光,有序度低,具较高的Sr、Na含量,与泥晶灰岩具相似的δ13C分布区间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Sr同位素值接近同期海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近于地表温度,表明白云岩化流体为与海水密切相关的高盐度流体,为准同生白云岩化,可用蒸发泵模式解释其成因。晶粒白云岩伴生矿物少,偶见黄铁矿,晶体结构多曲面他形,阴极发光为中-弱橘红色光,有序度高,Sr含量较低,Na、Mn含量与泥微晶白云岩相近,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泥微晶白云岩相似且与泥微晶灰岩相近,δ13C分布区间与泥微晶灰岩趋于一致,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说明晶粒白云岩与泥微晶白云岩具相似的白云岩化流体,该种白云岩为埋藏白云岩化,上覆沉积物不断压实封存卤水使其侧向流动为白云岩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Mg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地球 白云岩化流体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建南地区飞仙关组三段白云岩分布与成因——基于三维地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广伟 李平平 +2 位作者 郝芳 邹华耀 余新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80,共13页
建南地区飞三段是现今研究区重要的产气层,储层类型主要为致密颗粒灰岩和细晶白云岩,然而,相对优质储层均发育于白云岩中。因此,对飞三段白云岩分布规律的研究是预测优质储层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录井、测井、岩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在构... 建南地区飞三段是现今研究区重要的产气层,储层类型主要为致密颗粒灰岩和细晶白云岩,然而,相对优质储层均发育于白云岩中。因此,对飞三段白云岩分布规律的研究是预测优质储层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录井、测井、岩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在构建单井白云石含量曲线的基础上,利用多属性转换分析建立三维地震属性与白云石含量曲线的关系,反演白云石含量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相对白云岩化流体的性质与来源进行了分析。建南地区飞三段白云岩以细晶、平面自形—半自形为主,非平面它形晶少量分布。阴极发光下白云石为暗红色,无或少量环带状结构。利用多属性转换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白云石含量的关系,当选取5个地震属性组合时对白云石含量的预测最佳,预测误差为9%。五个属性分别为Amplitude Weighted Frequency、Amplitude Weighted Cosine Phase、Derivative Instantaneous Amplitude、Quadrature Trace和Integrate。将预测的白云岩分布与沉积相叠合显示白云岩主要分布于台内洼地的两侧,向台地内部规模和厚度逐渐减小。综合地球化学数据和白云岩的分布特征说明,白云岩化流体主要来源于台内洼地的泥灰岩和泥晶灰岩的压实海源流体。随埋深的加大,洼地沉积物中的富Mg流体优先侧向运移至洼地两侧的孔隙性颗粒滩中并发生白云岩化作用。因此,洼地边缘颗粒滩是优质白云岩储层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白云岩化流体 地震属性 飞仙关组 建南地区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白云岩岩石结构演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博 蔡忠贤 赵文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5-950,共6页
根据矿物结晶学理论,白云石可按照晶体大小和晶边形貌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其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原岩化学组成、岩石结构和白云岩化流体的影响。白云岩原岩可分为不同化学组分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泥灰岩可细分为成分均匀的和含溶孔、胶... 根据矿物结晶学理论,白云石可按照晶体大小和晶边形貌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其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原岩化学组成、岩石结构和白云岩化流体的影响。白云岩原岩可分为不同化学组分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泥灰岩可细分为成分均匀的和含溶孔、胶结物的泥灰岩;含颗粒泥灰岩可细分为未接受任何改造的、发生溶蚀胶结作用的和发生泥晶化等作用的含颗粒泥灰岩。以川东北飞仙关组白云岩为例,在不同浓度的白云岩化流体条件中,讨论不同结构白云岩岩石的演化。结果表明:泥晶化及溶蚀作用是白云石岩石结构演化和形成的基础;大多数鲕粒白云岩在低浓度白云岩化溶液中形成;糖粒状白云岩为外来高浓度的白云岩化流体改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晶体 结构演 白云岩化流体 川东北
下载PDF
白云岩岩石结构及演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博 蔡忠贤 赵文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基于白云石晶体的成核动力学和生长动力学理论,将白云岩岩石结构按晶体大小和晶边形貌进行划分。白云石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原岩化学组成、沉积结构和白云岩化流体的影响。可将原岩分为不同化学组分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按不同结构组分... 基于白云石晶体的成核动力学和生长动力学理论,将白云岩岩石结构按晶体大小和晶边形貌进行划分。白云石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原岩化学组成、沉积结构和白云岩化流体的影响。可将原岩分为不同化学组分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按不同结构组分进一步划分为含溶孔、胶结物和泥晶化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在不同浓度的白云岩化流体中,讨论了白云石结构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 结构演 学动力学 白云岩化流体
下载PDF
威林斯頓盆地奥陶系白云岩储层同位素与成岩作用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伟 蒲仁海 卿海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威林斯顿(Williston)盆地上奥陶统红河群灰岩由于不同期次的白云岩化作用,形成了4种不同产状类型的白云石:纹层状微晶白云石、生物钻孔充填白云石,基质白云石、马鞍状白云石,只有基质白云石因具晶间孔而成为储层。4种白云石的氧、碳、... 威林斯顿(Williston)盆地上奥陶统红河群灰岩由于不同期次的白云岩化作用,形成了4种不同产状类型的白云石:纹层状微晶白云石、生物钻孔充填白云石,基质白云石、马鞍状白云石,只有基质白云石因具晶间孔而成为储层。4种白云石的氧、碳、锶同位素组成均与晚奥陶世的海水同位素组成有较大区别。岩石学和地化研究表明,前2种白云石的白云岩化流体应来自晚奥陶世海水,但今天的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后期的改造或重构;储层白云石形成的温度稍高,时间可能稍晚,白云岩化流体可能来源于志留纪海水、或寒武—早中奥陶世海水、或深部热液;马鞍状白云石的形成应与深部热液有关。白云岩化成层状发生可能与薄的富含有机质的Kukersite页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化流体 同位素 成岩作用 储层 奥陶系 威林斯顿盆地 加拿大
下载PDF
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长兴组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8
8
作者 章宇路 文华国 +3 位作者 郑荣才 周刚 张兵 曹脊翔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3,共10页
礁滩相白云岩是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的主要储集层,研究其成因对促进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岩的结构、成因和成岩作用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白云岩有序度、阴极发光、扫描电镜,以及... 礁滩相白云岩是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的主要储集层,研究其成因对促进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岩的结构、成因和成岩作用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白云岩有序度、阴极发光、扫描电镜,以及铁、锰、锶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资料,判断出长兴组微晶白云岩的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原始沉积环境为相对封闭且强烈蒸发的台缘礁后局限海盆中;残余生屑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的原岩为礁灰岩和生屑灰岩,其原始沉积环境属台缘或台内礁滩相沉积,基于台内礁滩相带相对闭塞、蒸发较强,台缘礁滩相带更易暴露并接受大气水淋滤的影响,较好地继承了原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在不同相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分析了长兴组白云岩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化流体的水-岩反应过程和关系,以白云岩成岩环境和白云岩化流体性质及来源为依据,结合水文地质学模式,对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微晶白云岩属近地表准同生期的潮坪环境,由蒸发泵白云岩化形成,白云岩化流体来自准同生期蒸发海源卤水;残余生屑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属浅—中埋藏成岩环境,由热对流白云岩化形成,白云岩化流体来自晚二叠世沉积期的海源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白云岩化流体 长兴组 二叠系 铁山—双家坝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Temperatures of dolomitizing fluids in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from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被引量:4
9
作者 HU ZuoWei HUANG SiJing +3 位作者 LI ZhiMing QING HaiRuo FAN Ming LAN YeF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1627-1640,共14页
The discovery of natural gas reservoirs from the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marine carbonate rocks for Chines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he discovery of natural gas reservoirs from the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marine carbonate rocks for Chines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dolomite-hosted reservoirs in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these dolomite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have been a research focus for sedimentary geologists and petroleum geologists.Based on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their calculated temperatures,and the burial and thermal history of the typical well,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ajority of dolomites are formed by low-temperature dolomitizing fluids in the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Only a minority of dolomites are formed by high-temperature dolomitizing fluids.The ending depth interval of low-temperature dolomitizing fluids was about 1000-2500 m,of which the correspondingly ending timing interval was approximately from early-middle Middle Triassic to early-middle Late Triassic.The main depth interval of high-temperature dolomitizing fluids was about 3200-4500 m,of which the correspondingly main timing interval was approximately early-middle Middle Jurassic.The low-temperature and high-temperature dolomitizing fluid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to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ore volumes of dolomite reservoirs in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DOLOMITE fluid inclusion oxygen isotop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